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12.19
三、营地选择:1、靠近水源;2、有燃料;3、避风雨、防蚊虫;4、远离河床、避开山谷,地势平整,较高,通风;6、蚊虫和野兽少。
四、负重行进知识:1、穿耐磨、便于运动的软底鞋,丛林中穿长衣长裤;2、为防止脚起泡,穿平时穿惯的鞋,不能穿丝袜;3、有路时尽量走路上,注意调节步调与呼吸的节律;在无路走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五、野外背包内物品的摆放:1、把平时经常用的物品放在表层或侧包内,如相机,雨衣,笔记本,望远镜,水壶等;2、把轻的物品放在底层,重物放在上面,左右平衡。
六、野外穿着:1、运动方便;2、长衣长裤;3、衣裤上的袋子要多一些;4、鞋子大小合适、耐磨;5、帽子颜色鲜艳、明显。
七、取火方法:1、带防水火柴;2、放大镜(凸面镜)取火;3、手电的电珠和电池;4、手电的银光杯。
八、野外防虫、防蛇、防蚂蝗、防蜂1、防蚊虫:(1)穿长衣长裤;(2)涂上防蚊药水,如蚊不叮;吃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片(3)不在潮湿处逗留;(4)在帐篷周围烧艾叶、青篙、柏叶等;(5)涂上清凉油。2、防蛇:(1)长衣长裤,打草惊蛇;(2)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动;(3)迎面来蛇不能跑,先向它扔一攻击目标后再逃。(4)准备蛇药。3、蛇咬伤处理方法:(1)在伤口近心端5cm处用带子勒紧,用冰块冷敷,30到40分钟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动。(2)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者冷水冲洗伤口,最好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3)用刀片或者锋利的小刀烧过后,在伤口处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备棉花、刀片)。(4)服用药物。(5)减少运动,及时送医院。4、防蚂蝗:(1)长衣长裤;(2)在鞋上涂肥皂等润滑剂;(3)若发现已叮在身上,用食盐撒在吸盘处,或用烟火烫(如香烟),使其自动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拉扯;(4)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袜上。5、防蜂:(1)不能惊吓蜂:(2)当蜂向你攻击时,千万不能跑,立即就地卧倒不动,并掩盖好暴露之处。
九、野菜的鉴别:(一)方法1、取嫩叶少许,品尝是否有苦涩、辛辣及其他怪味,若有,立即吐出,不能食用。2、用开水泡5-6小时或煮熟,再尝是否有异味。3、向煮后的汤里加入浓茶,若有大量沉淀,说明含有重金属,不能食用。4、煮后有大量泡沫的,说明含有皂甙类物质,不能食用。5、一般情况,牲畜能吃的,人也能吃。在无任何器具鉴别时,先吃一小点,8-12小时后,如无头痛、恶心、头昏、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食用。
(二)中毒急救:1、催吐(抠喉咙)2、导泻3、洗胃4、解毒:生牛奶、生鸡蛋清、大蒜脂
十、避免雷击的方法1、快速跑向低地;2、离开高树或密叶林;3、除去身上金属;4、河中游泳时,立即上岸;5、人多时尽量分散;6、附近有小屋要进去躲,但不能靠墙。
十一、小窍门:1、野外饮水原则:少饮多次;2、在坡上滑倒:四肢伸开,增加摩擦面积;3、用针做鱼钩钓鱼;4、两件衣服,两根竿子可做简易的担架。5、省火柴:使用蜡烛或者营灯;6、补充能量:ATP、葡萄糖、巧克力。
十二、野外活动知识卡:帐篷(放雨罩)、背包、睡袋、防潮垫、炊具、大拉绳、大蓬布、镐、工兵铲、吊床、地钉、小拉绳、柴刀、手电(有备用电池和灯泡),收音机、闹钟、太阳镜、帽子、缝衣针线、手套、备用袜子、小刀、口哨、水壶、饭盒、洗漱用品、爽身粉、长衣长裤(冬天为防寒衣物)、证件、雨具、塑料袋、地图、指南针、火柴、营灯、蜡烛、炭精;会旗、相机、望远镜、笔和笔记本、动植物图鉴、放大镜、医用药品。
1.冬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北,日落位置是西偏北;春分、秋分前后,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只要有太阳,就可以使用手表来辨别方向。
<1>按24小时制读出当时的时刻,将小时数除以二,将得到一个小时数。把手表水平放在手上或者地上,让手表的这个时刻对准太阳所在的方位,这时手表表面12点所指的方向是北方,6点所指的方向是南方。<2>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按下面这句话去做,就能较快地辨别出概略的方向:“时数折
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如在上午9时,应以4时3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如在下午2时
40分(即14时40分),则应以7时2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此时“12”字的方向即为北方。为提
高判定的准确性,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上竖一细针或草棍,并使其阴影通过表盘中心。
3.立竿见影<1>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
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2>也可以用以下办法测定:在一平地上竖一根直棍(高1米以上),先在直棍影子的顶端
作一个标记(如放一块石头),直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10-60分钟后,在棍子
