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特殊物品,在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相应法规的严格控制,参与这些环节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都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相应的权限。根据消费者获得和使用药品的权限,目前国际上均将药品分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那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处方药
标志(Rx)
处方药(Rx)指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取并要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简称R。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出来的处方,并由此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或者执业药师指导下使用。
据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处方药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非处方药。据某医院监测中心统计26家医院71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表明,抗感染类(以抗生素为主)的药品不良反应构成比例最高,占发病总数41.28%;在引起不良反应的全部47种药品中,以已公布的《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划分,处方药为42种,占89.4%,非处方药为5种,占10.6%,处方药的不良反应远远高于非处方药。这些统计报告是医院用药中发现的不良反应,而且是在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的。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推广“必须凭处方购买处方药的规定”,在还未强制执行这一法规之前,专家建议,患者在进药店购买处方药时,应事先咨询医生,或向药店的药师进行用药咨询,尽量避免擅自用药所酿成的大祸。
非处方药
标志(OTC)
非处方药,简称OTC,是与处方药相对应的概念,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患者自己根据药品说明书,自选、自购、自用的药物,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的药品。其特点主要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症状,非处方药副作用较少、较轻,而且也容易察觉,不会引起耐药性、成瘾性,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小,在临床上使用多年,疗效肯定。主要用于病情较轻、稳定、诊断明确的疾病。所以,非处方药一般具有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