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可重复学习,可以进行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经费,降低教育成本。
三.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
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因此,课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五.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可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先天不足,也有许多的负面影响:
一.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三.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而且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都操作的不熟练.
四.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及一哄而上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导致许多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文字总结,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即有些可见的制作字体不清楚,做的花里胡俏.版式排的不好.
六.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七.以电脑为中心: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几乎也只是一个劲的点鼠标,而无需讲解。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的图片及声音没有“打包”,一旦更换机器,讲课时有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而只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大“×”号等。让讲课教师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从“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
八.多媒体”成了“一媒体”:有的教师在尝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视若掌上明珠,于是在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