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近期内蒙古达茂旗和乌拉特前旗接连发生人间鼠疫病例,当群众会听到“某某地方有鼠疫”,“某地发现有死老鼠”,“某地被判断为疫点”,“疾控中心的人在鼠疫疫源地灭蚤灭鼠”等。群众经常会听到“当地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这样的描述。一些群众,尤其是家住在内蒙古牧区的群众会担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鼠疫,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大吗?

为此,健康报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控制室主任李伟研究员,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一、什么是鼠疫疫源地?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通俗讲就是,在一个地方的某些区域,一些野生动物,像野鼠、旱獭等本身会得鼠疫,通过它们身上的跳蚤或者彼此接触的方式动物间会传染鼠疫,这些动物得鼠疫也会引起动物死亡。这种动物鼠疫发生的地方,我们称为“鼠疫疫源地”。一些偶然的情况,比如人被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或者因为剥食感染鼠疫的动物,或者吸入染疫动物污染的皮张、洞穴中的尘土,就有可能感染鼠疫。根据不同的感染方式,会引起腺鼠疫(淋巴结肿为特征的鼠疫)、败血症鼠疫、肺鼠疫等不同的鼠疫临床类型。人感染鼠疫后如果发展成为肺鼠疫,那么人和人之间就会通过飞沫传播。

二、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活就会感染鼠疫吗?

不能这么说。

鼠疫是老鼠、旱獭等啮齿动物的病,如果居住环境做好对老鼠和跳蚤的有效防护,不到有这些染疫动物栖居的区域去,人是不会感染鼠疫的。

动物鼠疫感染到人都是由于一些偶然的情况,比如人接触到或者剥食染疫动物才感染。在我国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由于当地群众剥食旱獭这种动物,所以常会感染鼠疫。在内蒙古这种以长爪沙鼠(一种野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鼠疫疫源地,人们多是因为剥食了感染鼠疫菌的野兔、黄鼠或其他野生食肉动物而感染鼠疫。如果没有这些危险行为,被鼠疫感染的机会就会小很多。

当然在鼠疫疫源地生产生活的群众得鼠疫的风险肯定是要比不是鼠疫疫源地的地方高。这主要是因为,当感染有鼠疫的老鼠(或旱獭等)死亡后,寄生在这些动物身上的跳蚤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吸血动物,有时会叮咬进入疫源地的人群,比如那些进入牧区放牧或者野外作业的群众。目前看来,在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这种跳蚤叮咬感染人的方式是当地群众感染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感染方式完全可以通过自我防护加以避免。

三、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在鼠疫疫源地上生产生活不得鼠疫?

居民避免被鼠疫感染,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在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防止被跳蚤叮咬是预防鼠疫的最重要的措施。

2)进入疫源地地区,不要在鼠洞旁逗留或坐卧,以防被寻机寻找新宿主吸血的跳蚤叮咬。

3)对于放牧人员,尤其是在疫源地区域放牧的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紧束裤腿和袖口,不要被跳蚤叮咬。建议在外出放牧前,使用市售的长效蚊虫节肢动物驱避剂喷洒衣物和裸露的皮肤。能够起趋避蚊虫作用的驱避剂多含有避蚊胺(DEET),或者驱蚊酯(BAAPE)成分,这类化学物质对跳蚤、蜱、白蛉等也都有趋避作用,因此这些驱避剂可以起到防止跳蚤叮咬的目的。

4)牧区的牧民在野外的帐篷等临时场所休息时,尽量不要在这些放牧帐篷中过夜或午休,防止被钻入帐篷的跳蚤叮咬。最好对其帐篷周围喷洒灭蚤药物以形成持续的保护作用。这些药物包括菊酯类杀虫剂等。为方便获得这类灭蚤药物,市面上很多杀死害虫或者蟑螂、蜱等的杀虫剂都可以被用来杀灭跳蚤。这些杀虫剂也可以买来居家使用。

5)如果居住地周边有鼠疫疫源地,比如发现在河谷、沙丘洼地或牧区有自毙鼠,这些地区尽量不要进入,尤其是告诫孩子不要在这些地区嬉闹。如果是牧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发现有鼠疫疫点后禁牧1个月。

6)在鼠疫疫源区,尽量避免挖沙等作业,如果必须进行建议做好口罩的佩戴,防止吸入染疫沙鼠营巢的沙土形成的气溶胶。

8)教育农牧区小孩不要捡拾沙鼠、跳鼠等小动物逗玩。

四、在目前动物鼠疫流行猛烈的情况下,如果看到有死鼠或死亡动物,需要怎么处置?