影子的顶端又作一标记,在两个标记间划一条直线,并在直线的中间垂直的划一条线,这个十
字就是一个方向标,将第二个标记点标注上东,而后,顺时针依次标上南、西、北方。依此法
测定方向,插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特别
干所落点为圆心,树影长的半径作弧,随着午时的来临,树影会逐渐缩短移动,到了下午,树
影又会逐渐变长,标记出树影顶点与弧点的交点,弧上这两点间的连线会为你提供准确的东西
方向——早晨树影顶点为西。
4.利用星星以北极星为目标。首先找勺状的北斗七星,以勺丙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5倍,就能再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北斗星常会转到地平线以下,特别是冬季的黄昏,常常看不到它。此时,应根据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座形状像字母“W”。也围绕北极星转,它位于北极星的另一边,距离几乎与北斗星相同。晴朗漆黑的夜空中,仙后座可以被看见躺在银河系中。在有些季节里,大熊座模糊不分明时,找到仙后座对于确定北极星的位置会大有帮助。仙后座中央那颗星几乎直指着北极。猎户座沿赤道上空升起,南北半球都可见到。不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它几乎沿正南方升起,沿正北方落下。Mintaka星几乎正位于赤道上空。猎户座离北极星比前两者似乎都远。三颗亮星组成猎户座的背部,三颗较弱的星组成猎户的剑,这两个特征组合会有助于你找到猎户座南十字星在北纬23°3O’以南的地区,夜间有时可以看到南十字星,它也可以用于辨别方向。南十字星由四颗较亮的星组成,形同“十”字。在南十字星的右下方,沿甲乙两星的连线向下延长约
该两星的四倍半处(无可见的星),就是正南方。
5.利用地物判断方位
6.利用地图等高线:将地理海拔高度相同、相近的点,用线条人为的连接起来的线条,就是等高线。一
般等高线的高度差都是相等的,视地图的比例大小而定,一般在50-200米之间。通过察看等
高线的分布及密疏等可以想象出大致的地形。等高线的色块是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出现颜色的变
化,海拔上升以浅棕色,深棕色到深褐色不断变化,有常年积雪的即出现白色(边有虚线)而
海拔下降到一定程度常用绿色标注,不要以为那是树林或绿洲。如果是封闭并成一圈一圈的等
高线,说明这是山峰或是洼地、漏斗地貌;如果等高线变密并合并在一起,即是陡崖、绝壁;
如果等高线疏缓,说明地形是缓坡或平地;如果等高线出现丫字形就是山涧水沟。地图方向:
绝大多数地区的地图其方向都是图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清这点很重要,这是计划
活动行程所需要弄清的问题。
图例:所有的地图都有一些符号、线条等来表达某种地理地形的类型。如公路、湖泊、草原、河流、村镇、山峰等等。一般的地图上都有图例的说明。
9.罗盘或指北针把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等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一端所指的是北方。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把罗盘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让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磁针N端指向36,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度。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1)尽量保持水平;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3)勿将磁针的S端误认作北方,造成180度的方向误差;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10.风也能帮助我们判知方向。如木制的柱架,其迎风面颜色深黑容易腐坏,而悬崖及石头迎风面较为光滑。但必须熟悉当地的盛行风向,这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
风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单风向地区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为主。沙丘和沙垄的迎风面,坡度较缓;背风面,坡度较陡。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质较硬,东南面坡度大,沙质松软。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漠地区的植物,如酥油草、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向东南方向倾斜。蒙古包的门通常也朝向背风的东南方向。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许多小雪垄、沙垄,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
水是生命之本,也是能否远行的决定性因素!你不可能携带足够的水远足,因为那不是先见之明,是笨:)!水是最沉重的东西,对强调轻装的户外运动来说当然是致命的!如何在野外寻找可以引用的水源,如何处理不能直接引用的水源是中途补充水分的重中之重!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常识,请看这里!
