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常识1

台湾目前所使用的中药材(又称饮片,即已炮制过的药材),除了小部份本地生产之外,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也有一些源自国外,如:西洋参、高丽参、苏合香等。中药材大体上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石类等,各类特点简述如下:

本类中药材所占比例最高,临床应用最广,一般是取药用植物的全草、叶枝、花朵、果实、种子、根茎、树皮等。这类药物品种极多,例如:黄耆、石斛、麦门冬、杏仁、陈皮、莲子、柴胡、当归等,用途相当广泛,是中医药方煎剂的主要药材。

动物类在中药材所占比例不大,但作用突出。通常取自动物的脏器,如:生殖器、分泌腺、胎盘或胆汁、胶质、甲壳等;有些是动物体内的病理物质,如:牛黄、马宝等;此外,还有许多昆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土元等。动物类药材多数药性作用较为强烈,若用之得当,每奏奇功。

矿石类的敝例也不高。一般皆取自天然矿石,亦有部份为加工后的矿物晶体、无机盐类或其它金属化合物。有的可以入煎剂,如:阳起石、代赭石等;有的加热后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如朱砂加火锻烧之后会析出水银;有的含有较剧烈的毒性,只宜外用,如:轻粉、水银、密陀僧等。方剂处方如果含有矿物类,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打碎、用布包裹、先煎或久煎,以煎出有效成份。

中成药的优点----品质稳定,安全卫生,日常三餐服用简便,适合于病症单纯及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使用,也方便于小孩服用。

目前中药店或是中医院(诊所)出售的中药饮片,大都是已经过加工炮制、脱水干燥后的生药成品。这些干燥药材若不先用清水浸炮而直接以急火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浆化,甚至阻塞药材的毛细管孔隙,造成中药材里有效成份不易溶出。

另外,有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麝香、冰片等,则不必浸泡,按其特殊方法煎煮。

据临床[言]究指出,陶瓷材质器皿[俱]有传热和缓均匀、且耐高热的优点,药物在器皿内可以充份受热而溶出有效成份,同时有保暖的特性。最主要因素,砂锅或瓦罐皆由石圭酸盐材料烧制而成,不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尤其是一些如:铁、钙、镁、铜等金属离子较少,化学物质稳定性高),在中药汤剂高温煎煮过程的复杂化学反应中,不会影响药剂某些成份的合成与分解,确保药剂煎出质量稳定,药效更容易发挥。

但砂锅、瓦罐却有不耐碰撞、易碎和煎焦、破裂漏水等缺点。

如果家里没有砂锅等陶器,可以选用白色的塘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等器[俱]来煎煮中药,虽然这些锅[俱]有传热快、保温差的特点,但其金属物质遇高温时还算稳定,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银器锅金属性质稳定,但价格昂贵,一般家庭较少购置。

总之,煎药器皿还是以砂锅、瓦罐,或者无色素的塘瓷锅及不锈钢锅为恰当。

台湾地区各中药店兼销售自动煎药锅,以方便客户煎药。现今各厂商所推出的煎药锅,分瓷锅、不锈钢锅等两种材质,容量以1500ml与2000ml为主要规格,[俱]备自动煎药锅及保温功能。

煎中药最怕一时疏忽,而把[拯]锅药液煎干、烧焦了。自动煎药锅正好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它[俱]有自动切换电源的功能,在每帖药煎至仅剩一碗水(约150ml)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维持保温状态,避免因持续高温而将药液将烧糊了。

采用自动煎药锅煎药,仍然必须遵循各种煎药规则,按部就班的一一操作,方能煎出高成份的汤剂。千万不能沿习错误观念,把整帖药不分下药先后顺序地就往锅里放;更不能把电源插座一插,就高枕无忧的离开药锅,这样不但煎不出好汤剂,还会影响疗效,延误病势。

目前一般认为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如新鲜的自来水,或清洁无杂质的山泉水,另外蒸馏水也是可以。