1)要避免徒手接触病死动物,如果家庭周边发现有死鼠,要报告给当地疾控部门。如果必须要处理,尽量使用铁锨等器械掩埋处理,或者佩戴长袖口乳胶手套等加以防护后再处理。

2)不要接触和剥食疫源地的疫源动物,尤其是对于牧民而言就是不剥食旱獭、野鼠、野兔、狐狸、艾鼬等。对于内蒙古鼠疫疫源地,牧民或群众常会有捡拾或套取野兔食用的行为,因为当地野兔也会感染鼠疫。所以剥食野兔就可能感染鼠疫。对于青藏高原或者是祁连山地区,当地群众有剥食旱獭和取旱獭油或皮张的行为,这都会造成本来是原发于旱獭的鼠疫,因为剥食野生动物而感染人。所以在鼠疫疫源地,对染疫动物,任何形式的剥食、取油、取皮毛、食用都应该被禁止。

3)在内蒙古高原主要感染鼠疫的动物是长爪沙鼠,因为这种鼠是野鼠,基本不存在剥食的情况,但既往在内蒙古高原有剥食另外一种鼠疫宿主动物-黄鼠的情况。最近网络上常有私自将旱獭通过互联网寄送到内地,供某些“舌尖上”的所谓“美食者”食用,这都会非常危险,一旦这些旱獭是患鼠疫的旱獭,肯定会在剥食的过程中感染人,而且这种方式的感染,病程特别凶险,常引起病例死亡。另外,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旅友”也常常到青藏高原去逗喂旱獭,这种行为也是非常危险的。

4)不剥食疫源动物,还包括不剥食野生食肉动物,如狐狸、狼、艾鼬等。另外还包括不能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一些家畜(如绵羊和山羊)等。应该说病死牛羊和家畜家禽都不应该被接触和被剥食,但这种情况在我国屡禁不止。

5)就是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以及产品出疫区,在青藏高原,因为旱獭的油或皮毛有利用价值,一些群众有私自猎捕旱獭并私自带皮张、旱獭油或者爪子的行为,这也要避免。

五、我们家的狗经常抓耗子,是不是猫狗也有可能感染鼠疫?

这是肯定的。

一方面猫狗会将自毙的染疫动物叼食回家,而这些动物很有可能是感染了鼠疫的动物,这极大地增加了猫狗和家庭成员被感染的风险。比如2009年发生在青海的肺鼠疫流行就是因为其家的牧羊犬叼食染疫旱獭或者被跳蚤叮咬而感染,之后狗感染人引起12人发病,3人死亡。再有猫和狗在野外散养也会增加其自身被跳蚤叮咬感染鼠疫的风险,猫狗还会把野外的跳蚤带到家庭环境而增加感染风险。所以要做到:

1)疫源地农村和牧区需要将家养猫狗栓养,限制其进入野外野地。

2)不要过分亲昵家养宠物,对家养宠物也要进行灭蚤处理。

六、既然鼠疫是老鼠传播的,我们在家里买一些耗子药或者粘鼠板、鼠夹来灭一灭老鼠,是不是就能防止感染鼠疫?

1)一方面,居民采样老鼠夹或者粘鼠板的方式来灭鼠,这属于机械灭鼠,要严格禁止,因为在处理这些老鼠尸体的时候会接触到这些老鼠,因此在目前有动物鼠疫流行的情况下,不要采取这种方式灭鼠。

2)买耗子药来单纯灭鼠也有问题,灭老鼠也是技术活。因为单纯灭鼠(或灭獭)后,原寄生在宿主动物的跳蚤就会游离,这些跳蚤找不到吸血的宿主,就会攀附其他周边动物,如果攀附人就形成人的感染,攀附狗或者猫、兔子就会形成这些动物感染鼠疫,攀附羊还会形成羊感染鼠疫。因此单纯灭鼠不仅不能消灭鼠疫,还是一种生态激惹,感染风险会更大。

3)建议居民不要自行进行单纯灭鼠的行为。鼠疫疫源地处置正确的做法是先灭蚤再灭鼠,或者鼠蚤同灭,最好灭鼠灭蚤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

七、通过打疫苗可以预防鼠疫吗?

