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2.27广西
中医的痰分为有形的痰和无形的痰,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有形的痰:例如痰浊内蕴、痰热壅肺、风热犯肺引起来的风热咳嗽或者是风寒犯肺引起来的风寒咳嗽等等。2、无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见的,比如痰阻经络的瘿瘤瘰疬,痰迷心脑的中风、癫狂痫、胸闷,痰走四肢肌肉关节引起的风湿肿痛、手足关节变形等,再比如现代医学的三高症、心脑血管病、肥胖、淋巴结结核、哮喘、腹胀等,都和痰有很大关系,它可以随着人体气血的流动而无处不到,引发各种疾病。
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依据化痰药的药性与功效应用,中医学术界将化痰药分为温化寒痰药和清化热痰药两类。
小王问:“早上好,谢老师。我最近对化痰药非常感兴趣,老师您觉得这个重要吗?”
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小王进来。他说:“当然重要啦!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七情或劳倦内伤等,引起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聚湿成痰;肾司开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运行的道路,决渎失职,水道不通,亦可导致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小王坐在谢老师的对面,他的眼睛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专注地听着谢老师的解释。
谢老师又说:“化痰药均有化痰之功效,主治痰证。痰之为病,表现多样,可症见咳、喘、悸、眩、呕、满、肿、痛,苔腻、脉滑等。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经络,所以痰之为病多也。但痰有寒痰、湿痰、热痰、燥痰之分,在治疗上寒痰、湿痰宜温、宜燥,热痰、燥痰宜清、宜润。因此,药性温燥者宜于寒痰、湿痰,药性凉润者宜于热痰、燥痰。”
小王拿出自己的笔记,“谢老师,我想再请教一下,关于化痰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方面。”
谢老师点头,他知道小王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解释:“化痰药分温化寒痰药和清化热痰药两类,前者性偏温燥,温能祛寒,燥可祛湿,痰证属寒、属湿者宜之;后者性偏寒凉而润,寒能清热,质润能燥,痰证属热、属燥者宜之。”
小王问道:“谢老师,药味是怎样的呢?”
谢老师说:“温化寒痰药味多苦、辛,苦能燥湿,辛能散寒,适宜于寒痰、湿痰证;清化热痰药味多苦、咸,苦能泄降,咸能软坚散结,适宜于热痰、燥痰证。”
小王认真地记下这些关键信息,然后问道:“谢老师,归经和升降浮沉是怎样的呢?”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因素,引起肺、脾、肾等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并且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因此化痰药主要归肺、脾、胃、肝、心经。另外,化痰药多为苦泄沉降之品,善于降泄肺气、化痰止咳,故其作用趋向以沉降为主。其中兼宣肺利咽、疏散风热者,在沉降为主的同时又具有升浮之性。值得注意的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黄药子为有毒之药,皂荚为有小毒之药。”
此刻小王看着谢老师,心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老师的每一个回答都是珍贵的知识,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认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解释,每个字都写得工整而清晰。小王又问:“谢老师,您能给我讲讲化痰药的使用注意吗?”
谢老师点点头,说:“应用化痰药,应根据病情证类不同,除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外,因咳喘每夹痰浊,痰多易引发咳喘,故化痰药、止咳药、平喘药三者常相互配伍同用,再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
谢老师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看向小王。他的眼神变得温和,透露出一种亲切的感觉。他又说:“咳嗽痰多兼咯血者不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否则有促进出血之弊;麻疹初期的咳嗽忌用温燥而带有收涩作用的化痰止咳药,以免影响麻疹的透发。”
小王感慨地说道,“谢谢,老师,这些提醒和知识真的很重要,我会认真学习并遵循这些原则。谢谢您的指导。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可以问问?”
谢老师笑了笑说:“可以的,你说吧。”
小王问:“谢老师,中药的'味’和'种’有什么不同?”。
半夏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满脸兴奋地问道:“那么现在有学者主张一物一名,即一个药名只对应一个品种。这个主张为什么难以彻底执行呢?”
桔梗
麻黄
小王好奇地问道:“贯众具有什么功效呢?”
谢老师指着教材中的内容解释道:“历版《中药学》教材都认为贯众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的功效。前几版的教材还将贯众列于驱虫药一章。但实际上,只有鳞毛蕨科的绵马鳞毛蕨才长于驱虫,而绵马贯众的毒性较大,其驱虫有效量与其中毒剂量相近,甚至一般治疗量也可能导致中毒。因此,目前已较少使用绵马贯众来驱虫,而将其小剂量作为清热解毒药使用。其他品种的贯众毒性较小,但驱虫效果有限,主要以清热解毒见长。所以,目前多将贯众列入清热解毒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