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虫类药临床运用

(一)全蝎又名全虫,甘、辛、平,有毒,归肝经。全蝎走而不守。《本草纲目》:治风——诸风掉眩、搐掣。《药鉴》:解毒——全蝎疗风疳,最能解毒。《本经逢原》:通郁结——胡桃肉同贝母、全蝎为蜜丸治鼠瘘痰核,总取以通郁结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蝎毒有明显毒性。全蝎是一个有毒的,同样它还是归肝经的,它主要在治风、解毒、通郁结这方面的作用是比较好的。

1、全蝎的适应症朱老指出:全蝎乃治风要药,惊风、搐搦,必不可少;善窜筋透骨,对风湿痹痛,久治不愈者佳效;开气血之凝滞,解毒医疮,治肿瘤、结核、闭塞性脉管炎等。朱老一般认为:全蝎是祛风要药,所以惊风、抽搐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它在治疗一些风湿病里面,他有时经常使用;在皮肤科里面主要应用于全身一个解毒和对于气血凝滞这种解郁方面使用的比较多。

2、全蝎的毒性释疑朱老指出:炮制的全蝎毒素已破坏,仅有小毒,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皮肤过敏。蝎毒直接注射属于高毒范围。蝎毒最小致死量0.07㎎/㎏(兔,静注)。体重为50公斤的成人,蝎毒最小致死量为3.5㎎。蝎毒半数致死量1.4㎎/㎏(小鼠,静注)。体重为50公斤的成人,半数致死量70㎎/㎏,相当于14只活蝎子产生的蝎毒。如何减毒?蝎毒加热后可减低毒性,但是蝎毒汁比较耐热,常压下煮沸毒性不易完全破坏,煮沸2~3小时后仍有一定的毒性。蝎口服的毒性较小。新鲜蝎毒汁100㎎/㎏经口摄入,对小鼠无任何毒性,其剂量相当于成人一次摄入5~6g新鲜蝎毒汁而不至于中毒(相当于1000只蝎子的毒液)。新鲜蝎毒汁经口摄入的毒性较小,一般不致于引起中毒。可能是毒素在胃肠道遭到破坏。因为全蝎是有毒性的,但这个毒性我们处理的比较恰当,它引起的毒性或过敏反应还是比较少的。

3、全蝎的用量《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全蝎的用药剂量范围3~6g;《中国药典》未注明以上计量是研末吞服或者是入药煎剂。全蝎的传统用法以研磨吞服为主。朱老认为:全蝎粉剂内服较煎煮为佳。用清水漂去盐质后干燥备用。应用时宜用小剂量开始,蝎尾用1~3条,全蝎用2~3g,长期服用一般无毒性反应。全蝎使用我们在教科书上一般是用了3~6g。我们临床上也经常是使用这个剂量。但是中毒也好,过敏也好,要远远高于这个剂量。蝎子毒性你要是处理的恰当,它通过一些泡制之后,它这毒性会大大减少。

4、全蝎的不良反应按照药典剂量全蝎3~6g内服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剂量使用全蝎易发生毒性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在常规剂量时也可能发生毒性或过敏反应,一般使用宜从小剂量开始。

(二)蜈蚣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张锡纯认为:“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能消之”。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含二种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蜈蚣水提液小鼠灌胃给药,毒性甚低。蜈蚣毒液腹腔注射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2.5㎎/㎏,属于高毒范围。蜈蚣刚才讲它是性温有毒,同样是归肝经的。蜈蚣的走窜力是最迅速的,张锡纯认为它是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结之处皆能开之。蜈蚣它有毒,主要是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但是同样它经过加工炮制以后,它这种毒性也会大大降低。另外它的组胺样毒性主要在躯干。以前我们也不知道,哎!可能头角这个毒性最强,副作用最大,有时候会叫病人把这个头脚去掉。实际上这个头脚毒性很小的,以前一般我叫病人把蜈蚣的头脚去掉,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浪费,它的头脚的治疗力度也是非常好的。另外一方面,蜈蚣它通过胃酸的分泌之后,一般的毒性也大大的减少。那假如说要长期使用蜈蚣防止这种过敏的话,我们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再加些徐长卿、地肤子都可以避免这种过敏反应