一般而言,头煎----把[拯]帖中药材放入锅内,适当加压后,加水,水量以没过药面二横指或手掌(约三公分)为宜。实际操作应用时,仍要从药材的质地、剂量、效用等,及服用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增减。

第二煎因可免去头煎药材吸水量的部份用水,因此,二煎水的添加量通常只要浸没药材饮片即可。

有些矿石、贝壳类材料,如:石决明、牡蛎、玳瑁、鳖甲、龟板、珍珠母、水牛角等,由于质地坚硬,又含有钙盐、胶质、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重要成份皆分布在药材组织的间隙,必须久煎熬取有效成份,否则应有的疗效将会降低。

上述规定要先煎的药材最少必须先煎三十分钟(如条件允许,可延长至两个小时),然后再加入其他药材。

有些体积小、质量又轻的药材,如菟丝子、车前子、葶苈子、海金沙、蒲黄、百草霜等,因颗粒细小、浮力大,若不用包煎,将难以沉入锅底、充份煎熬,而悬浮于汤液表面,煮沸时会溢过煎锅,煎煮完毕后,也难以过滤药汁。如果采用包煎法,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又些动植物药材因含有特殊的绒毛或其他杂物,如不经包煎手续,服用时会刺激咽喉及消化管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如旋覆花、枇杷叶、毛燕、鸬鹚涎等。其中旋覆花为头状花序,含有许多白色冠毛;枇杷叶背后有棕色细毛等,这些物质在煎煮过程中,很容易脱落而混入汤液里,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另外鸬鹚涎带有很多未消化的鱼骨刺、鳞片等,这些难以消化的杂碎物质如不经包煎而直接混入药液中,服用时必会刺伤食道及胃肠道。

有些药材含粘液质、胶质,如白粳米、葶苈子、车前子等,若不包煎而直接混入汤剂煎煮,不仅容易造成药汁糊浆化,也为焦黏锅底,影响煎毕取汁的工作。此外,如夜明砂、晚蚕砂、赤石脂、白石脂、淡秋石、飞滑石、灶心土及六一散、鸡苏散、碧玉散等中药材(散)或许会含有泥砂等其他异物、杂碎,如不经包煎手续,往往遇水则糊,使药液混浊,影响汤剂质量。

不宜入煎,只需用温开水冲服即可达到疗效的药材可分为三类:

一般较为贵重,而且用量不多,不必经由煎煮,可以直街研粉,以温开水送服。如人参粉、铃羊角粉、珍珠粉、鹿茸粉、西洋参粉、三七粉、牛黄粉、贝母粉等。

因为这类药物都是流质液体,不必煎熬,如竹沥、鲜藕汁、米酒、生姜汁、生梨汁等,及其他新鲜果实、根茎、青草类药材的天然榨汁,都只好用煎好的药汁冲入混合服用即可。另外如芒硝,因其遇水即溶,也可选用上述方法冲服。

一般中药汤剂每帖最少得煎二此为正确。由于中药材皆含有复杂的有效成份,这些成份在高温水溶液中,有的很容易释出,如甘戈类、多醣类、挥发油等,通常在头煎时就能溶出;但也有一些成份较难释出,如甘戈元、脂肪油、胶质、脂质等,一般要在二煎时方能溶出。因此为了提高疗效,每帖中药最少应分两次煎煮后,再将药液混匀分服。但是病急者不在此列。

所以说,用一次延长的煎煮方式是替代不了分二次的煎煮法。而据临床实验考证,一般方剂即使分二次煎煮,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份被煎出,还余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残留在药渣当中。

许多高贵的滋补药材,如鹿角、鳖甲、龟板、黄耆、石斛、当归等,厚实坚硬,滋腻难化,又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考滤煎三次,尽两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才不致浪费。

很多人认为把中药煎得越浓其药效越好。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一帖煎得很浓、很少的药液,有效成份含量不见得会增加。