一、野外寻找水源的方法一看二听三嗅的原则听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断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如果能听到这些声音,说明你已经离有水源的地方不远了,并可证明这几的水源是流动的活水,可以直接饮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当做流水的声音。嗅过鼻于,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寻找水源。当然这要有一定经验积累。
观察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1.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2.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警告:对于无任何绿色植物在周围环境中生长的池塘或周围出现动物残骨的地方的其他水源要保持警惕,这些水源可能已被靠近地表的化学物质污染。富含矿物之处的水常会是碱性的。池塘里的水总要煮沸才能饮用。沙漠地区会有一些无活水源头的死湖;它们逐渐形成盐湖。盐湖里的水只有经过蒸馏才能饮用。3.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蜜蜂通常远离蜂巢或蜂房至多不超过6500米;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谷食性鸟类,如雀类和鸽类,是不会远离水源的,它们也早晚饮水。如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二、各类水的收集方法
1.雨露的收集
在地面上挖个洞,四周用粘土围住很大一块地方,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但要防止洞里的水渗走。如果没有防渗的薄片材料,金属材料或者帆布材料都可很好防渗。如果对水的安全性有所怀疑可以在饮用前烧开。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当它凝结在金属体上时,可以揩抹下来或者直接舐吸。你可用衣服浸透水,然后再拧出来。一种方式是将干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以将水拧出来或者吮吸。
2.凝结水的收集
Z—直达特快列车T—特快列车K—快速列车N—管内快速列车(和K一个意思,咱们普通乘客不用特意区别)L、A—临时旅客列车Y—旅游列车没有字母的四位车次——普通列车
详细如下
具体的说是铁路列车车次的一种等级编号
现在我先说说每列列车车次的意义~
Z开头牧谐直达特别快速旅客列车,简称直特,字母Z是"直"字的汉语拼音简写.这样的列车在行程中一站不停或者经停必须站但不办理客运业务,这类列车的车底都是25T,全部都是空调列车.所有的直特列车都是跨局(不是在一个铁路局内)运营列车.这类列车是从2004年04月18日铁路第五次提速后才出现的,以前铁路虽然也有过直特列车,但都混遍在特快列车车次里.
T开头的列车:特别快速旅客列车,简称特快,字母T是"特"字汉语拼音的简写.这样的列车在行程中一般只经停省会城市或当地的大型城市.这类列车的车底一般都是25K(蓝皮车),因为25K的停产,所以新开行或改换车底的特快列车开始采用25T车底,也有部分特快列车采用25ZS25KS25BS25Z等车底,全部都是空调列车.到目前为止,T系列的特快列车车次在300以前的是跨局运营列车,300以后的是管内(只在一个铁路局内)运营的列车.
K开头的列车:快速旅客列车,简称快速,字母K是"快"字汉语拼音的简写.这样的列车在行程中一般只经停地级行政中心或重要的县级行政中心.这类列车的车底一般是25G(红皮车)25B改的空调车也是红皮的,还有少部分是22型和25B型绿皮车,基本都是空调列车.2004年04月18日铁路第5次提速之前K系列车包括跨局运营和管内运营的快速列车,4.18以后由于K系列车次的增加,将跨局快速列车和管内快速列车分开,所以现在K系列的列车都是跨局运营的列车.