1、蜈蚣的适应症朱老认为蜈蚣可用于:熄风定惊——风动搐掣,口眼歪斜。开瘀解毒——肿瘤疮毒。舒利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杀灭孕卵——宫外孕保守治疗。朱老认为蜈蚣主要用在熄风定惊上,开瘀解毒,利关节这方面。

2、蜈蚣的毒性释疑《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①中药材蜈蚣在加工中经过火焙干燥过程,使鲜体中所含有毒蛋白酶(60℃失活)全部失活,故毒性大大降低。②口服经过胃酸的水解,可使存在的毒性物质水解成无毒的成分,一般较安全。③组织胺主要存在于躯干部,头足部含量甚少,蜈蚣炮制后入药不必去头足。④极少数患者服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或肝炎,蜈蚣经干燥后入药,头足毒腭中的溶血蛋白活性大大降低。

3、蜈蚣的用法用量《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蜈蚣用药剂量范围3~5g;《中国药典》未注明以上剂量是研末吞服或者是入煎剂服;蜈蚣的传统用法以散剂为主。朱老认为:蜈蚣每日煎剂用量不宜超过8条;蜈蚣每日散剂用量不宜超过4条;蜈蚣每日超过10条常可引起周身红色斑块,停药2、3日可自行消失。那它的用量药典是3~5g,一般汤剂里面不超过8条。

4、蜈蚣的不良反应按照药典剂量蜈蚣3~6g内服是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剂量使用蜈蚣易发生毒性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在常规剂量时也可能发生毒性或过敏反应,一般使用宜从小剂量开始。但实际上我们有些大夫用这个量非常大,有的大夫在治疗肿瘤,他用蜈蚣用到几十条,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蜈蚣只要你辨证准确,使用恰当,它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还是比较少的。但是我们在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还是按照药典使用,还是比较恰当的。

(三)乌梢蛇乌梢蛇:甘,平,无毒,归肝经。盖行而疾者,唯风与蛇,故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追风止痒,搜剔风邪自肌表出,而无辛热之虞。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乌梢蛇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一般无明显毒性,超大剂量(166g/㎏)水煎液给老鼠灌胃可出现僵立、呼吸抑制。

1、乌梢蛇的适应症风湿顽痹、疮毒疥癣、小儿惊风。

2、乌梢蛇的毒性和用法用量乌梢蛇无毒。《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乌梢蛇用药剂量范围9~12g。3、乌梢蛇的不良反应本品性味平和,一般常规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四)地龙地龙:咸、寒、无毒,归肝、脾、膀胱经。性寒而下行,大解热毒,行湿病。现代药理研究无明显毒性。但《中国药典》2000年版特别指出地龙应检测重金属含量,但应控制药品质量。

1、地龙的适应症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嗽、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适、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朱老常用地龙治疗慢性肾炎、斑疹或荨麻疹、皮肤溃疡。

2、地龙的毒性和用法用量地龙无毒,《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量4.5~9g。

3、地龙的不良反应脾胃虚寒者服用可出现胃肠不适反应。

(五)蝉蜕蝉蜕:咸、甘、寒,无毒,归肺、肝经。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善于透发,主疗一切风热证,治皮肤疮疡风热,用蝉蜕,从其类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蝉蜕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无毒性;极少过敏反应。故临床应用非常安全。

1、蝉蜕的适应症朱老常用蝉蜕治疗温病初起,包括多种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腮腺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

2、蝉蜕的毒性和用法用量蝉蜕无毒;《中国药典》规定用量3~6g

3、蝉蜕的不良反应蝉蜕体气清虚,一般内服无明显不良反应。

4、名医应用经验朱良春教授用蝉蜕经验举例朱老认为蝉蜕有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之功。配伍蝉蜕具有抗病毒作用。如与炙蜂房、豨莶草配合应用可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单纯疱疹:蝉蜕、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生薏苡仁等。本人利用蝉蜕体气清虚的特征,在荨麻疹的辨证处方中随证加入蝉蜕,常可获得较好疗效。荨麻疹是由各种因素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张,大量液体渗出而照成的皮肤水肿性损伤。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蝉蜕有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皮肤水肿。风热者,风团色红者,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风寒者,风团色白者,常与荆芥、防风、紫苏叶同用;血热内蕴不透,风团久久不退者,可配紫草、连翘等。慢性荨麻疹经验方:炙麻黄、桂枝、白芍、大枣、白术、黄芪、防风、牡蛎、柴胡、紫苏叶、五味子、白蒺藜

