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一大波“儿童药”被禁用,千万别再乱喂药!

好了,今天请来我们喜爱的@林萍萍医生给大家说说这波被叫停的儿童药,赶快翻出你家的药箱,对照来读哦~

(后面还应家长们的呼声,贴心的附上推荐药哦)

先说几个概念:

禁用药:会使某些人群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所以禁止使用。

慎用药:是对一些特殊人群提出警告,谨慎应用,但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01

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因其有导致孩子耳聋等风险,卫生部规定小于6岁禁用。

磺胺嘧啶:而由于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发育未完善,磺胺嘧啶会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风险,因此这个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这类抗生素是成人细菌感染常用药,但它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静滴或口服。

氯霉素类:使用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儿童肝功能衰竭,但目前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已经比较少。

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在孩子牙齿发育期间,包括怀孕中后期(是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牙齿也在发育,但仍牙龈下面)、婴儿及8岁以下儿童,使用四环素可使孩子恒牙黄染并终身不退,牙釉质也发育不良,孩子会长出细细小小的满口黄牙,我们称之为“四环素牙”。

可能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这个药不仅影响孩子颜值,并且还会影响儿童的骨质发育,导致骨骼生长迟缓,所以8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物。

02

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因此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以此为理由用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批准的利巴韦林剂型只有口服和雾化这两种,其中,口服剂型只用于治疗丙型肝炎,而雾化制剂主要用于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静脉用药还在试验阶段。

但我们临床上常见不少医生不仅滥用口服剂型和雾化剂型,也开常静脉剂型。

家长遇到医生给宝宝开这个药,最好能问清给宝宝用的目的以及是否有可替代方案。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各种感染,儿童可能用于水痘的治疗。

但其副作用明显,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CFDA也明确规定其说明书必须标明: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应慎重使用阿昔洛韦,或在监测下使用,说明书上也只有2岁以上儿童参考用量。

通常来讲,除非重症水痘,一般普通水痘有自限性,也不需用到这个药,对于其他病毒感染也没有指征使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这个药是用来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很多基层医院喜欢使用,但笔者从来没有给孩子开过这个处方。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精神障碍和神经损害以及骨髓抑制。

因此CFDA于2016年04月20日发布通告,建议医务人员使用本品时应遵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适应症,而且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研究资料,建议儿童使用时权衡利弊。

03

退热药

安乃近:安乃近退热及缓解疼痛作用很好,但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多而且症状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等一大串副作用。

因为它诸多副作用,这个药美国禁用40年,很多欧洲国家也禁用,但安乃近在我国仍在广泛使用,它说明书上还有小儿用量参考,因此一些基层医院可能还会开给孩子退烧。

氨基比林:氨基比林和安乃近一样,会引起粒细胞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过敏性皮疹、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副作用。

早在1938年,美国的药品目录中就已经没有氨基比林了,氨基比林作为单方制剂已在1982年被国家卫生部门宣布淘汰,但是在一些复合感冒药中仍在使用,而且国内某些品牌儿童感冒用药还有这个成份。

家长在给宝宝使用复合感冒药时需要注意下主要成分,如果出现“氨基比林”,最好不要用了。

尼美舒利: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在201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

笔者刚参加工作时也碰过几例因口服“尼美舒利”这个退热药而出现各种副作用的孩子。

2011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这个药成人用得多,不仅用来解热镇痛,因其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还常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和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的形成。

赖氨匹林:笔者在大学临床实习时见到很多儿科医生喜欢用这个退热药,因其是注射液,可以在宝宝打点滴时从输液管中间那个“小壶”里加药,家长也不用给宝宝硬灌药,非常方便。

但它副作用和阿司匹林一样,容易引起瑞氏综合征,在2018年1月3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其中“儿童用药”条目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04

中成药

大部分中药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没有西药透彻,西药上市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长期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对不良反应的研究比较充分,所以一份西药的说明书可能洋洋洒洒写了一堆东西,药理及毒副作用写得也清清楚楚,副作用可能写了好几条,对自己的短处揭露绝不含糊。