N开头的列车:管内快速旅客列车,简称管内快速,字母N是"内"字汉语拼音的简写.这样的列车一般经停一些重要车站.这类列车的车底有25G25B(红皮绿皮的都有)22型绿皮车,空调列车较多.这类列车出现在4.18五提之后,只在铁路局内部运营.车次是按铁路局编制的,1-100是哈尔滨铁路局,101-200是沈阳铁路局,201-300是北京铁路局,301-350是呼和浩特铁路局,351-400是郑州铁路局,401-500是济南铁路局,501-600是上海铁路局,601-650是南昌铁路局,651-800是广州铁路公司,801-850是柳州铁路局,851-900是成都铁路局,901-940是兰州铁路局,941-980是乌鲁木齐铁路局,981-998是昆明铁路局.
四位数的车也有车次区分1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列车:跨三个或以上铁路局的直通普通快速旅客列车,简称普快或直快.这样的列车一般经停一些主要车站.这类列车车车底和N系列的比较相似,空调列车较多.这类列车运营距离一般都很长,而经停车站较多.所以速度一般不会太快,而且乘车的人一般都较多.短途旅行的旅客不建议乘坐此类列车.
2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列车:跨两个铁路局的直通普通快速旅客列车,简称普快或直快.这样的列车和1开头的四位数经停车站和车底配置差不多,但空调列车的数量明显减少.这类列车运营的距离一般属于中等,经停的车站也较多,速度一般也不会太快.属于面向中途旅行的普快列车.
3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列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4和5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列车:管内普通快速列车,简称普快,曾经简称快客,但这个简称现在已经不用了.这样的列车经停一些主要车站,同时也经停一些小型车站.这类列车的车底主要是22型和25B型绿皮车,少有25G和25B的红皮空调车,而空调车多是一些长途列车套跑的.这类列车运营的里程一般不长,一般属于短途列车.车次和N系列一样,也是按照铁路局编制的,4001-4200是哈尔滨铁路局,4201-4400是沈阳铁路局,4401-4600是北京铁路局,4601-4700是呼和浩特铁路局,4701-4900是郑州铁路局,4901-5000是济南铁路局,5001-5200是上海铁路局,5201-5300是南昌铁路局,5301-5500是广州铁路公司,5501-5600是柳州铁路局,5601-5700是成都铁路局,5701-5800是呼和浩特铁路局,5801-5900是乌鲁木齐铁路局,5901-5998是昆明铁路局.
L开头的列车:临时旅客列车,简称临客,字母L是"临"字汉语拼音的简写.这类列车只在需要的时候才运营的,车种也是最杂的列车类别,L系列中有少部分列车相当于快速,大多的相当于普快,也有的相当于普客.车底编制也是杂乱,L系列列车一般没有自己专用的车底,通常是随便拉来些车底就编组.但是也有的临客是为了近日"转正"而设置的,这样的临客通常编组比较正规,有专用车底.L系列列车在<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上是查不到的,所以又称之为不上表列车.
A开头的列车:按需临时旅客列车,好象没什么简称,如果有,那就叫按需临客吧.字母A是"按"字汉语拼音的简写.这类列车比L系列的地位更低,但是大多特征与L系列的相似.同样A系列的列车在<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上是查不到的.
车次的编制和上行下行有关,铁路规定进京方向或是从支线到干线被称为上行,反之离京方向或是从干线到支线被称为下行.上行的列车车次为偶数(双数),下行的列车车次为奇数(单数).如T11次是从北京开往沈阳北方向,为下行所以是奇数(单数)的;它的回头车T12次是从沈阳北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所以是偶数(双数)的.另外还有的车在运行途中会因为线路上下行的改变而改变车次,例如K388/385386/387次,是运行沈阳北到成都区间内的,从沈阳北始发是开向北京的,所以上行,车次为K388次.车经停天津以后开始向离京方向行驶,改为下行,所以车次同时改为K385次.从成都向沈阳北开的时候也是一样,在到天津前是上行,所以车次是K386次,经停天津后改下行,所以车次为K387次.同时在改车次前后的区间内,车次自成一对.比如沈阳北到天津区间车次是上行K388,下行K387.铁路车次的编排就是这样的.
