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方剂(第二部分)医疗保险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组成】桑叶9克、生石膏15克、人参2克、甘草3克、麻仁3克、阿胶3克(烊化)、麦冬4克、杏仁2克、枇杷叶6克。

【功用】清燥润肺: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气促胸痛、口燥咽干,舌干红少苔者。

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9克、麦冬9克、元参9克、丹皮3克、川贝母6克、生甘草2克、薄荷2克、白芍3克。

【功用】养阴清肺:用于阴虚肺热而见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数者。

沙参麦冬汤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功用】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麦门冬汤

【组成】麦冬35克、半夏5克、人参5克、粳米5克、甘草3克、大枣4枚。

【功用】养胃润肺,降逆化痰:用于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之证。如肺阴伤之干咳或痰粘咯吐不爽;胃阴伤之咽干口渴、恶心、干呕、呃逆。舌红苔净,脉虚数等。

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克、芒硝或玄明粉9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

【功用】泻热去实,消痞除满:用于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腹满硬而拒按、便秘、手足微有汗出,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滑有力者。热结旁流:阳明腑实证,一般均见大便燥结,但有时因肠中热实积结较甚,肠胃尽力排除热实而出现下利的现象称为“热结旁流”。证见高热烦躁、脐腹硬痛、下利清水臭秽、口舌干燥、脉滑数者。阳明腑实证而见高热昏厥抽搐者。

大黄特丹皮汤

【组成】大黄18克、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子30克、芒硝9克。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用于肠痈。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

凉膈散

【组成】大黄600克、芒硝600克、甘草600克、栀子300克、黄芩300克十两、薄荷300克、

连翘1200克,制成散剂,每服6~12克。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用于上、中焦热邪炽盛之证,如外感热病,肺胃热炽而见高热而赤、头痛咽痛、口舌糜烂、齿痛鼻衄、胸膈烦热、便秘尿赤,苔黄,脉滑数者。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而见上述证候者。也有人用本方加大青叶、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之品治疗“乙脑”或“流脑”而见烦躁、便秘者。

温下剂

温脾汤

【组成】大黄9克、附子9克、干姜6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

【功用】温脾阳,逐冷积:用于脾胃阳虚之冷积便秘,或久痢不止、腹痛、肢冷、苔白滑、脉沉弦者。

润下剂

麻子仁丸

【组成】麻仁500克、杏仁250克、大黄500克、枳实250克、厚朴250克、白芍250克,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2丸,日服1~2次。

【功用】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燥结之便秘或痔疮便秘。

逐水饮

十枣汤

【组成】大戟、芫花、甘遂各等分研粉,大枣10枚煮汤,清晨空腹调服药粉1.5~3克。泻下后,宜服稀粥以和胃气。

【功用】攻逐水饮:用于胸水、腹水或肾炎水肿而体质尚好者。

和解剂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12克、黄芩9克、制半夏9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功用】和解表里,扶正祛邪: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本方应用范围较广泛,单用本方或作适当加减,可治疗外感热性病、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产后发热、经期感冒以及疟疾等见有往来寒热、胸胁满闷等症者。

半夏泻心汤

【组成】制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黄连3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

【功用】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用于脾胃不和,肠胃功能失调,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恶、不思饮食、肠鸣腹泻,舌苔腻而微黄者。

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克、炙甘草15克、煨生姜、薄荷适量,共为散。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疏肝健脾:用于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疼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细等症。本方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以及慢性肝胆疾患而见上述证候者。

痛泻要方

【组成】白术(土炒)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45克、防风60克,共为散。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疏肝健脾,缓痛止泻:用于肝木剩脾引起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不减,且常与情绪变化有关,一般无实热或虚寒的见证,舌苔薄白,脉弦而缓者。本方可用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以及慢性消化不良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四逆散

【组成】柴胡6克、白芍9克、枳实6克、甘草3克。

【功用】疏肝理气,解郁泄热:用于肝气郁结,胸胁脘腹胀痛或兼有腹泻,或月经不调。或热郁于里,而见四肢发凉、口干,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如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胸膜炎等),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溃疡病所致胃脘痛等。

