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重大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公司当天在港交所成交量暴增;成交量达2021.65万股,成交额2700.68万;几乎是日常的10倍还不止。若不是当日AH两地市场午后大幅跳水,其实盘中甚至一度拉升,跌幅只有7个点,当日成交均价也比收盘价要高。可以看出承接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有不少看好的资金借机进入。
至于拜耳为什么会同意,当然这个问题要问拜耳自身才会有准确的回复,但我们没有这个渠道。非要探究的话,我假设是因为拜耳旗下本身有一定数量且销售非常不错的糖尿病药物,如果华堂宁未来太过成功将形成被动的双手互博;不利于整体的战略布局。(当然一家之言,不一定合乎拜耳这么一个国际大公司的实际战略诉求)
其实从拜耳这一方来看,损失是不小的;但也说明其调整战略之后,对协议的遵守是令人尊敬的。
可以说,拜耳已经为华堂宁的销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学术推广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借助这个基础,公司不是从0到1而是1到10的一个起点。因此,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个基础,借助这么一个契机,未来可期。
根据管理层的解释,华堂宁上市到现在,包括公司所收到的各方面汇总过来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包括正在进行的上市后临床的安全性临床的一些情况来看,我们整个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出色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不良反应的反馈比例是极低的,甚至可能会低于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另外包括医生层面的,包括拜耳层面给到的反馈都是非常不错的。
不知投资者中是否有实际用华堂宁的,如果有可以说说,自身使用这个降糖药的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可以验证高管的说法以及药物自身使用说明书;我想这一点对于判断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业绩,由于处于过渡期,明年新药的收入增速可能是会放缓的,这一点难以否认。但如果仔细算账的话,华领应该还是获利颇多的。按照15%的净利率计算,这15亿现金相当于给公司带来了80多亿的销售额,如果说国内的销售峰值可能是40多亿,80多亿的销售额可能就意味着两个峰值,而且这两个峰值年是前置的,协议解除而不退款相当于提前得到了两个峰值年的利润,但付出的代价很可能只是在一年上的销售放缓。
但高管应该会择机进行增持;这个是可以做到的;董事会薪酬体系有可能会进行调整,这个后续由董事会和薪酬委员会决定。
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时机;就看公司如何利用这个转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