你——以食指指向受讯的队员。我——以食指指向自己的胸膛。来——伸开手臂,手指间紧闭,然后向着自己身躯方向摆动,指示队员靠近自己。
听到——举起手臂,手指间紧闭,拇指及食指触及耳朵,掌心微曲并且向着受讯队员。看见——手指间紧闭,水平放置手掌于前额上。那里——伸开手臂,以食指指向目标。
推进——屈曲手肘,前臂垂直指向地上,手臂成L形,手指间紧闭,然后从身后摆动向前方,通知队员向前推进。讯息已收到——伸开手,大拇指和食指成圆形状,与“OK”手势相同。转角处——手臂水平伸开成L形,从身后横摇向身前。
赶快——手部作握拳状,然后屈曲手肘,举起手臂作上下运动。停止——伸开手臂,以掌心向着受讯队员。催泪弹——手指分开成碗状,罩着面部的鼻子和口。
掩护我——手举至头上,屈曲手肘,掌心盖着头颅顶。肃静——作握拳手势,竖起食指,垂直置于唇上。不明白——略为屈曲手臂,掌人向上,举至肩膀高度,并耸耸肩。
明白——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手腕举至面颊高度并作握拳状,掌心向着受讯者。进入——紧闭指间,伸开手臂,横向身后摆动,像在拨开窗帘的动作。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至肩膊高度,掌心向下。
人质——以手握着自己的颈项,寓意是被挟持的人质。小孩——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固定置于腰间。狙击手——手指屈曲,像握持着圆柱状物体。
嫌疑犯——以拇指和食指作成圆圈状,套在另一握持着武器的手臂上,状似扣上手扣。女性——掌心向着自己胸膛,手指分开成碗状,寓意是女性的胸部。男性——以掌心在自己面颊上作上下擦拭动作,寓意代表男性的胡子。
野外急救盒
在野外,没有人能够预料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急救盒可以延长你的生命,务必随身携带:铝或不锈钢制的饭盒-不仅是包装,也可作为炊具。盒盖内面也是发信号的反光板薄而结实的塑料布-用于保持体温、防止热量过快散失,隔潮或作为蓬布防水火柴-火种一定要保存好,可用胶卷盒来密封大蜡烛-照明、生火、增加温暖多用途小刀-还用说吗?指南针小哨-用于求救一小袋盐、糖果、复合维生素胶布-补丁或紧急绷带、除刺针线包-挑去异物补衣
水泡的防治
中暑的防治
夏季湿热无风的山区中开展登山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靠汗液蒸发来控制体温,人就会中暑中暑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晕眩、烦躁不安、脉搏强而有力,呼吸有杂音,体温可能上升至40°C以上,皮肤干燥泛红。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暑装备。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体温降到38°C以下中暑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头与肩部给予支撑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通过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则改以赶衣物覆盖,并充分休息否则重复以上措施,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热昏厥的防治
体质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热昏厥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登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如何应付蛇咬伤
如何应付蜂蛰
对付雨天的小常识
将地图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顶袋,并作好防泼水处理。若有戴眼镜,请先戴一顶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视线较佳。遇雨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穿,淋到落汤鸡再穿就来不及了!雨具以两截式雨衣为宜,雨裤用吊带支撑可防止下滑。雨具永远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侧袋、顶袋或主袋顶部。短绑腿可防止雨水从裤管滑进登山靴内部。雨中记录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胶袋包装笔记本以防水。市面上有卖一种笔记本,可防止纸张因水浸湿或墨水量开。千万记住,湿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肤远较贴着湿冷棉布的皮肤为保温。不论背包厂商如何夸耀其防水性,加罩一个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内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胶袋包好,硬壳保鲜盒可用来装易碎折潮的食品、药材、底片或火柴等杂物。
