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2—2023》报告显示,在宠物消费中,宠物食品的消费比重下滑,而宠物保健品和零食的消费比例不断攀升,宠物保健品成为宠物消费品中最大的一项支出。
过去一年,超过75%的人表示愿意在保健品上为自己的宠物增加额外支出,18岁至25岁和60岁以上人群在养宠物方面的消费预期比例都比较高,展现出宠物对特定人群的陪伴意义。
当代年轻人把“猫狗双全”作为理想生活的标志,把宠物当成生活伴侣或干脆是“孩子”,对宠物的健康管理上也越来越精细化:自己吃的保健品“三件套”,也给宠物安排上;保健品的功能从美毛、补钙到呵护关节、调理肠胃、保护心脏应有尽有,堪比最精细的人类护理。
宠物消费第一名:保健品
2000年出生的张一彤没想到,人生第一次体会做父母的心境,竟然是给自家宠物买保健品。
她养了只5岁的纯白色缅因猫,叫作“雪球”。除了养猫必备的鱼油、美毛膏、化毛膏,自“雪球”3岁开始,张一彤就给它吃鱼油、卵磷脂、关节宝。过去她总嫌父母买保健品是“交智商税”,现在“看到‘美毛’‘补钙’‘保护心脏’这些字眼,恨不得马上给我家雪球买”。
在飞飞为宠物配的餐中,除了基础狗粮,还有胡萝卜冻干、孢子甘蓝、小鱼干、补钙的羊奶棒、杂锦蔬果干、新鲜的水煮鸡胸肉、苹果干、蓝莓干,保健品有美毛的卵磷脂,对关节有益的软骨素、虾油、鱼油,对心脏有好处的辅酶Q10,等等,加起来有十几种。
宠物专用的鲨鱼软骨素、钙片和鱼油。(图/受访者提供)
猫犬通用类产品主打美毛、护肤、肠胃调理等宠物通用需求,包括深海鱼油、爆毛粉、磷虾油、牛磺酸、复合维生素等,涉及多个方面的宠物健康。
小红书上充斥着各种宠物保健品帖子。(图/网络截图)
各种大V博主的持续种草,令宠物保健品消费创出新高。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某电商平台上的猫狗通用营养膏卖出近12亿元人民币,成为宠物保健品中的销冠,化毛膏、卵磷脂、氨基酸等保健品同样畅销。
宠物吃的保健品,
凭啥那么贵?
唐诗颖家中养了一只巴哥犬和一只斗牛犬,家里的餐边柜全是她“宝贝儿子”们的保健品,从辅酶Q10、卵磷脂到钙片、鱼油,件件都是“必需品”:“过去的人养狗,给一根骨头、给几口饭就够了;现在的人养狗讲究多了,除了狗粮,还要给鱼油、钙片和鲨鱼软骨素。”
唐诗颖算了一笔账:一瓶鱼油价格25元,一瓶软骨素138元,一瓶保护心脏的辅酶Q10149元,一瓶钙片88元。“两只狗一个月就能吃光一瓶,我每个月在宠物保健品上的开销大概得花400元”,唐诗颖说,“很多保健品用量得根据宠物的体重计算,拉布拉多、金毛、德牧等大型犬,保健品开销是小型犬的两三倍。”
同是养犬人,张静的疑惑则是:“动物和人吃的钙片能有多大不同,怎么宠物的贵这么多?”
狗狗日常的一餐,添加了鲨鱼软骨素、鱼油、海藻粉和姜黄粉以及孢子甘蓝。(图/受访者提供)
张静养了一只泰迪,叫Happy。Happy刚来时很小,张静给它买宠物喝的羊奶粉,350克要148元,结果Happy喝完腹泻了。她改买人喝的羊奶粉,价格低了几十块,Happy反而没有不良反应。她经常感叹宠物的钱真的太好赚了:都是纯绵羊奶粉,宠物的贵几十块钱;人吃的辅酶Q10规格是每颗含量200mg,一瓶250粒,宠物的每颗含量是10mg,一瓶100粒。
自制添加了各种营养素的狗狗餐食。(图/受访者提供)
健康焦虑,转移到宠物身上
宠物经济是情绪经济。宠物提供的情绪价值,是人们愿意为之掏钱的重要原因之一。宠物保健品的火爆,不仅仅是养宠人物质上的投入,更是一种被转移的健康焦虑,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年轻人真正认识到宠物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往往是从意外开始。
7岁的巴哥犬小山,胡子已经变白了。高龄宠物让主人对其健康感到焦虑。(图/受访者提供)
当心爱的狗狗出现尿血症状,唐诗颖才开始真正觉得紧张,把宠物日常保健当成迫切的事情看待:“我之前只是给它们吃狗粮和小零食。随着年龄增长,它们的身体偶尔出现一些小毛病,我还看到朋友家上了年纪的狗狗突然离世,才开始对它们的身体状况感到焦虑。”
中国人极少为宠物上保险比例,大部分的支出都集中在宠物医疗。据头豹研究所报告,中国宠物保险市场渗透率甚至不到1%。这就意味着当宠物生病时,特别是一些特殊品种的宠物或带有基因缺陷的宠物生病时,主人往往要付出一大笔钱。
因此,大部分给宠物购买保健品的养宠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日常养护多预防,总比等猫狗生了病花大价钱去治好”。
家里的“宝贝儿子”们,2岁时的照片。(图/受访者提供)
国家执业兽医师张旭在他的社交平台上不止一次强调:“宠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应从均衡的食物中获取,过度依赖保健品可能并无必要。”作为宠物科普博主和执业兽医师,张旭几乎每天都收到大量的后台私信问题,比如“宠物关节有问题,吃软骨素能不能好”。
张旭的回答是:“很遗憾,不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