鼠疫有疫苗,但是目前鼠疫疫苗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鼠疫的疫苗预防不是鼠疫常规防控的手段。鼠疫的疫苗有灭活疫苗,这种疫苗不能对肺鼠疫产生保护作用,保护有效期短,而且存在较大的副反应。鼠疫减毒活疫苗存在的问题包括副反应重,每隔1到2年就需要强化接种免疫等。

八、在鼠疫疫源地内,医院医生和宠物医院医生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1).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使得医生能及时正确识别鼠疫病人,以便及时救治和采取隔离措施。

2).对宠物医院医生,要告知猫和狗也可以罹患鼠疫,告知猫狗可以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

3).培训医生在接诊有呼吸道症状病人时要戴口罩。包括宠物医院医生在接诊和处理宠物时带有保护效果的口罩和手套,对有不明原因高热急死的宠物,也需要报告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妥善处置。

九、鼠疫可防可控,群防群控,具体而言群众可以做哪些?群众还可以为防控和消除鼠疫做些什么?

群众的配合和参与对防控鼠疫非常重要。这里就包括我们说的鼠疫健康教育-“三不、三报、三防、三用”的内容。具体“三不”就是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和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以及产品出疫区;“三报”是及时报告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例和报告不明原因高热和突然死亡病例;“三防”指防跳蚤叮咬,防猫狗感染,防生态激惹;“三用”指使用驱避剂,使用灭蚤药灭蚤,危险暴露时预防性用药。

当群众发现死鼠或者不明原因病死野生动物时,应该即刻向疾控部门报告,比如当在牧区发现死亡的沙鼠、野兔、要向疾控专业人员报告,因为早报告早诊断可以使疾控部门更好地判断疫情性质,进行疫源地灭蚤灭鼠处理,可以尽早开展隔离救治。

十、居民有必要自行吃药来预防鼠疫吗?

当居民有接触病死猫狗,而这些猫狗被怀疑是感染鼠疫而死或者有过无保护情况下接触了自毙野兔或野鼠或和可疑鼠疫病人近距离接触的情况下,可以预防性服药,如服用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或者到专业的防疫医疗结构寻求医疗帮助。其他没有感染风险的情况下群众不必过度紧张,更不必自我服药。