常见地形
地图与指北针之认识与使用
水源寻找
2,马上止血:如果你的伤口流血很严重,则应该先止血。最快的止血方式是直接按压。在伤口处放一块清洁、吸水的布或毛巾,以手压紧。如果找不到布或毛巾,可以用手取代。通常会在1~2分钟内止血。如果还有血液渗出,再加一块毛巾压紧。
3,压住离伤口最近的动脉:如果伤口血流不止,你需要立即就医。但在去医院的路上,你可以在伤口及心脏之间找到离伤口最近的动脉,压住动脉,则可以起到缓解流血的作用。注意大约1分钟左右松开一次。
4,用糖治疗伤口:你可以在伤口处敷点糖以加速伤口复原,糖可以使细菌缺乏生长或繁殖所必需的养分。因此伤口通常复原快速不生痂,且不易产生疤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伤口处用糖以前,确保伤口已清洗干净,并且不再流血。糖会使流血的伤口更加流血。勿用糖粉或黑砂糖,它们也有效果,但它们所含的淀粉会中和碘。而且用这些糖治疗伤口,易结痂。
5,让伤口保持湿润:当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结痂,这会减慢新细胞的生长。你可以用浸透的凡士林的纱布来保留伤口的水汽,只允许少量空气通过。细胞在潮湿的情况下较快再生。
6,在伤口处喷“好得快”:这种药可以起到杀菌及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刚开始时会有点疼。你可以每隔几小时喷一次,这会使你的伤口很快复原。
摩尔斯电码的历史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能把书面字符用可变长度的信号表示的编码方式都可以称为摩尔斯电码。但现在这一术语只用来特指两种表示英语字母和符号的摩尔斯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被使用了在有线电报通信系统;今天还在使用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则只使用点和划(去掉了停顿)。
电报公司根据要发的信的长度收费。商业代码精心设计了五个字符组成一组的代码,做为一个单词发送。比如:BYOXO("Areyoutryingtocrawloutofit";LIOUY("Whydoyounotanswermyquestion",;AYYLU("Notclearlycoded,repeatmoreclearly."。这些五个字符的简语可以用摩尔斯电码单独发送。在网络用辞中,我们也会说一些最常用的摩尔斯商用代码。现在仍然在业余无线电中使用的有Q简语和Z简语:他们最初是为报务员之间交流通信质量、频率变更、电报编号等信息服务的。
1838年1月8日,AlfredVail展示了一种使用点和划的电报码,这是摩尔斯电码前身。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摩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莫尔斯电码由点(.)、划(-)两种符号按以下原则组成:
2,在一个字母或数字内,各点、各划之间的间隔应为两点的长度。
3,字母(数字)与字母(数字)之间的间隔为7点的长度。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
/-..-.()-.--.---....-..-.-.-
绳的名词认识
绳降ABC
绳降Abseil.是快速下降的方式,但有内在的危险性。
绳降可以使用专门的下降器或绕身下降,前者易于掌握,后者因只需要最少的器材,更为灵活。
1.绳降基本装备:最小配置:登山绳,小绳套或扁带,设置下降锚点的装备;建议配置:安全带,带锁定装置的主锁,下降器,抓绳结(作好的小绳套),小锁。
4.杂项:安全和效率(1)绳尾打结。为了防止制动手失控的情况下一坠到底,绳尾打结是有效的办法。但在抽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开。(2)长头发的人应盘起来,避免绞入下降器中。(3)建议不要使用手套,除非特别冷的天气。(4)减小抽绳的拉力。如果绳子搭在岩台上,抽绳会比较费劲,可以通过延长扁带的方式,使绳子延伸到岩台下面。(5)背大包的队员先下,空身和体重最轻的队员最后下。(6)如果背包很重,会坠的上身后仰,容易出危险。可交叉背一条胸带,在胸前扣一把锁,绳子扣入锁中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身体姿态。(7)人员很多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两人各使用一根绳子同时下降。两人体重差别不大,两人之间通过绳套连接。