温里剂

温中散寒

理中汤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性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小建中汤

【组成】白芍12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4枚、饴糖18克(溶化冲服)。

【功用】温中补虚,缓痉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喜按喜暖,或心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等症。本方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痉挛等属于中焦虚寒者。

大建中汤

【组成】川椒3克、干姜5克、党参9克、饴糖18克(溶化冲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用于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脘腹绞痛,如时而腹部攻冲起包,手不可近,呕不能食。或因脾胃虚寒较甚,而蛔虫扰动不安者。

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9克、党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回阳救逆剂四逆汤

【组成】制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功用】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卧、下利清谷、血压下降、出冷汗,或呕吐腹痛,苔白滑,脉沉细或微细欲绝者。本方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之剧烈吐泻,或大汗过多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发展到休克阶段而属于阳虚寒盛者。

参附汤

【组成】人参12克、制附子9克。

【功用】回阳益气救脱:用于阳气暴脱,而见面色苍白、头晕、冷阗2出、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现多用于大手术或大出血后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出现上述证候者。

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白术6克、白芍9克、生姜9克、制附子9克。

【功用】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而见小便不利、肢体沉重疼痛或浮肿、恶寒腹痛、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者。用本方加减还可用于脾肾阳虚之慢性肾炎水肿、心力衰竭水肿,以及慢性肠炎痢疾之久泻等。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枣5枚。

【功用】活血养血,温经通脉:用于血虚寒凝而见手足寒冷、青紫、麻木、疼痛,脉细者。目前常用本方治疗冻疮,四肢血管痉挛症(如雷诺氏病),以及痛经而属血虚有寒者。

阳和汤

【组成】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9克、肉桂3克、麻黄2克、炮姜炭2克、生甘草3克。

【功用】温阳散寒,除痰通络:用于一切痈疽属于阴证者,如流注、痰核、瘰疬、鹤膝风等。使用本方应注意病变局部色白或暗、不肿或肿势散温,酸痛,并见面色无华、苔白不渴,脉沉细或迟细等全身虚寒之象。可用本方治疗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还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属于阳虚者。

补虚剂

补气剂

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或人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

【功用】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少便溏、身疲乏力,苔白,脉缓弱之证。

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

【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性肾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性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也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生脉散

【组成】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

【功用】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用于气阴衰微之汗多欲脱,脉微细欲绝,以及口渴、舌红无津、久咳肺虚、气短自汗等。本方可用于各种热性病之神倦、口干,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气阴两虚之证者。近已制成针剂,用于休克之急救。

补血剂

四物汤

【组成】熟地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

【功用】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或血虚兼瘀的病证及妇女月经不调。

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

【功用】补气生血:用于失血后,气虚血少之证,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虚无力。

归脾汤

【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0克、黄芪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酸枣仁10克、龙眼肉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身疲食少,以及由于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及月经过多等症。

炙甘草汤

【组成】炙甘草12克、党参6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阿胶6克、麦冬10克、麻仁20克。

【功用】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用于气虚血少之心悸气短、脉律不整(脉结代),舌光少苔。临床上,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神经衰弱之心悸而属于气阴两虚者。

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汤)

【组成】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功用】滋补肝肾:用于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如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咽干、喉痛、潮热、遗精等。以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慢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月经过多等见有肝肾阴虚证候者。

【附方】

知柏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本方滋阴泻火之力较强,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汁咽痛者。本方配清热解毒药,可用于慢性泌尿系感染;配凉血止血药可用于隐匿性血尿等。

杞菊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本方重在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两目干涩等,或高血压病属于阴虚阳亢者。

明目地黄丸即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更能加强养肝明目的作用。

麦味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嗽咯血者。

七味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

一贯煎

【组成】生地30克、枸杞子12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5克。

【功用】滋养肝肾,疏肝理气:用于阴虚气滞之胸胁胀痛、胃脘疼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

补阳剂

金匮肾气丸(即肾气丸)