THE END
1.猫咪驱虫和接种疫苗可以一起进行吗?猫咪驱虫和接种疫苗不能同时进行的原因 猫咪驱虫和接种疫苗至少要间隔一周,因为猫咪打疫苗之后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并且容易导致猫咪精神紧绷,免疫力下降和食欲不振。如果在这个时候给猫咪驱虫,很容易加重猫咪的肠道负担,还可能引起猫咪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如果猫咪应激症状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因此,...https://www.isdpp.com/xq-11245.html
1.猫咪需要打疫苗吗?养猫一年后新手不知道的事儿!在养猫的第一年里,你可能已经对猫咪的日常照顾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一些细节,尤其是关于猫咪的健康和疫苗的重要性,往往是新手容易忽视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养猫一年后你可能还不知道的事儿,特别是关于猫咪的活动范围、生活用品、以及疫苗的重要性。 https://www.shxwcb.com/1261344.html
2.养猫需要打哪些针(以宠物降为重)宠物美容弓形体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对于宠物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建议养猫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宠物进行弓形体抗体检查,及时了解宠物的身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跳蚤、蜱虫等寄生虫的药物 除了以上的疫苗之外,养猫的人还需要为猫咪使用药物来预防跳蚤、蜱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对于猫咪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威胁,...https://www.pettb.cn/article-37533-1.html
3.被猫身上的跳蚤咬了以后,有必要打狂犬疫苗吗有问必答问题描述:(女 , ---)被猫身上的跳蚤咬了以后,有必要打狂犬疫苗吗 医生回答(1) 李萍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 您好,不用注射疫苗,蚤类不会传播狂犬病毒,如果瘙痒比较严重可以尝试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或者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息斯敏、敏迪等!欢迎继续提问! 2011-12-17...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11217/11043417.htm
4.如何有效处理宠物猫身上的跳蚤问题(全面解析猫咪跳蚤的成因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宠物身上长跳蚤,不要让猫咪接触有跳蚤的宠物。增强其免疫力,可以定期给宠物打疫苗和打虫。 十五、 我们了解到了猫咪身上长跳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通过本文的介绍。选择合适的宠物用品,在日常养猫中、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爱宠远离跳蚤的困扰,我们应该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定期打虫和打疫苗。https://www.1688pet.com/article-11745-1.html
5.猫打疫苗前能洗澡吗,之后多久能洗澡–萌猫秀猫打疫苗前可以洗澡吗? 萌猫秀在这里告诫大家,猫打疫苗前最好不要洗澡,因为幼猫小时候抵抗力非常若,如果猫咪洗完澡后打疫苗有可能引发感冒,从而产生应激反应。举个栗子,就好像你洗澡后打针结果生病了,那么你以后是不是会抗拒洗澡呢。而洗澡后打针还会引发猫咪的应激反应,有可能会加重疫苗的副作用,同时也会在一定...https://www.etongw.com/p/51
6.小猫没驱虫能打疫苗吗小猫打疫苗前怎么驱虫体外驱虫:定期给宠物做体外驱虫,能有效防止宠物皮肤病和跳蚤、蜱虫等的传播。 【相关阅读】 小猫需要打什么疫苗,猫三联和狂犬病疫苗必不可少 狗每年都要打疫苗吗,应该打哪些疫苗呢 妙三多没打完能绝育吗?猫咪绝育什么时候最佳? 猫咪驱虫***,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http://m.boqii.com/article/416210.html
7.猫咪身上有跳蚤要用什么清理?宠物年龄:1 宠物特征:[1月, 中华田园猫, 未绝育] 问题详情:小猫快一个月了,疫苗还没有打,今天去宠物医院检查发现身上有跳蚤,但是看到的只有死卵,做了体内体外的驱虫。在做驱虫前,并不知道身上有跳蚤,还在房子里到处跑了,请问下房子,猫窝,猫砂盆里都需不需要清理?如果清理,要用什么?要怎么清理?提示...https://www.chonglaiye.com/que/61e4540b08f7bbe0
8.2024猫猫疫苗全攻略(猫疫苗种类+接种时间及流程+反应+注意事项+...除了吃喝玩乐,平时把猫咪照顾好,猫咪打疫苗是每个猫奴都会遇到的事情,无论是刚领养的猫咪、路上捡到的、已经养在家里很久的,都需要打疫苗。对于很多“新手爸妈”来说,可能对于猫咪疫苗还不是很了解,比如猫咪需要打哪些疫苗?去哪儿打?如何正确给猫猫打疫苗?猫猫疫苗什么时候打?猫猫疫苗要打几次?猫咪打疫苗多少钱?喵...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167820
9.养猫的方法猫身上常有些体外寄生虫,如虱子、跳蚤及壁虱等。 感染的迹象首先表现为不断抓挠。 症状包括皮肤瘙痒、毛发脱落等。 跳蚤是棕红色的小点,虱子是些黑色小粒。 有些猫对它们过敏 跳蚤;针头大的跳蚤常见于颈部及尾根处。 喷洒;跳蚤离开猫的身体也能存活,所以还要在生活场所喷药。 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jihua/327742.html
10.《降有约》“撸猫”需谨慎,当心“猫抓病”!如果被宠物咬,但没有明显的流血,仍需在0天、7天、21天注射3针疫苗。 家有猫狗,还要小心这些“宠物病” 养宠定期打狂犬病,就能高枕无忧?当心,还有这些“宠物病”会影响主人! 弓形虫 鼎鼎大名的弓形虫,往往通过寄生宠物的粪便排出,孕妇一旦感染,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猫粪便。 https://www.gzhosp.cn/info/1507/4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