绳结的故事
绳的力量
绳的负荷力以麻的比棉的强,五金此麻更强,但绳易为风雨所侵蚀。这里所谈的是以麻为标准,每方圆一吋的负荷力约三百磅,以三吋圆周的绳(约不到一吋直径)为例,它的负荷力为九百磅(约半吨重),所以我们建做一座绳桥时,乘人的一根(三条中间底层的那一条)必须要一吋直径,其余扶手的两条半吋直径就够了。它的公式是这样的:绳的圆周2最大负荷量=-----吨3但这是没有用过的新绳之算法,如果是旧绳就要打折扣了,通常是六折之间,公式就变为:绳的圆周2工作负荷量=-----吨18损耗率是这样算的,一条绳打了一个结就把部份纤维破坏,使得全绳的纤维不均匀,就容易断,所以绳打过结愈多就愈不可靠,这里举几个例子﹕牛眼结破坏率百分之十,串联结破坏百分之二十,系木结破坏百分之三十五,双套结,称人结破坏百分之四十,平结,接绳结百分之五十,单结百分之五十五。所以一个优秀童子军要好好地保养他的绳,他应该有一条练习用的绳和一条准备工作用的绳,才能保险。以上所用公式是根据极伟技艺丛书之「绳结」一书。附表:马尼拉麻及龙舌兰绳索之特性..马尼拉麻及龙舌兰是麻中最好的品种,其所做之绳索为最好的绳索,特引此为例。
再谈登山绳
在目前的军锹领域里,行业公认的霸主是由美国戈博公司生产的三折叠美军军锹。然而此种局面已成为过去。这是因为,由我国新近成功研制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技术产品-----野马系列中国万能军锹。这种万能军锹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万能军锹不仅在技术和质量上超过了美国戈博公司生产的三折叠军锹,更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大众对锹的概念。野马系列军锹已步入了中型组合工具的行列,填补了目前世界以锹为基本特征的多功能组合工具的空白。
军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由于远征作战构筑工事与掩体,对土工作业提出了对便携式工具的需求。参战的各国纷纷将农民挖土的工具小型化充做军用,由此军用铁锹便应运而生。此阶段军锹制造多采用铸锻工艺制造。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队普遍装备了制式军锹多采用冲压工艺。以小巧便携、耐磨为主要特点。二次大战后,各国军队不断改进军锹,其先进军锹以美国M1951型D型把(又称T行把)和M1956直把折叠锹为典型代表。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保障入朝作战需要,国家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紧急研制军锹、军镐用钢,委托国内厂家开始生产军锹,中国军队开始有了自己的军锹。因其轻巧便携、耐用深受而中国士兵与民间百姓的喜爱。几十年来沧桑变化,我国的军锹生产由分散制造逐步转为定点生产,并逐步进入军工厂专业生产与非军工定点厂定点生产模式,生产基本采用冲压工艺制造,并有了军锹的标准。
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军方组织军锹升级,开始仿制美式三折叠M1951型、M1967型军锹。除少量装备部队外,还作为军方外事活动礼品。但是由于其结构先天不足,难以适应作战与训练使用,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几十年过去了,我国军队基本上还在使用着,建国初期定型的军锹(代号205)。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积极开展单兵装备系统研究,研究力度比较大的有美国单兵装备平台;西德、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单兵系统。俄罗斯“巴尔米查”单兵系统将军锹定位为工程器材,所定型的也就是折叠锹。美国军队推荐使用戈博公司制造的三折叠(同时被美国太空总署认可为探月锹)。目前戈博公司生产的三折叠D形把折叠锹代表军锹世界先进水平。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及上个世纪的海湾战争,可以看出无论多先进的高科技战争最终都需要地面部队实现战争目的。而地面部队无论是穿插、宿营、开进、攻击、防御,军锹做为地面部队不可或缺的单兵装备一直伴随着战争的始末。进入21世纪,由于新技术及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在高科技军事装备投入甚多,在单兵装备研究方面也侧重于防护、攻击、通讯、夜视等功能。美国和俄罗斯军界虽较早开展单兵系统装备研究,但对军锹的改进仍未多大成果,多采用三折叠另加一镐头。虽然,这种军锹已有四个工位的变化,但其功能和用途仍未超越锹的功能概念,对于减轻单兵负荷,提升战斗力,并没有多少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适应战争发展需要,也专门成立了“士兵系统”研究中心,他们对于军锹的研究也没有什么突破。“士兵系统”仍选用6411工厂生产的仿美Q3型三折叠与老式205型直柄锹作为装备。