有些患者看了都不敢吃,但实际上这么清楚的药物说明反而充分保护了患者。

而中药的不良反应研究比较欠缺,很多药的有效成分分析尚在探索中,更别说对副作用的研究了,所以中药制剂的说明书相对也比较简单。很多你想看的条目,说明书上都是【尚不明确】。

并且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的复杂性,导致不良反应高发,因此对溶媒配伍,滴速等问题都均应注明。

中药注射剂中常由于质量控制的问题存在蛋白质、鞣酸等杂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从2005年至今,已有双黄连注射剂、柴胡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鱼金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等数种常见中药注射剂被责令修改说明书,注明儿童或孕妇禁用或者慎用。

相信爸爸妈妈们已经多少都有听过,在这里我们不一一展开评述。爸爸妈妈们应理性对待中药,不能一味觉得中药就是“纯天然”、“安全”、“无副作用”。

05

消化道用药

2004年,FDA还发布警告称,一切含多潘立酮成分的药品均非法,同时拒绝相应的成品药和原料药进入美国。

吗丁啉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

2016-09-14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也重新修订多潘立酮制剂说明书,删除了“建议儿童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这个条目,2018年06月01日CFDA依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

胃复安:学名叫盐酸甲氧氯普胺,是一种胃肠道的兴奋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但儿童使用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如肌肉震颤、头后仰、斜颈、双眼上翻或斜视、步态不稳、语音不清等,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

有时很小剂量就可引起中毒,所以多数儿科医生也不喜欢使用这个药,个别基层医院可能还在给呕吐的孩子使用。

比沙可啶:是治疗习惯性便秘处方药,长期使用引起肠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和肠黑病变,儿童使用往往影响正常排便反射,引起说明书上也明确表明:“6岁以下禁用”

酚酞:又叫果导片,也是用来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的,本身就是一种泻药,年龄小的宝宝使用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智不清,其说明书也标清楚:“幼儿慎用,婴儿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因为在这年龄段孩子使用的临床试验经验有限。

东莨菪碱:成人有时用来缓解腹痛,但儿童对它的副作用很敏感,所以婴幼儿慎用这个药物。

而且如果是针对腹痛,使用东莨菪碱暂时缓解了孩子腹痛,却容易忽视背后的原因,甚至孩子肠穿孔或阑尾炎都没法及时发现。

06

增强免疫力药

很多家长看孩子经常感冒、咳嗽很是着急,往往也容易给孩子扣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所以各种声称可以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包括营养补充剂、顺势疗法药物、紫锥菊、细菌溶解产物等)就受到了家长广泛欢迎。

但这些药物往往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也通常被很多儿科同行拿出来DIS。

这类产品中的匹多莫徳相信很多家长不陌生,前些年是个风靡全国的明星药。

近几年匹多莫徳的作用频繁被医疗界多位医生质疑,因此在今年3月份,CFDA发布的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明确说明3岁以下儿童禁用,并且CFDA药品审评中心鉴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要求匹多莫德制剂生产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3年内上报试验评价结果。

07

鼻喷剂

萘甲唑啉、羟甲唑啉:以鼻喷雾剂和滴鼻剂的形式,具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作用,减少血管的渗出物,减轻鼻粘膜肿胀充血,用来缓解鼻塞、流鼻涕。

同时婴幼儿鼻粘膜娇嫩、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迅速,如果药液过浓、剂量过大、误服药液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如窦性心动过缓、休克、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例的救治进行分析。因此这个药说明书明确写这6岁以下儿童禁用。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这两个都是类固醇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因此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并没有在4岁以下儿童进行过高质量研究,所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不建议4岁以下儿童使用,同理,糠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使用。

08

镇咳药

右美沙芬:右美沙芬是个中枢镇咳剂,但孩子咳嗽是一种气道炎症后的生理反应,如果不能把气道中痰液咳出来,小宝宝容易出现痰堵现象,更不利于病情恢复。

而且针对儿童,右美沙芬根本没有高质量的研究证实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可能对宝宝产生毒副作用,有抑制呼吸和窒息的风险。因此,美国儿科学会(AAP)并不推荐6岁以下孩子使用。