【组成】熟地240克、山药120克、山萸肉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附子30克、肉桂30克。以上为丸剂用量。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或下半身发凉,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失禁,或夜间尿频,以及痰饮咳喘,消渴,水肿,久泻等。

二仙汤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功用】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消导剂

保和丸

【组成】山楂180克,神曲60克,莱菔子30克,茯苓90克、陈皮30克、半夏90克,连翘30克,研末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停食所致的胸脘痞满胀痛、厌食、嗳腐吞酸或大便不调,苔黄腻,脉滑等。

枳术丸

【组成】白术60克、枳实30克。水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功用】健脾消食除满: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佳所致的饮食停滞、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或胃中有振水声、大便不调者。可用本方法疗胃下垂,胃肌无力或慢性胃病见有上述证候者

枳实导滞丸

【组成】大黄30克,炒枳实15克、炒神曲15克,茯苓9克、黄芩9克、黄连9克、白术9克,泽泻2克、研末为水丸。每服6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用于饮食内停,生湿蕴热所引起的痞闷胀满、腹痛纳呆、腹泻或下痢后重,舌苔黄腻,脉沉有力等证。本方可用于停食、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或痢疾初起而见上述证候者。

驱虫剂

乌梅丸

【组成】乌梅480克、黄连500克、黄柏180克、人参180克、当归120克、附子180克、桂枝180克、川椒120克、干姜300克、细辛180克。前者为丸剂用量,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安蛔止痛:用于蛔厥,证见上腹阵发性剧痛、恶心哎吐或吐蛔,发作时则冷汗出、四肢凉,脉弦紧或伏者。可用本方或成药丸剂治疗胆道蛔虫症,也可治疗慢性肠炎、久痢而具有寒热昏杂之证者。

化虫丸

【组成】鹤虱、槟榔、苦楝根皮、雷丸、使群子、芜荑、黑丑、大黄各12克,元明粉24克,水丸。每服3~6克,睡前服。或适量加减作汤剂服。

【功用】驱虫:用于肠道寄生虫症。

理气剂

行气剂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苏叶6克、生姜15克。

【功用】理气开郁,降逆化痰:用于咽中似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梅核气),或湿痰凝聚,胸膈满闷、撑胀而兼有呕吐者。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咽喉炎及神经官能症见有上述症状者。

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川楝子)、元胡各30克。

【功用】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胃腹疼痛、疝痛、经期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本方广泛应用于气滞诸痛,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胃肠炎、溃疡病、月经不调等所出现的肝区或上下腹疼痛。

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全瓜蒌12克、薤白9克、白酒30~60毫升,同煎。

【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目前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也用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胁间神经痛等属于上述证候者。

暖肝煎

【组成】当归9克、枸杞子9克、小茴香6克、肉桂6克、乌药6克、沉香3克、茯苓9克、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散寒:用于肝肾不足,阴寒偏盛之小腹冷痛、疝气等。

降气剂

旋复代赭汤

【组成】旋复花(包)9克、代赭石15克、生姜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9克。

【功用】和胃降逆,下气消痰:用于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失和降,证见胃脘胀满、嗳气、呃逆或恶心哎吐,苔白滑,脉弦滑无力者。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耳源性眩晕及幽门不全梗阻而见胃气上逆之证者。

苏子降气汤

【组成】苏子9克、制半夏9克、炙甘草4克、前胡6克、厚朴6克、橘红6克、当归6克、肉桂2克、生姜3片。

【功用】降气平喘,温化痰饮:用于痰涎壅盛所致的胸闷痰多、咳喘气促、形寒肢肿,舌苔白滑等上实下虚之证。目前多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脏病性喘息等而有寒痰壅盛之证者。

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陈皮)9克、竹茹9克、生姜9克、大枣5枚、甘草6克、党参9克。

【功用】补虚清热,理气降逆:用于久病胃虚兼热,胃气上逆而恶心,呃逆者。本方可用于病后胃虚之恶心、呃逆,也用于幽门不全梗阻之呕吐,或妊娠呕吐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丁香柿蒂汤