我们选用莲子、茯苓块等硬质地的补益药做煎煮时验,按一般药剂规定仅煎二十至三十分钟,随后掰开上述饮片发现,内心还是干的,证明补益药材必须经过久煎方能充份煎透。

煎煮中药时,可能因一时的疏忽而把[拯]锅水煎干了,甚至严重到把一锅的药片烧焦,发生上述情况时,一般人会自然的再加水,继续煎煮后服用,可是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因为[拯]锅中药汤剂的水被煎干了(就算尚未把药片烧焦),其有效成份不是已经挥发殆尽,就是遭到破坏。例如薄荷、荆芥、藿香、肉桂等药材的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气的蒸发而散失,即使再添水继续煎煮,药效也肯定不好。又如党参、黄耆、当归、熟地、黄精、枸杞子等补益药剂,水被煎干后,药材内所含的糖类、氨基酸、脢等有效成份会遭到破坏,即使再加水煎煮,其疗效已难达到,因而延误病情。

由此可知,如把水煎干了或烧焦药片,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把[拯]锅的药渣倒掉、丢弃,重新购买[拯]帖方剂,按正确的方法小心煎煮后服用。

为了避免药液煎糊,下列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除了上述四点注意事项外,煎药时必须注入足够的水量,适当的搅拌、翻动,发现水份缺乏时,可酌量添加续煎。

因为这类胶剂要直接研成粉末有困难,故止适宜加开水加温溶解后,连同煎好的药汁一起服用。

我们都知道,医师对不同的主治病症,及病患年龄、性别的差别,所开立的方剂大小量(一帖)皆有很大的差异。而每帖不同配方的中药材,置放于一定空间的锅具内煎煮时,为了煎透全部药材,让有效成份充份弥散、溶出,适度的搅拌、翻动是必要的。

煎药除了得搅拌翻动外,也应尽量用大锅具煎小帖方剂,好让全部药材在吸水膨胀后,有较大空间释出有效成份。

临床上也经常使用的一些流质液体,如竹沥水、米酒、青草汁等,也必须连同煎老的药汁焗泡服用,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这种分次煎煮的方法,是针对一些质地轻、吸水易膨胀、单位有效成份少、必须投以较大量药材才能见效的植物类中药材,如玉米须、白茅根、茵陈、夏枯草、益母草、仙鹤草等,医师在开立这种中药时,往往一开就是三十公克以上,甚至多到六十公克也不足为奇。

所以用煎汤代水的分煎法就是最好的选择。首先用水煎茵陈,丢弃药渣,以茵陈汤液代替水再煎其他五味药,这样整帖方剂的有效成份能充份的煎出,提升疗效。

正确的滗药程序是,先将药物与锅具一起断火三分钟,然后将一条摺叠数层的干净棉质纱布置于小碗上作为过滤杂质用,再以手压着锅盖,呈四十五度角倾倒出药液,直到药液流尽为止。另外为了榨取吸附在药渣上的药液,最好再把全部药渣倒在一个有小网洞的漏斗上,然后用瓷晚或不锈钢盖挤压药渣,充份绞出、过滤药液,这一部份药汁有效成份很浓,不压榨出来而丢弃,实在浪费。

有一些人喜欢等药液全部冷却之后再做滗药工作,这种习惯是错误的。因为许多中药材,如麻黄、黄芩、丹参、黄耆、甘草等,在煎煮冷透后,其有效成份会凝结成较大棵粒的沉淀物,很容易在过滤时被弃置。因此为了保证汤液的质与量,务必在药液尚未完全冷却时,按正确方法滗药取液。

实务上如果遇到比须添加酒的方剂,可选购市售的米酒头(酒精含量百分之三十五),及高梁酒(酒精含量百分之五十八)等酌量添加煎煮,以提高有效成份释出量,发挥最高疗效。

人参具有大补人体元气、降血糖、强心、抗过敏等功效,另外对脾胃吸收及代谢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也有相当成效。

人参含有极丰富的有效成份,若与其他一般方药同煎,其释出的有效成份,可能会粘附在其他药渣饮片上,而造成浪费。炖过的人参液清香可口,而且饮片仍可入口咀嚼后吞服,几乎完全有用。