可待因:长期服用造成药物依赖,并且会损伤中枢神经,也有呼吸抑制的风险。

喷托维林:这也是成人常用的镇咳药。但通常权衡利弊,对于低龄儿童儿科医生很少使用镇咳药,相应的这个药品说明书也“儿童用药”说明只有5岁以上参考用量。

09

驱虫药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对于2岁以下孩子安全性有待证实,因此2岁以下孩子慎用。

10

抗过敏

抗过敏药常用的多数是抗组胺药。通常来讲,我们都会避免给婴幼儿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因为这些药物容易引起反常性躁动,并且因其潜在呼吸抑制作用,可能有引起婴儿死亡的风险。第一代抗组胺药包括: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异丙嗪、赛庚啶、富马酸酮替芬等。

第二代及第三代抗组胺药相对安全,副作用少,但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儿童群体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因此在临床上使用也有各自的年龄限定。

苯海拉明: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异丙嗪:2岁以下小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或早产儿不宜使用,婴幼儿慎用

富马酸酮替芬:美国限制3岁以上使用,而日本药典限制较宽松,6月以上可使用。

赛庚啶:小于6岁一次剂量不超过1mg,2岁以下不宜使用。

氯雷他定:2岁以上使用。

西替利嗪:美国FDA即批准西替利嗪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国内说明书限定6个月以上使用。

11

复合感冒药

总的来说,越小的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高,因此很多国家都把这类药物的最小适用年龄规定在6岁以上,对于6-12岁的儿童也不推荐使用。

美国儿科学会(AAP)就明确表示,应避免给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感冒或者咳嗽药物。

但这类药物在我们国内用得非常广泛,感冒的婴儿也往往得到这样的处方。

艾畅:艾畅临床上常常用来治疗宝宝感冒,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流鼻涕、咳嗽,自己也会去药店购买这个药。

艾畅主要成分为伪麻黄碱与右美沙芬,这两种成分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没有明确的安全剂量。

伪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之类的减充血剂大量摄入会导致儿童过度嗜睡。

它们也会引起心脏节律紊乱,特别是与含有咖啡因的药物结合使用时。

而右美沙芬前面我们也提到对于儿童,它根本没有高质量的研究证实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可能对宝宝产生毒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艾畅这个药品不在国外生产和销售,仅在中国生产并广泛使用。

随着国内医疗界质疑声高涨,2018年06月01日CFDA依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注销艾畅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同类的药物还有惠菲宁、泰诺等,6岁以下的孩子应尽量避免使用。

另外,国内很多儿童复合感冒药都贯用“小儿”两个字,但不是所有带“小儿”字样的药物,都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小儿。

如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金黄敏颗粒等药物都含有金刚烷胺,因为尚不清楚成分金刚烷胺在1岁以下儿童身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1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品。

12

海淘药

很多家长不放心用国产药,不惜“重金”购买海淘药,甚至人肉带回。但国外的药物并不一定都是合理,也不一定适合宝宝。

比如一些标有“夜啼易惊”、“睡眠不宁”的“**丹”、“**散”,看了说明书含有朱砂。

朱砂是硫化汞,是一种古老的颜料,也是中国的传统药材,多数含有朱砂的药方都标榜作用是“定惊”、“安神”,即使在一些儿科药物中也是如此。

同样受家长欢迎的还有外用的“**油”、“**水“,“**人”,这类产品主要宝宝呕吐、腹痛时涂抹腹部,或者口服几滴,很多家长觉得即使不内服,外用这类产品也比较安全放心。

再例如,有些产品含有樟脑,因樟脑对儿童有导致难治性癫痫的潜在毒性,所以在美国的OTC商品中樟脑浓度限制为不超过11%,但部分商品并未标注明确浓度,所以购买也需谨慎。