【组成】丁香6克、柿蒂6克、党参9克、生姜6克。

【功用】温胃降逆:用于胃气虚寒之呃逆。

理血剂

活血祛瘀剂

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赤芍6克、生地9克、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柴胡3克、枳壳6克、桔梗5克、甘草3克、牛膝9克。

【功用】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用于瘀血停滞胸中,而见胸痛、头痛、内热烦急、心悸、失眠、呃逆干呕,以及夜间潮热等症而兼有瘀血表现者(如舌边紫暗或有瘀斑、唇色青紫、两目暗黑等)。本方可用于心绞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以及闭经、痛经等见有瘀血证候者。

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克、天花粉9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炮山甲6克、酒大黄30克、桃仁9克。

【组成】疏肝通络,活血祛瘀: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胸胁,痛不可忍者。

本方可用于各种外伤,扭伤而有瘀血证候者。也用于肋软骨炎。

活络效灵丹

【组成】丹参15克、当归15克、生乳香15克、生没药15克。

【功用】祛瘀消症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而见症积、腹痛等症。

补阳还五汤

【组成】生黄芪60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地龙3克。

【功用】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6克、炮姜2克、炙甘草2克。

【功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者。

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桂枝6克、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丹皮9克、阿胶9克(烊化)、麦冬9克、党参9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3片。

【功用】温经祛瘀,养血调经:用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所致的月经不调。如小腹冷痛,月经量多、淋漓不止,或月经延期日暮发热、手足心热、唇舌干燥等。

止血剂

十灰散

【组成】大小蓟炭、陈棕炭、侧柏炭、大黄炭、丹皮炭、栀子炭、茜草炭、荷叶炭、茅根炭,各等分,研极细面,每9克。

【功用】凉血,固涩,止血:用于各种出血。

咳血方

【组成】青黛6克、瓜蒌仁9克、海浮石9克、焦栀子9克、诃子6克。

【功用】清热化痰,敛肺止血:用于痰中带血、痰粘难出、心烦口渴,舌苔黄,脉弦数者。

小蓟饮子

【组成】生地24克、小蓟15克、滑石12克、木通6克、炒蒲黄9克、藕节9克、竹叶6克、当归6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功用】凉血止血,清热通淋:用于下焦郁热引起的尿血、尿道灼热或涩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可用本方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尿血及其他泌尿系疾患见有上述证候者。

槐角丸

【组成】槐角、防风、地榆、当归、枳壳、黄芩,各等分,研末制丸。每服6~9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清肠止血:用于便血、痔疮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者。

黄土汤

【组成】灶心土60克(包煎或另煎),炙甘草、炒白术、附子、熟地、阿胶(烊化)、黄芩各9克。

【功用】温中止血:用于脾虚失统之便血、吐血、崩漏,证见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祛痰剂

二陈汤

【组成】陈皮(或橘红)9克、制半夏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脾虚痰湿阻滞之咳嗽痰多而呈清稀泡沫、胸闷呕恶、头晕心悸,苔白腻,脉滑等症。本方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咳嗽痰稀之症。

杏苏散:即二陈汤加紫苏、杏仁、前胡、桔梗、枳壳、生姜、大枣。功能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之证。

温胆汤:即二陈汤加枳实、竹茹。用于痰热内扰,虚烦不得眠者。

导痰汤:即二陈汤加枳实、胆星。用于痰多喘急、时发晕厥、头痛眩晕,或咯痰粘稠、坐卧不安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即二陈汤加白术、天麻。用于痰湿中阻,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苔白滑腻,脉滑之证。

葶苈大枣泻肺汤

【组成】葶苈子9克、大枣10枚。

【功用】泻痰行水,下气平喘:用于咳逆痰多、喘满、胸胁胀闷、面目浮肿、尿少者。

三子养亲汤

【组成】苏子9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9克。

【功用】顺气降逆,化痰平喘:用于肺气不降之咳嗽气逆、痰多胸闷、食欲不振,舌苔粘腻,脉滑者。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3~6克、桂枝3克、细辛3克、干姜3克、制半夏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甘草3克。

