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聊天的时候,佩佩收到了灵魂拷问三连:
“驱虫药的运作机制到底是什么?”
“从来不出门的猫/狗,还需要定期驱虫吗?”
“给宠物驱虫是交智商税吗?”
驱虫话题每年都聊,家长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看到“不驱虫的后果”,而更多希望知道驱虫药的依据和选择方法。趁着惊蛰刚至,虫虫们蠢蠢欲动,我们快快把对付它们的方法研究明白吧!
体外驱虫药,通常是单支的滴剂,主人拨开宠物的毛发,露出皮肤,往皮肤上滴一溜药水,就可以杀灭体外甚至体内的寄生虫,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简单来说,体外滴剂或是项圈类的驱虫药的驱虫原理有三个主要方式:
比如德国拜耳的索来多驱虫项圈,它的主要成分:吡虫啉和菊酯,就是以触杀和驱避为主要的驱虫方式:
通过吡虫啉和菊酯的工作原理可以发现,外用滴剂或项圈的驱虫药,一般是利用药物中的透皮剂或是聚合物缓释剂,将有效成分送到表皮、皮脂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当中,让体外寄生虫在接触或是叮咬的初期即被药物影响,起到驱虫的作用。
内服类的驱虫药物,它们的工作原理就比较好理解了,有效成分通过肠胃道吸收,对内将包括寄生于血液和肠道当中的寄生虫一网打尽。如果是有内服外驱作用的药物,也是通过内循环将药物送达皮脂腺、组织液当中,起到作用。
所以,为什么在皮肤上滴一溜药水,或者是戴个项圈就可以驱虫,这和药物本身的有效成分如果运作有很大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
宠物们被寄生虫盯上,除了把自己暴露在室外环境这个大因素之外,其实还有几点容易被我们忽略:
它们也许常年不外出,可我们会外出。
鞋底沾染土壤中的虫卵或成虫;
和朋友邻居宠物社交;
或者仅仅只是环境中无意间存在一两个成虫;
如果家里的宠物没有做好驱虫的话,虫子们就会全力以赴冲到这些最终宿主身上,安身立命。
所以,定期给宠物驱虫是很有必要的,保护它们的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用驱虫药到底靠谱吗?杀得了寄生虫,保证得了宠物得安全吗?
这些是猫狗常见的,可以用非处方类驱虫药避免的寄生虫。
选择驱虫产品的时候有两个窍门,对比一下产品所列的驱虫图谱,有没有尽可能包含这些常见寄生虫,同时产品相对较新一些,成分会更安全有效。
对于猫咪来说,这两年很多铲屎官选用的“博来恩”滴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非泼罗尼和吡喹酮,前者能够通过触杀原理快速杀死跳蚤,驱避蜱虫;后者针对蛔虫、绦虫、钩虫较为有效。但如果对比驱虫图谱,是不是发现,“螨”、“线虫”、“心丝虫”、“虱子”这些是空白?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考虑近两年新推出的内服驱虫药“海乐妙”。米尔贝肟是它的主要成分,对于猫咪常见的耳螨、疥螨、鞭虫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在“博来恩”的基础上叠加“海乐妙”,对于猫咪的保护就基本完整了。
不用担心剂量的问题,在两个药物的说明书和网站上,都能看到安全剂量实验的数据,服用量即便超过3倍以上仍旧在安全范围之内。超过6周龄的猫咪就可以使用,安全系数很高。
再来看狗狗。近年较新的,以适口性好,用药方便受铲史官们肯定的驱虫药,“超可信”是其中之一,它的驱虫图谱是这样的:
对,你已经学会了,翻一下上面的常见寄生虫列表,“超可信”缺失的很常见的“绦虫”、“线虫”等,可以用辉瑞的“内宠爱”来填补上,
另外,针对经常外出郊游的狗狗,以及现在越来越多外出遛弯儿的猫咪们,可以起到加强驱避作用的驱虫项圈,是很实用的东西。如果狗狗要下水游泳,猫咪要钻草丛,出门之前主人才临时想起没有做外驱,这时候佩戴项圈,起效会更快。
防水+驱避作用的“索来多”项圈,也是去年备受追捧的驱虫产品。它的主要特色成分是菊酯,驱虫图谱非常简单直接——就是针对跳蚤和蜱虫的。
一般菊酯成分的驱虫药品对猫咪不友好,猫咪对氯菊酯极为敏感,很容易发生中毒。索来多对菊酯成分进行了升级,氟氯苯氰化菊酯对猫咪是安全的;
不过,在这里也提醒家长,项圈不能一劳永逸。宠物如果脖颈处如果有皮肤敏感、外伤之类的情况,不太建议长期佩戴驱虫项圈。并且如果家里允许宠物跳上床铺就寝,也不能长期佩戴项圈类的驱虫产品,睡前一定要取下来。
今年佩仕的驱虫方案,就用这样的驱虫图谱和成分结合的方法,搭配出猫咪和狗狗的驱虫套餐。套餐的价格折算到单次,甚至比淘宝打折季还便宜,并且不用担心买到有问题的药品。
购买任意一份驱虫套餐,都可以9折换购一份索来多项圈,外出时加强保护。
每次看到因为常规驱虫没有做好,被各种寄生虫滋扰到生病的宠物,以及铲史官们付出的可以多做好多次驱虫的账单,我们都觉得可惜,所以驱虫话题一直是佩仕大力科普和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