香港卫生署在2010年5月28日发布公告,提醒市民警惕使用某款“驱风油”,因其同时含有“樟脑”和“水杨酸甲脂”两种成份,大面积使用或服用可造成严重副作用,尤其对于儿童更容易出现,“水杨酸甲脂”也容易使儿童患我们前面提到的“瑞氏综合征”,这个病致死率高达30%。

还有一些看了成份并没有比国内的药物高明。

比如某“**止泻粉”,成份就是冻干的“死掉”的乳酸杆菌、培养基以及赋形剂,效果可能还不如国内非常便宜的“乳酸菌素片”。

面包超人:“绿色面包超人”成分是:扑尔敏、麻黄碱和甘草提取物,“蓝色面包超人”成分:可待因、甲基麻黄碱,相信看了前面内容的爸爸妈妈,如果了解面包超人含有“扑尔敏、麻黄碱、可待因”这些成份,也就不会对它那么热衷了。

Otriven婴儿滴鼻剂:成分是0.025%氢氧化赛洛唑啉,作用同前面我们说的萘甲唑啉、羟甲唑啉,通过收缩肿胀的鼻部毛细血管,来达到缓解鼻塞的目的,一些家长买来帮助宝宝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国内相应的滴鼻剂虽然只有0.05%和0.1%浓度剂型的,但只有3岁以上儿童的参考使用剂量,基本上不会用于婴儿。

前面我们说过苯海拉明,是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副作用相对较大,药典也明确规定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宝宝皮肤比较娇嫩、皮肤屏障比较薄,如果大面积涂抹,吸收太多,容易引发毒副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如果医生在开药的时候,给你明确说明了这个药虽然是不推荐给孩子使用的,但是目前孩子病情需要,需要超说明书使用,虽然可能存在副作用,但是不用的话,没有其他药物替代,孩子受伤害更大时,是可以使用的,比如阿司匹林。

当然,如果医生啥都不说,自己知识贮备不够,还在给孩子使用禁止用的药品,自己也说不出来所以然,那就坚决不用。比如尼美舒利,比如中药注射剂。

另外大家呼声最高的是,如果这些药都不能用了,那么到底哪些药可以用呢?

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对于发热最适合小宝宝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以上可用,布洛芬6个月以上可用,对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退热的主要方式是松解衣物散热(3个月以下孩子发热超过38℃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对于3个月以下宝宝家长也难以把握孩子病情轻重,所以必须看医生)。

对于发热,我们在家里能做的就是退热缓解孩子不适,使用贴退热贴可能更让宝宝不适,家长不妨在自己发烧的时候试试退热贴。

鼻塞、流涕

海盐水喷鼻剂、生理盐水

孩子感冒后往往容易鼻塞,影响睡眠,鼻涕倒流到咽喉也会引起刺激性咳嗽。

家长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用海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每日3-5次都没问题,尤其在睡觉前冲洗一次,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睡眠。

需要强调的是,最好使用成品的海盐水或生理盐水,最好不要购买洗鼻盐自配,因为自配时很容易污染,变成潜在感染源。

便秘

开塞露

孩子在引入辅食、如厕训练及初入学这三个阶段很容易发生便秘。便秘需要综合判断和诊疗,不能一味地通便和所谓的“消食”。

但如果宝宝大便干燥难排出时,可以应急使用一下开塞露。开塞露成份简单,也相对安全。

但应该注意不要长期使用,避免减弱孩子肛直肠敏感性,弱化排便反射。

呕吐、腹泻

口服补液盐Ⅲ

呕吐、腹泻症状本身是人体的防御反应,把病原微生物或有害物质尽快排出体外,所以我们也很少强制性给孩子止吐或止泻。

但呕吐、腹泻最怕的是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时口服补液盐Ⅲ则是最佳预防脱水和补充电解质的用药。

需要提醒的是,最好不要在呕吐症状刚出现4小时内给孩子大量灌水,这样更容易诱发呕吐。

初发症状4小时内家长可以少量给孩子分次喝,如5-10分钟喝10ml。

烧伤

洁净的水、纱布、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孩子觉得疼痛可以先给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减轻疼痛。

