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购食品因其便捷性而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尤其是标榜“手工/自制”和“无添加”等特色的产品,更是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消费者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也应警惕部分卖家可能未取得相应的营业许可,这样的“纯手工”食品可能会因为“三无”(无生产许可证、无生产日期、无厂家信息)的问题而带来十倍索赔的风险。
因此,针对网上销售的自制食品或农副产品,商家应当了解并遵守哪些规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35条的规定,国家对食品的生产和经营实施许可制度。任何从事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的个体或企业,必须依法获得相应的许可。
例外情况是,对于仅销售食用农产品和预包装食品的商家,前者不需要获得许可,而后者虽不需许可,但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
此外,对于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商家,可能会产生疑问:销售食用农产品是否完全无需遵守任何规定?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构成食用农产品。
01
什么是食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是指通过农业活动产出并供人类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制品。
这类产品既包括直接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原物料,也涵盖经过如分选、去皮、剥壳、干燥、研磨、清洗、切割、冷冻、涂蜡、分类、包装等初级加工过程的产品,前提是这些加工过程不改变产品的基本自然属性和化学特性。
02
如何合规销售自制食品
1、销售食用农产品
当您计划销售“食用农产品”,不论是通过实体店还是网络平台,均需办理工商注册并获取营业执照。对于销售预包装食品,还必须向所在地的县级或更高级别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2、销售非食用农产品
若您的商品为加工后的非食用农产品,首先需确保拥有营业执照,以证明您具备进行商业活动的合法资格。随后,根据所销售商品的类别,可能需要申请特定的资质证书,如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
这意味着经营者只需经过一次审批流程即可获得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资格,新证的有效期亦从原来的3年延长至5年。
03
如何申请这些资质
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需准备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的原件与复印件。
(2)经营者身份证的原件与复印件。
(3)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包括原件与复印件。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培训证明。
(5)经营场所的周边环境图和平面布局图(需打印)。
(6)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文档。
此外,需要下载本地区的阳光餐饮APP(具体名称可能因地区而异),并确保法人及负责人完成APP内的学习培训,并获得合格的成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