【功用】解表散寒,化饮平喘:用于素有痰饮,复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而多泡沫,苔白润,脉浮紧者。本方常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而见咳喘痰稀有泡沫,遇冷即犯者。

黛蛤散

【组成】青黛、海蛤壳各等份。现用成药散剂,每次9克,包煎。

【功用】清热化痰:用于肺热痰黄而粘稠,或咯痰带血、胸胁疼痛者。

清气化痰丸

【组成】陈皮9克、制半夏6克、茯苓9克、黄芩9克、瓜蒌15克、胆星6克、枳实6克、杏仁6克。原为丸剂,可作汤剂服。

【功用】清热化痰,下气止咳:用于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而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堵闷,或发热,或惊悸失眠、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肺有热痰的支气管炎。

止嗽散

【组成】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各9克,桔梗6克、甘草3克。原方为散剂,现作汤剂服。

【功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久咳,咳痰不爽,表邪未尽者。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

消瘰丸

【组成】元参、牡蛎、渐贝母各10克。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钱,每日2~3次。

【功用】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本方主要用于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

固涩剂

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组成】生牡蛎、麻黄根、浮小麦、黄芪各30克,为散剂。每服9克,每日2次。

【功用】固表止汗:用于气阴不足,证见自汗、盗汗、心悸气短者。本方常单用或与补益方剂配伍,治疗体虚或病后自汗、盗汗。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180克、白术60克、防风60克。研粉,每次6~9克,每日2次。

【功用】补气固表止汗:用于气虚自汗,易于感冒者。

敛肺止喘剂

九仙散

【组成】党参6克、阿胶6克(烊化)、五味子3克、乌梅1枚、炙罂粟壳6克、款冬花6克、炙桑白皮6克、贝母9克、桔梗6克。

【功用】益气敛肺止咳定喘:用于久咳,肺虚气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者。可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上述证候者,或肺结核久咳不止,痰粘难咯者。

参蛤散

【组成】蛤蚧1对、人参9克。研末,每服1~2克,每日2~3次。

【功用】补肺肾,定喘嗽: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气促、言语无力、声音低微者。可用本方治疗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之虚喘。

涩肠止泻剂

四神丸

【组成】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煨肉豆蔻60克,吴茱萸30克,生姜120克,大枣50枚,制丸。每服6~9克,每日1~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见久泻或五更泄泻、食少乏力、腹痛肢冷,舌淡,脉沉迟无力者。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腹泻而见有脾肾虚寒之证者。

真人养脏汤

【组成】诃子6克、肉豆蔻6克、炙罂粟壳3克、党参6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肉桂3克、当归9克、白芍6克、木香3克。

【功用】涩肠止泻,补虚温中:用于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气血虚弱,而见滑脱不禁、腹痛喜按、饮食减少、脱肛,舌苔白,脉迟细者。本方多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或肠功能紊乱之久泻、脱肛之症而属脾肾虚寒者。

固精缩尿剂

金锁固精丸

【组成】潼蒺藜、芡实、莲须、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共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服9克。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收涩固精: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腰痛耳鸣、四肢无力者。本方可用于神经衰弱的遗精、失眠多梦等症。

桑螵蛸散

【组成】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党参、茯神、当归、龟板各30克。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固精止遗,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尿频、遗尿及心神恍惚、失眠健忘等症。

固崩止带剂

固冲汤

【组成】炒白术30克,生黄芪18克,煅龙骨24克、煅牡蛎24克、山萸肉24克、白芍12克,乌贼骨12克,茜草9克,棕榈炭6克,五倍子1.5(研冲)。

【功用】固脱止血,调补肝脾:用于气虚不能摄血之子宫大量出血,血流不止,脉微弱者

愈带丸

【组成】椿根白皮45克、白芍6克、良姜炭9克、黄柏炭6克。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3~9克,每日1~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清热化湿,固涩止带:用于湿热下注之带下赤白、淋漓腥臭、尿黄或尿痛者。

安神剂

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18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用于肝血不足,阳气偏亢之虚烦失眠,眠则多梦易醒、头胀头痛、心悸盗汗,脉弦细而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神经衰弱之失眠而偏于虚热者。