(六)羚羊角羚羊角:咸、寒、无毒,归肝、心经。质量镇降;凉血解毒。是中和热毒、清凉消解的良品。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解热、降压、抑菌、抗病毒作用,无明显毒性。

1、羚羊角的适应症热毒发斑、热毒下血、热毒攻心、热盛动风。朱老常用羚羊角治疗:肝炎、肿瘤中晚期发热、风湿病发热。

2、羚羊角的毒性和用法用量羚羊角无毒;煎汤1.5~3g,宜先煎2小时以上;研末,每次0.3~0.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或磨汁涂敷;或研末调敷。

3、羚羊角的不良反应一般内服无明显不良反应。

4、名医用药经验朱老常用羚羊角治疗热毒发斑、热毒下血、热毒攻心、热毒动风。肝炎、肿瘤中晚期发热、风湿病发热。羚羊角通体透亮,是清凉消解的良品,加之质量镇降,又可镇惊熄风。王香岩用羚羊角经验羚羊角治疗温病,舌苔虽有白腻黄厚之分,但只要见舌边尖红绛起刺,即用羚羊角。治血热毒盛而致的皮肤病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太子参、白术、淮山药、生薏苡仁、连翘、淡竹叶、灯芯草、生地、钩藤、羚羊角、牡蛎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羚羊角可解热、抑菌、抗病毒。红皮病:羚羊角、生地、赤芍、牡丹皮、淡竹叶、连翘、沙参、太子参等。银屑病:羚羊角、生地、赤芍、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连翘、珍珠母。本人在特应性皮炎的辨证处方中随证加入羚羊角以镇心解毒消斑,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七)水牛角水牛角:苦、咸、性寒。归心、肝经。性寒善凉血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品无毒性。

1、水牛角的适应症热病神昏,发斑发疹,出血,瘀热发黄,小儿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2、水牛角的毒性和用法用量水牛角无毒;《中国药典》规定用量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研末,3~9g;水牛角浓缩粉1.5~3g。

3、水牛角的不良反应中虚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4、名医用药经验朱良春教授用水牛角经验举例朱良春教授治疗郁久化热之痹症伴有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者,喜用水牛角。常用处方:制川乌、桂枝、当归、生地、白芍、知母、忍冬藤、广地龙、炙僵蚕、乌梢蛇、甘草。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者加水牛角30g,丹皮10g。禤国维教授用水牛角经验举例禤国维教授善用水牛角治疗热毒炽盛型红斑狼疮常用处方:水牛角、赤芍、青蒿、山萸肉、生地黄、丹皮、淮山药、茯苓、泽泻。本人用水牛角治疗红皮病型银悄病、血热型过敏性紫癜,常可收到较好疗效。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可作犀角的代用品。用水牛角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常可获得较好疗效。水牛角、生地、赤芍、牡丹皮、石上柏、白花蛇舌草、丹参、淡竹叶、连翘、麦冬等。“血分有热”在红皮病型银屑病中表现突出,水牛角是凉血清热的首选。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严重类型,西医常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然而撤掉激素困难,病情极易反跳。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水牛角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能发挥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效,而无激素的副作用。

(八)牡蛎牡蛎:咸、微寒、无毒,归肝、肾经。重可去怯,咸能软坚,湿可收敛。功善敛阴,潜阳,镇惊,止汗,涩精,化痰,软坚。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品无毒。

1、牡蛎的适应症生牡蛎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可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2、牡蛎的毒性和用法用量牡蛎无毒。《中国药典》规定用量9~30g,先煎。

3、牡蛎的不良反应一般内服无不良反应,对于脾胃虚寒,无热象时慎用。

4、名医用药经验张锡纯善用龙骨、牡蛎经验举例张锡纯认为,生龙、牡虽为收涩之品,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凡心气耗散,肺气息贲,肝气浮越,肾气滑脱,用之皆有捷效,即证兼瘀、兼痛或兼外感,放胆用之,毫无妨碍。常用处方:从龙汤:龙骨(不用煅,捣)、牡蛎(不用煅,捣)、生杭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此方为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而设,病虽兼外感,方中仍配伍生龙牡用以收敛正气。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因瘙痒导致心烦、急躁、睡眠不安,反之又加重瘙痒。《本草纲目》中记载牡蛎“清热除湿”,又可潜阳安神,颇为切合特应性皮炎的病机。本人常在自拟的“培土清心方”中加入牡蛎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颇佳。

