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儿子思了一种怪病:面色萎黄、四肢枯瘦。浑身无力,肚子胀得像面鼓,一叩“嘭嘭”直响。刘禅还经常哭着,闹着。要吃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一天,日丽风和。刘禅要去野外玩耍,刘备便派两名士兵带他去附近玩玩。谁知,天色将黑回家后,刘禅突然又吐又泻,两手捧着肚子直是喊疼。当刘备向两个士兵问明情况时,刘禅疼得愈加厉害了。两士兵瞧见刘禅又哭又叫,裹腹而滚。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刘备忙问他们刘禅到底在外边吃了什么,其中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跪拜道:“……小公子看见一种野果,哭喊着要采摘。小的们劝他不住,就让他摘几颗拿着玩。谁知,……”刘备一听,认为刘禅是吃野果中毒。立叫两个士兵忙去找医生。
谁知那两士兵出门后不多时,刘禅拉下了许多蛔虫和蛋花样东西后,便不哭不闹,安静了许多。还嚷着说肚子饿。刘禅喝了半碗稀粥,又拉了些蛔虫,然后便独自玩了起来。等医生赶到时,刘禅早就安安静静地睡熟了。日后,刘禅的肚子软了,黄土、生米一类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刘备眼看着儿子的身体日渐好起来,兴奋不已。暗自思想,定是那种野果治好了儿子的怪病。他便急切地又命那两个士兵带了十几个人,到野外采集那种不知其名的野果。采后把它晾干,碾成粉末,散于民间,医治像刘禅一样的怪病。果真有效。于是,百姓便抬着猪羊,敲锣打鼓,喜笑颜开地来到刘备军中致谢。刘备拿出状似橄榄,有棱有角的野果问及大家这叫什么名字,百姓却摇头不知。这时,只见一书生模样的人挤入人群。大声言说:“既然这野果不知其名,而最先品尝此果的人是刘使君的公子。就不妨称它‘使君子’吧!”众人一听,连连击掌称好!
使君子始载于《南方草木状》,原名留求子,云:“形如栀子,棱瓣深而两头尖,似诃梨勒而轻,及半黄已熟,中有肉白色,甘如枣,核大。治婴孺之疾。南海交趾俱有之。”《开宝本草》始名使君子。《本草图经》云:“使君子生交、广等州,今岭南州郡皆有之。生山野中及水岸。其叶青,如两指头长二寸,其茎作藤如手指,三月生花淡红色,久乃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子,如拇指,长一寸许,大类栀子而有五棱,其壳青黑色,内有仁白色,七月采实。”
二.槟榔的传说
槟榔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树的成熟种子,性温,味苦涩,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等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痛胀满、小儿疳积等症,在我国海南省等地有嚼槟榔的习俗,而且在当地和云南傣寨还流传着一些关于槟榔的传说。
一、槟榔树的由来
相传,远古的时候,海南岛有个妖精“三彭”。常兴风作浪,无恶不作,危害百姓。于是玉帝派天将“宾”下凡除害。“宾”与“三彭”连续搏斗7天7夜,最后“三彭”抵挡不住,向五指山丛林深处逃窜,“宾”随后紧紧追赶。这时,恰遇一樵夫挑柴下山,正在山坳饮泉水解渴。“三彭”在慌乱中急于逃脱,便变成一条小鱼潜入泉水中,恰巧被樵夫饮入愎中。“三彭”害怕“宾”,躲在樵夫腹中不敢出来。“三彭”的师母“三姑”闻讯赶来营救,经过一番厮杀,“宾”敌不过“三姑”,被她用大石头压在五指山脚下。“宾”宁死不屈,一心想拯救百姓,于是他化作一植物从石缝中挤出,茁壮长成乔木,高有数丈,叶似芭蕉,风吹时成羽扇扫妖之状,它就是现在的槟榔树。
二、槟榔驱虫传说
槟榔还有一个古老有趣的传说:在云南傣族山寨,有个叫兰香的姑娘,美貌出众,能歌善舞。她与本寨小伙子岩峰相亲相爱,如胶似蜜。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兰香的肚皮渐渐变大了。岩峰怀疑兰香对爱情不忠,非常痛苦。兰香的父亲以为她做了丢人的事,又气又恼。他拿出一大把槟榔仍向兰香,狠狠地说;“把它吃掉,到山林里去死吧!”兰香含泪吞吃了全部槟榔,泣不成声地向山林中走去。过了几天,兰香却又活着回到山寨,她不但腹平如常,而且比先前更加光彩照人。原来,兰香吃了槟榔后,从肚中拉出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虫子。这时大家明白了,纯净善良的兰香姑娘原来是患了虫症,槟榔能驱虫的功效也就流传开来。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槟榔所含槟榔碱等成份,有强大的驱虫作用。能驱杀多种肠内寄生虫,并兼有轻泻功能,有助于虫体排出。驱杀绦虫、姜片虫疗效较佳,尤其对猪肉绦虫最有效,如与南瓜子合用,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槟榔还对流感病毒和各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雷丸
相传,在古代洛州,有一个叫杨面的人,患了一种很奇怪的病:一说话,腹内就有回答的声音。
杨面听了道士传授的洽虫方法,虽然半信半疑,但回到家后仍然立即借取《神农本草经》一部,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当读至下卷下品雷丸夏下的“雷丸,味苦寒,生川谷。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膏摩小儿百病”之时,那应声虫顿时失声。连续读了数十遍,仍不见腹中应声。杨面便从药店购取雷丸约120克,压成细粉,分成6等份,早晚用冷开水冲服,三天服完。果然,服完此药后,便打下几尺长的绦虫3条,蛔虫数条,钩虫数十条。自此,杨面言读话语,腹内再无应声了。
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干燥菌核。常常寄生于老竹根下、棕榈树边,呈球形或块状的菌核,表面褐色、紫褐色至暗黑色,稍平滑或有细皱纹;干燥后坚实,敲开后有粉白或淡灰黄色的粉末。据现代药学研究,雷丸内含溶蛋白酶,是驱除绦虫、蛔虫、蛲虫、钩虫病的有效成分。一些儿童的怪癖,如情绪不宁、毛发稀疏、消化不良、腹泻、消瘦、面黄无力、腹痛、磨牙、汗出、肛门发痒,甚至无故抽搐等等,都是患肠寄生虫的症状,只要确诊有寄生虫,都可以用雷丸来治疗。
~~~~~~~~~~~~~~~~~~~~~~~~~~~~~~~~~~~~~~~
使君子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落叶藤本状灌木杆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9-10月果皮变紫黑时采收,晒干。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香用。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内经。
【功效】驱虫消积。
【应用】1、用于蛔虫证,蛲虫证。本品有驱虫之效,善驱虫与蛲虫。轻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即可;重证可与苦楝皮、芜荑等配伍,以增强驱虫之力,如使君子散。2、用于小儿疳疾。使君子甘温,既能驱虫,又能消积滞、扶脾胃,帮用治小儿疳疾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者。每与槟榔、[神曲、麦芽等同用,如肥儿丸。
【用法用量】煎服,10-15g;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每日1-1.5粒,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哎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