天王补心丹

【组成】人参(党参)、元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15克,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各30克,生地120克。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9克,每服1丸,每日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用于心肾不足,阴虚阳亢,虚火易动之失眠、心悸、口舌生疮、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多梦,或心脏病心悸失眠而属于阴虚火旺之证者。

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3克、阿胶9克、黄芩9克、鸡子黄2枚、白芍9克。水煎2次,阿胶烊入,用生鸡子黄调入药汁,分2次温服。

【功用】滋阴降火安神: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者。

甘麦大枣汤

【组成】炙甘草6克、淮小麦(或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功用】养心安神,甘缓和中:用于脏躁,时而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不能自主者。目前常以本方加减治疗神经官能症(如癔病)。

桂甘龙牡汤

【组成】桂枝3~9克、甘草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

【功用】镇惊安神,通阳止汗:用于心悸怔忡、汗出肢冷,舌质淡润者。

熄风剂

牵正散

【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共为散剂,每服3克。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祛风痰,止痛挛:用于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面肌抽动(如面神经炎)。

THE END
1.民间搜集的6个绝妙好方,搞定身体各种病症!【用法】将猪腰切成片,与中药放适量的水共煮至腰片发黑,喝汤药,吃腰片,每日一剂,连服三剂。 【主治】肾虚型腰痛 【疗效】此方治疗过数十名腰痛患者,疗效甚佳,有效率95%以上,且无副作用。本方对肾虚型腰痛患者疗效尤佳。 【病例】四处乐山市17号信箱三处行政科王某,为朋友苑君之父(肾虚型腰痛),只施药5剂...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5/09/21794911_1140344572.shtml
2.三药小秘方验方汇总,赶紧收藏起来!柳叶刀发表一篇中药治疗脑出血文章,学校、医院都高潮了,他们是中医掘墓人,高级黑! 听李医生说 2024-11-23 09:05:58 119 跟贴 119 赞化鹿茸丸比斑龙丸好在哪 博禾医生 2024-11-19 09:35:40 7 跟贴 7 定了!就在这周日!泰州人千万别错过! 泰有趣 2024-11-23 12:28:27 3 跟贴 3 这三个时间节点...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N29LPO0553TDUQ.html
3.驱虫中药配方工艺技术加工制作方法本技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纯中药组合物添加入饲料中,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疗效显著。 3 一种添加驱虫中草药的羊用饲料 简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添加驱虫中草药的羊用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花生秧50?70份,玉米20?30份,麦麸4?7份,豆粕2?4份,菜籽饼3?6份,碳酸氢钠0....http://www.zxmw.com/nongyao/3652.html
4.驱虫糖中药方剂Q驱虫糖--《永类钤方》 【处方】牵牛子60克,槟榔30克,使君子肉50粒,白砂糖适量。 【制法】先把牵牛子60克,放入锅内炒香后研末;把使君子肉微炒后,取出,同槟榔一并研成细末,将3味药粉混匀。 【功能主治】杀虫驱蛔,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用3味药末3~5克同白糖适量和匀后一次服...https://www.zhzyw.com/zycs/zyfj/q/0911916221EFK9294A84784E.html
5.一种中药驱虫辅助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中药驱虫辅助剂,其所述中药驱虫辅助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苦楝10~20份,薄荷10~20份,七里香10~20份,苦参10~20份,千里光10~20份,川芎10~20份,菖蒲10~20份,艾叶10~20份,藿香10~20份,陈皮10~20份,乳香10~20份,丁香10~20份,防风10~20份,桂枝10~20份,肉豆蔻10~20份,小茴...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9/201410802145.html
6.驱虫中成药驱虫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驱虫中成药 2018-06-21 21:39:41 【药名】疳积散 Ganji San 【处方】石燕(煅)100克、石决明(煅)100克、使君子仁100克、鸡内金(炒)50克、谷精草50克、威灵仙50克、茯苓100克。 【组方分析】方中石燕、石决明清肝明目,为君药;茯苓、鸡内金健脾消食,为臣药。使君子杀虫除疳,谷精草明目退翳,威灵仙通络止痛,...http://m.zhongyoo.com/zhongchengyao/qczcy_404.html