(九)龙齿龙齿:涩、甘、凉、无毒,归心、肝经。功善镇惊安神;清热除烦。无毒。

1、龙齿的适应症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2、龙齿的毒性和用法用量龙齿无毒;内服:煎汤,10~15g,打碎先煎。

3、龙齿的不良反应一般内服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4、名医用药经验祝味菊认为阳气虚则虚阳必浮。故用附子配磁石、龙齿以温潜浮阳,治疗郁怒之后,情志怫郁不伸,心悸不宁,狂走喧扰之症。常用处方:附片、磁石、生龙齿、瓦楞子(上四味均先煎)、炙甘草、酸枣仁、朱茯神、石菖蒲、天竺黄、柏子仁、陈胆星。施今墨善用重镇安神对症治疗失眠阳不得入于阴而致睡眠困难者用龙齿、紫贝齿;阴虚阳亢所致失眠用龙骨、牡蛎;肝阳上亢所致失眠用紫石英、紫贝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失眠用紫石英、磁石;肝肾不足、肝阳上逆之失眠用珍珠母、磁朱丸;心肝同病所致失眠用朱砂、琥珀。本人利用龙齿功善安神除烦的特性,在特应性皮炎,脱发的辨证处方中随证加入龙齿,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十)珍珠末珍珠:甘、咸、寒、无毒,归心、肝经。功擅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

1、珍珠的适应症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

2、珍珠的毒性和用法用量珍珠无毒;研末内服,每次0.1~0.3g,多入丸散用。

3、珍珠的不良反应研之不细,内服可损伤消化道粘膜。无实热者慎用。

4、珍珠的传说中国古代宫廷一直将珍珠视为美容护肤佳品。据说慈禧太后每隔十天就要服用一银匙珍珠粉,数十年从不间断。古代多用天然野生珍珠,虽然药用价值很高,毕竟数量有限,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享用。现代人工大规模养殖珍珠技术的日益成熟,珍珠已广泛用于医疗和保健。