但是有些方剂必须严格遵守在饭前(约一小时)服用,其可分为三大类:

饭前胃中比较空虚,药剂能以较高的浓度快速进入小肠被吸收,故临床上以治疗肠道疾病以及肝肾病变为主的方剂,皆选用饭前服食。例如治疗大便秘结的大黄粉、三大承气汤等,都应在饭前服用,这样可使药剂不为食物所阻而迅速发挥应有的疗效。

所谓驱虫药是指能驱除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蛔、蛲、钩等寄生虫的方剂。例如理中安蛔汤、乌梅丸等,一般皆宜空腹服用,甚至服药后要忌吃油腻食物。空腹服用驱虫方剂能使肠腔中保有较高浓度的药剂成份,便于药剂直接触击虫体,以利虫体快速排出。

袪风胜湿方剂适用于治疗外感风湿所致的头痛、身痛、腰膝顽麻痹痛以及脚气足肿等。常用的袪风湿药如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等,药性皆属辛散温燥之品,配伍或服食不当,容易刺激或损伤胃肠道黏膜;若在饭后服用,就可以防止上述缺失。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的方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皆宜饭后服用,并斟酌病情加减药物配伍,以防止耗伤气血之弊。

临睡前服药的目的,是让药效及时发挥功能,帮助长久失眠的人顺利进入梦乡,协助素有遗精、频尿症状的病人睡梦中不在复发。

临床上必须遵守睡前服用的方剂有以下两类:

这类方剂适用于因肾脏病导致的两种病人:一是因肾虚失常、精关不固所造成的青壮年遗精,常用沙宛蒺藜、芡实、牡蛎等药物来补肾涩精,代表方是金锁固精丸等。二是因肾虚不摄、膀胱失约而演变成小儿遗尿或老人尿频等,常用桑螵蛸、莲须、金樱子等药物来固肾止遗,代表方如桑螵蛸散等。上述这些方子皆应在睡前服用,疗效较好。

中药汤剂服用剂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能不能顺利痊愈,所以古今医家都非常重视与讲究。以下我们从二方面来对此加以说明:

一般中药汤剂以每天服用一剂(帖)为原则,不过若遇到罹患急性病,或高烧不退、四肢冰冷等病情危急的病人,就应以重剂量急救,可以一日二至三剂,并且昼夜观察酌于增减。

至于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痹痛等迁延日久的慢性病,则可以把每帖生药平分为二,做两天煎服,或隔一天再服一剂。

一般年轻力壮、病势较轻的病人,其胃气尚强,因此每帖方剂可以分两次煎煮,共煎得药液二百至二百五十毫升(约吃饭饭碗一碗办左右的量)服用。

如果是老弱体衰、久病迁年及幼童,由于胃气较虚弱,药汁宜少,每帖合煎液量应控制在一百至一百五毫升左右。

温服具有下列二种效果:

苦寒药(黄连、大黄、黄芩),及辛温药(羌活、独活、细辛等),皆是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如果冷服更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温服则可避免上述情况。

上述药物所组成的方剂,煎煮后取出药液,放置到完全冷却时再服用,将有助于以寒袪热的效用,对病情、病势的治疗均有助益。

上述药物所加减配伍的方剂,按常规煎煮后取出药液稍停趁热服用,将可加强温散寒邪、振奋阳气功能,使人体迅速康复。

按常规,喝中药是不可以再添加蔗糖的,但是有些人为减轻难以入口的药苦味,总喜欢自作主张加点糖,尤其是当小孩拒绝服用的时候,加糖的情况更是普遍。其实这种只顾爽口、不顾药效的作法,轻者会降低药剂疗效,重者还会产生不良副作用。

而蔗糖,中医也把它当作一味药,有具体的药性及疗效,如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中焦)虚脘(胃)痛的病症。不过处方时也有它的禁忌,例如有痰者不宜服,而且多食则助热损齿、生虫(蛀牙)等。因此临床上,病人兼有腹胀中满、湿热留恋(停滞体内)、痰湿内阻(痰积聚体内)、舌苔厚腻等症情,服药时一般是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