从历次战争看,地面部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步兵小分队、登陆作战分队、空降兵纵深空投作战、工兵战勤保障等,通常需携带军锹、军镐、破坏剪、砍刀、手锯等工具,携带齐全,负重过大;携带不足,往往影响战机。单兵负重已成为困扰军方的一个国际性难题。
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军方高层专门对士兵装备的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单兵负重大多超过了45公斤,其中包括锹、匕首、锤、锯、斧、钳等工具。这样的负重使得美军士兵非常头痛。而在国内单兵负重中,工具器材仍占很大比例(尤以空降兵为甚)。除正常担任军队的任务外,抗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也已成为中国军警的一项任务。相比较而言,国内军警的负重是比国外的士兵要沉重的多,解决负重问题,已迫在眉睫。
各国专家经过对以往实战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纷纷提出采用多功能组合的办法是有效解决负重问题的方案之一。在此方面国外先行一步,做了许多有益尝试。瑞士军方于1886年研制出以小刀为基本特征的多功能组合工具“瑞士军刀”;前苏联50年代就将AKM多功能刺刀列装部队,美国军方1985年向世界各国招标多功能军刺方案,1987年首批M9多功能刺刀问世。中国军方1992年为95式自动步枪配套多功能刺刀,基本上走的是仿制美国M9军刺之路,先为仿制,但更多的是多功能组合带给人们的思考。美国民间于1975年研制出以钳子为基本特征的“莱特曼”组合工具。他们共同特点是功能多样、轻巧便携。瑞士军刀与莱特曼组合工具现已作为各国军品采购装备部队。显示出组合工具独特的魅力所在。
2005年12月专门为中国军队研制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万能”军锹,已完成定型,并发布企业标准,开始批量生产。也由此实现了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第一个梦想。
多功能组合救生鍬系采用专利技术(2L99115509.2)设计制造。选用优质钢材,经多次热处理、一百二十八道工序,四十八道专检,精工制作。本产品造型美观、品质优良,具有铲、锯、砍、锤、切、挖、刨、撬、刺等功能。以其便于携带、功能多样、质量上乘而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中国万能军锹和所有的枪械一样是士兵的战斗武器与工具,做为全球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折叠军锹,它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独立自主,创世界级品牌。
中国万能军锹摈弃了国内军品模仿跟进之路,无论从工艺水平和用途上都居世界领先水平。该产品所有设计过程及制造工艺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填补中国乃至世界组合工具空白。下一步中国万能军锹将争创与瑞士军刀等特种组合工具齐名的世界级品牌。
二、设计新颖追求实用。中国万能军锹以锹板为载体,两侧分别设厚背砍刀与直齿锯,以机头做连接,并在其上设若干种功能孔、口、刃,再以设有各种功能刃、台、口柄头铰接而成,实现五工位,具有挖、锯、砍、切、钳、剪、抠、钩、撬锤、量、铛等十多种功能。其中最突出的算的上是锹柄设计,它是以实用的直柄定型,解决了目前装备的D型军锹的操作不便之苦,而且还可以该根据携行长度的要求,伸缩自如。中国万能军锹有系列产品分多种型号,便于不同兵种使用。
三、以功能组合方式入手巧妙设计。中国万能军锹集十多种工具功能与一身,以一当十,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组合优势也最大限度减轻单兵负荷,(单兵负荷可减掉5公斤)。虽然万能军锹能组合十多种工具,但其总重量仍低于现行军锹重量。
四、在研发之初,专业技师就非常注意人机工效,充分考虑人与产品之间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操作舒适度。整个锹质心前移,增加动能,各工位角度从上百次实验中筛出,使各项操作省力、省时。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士兵的设计和考虑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