之后送到医院让医生评估伤口情况,并进行随访。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应避免使用冰块或冷冻冰水处理伤口,这样会使孩子更痛,也容易加深创面。

磕伤、擦伤

洁净的水、碘伏、棉签、纱布、绷带、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

孩子好奇心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膝盖、肘部等地方容易磕伤或擦伤。家庭处理一般磕伤、擦伤方法可按如下步骤:

●1、如果有明显流血或渗血,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压20-30分钟止血。

●2、止血后可用流动自来水冲,瓶装生理盐水更佳,冲洗洗伤口;最新的研究表明,没有必要用碘伏、酒精等消毒一遍,消毒效果未必好,还可能延迟伤口愈合;

●3、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涂抹创面;

●4、透气的纱布覆盖创面,避免伤口污染,每日一换。

湿疹

凡士林、不含香精的婴幼儿保湿霜、1%氢化可的松乳膏、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

家长都清楚对付湿疹最重要的是保湿,对于容易患湿疹或者已经有轻微湿疹的宝宝,可以涂厚厚一层凡士林或保湿霜。

如果湿疹严重可以涂抹最弱效的激素软膏,比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依效果好坏逐级增加,但最好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孩子瘙痒明显难耐,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滴剂或氯雷他定糖浆。

西替利嗪国内说明书限制6个月以上宝宝才能使用,氯雷他定则限定在2岁以上人群。

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EpiPen

对于容易发生过敏的孩子,家里则需备点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前面咱们也刚聊过。

如果宝宝有严重过敏反应史,下次接触过敏源可能会危害到孩子的生命安全,那么家庭药箱需要备一支EpiPen,即肾上腺素(epinephrine)自动注射器,但这个为处方药,需要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才能购买。

蚊虫叮咬、接触性皮炎

炉甘石洗剂、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1%氢化可的松乳膏

孩子出去郊游、或者平日去公园等,容易被蚊子、各种小虫子叮咬。

叮咬后的瘙痒,可以用炉甘石洗剂。

叮咬后或接触有毒植物后皮肤出现皮疹。为缓解瘙痒,避免叮咬部位肿成一个大包,或者接触性皮炎皮损越来越严重,可以给宝宝口服抗组胺药剂,如西替利嗪滴剂、氯雷他定糖浆(注意:说明书的适用年龄,西替利嗪国内说明书限制6个月以上宝宝才能使用,氯雷他定则限定在2岁以上人群),皮损部位涂抹1%氢化可的松乳膏。

对于儿童,我们所有医疗措施都非常谨慎,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家庭应急措施用药。

在此之后,评估宝宝病情轻重尤其重要,所以我们鼓励家长在没有把握的时候,带宝宝到医院评估一下病情轻重,再给宝宝进一步的医疗处理。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会问,怎么没有看到医生推荐常备感冒、止咳药啊?

事实上,普通的感冒,到现在,医学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

但这并不是表明,宝宝得了感冒就全完不管,家庭护理比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液体摄入及合理的饮食对宝宝的康复非常重要。

另外,家长把握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有些疾病看起来像感冒,其实未必是感冒;有些看起来是像普通感冒但可能已经出现了肺炎。