其他,如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缓解药性,阻碍药效的充份被吸收,影响疗效。所以若未经医生许可,最好不要在中药汤剂中加糖调味。

下面介绍二种简易防止呕吐的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止呕方法之一,即在服药前,先服少许生姜汁,或在药汁中添加一匙生姜汁,混合后,稍冷再分次服用,止呕效果颇佳。

THE END
1.2021辽宁中药学资料:中药学模拟题中药学学员版30. 某女,40岁,常年患有小便不利,水肿以及泄泻,近来新添心悸,失眠等病症,治当健脾,安神,宜选用的药是: A.茯苓 B.泽泻 C.车前子 D.瞿麦 E.石韦 31. 苍术为常用的芳香化湿药,黄柏为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医师在拟方时常常将这两味药相须为用,其配伍后的主治病证是: ...https://ln.yixue99.com/2021/0608/25543.html
2.贯众的主治病症不包括A痄腮B风热感冒C寄生虫病D血热出血E水火烫伤...贯众的主治病症不包括A.痄腮B.风热感冒C.寄生虫病D.血热出血E.水火烫伤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题目解答分析 本题考查驱虫药的主治。贯众本品苦而微寒,并有小毒,入肝、胃经。生用苦寒清泄,既杀虫,又清热解毒,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风热... ...https://m.12tiku.com/tiku/919832/32049090.html
3.甲泼尼龙片主治哪些病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饭前用药。不会因为食物而影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作用能敏捷而彻底地发挥。因此,但凡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或是要求药物充沛吸收、显效快,而无影响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服,包含胃药、驱虫药等。 饭后用药,胃中有了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所以,凡是助消化药物及刺激性大的药物均宜在饭后服。如助消化药(胃蛋白酶、...http://m.zhuoyunkang.com/gm/show-12863.html
4.经络与中医疗法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4.常用腧穴:少泽[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痛、缺乳、昏迷、热病。[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后溪[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5690_821245641.html
5.胆道蛔虫采以服用驱虫药吗胆道蛔虫病二、抗生素驱虫。可能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抗生素并不能作为一种药物来单独治疗某种病症,但在实际上,抗生素对于胆道蛔虫病有着非常大的缓解效果。所以家长在带孩子去医院确诊病情后就可以开一些抗生素来帮助孩子缓解病情。 三、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种驱虫药,但家长千万不要想着让孩子的病情快速恢复,就给孩子吃多种药,这种...https://tag.120ask.com/jibing/ddhcb/1389680.html
6.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卫生系统职工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活动...根据《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总工会关于举办全省卫生系统职工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的通知》(云卫发〔2009〕126号)要求,为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省卫生厅制定了《云南省卫生系统职工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州、市,各有关单位,按照该《活动方案》认真制定本地、本单位大赛的实施办法,积极组织开展好...http://ynswsjkw.yn.gov.cn/html/2009/gongshigonggao_0306/192.html
7.阿苯达唑片吃完需要查大便吗阿苯达唑片吃完一般需要查大便。阿苯达唑片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囊虫病,蛔虫病等相关病症。服用该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或头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观察患者大便情况及治疗疗程后复查大便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Dr30Qmx8WXbmO4wK.html
1.狗狗驱虫药体内外一体打虫药阿苯达唑片幼犬猫狗通用宠物猫咪除虫...狗狗和猫咪的健康,离不开驱虫的照顾。阿苯达唑片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宠物驱虫药,适用于幼犬、幼猫及成年犬猫的体内外寄生虫防治。这款药品可以有效清除宠物体内外的各种寄生虫,尤其是针对常见的肠道虫、心丝虫、跳蚤等问题,解决了宠物们的烦恼,确保它们的健康成长。 它采用了体内外一体的驱虫方式,不仅效果显著,而且...https://www.qtpool.com/goods/919515/
2.08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解析:解表药的主治病症 [53-56] A.使君子 B.贯众 C.南瓜子 D.雷丸 E.鹤草芽 53、宜早晨空腹服的是 54、宜饭后用温开水调服的驱虫药是 55、宜炒香嚼服的驱虫药是 56、宜生用的驱虫药是 正确答案 :EDAB [57-58] A.石菖蒲 B.安息香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08-6/2008625161059886.html