7.没药散《宜明论方》卷十三:没药散 【处方】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9克 川山甲15克(炙)木鳖子1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http://www.zhongyaofangji.com/m/moyaosan.html
8.中药方集植物药学源远流长,我们认真要整理,要学习,要继承,要研究,要尊重和善待。https://www.zyfj.net/
9.中药驱虫配方专家文章一、中药驱虫配方 1.榧子驱虫:将榧子切碎,然后与君子仁、大蒜瓣放在一起用水煎煮,每天服用三回,最好可以在吃饭前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体内的寄生虫,尤其是钩虫、蛔虫。 2.芜荑驱虫:无疑是大果榆树的一种种子,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将芜荑和面炒制成黄色,然后加入生槟榔,最后研制成粉末,做成药丸。每日服用一次,对于...https://m.bohe.cn/article/mip/127667.html
10.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集科学技术文学.pdf第二部分为复方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组方)薄层色谱图,共收 集了经典复方6个,展示复方中有关药味薄层色谱信息与复方薄层色谱的相 关性。 第三部分为中药配方颗粒综合图谱,共收集了5个含相同成分的单味 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图,反映含有相同成分的配方颗粒在同一薄层色谱 中的差异性。 本图集在制作中使用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11/127256358.shtm
1.虫子类中药都有哪些39降网核心提示:虫子类中药包括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和白花蛇等。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因此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和适当使用。 1.全蝎 全蝎适用于治疗风痰所致的痉挛抽搐、关节不利等症。其具有息 虫子类中药包括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和白花蛇等。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因此使...https://cm.39.net/a/241124/a7un4x9.html
2.夏季蚊蝇多,中草药驱蚊有妙招!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雄黄是一味有毒的广谱驱虫药,也能驱蚊虫。浮萍中略加一点雄黄驱蚊效果更好,但是雄黄焚烧出来烟气味臭秽,令人不悦,不适合现代使用。《卫生易简方》记载:“浮萍、羌活为末,焚之,蚊自绝。”《外治寿世方》记载“取池中浮萍...https://hnhxzyy.hnhx.gov.cn/hxzyy/gzs/ystd/webinfo/2021/06/1624932876126561.htm
3.健儿药片(郑州肥儿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标准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 健儿药片(郑州肥儿丸)拼音名:Jian'erYaopian英文名:书页号:Z10-146 标准编号:WS3-B-2013-95 【处方】 雄黄120g甘草20g使君子仁20g 蜂蜡180g郁金160g苦杏仁(炒)160g 巴豆霜80g 【制法】以上七味,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郁金、甘草粉碎成细粉;将苦杏仁和使君子...https://db.yaozh.com/biaozhun/6886436420000018.html
4.中药驱虫配方权威文章2.注重剂量:虽然说中药驱虫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比较小,但在服用中成药时还要注意剂量。便秘是由于剂量太大引起的,会导致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假如是年长的人要驱虫,那就得服剂量低于正常剂量。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2338581.html
5.畜禽常用中药配方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描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蒈畜禽常用中药处方表 处方 功能 组方 用量 金荞麦散 清热解毒,清肺排 本品母1g相当于金荞麦79g。 治疗混饲每1kg (鸡乐) 脓,活血去瘀。鸡 的葡萄...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3088876.html
6.中药驱虫配方,亲测有效中药驱虫麻烦一点点但是安全有效,一次不够再用几次。 1.百部。百部煮水,放凉后开喷,注意避开眼睛鼻孔嘴巴,任谁往你脸上这么喷都会不高兴吧! 2.新鲜桃树叶。新鲜叶子揉碎揉出汁,找一个袋子,把猫和碎叶子装进去,要尽量密封,但是呢眼睛鼻子一定要露在外面。原理就是使跳蚤在充满桃树叶汁的密闭空间里被毒死。具体...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5849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