面对孩子的疾病,不过于慌张,但也不要忽视症状,寻求医生专业帮助,什么时候都是合理的。

THE END
1.品牌直营朗博特宠物驱虫药猫咪体外驱虫药幼猫打虫去跳蚤虱子...15.41元包邮+118淘金币(需领券) 11月24日16评论 PLUS会员:《意林杂志》(全彩版、2022年1-12月、共12本) 19.75元包邮(需用券) 11月24日15评论 浏览记录 【品牌直营】朗博特宠物驱虫药猫咪体外驱虫药幼猫打虫去跳蚤虱子蜱虫杀虫剂除虫药 非泼罗尼滴剂 外驱3支+赠内驱4片扫码...https://cu.manmanbuy.com/discuxiao_10593162.aspx
2.5岁儿童驱虫药哪种好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进行服用药物,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年给宝宝服用一次就可以了,一般服用驱虫药有...https://bd.ihealthcoming.com/html/1612842377368498/1536442332.html
3....多采用肠虫清来驱虫。肠道虫清是一种简单的驱虫药物,...我们儿童时期采用的驱虫药(宝塔糖)驱虫会出现这样的临床症状和表现。现在多采用肠虫清来驱虫。 肠道虫清是一种简单的驱虫药物,这种药物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寄生虫吃了之后就会变得不能繁殖,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等,所以在服药前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服用。 https://xueqiu.com/4517178369/223237230
4.儿童驱虫药几岁吃儿童驱虫药建议两周岁以上的孩子服用。因为两周岁以上的孩子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好一些,而且孩子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要强一些,能够承受服用驱虫药以后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两周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开始进食正常普食,能够进食一些生的蔬菜。如果蔬菜清洗不彻底,就可以被寄生虫感染。而且,此时孩...https://m.xinglinpukang.com/audio/68053167.html
1.大人小孩都可以吃的打虫药39降网吡喹酮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常用于各类血吸虫病和囊虫病的治疗。本品为血吸虫病首选药物,对于囊虫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5.噻嘧啶 噻嘧啶主要用于猪带绦虫、牛带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等寄生虫感染。本品能使虫体肌肉发生持续性的强直性痉挛而不能附着于肠壁,随粪便排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http://ek.39.net/a/241122/k7umnvk.html
2.小狗能吃小孩驱虫药(狗狗能吃小孩吃的驱虫药吗)4、可以吃,以前我的小狗就吃过但是一定要注意是买儿童用的驱体内蛔虫的药同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如果狗狗太小的话,就按照上面的说明减半吃就可以了注意个人建议你还是去宠物医院买狗用的驱虫药,这个价格也不是很贵。 5、在正常情况下,狗应该生病,应该为狗服用特殊药物,但是现在一些父母看到狗生病了,特别是如果他们有...http://m.boqii.com/article/504655.html
3.儿童驱虫药有哪些权威文章儿童驱虫药有哪些 1、磷酸哌嗪宝塔糖 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2、肠虫清 七岁的孩子服用驱虫药,一般服用肠虫清,也就是阿苯达唑。对于驱虫药的服用剂量,根据体内所感染的寄生虫病的类型不同,而有一定的区别。 3、使君子 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所含的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由于味甜,小儿易接受。一般可炒...https://www.cndzys.com/zhongyi/yaopin/1552788.html
4.降教育丨70个超实用降小知识,值得每个人收藏!21.夜里磨牙不代表要用驱虫药 引起磨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精神紧张、牙合干扰,甚至一些全身性的疾病。 22.仙人掌不能防辐射 仙人掌能够抵挡阳光、紫外线的破坏,但阳光中产生的是一种“辐射能”,与电脑屏幕或其他电器用品产生的辐射线是不同概念。 23.没有“宿便”这个说法 ...https://www.ynqjnews.cn/article/show-355686.html
5.驱虫药儿童应怎么服用驱虫药儿童应怎么服用 语音内容: 儿童服用驱虫药,首先要注意服用的量,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吃的太少,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公斤体重来给孩子服用。 第二,在吃打虫药的时候最好不要吃其它东西,可以在睡前服用。 第三,平时要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能吃一些刺激以及不健康油腻的食物,尤其是...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1291784/
6.36岁儿童驱虫药有哪些3-6岁儿童驱虫药有哪些 以下是3-6岁儿童常用的驱虫药物,并详细列出它们的功能和用法: 1. 西药:肠虫清:可治疗小儿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口服药物,按体重计算剂量。磷酸哌嗪宝塔糖:可杀死多种肠道寄生虫,口服药物,按体重计算剂量。 2. 中药:保儿安颗粒:有健脾消滞、利湿止泻、清热除烦、驱虫治积的...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0d682d6390c0c1b5427f9f71230c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