3.乌梅丸合芍药甘草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治疗胆道蛔虫时,腹痛甚者加木香、川楝子;热甚者去姜、附加金银花、连翘;便秘者加大黄、枳实;发黄加茵陈、栀子;偏寒者加干姜、附子、细辛用量,并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驱虫药,常可取得较好疗效。治疗妇科疾病时,对湿热重者选加败酱草、椿根皮、苦参、赤茯苓、蒲公英、龙胆草;少腹有包块伴腹痛甚加香附、元胡或合...https://www.tjrmsm.com/13653.html
4.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二最佳选择题A型题专项练习题【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驱虫药-使君子的用量。使君子用量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故本题选A。 14、旋覆花的主治病证是( ) A. 咽痛音哑 B. 胎热胎动 C. 噫气呕吐 D. 瘿瘤瘰疬 https://m.educity.cn/zyys/2238431.html
5.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掌握山楂、神曲(附: 建神曲)、麦芽等 3 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 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的莱菔子、鸡内金等 2 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了解稻芽(附:谷芽)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 驱虫药 掌握驱虫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https://jixun.iqihang.com/zixun/dagang/zhongyi/202242580.html
6.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十、驱虫药 (一)用知总要 1.性能主治 驱虫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2.配伍与使用注意 驱虫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二)常用品种 1.使君子、苦楝皮、槟郎、贯众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症、用法、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 ...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news/detail/professionid/58/categoryid/25/id/16535.html
7.中医药基础概论6篇(全文)2、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功效,主治湿热病症。(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清热燥湿应用广,用于各种脏腑湿热证,并长于清泻肺火;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善于清胃肠湿热(治疗湿热泻痢的要药);清热泻火,善于清心火,兼清胃火;清热解毒。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fq9rzq4.html
8.胆囊炎胆囊炎的简介,症状,病因,治疗,护理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https://disease.91160.com/detail.html?id=204
9.包虫病引发的病症有什么呢【主治疾病】:广谱驱虫药,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施毛虫等线虫病,以及囊虫病和包虫病 【用法用量】:口服,具体用量和方法请参考说明书 【副作用】:可能出现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治疗囊虫病时,可能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治疗囊虫病...https://www.jd.com/pccontent/1442241
10.肚子里有蛔虫的症状–易康网有些孩子晚上磨牙,食欲不振都有可能是肚子里有了蛔虫。 步骤/方法: 1、 首先要弄好粪便的管理,不许孩子随地的大便,给孩子喝开水,要教育孩子不喝自来水。 2、 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 3、 要定期的给孩子吃驱虫药,一般空腹和睡前吃比较的适合,可以有效的驱...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51505
11.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执业药师考试十 驱虫药 (一)用知总要 1.性能主治:驱虫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2.配伍与使用注意:驱虫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二)常见品种 1.使君子、苦谏皮、槟榔、贯众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用法、使用注意,与个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2)使君子、贯众、槟榔的用量 ...https://www.bkw.cn/zyysks/zixun/18277.html
12.中兽医12.平肝明目药:石决明,决明子,密蒙花。平肝熄风药:天麻,钩藤,全蝎,蜈蚣。 13.安神开窍药:朱砂,酸枣仁,柏子仁,猪牙皂。 14.驱虫药:雷丸,使君子,脑瓜子。 15.外用药:冰片,硫黄。 16.麻黄与桂枝的对比:1、麻黄,辛,味苦,温。归肺、膀胱经。解表驱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外感风湿表实证;咳嗽,气喘...https://www.jianshu.com/p/a54d694f4c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