THE END
1.虫类药物竟有神奇功效,活血化瘀通达经络虫类药物竟有神奇功效,活血化瘀通达经络,虫类药物竟有神奇功效,活血化瘀通达经络在线观看https://tv.sohu.com/v/MjAyNDA5MjkvbjYyMDAxMjk2MC5zaHRtbA==.html
2.虫类药证治拾遗全本书评在线阅读虫类药是中药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早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先人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60余种药用动物。《周礼》中有“五药”之称,东汉儒家学者郑玄注释说:“五药,草、木、虫、石、谷也。”虫药,成为当时对动物类药物的统称。东汉精通医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0705802.html
1.虫类药中药材大全科普文章虫类药中药材大全包括许多具有独特功效的药材,如地龙、全蝎、僵蚕、蟑螂和水蛭。以下是这五种常见虫类药中药材的主要功效和使用方法。1.地龙: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高热惊厥、关节疼痛等症。一般可煎汤...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585043.html
2.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虫类药的应用》一书,作为朱良春教授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虫类药的种类、功效、临床应用经验以及现代研究进展,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书中不仅总结了虫类药的十大功效,还探讨了虫类药的加工、炮制与贮存,以及如何拓展虫类药的应用途径,是中医学者和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https://lib.shutcm.edu.cn/home/bookrecdetails?recid=2beebcd8-c526-453c-94c9-f13f5cbc84ca
3.治疗男科疾病,这些虫类药竟有如此功效治疗男科疾病,这些虫类药竟有如此功效 虫类药特指昆虫类药物,多为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以及小的爬行类脊椎动物中具有治疗作用的动物加工炮炙而成。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且药性猛,起效速,疗效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虫类药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善搜剔,或善飞行,或善游水,或善爬行,或善疏土,故...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7024407727.html
4.小小虫子,大大功效:探秘中药中的神奇虫类药材降资讯这些经过炮制加工的小小虫子,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功效。在我国,昆虫作为药物治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虫”是药材的一种,《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些虫类药材具有独特的...https://www.lnyy.com.cn/Html/News/Articles/17454.html
5.全国名中医曹恩泽:应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病南方+曹恩泽,全国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对肾脏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对应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病有独特认识和见解。现将曹恩泽教授应用虫类药物辨治慢性肾病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虫类药物及配伍特点分析 曹恩泽治疗慢性肾病常用的虫类药物从功效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具化瘀通络功效,主要有地龙...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30/c7945995.html
6.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官方网站传承之路肺络瘀阻日久而为痹,败血凝痰,混阻肺络,为一般草木之品所不能取效,虫类药具有活血化瘀、搜剔经络之功效,可宣通肺络,松透病根,从而使血无凝着,气得宣通。吾师张伟教授运用虫类药物探析肺痹的病理机制并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肺络”理论概述...https://www.sdzydfy.com/smy_zw_chuanchengzhilu/010057100011154.html
7.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应用虫,藤类药物治疗颈椎病的经验叶天士针对虫类药的功效特点系统性地提出 虫类药的毒性和致敏特性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 "搜剔通络"的治法理论,总结了"宿邪宜缓攻""补肝 重要因素.除蟾酥,斑蝥外,其他虫类药多属小毒或 肾,调奇经,使用虫蚁搜剔之剂"的虫类药应用经验, 无毒,如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的致敏性主要与其含 为慢性疾病的治疗独辟...http://www.zyzgzz.com/oa/pdfdow.aspx?Sid=202211013
8.冬虫夏草泡水喝的方法冬虫夏草不易泡水饮用1.冬虫夏草十大保健功效 第一,调节血脂。冬虫夏草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调节造血功能。冬虫夏草能增强骨髓产生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能力。 第三,调节肾功能。冬虫夏草能缓解慢性肾脏疾病,改善肾功能,减少有毒物质对肾脏的损害。 https://www.baiyuzhengxin.com/shiliao/21237.html
9.风湿热疾病百科2、祖国医学中具特殊功效的蛇虫类药食妙品 如乌梢蛇、蝮蛇、蝎子、蜈蚣、蚯蚓、蜂房、僵蚕等,一般以浸酒、研末单味或复方做成药膳食疗,对改善风湿热的关节炎肿痛等证候有一定疗效。 3、痹证属风湿热型 食疗中宜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露、菊花茶、薏苡仁粥、绿豆、芦根等;同时以北黄芪、忍冬藤、海风藤、黄柏、...https://www.jyszyyy.com/disease/show522/
10.辉煌的章朱学派源自上海再回归,将以智慧传承重燃中医生命力朱良春先生在深入研究历代虫类药功效后,结合自己的应用体会,把虫类药的功用主治,并根据其配伍不同,拓展概括为14个方面:攻坚破积、活血祛瘀、行气活血、宣风泄热、搜风解毒、息风定惊、开窍慧脑、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收敛生肌、利水通淋、化痰定喘、补益培本、壮阳益肾,并根据其配伍不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补...https://www.shobserver.com/zaker/html/182045.html
11.药对组合方法治疗疾病总之,将虫类中药合理的配伍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但虫类药性峻猛,毒副作用较大,对年老体弱、过敏体质、肝、肾功能衰退者慎用、孕妇禁用。另外,虫类药物有效成分多为动物蛋白,不宜高温炙用,应低温焙干研末吞服,以免减损其有效成分。https://m.lztcm.com/news/11.html
12.梁世界使用虫类药治疗顽固性肠胃病获良效资讯对于病程久长、血络瘀阻的顽固性肠胃疾病,梁世界主任在三脏同治基础上适当使用虫蚁药,通过增强药效来达到拔除痼疾之目的。 虫类药包括补养药和虫蚁药二大类。前者主要有龟甲、鳖甲、蛤蚧、鹿茸、鹿角类、阿胶等;虫蚁药则有全蝎、蜈蚣、地鳖虫、水蛭、蜂房、白花蛇、乌梢蛇等。虫类药有很强大的功效,尤其在疑难...https://www.hezegd.com/news/zixun/detail-4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