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考点试题答案

b)解释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之间的区别。

c)列举三种食品中常见的毒性物质,并描述它们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d)请简要描述毒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

b)急性毒性指暴露于高浓度毒物后引起的立即的或近期的健康问题,而慢性毒性指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毒物后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

c)常见的食品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农药残留物和食品添加剂。它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生殖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d)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在体内,毒物可能经过代谢转化为更具毒性的物质,最后通过排泄通道如肾脏、肝脏和肺脏排出体外。

2.食品安全标准试题

a)解释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

b)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国际上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

c)以食品添加剂为例,解释如何确定其安全性标准。

a)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指导原则。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危害。

b)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包括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

c)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各项实验和评估。这些评估包括确定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确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浓度和摄入量以及评估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的慢性毒性等。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

第一章:

A型题(1×30)

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

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

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

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

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

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D)

A.剂量

C.毒性

D.蓄积作用

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尿中δ-ALA的含量

B.中度铅中毒

`

C.动物死亡

D.持续性肌肉松弛

E.正常细胞发生恶变

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

10、.MLD指的是___C____。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

11、.LOAEL指的是__B_____。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

食品毒理学

四、简答题

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2、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

(2)、季节和昼夜节律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

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

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

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

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

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

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

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

(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毒物与非毒物之间无严格的、、的不同二者可相互转化。

2急性毒物实验为1次或24小时对实验动物计量染毒。

3积蓄性的大小决定与化学物的速度与其从机体内速度的比较。

4外源化学物既包括的物质,也包括的物质。

5食品毒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特别应阐明致,致,致和致等特殊毒性

6毒理学实验可采用、、进行。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生物半衰期

2、反应

3、靶器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在一定条件下,外源化合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毒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食品毒理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界限)(条件)(计量)

2(高)

3(进入机体)(消除)

4(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人类使用)(食物原料本身生长中存在)

5(突变),(畸),(癌)(敏)

6(游离的动物内脏)(组织)(细胞)

二、名词解释

2、反应:一定计量的某一物质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程度的个体数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用%表示

3、靶器官:受到外源化学物质损害的组织器官器官称为靶器官

三、简答题

1、答:(1)物种和细胞学的差异;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食品毒理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急性毒性是

A、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

B、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C、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D、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正确答案:B

2、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

A、大鼠和小鼠

B、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C、鸟类

D、果蝇

3、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4、1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正确答案:D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唾液

B、汗液

C、肠道

D、肾脏

6、染色体畸变有

A、颠换

B、互换

C、转换

D>置换

7、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不包括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四倍体

8、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1D1oo)

B、最小致死剂量(1DO1)

C、最大耐受剂量(1Do)

D、半数致死剂量(1D50)

9、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1D50>500mg1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食品毒理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毒物在食品中的生成、转化、传播和危害的一门学科。以下哪项是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a)食品加工技术

b)食品营养成分

c)食品中的毒物与毒理机制

d)食品的外观和口感

2.食物中常见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包括:

a)沙门氏菌感染

b)天花毒素中毒

c)甲醛中毒

d)异黄酮摄入过量

3.下列哪种食品中毒与食物中的生物毒素有关?

a)淀粉中毒

b)氨基酸中毒

c)金属中毒

d)真菌中毒

4.毒物学研究发现,以下哪种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a)有机污染物

b)重金属

c)农药

d)食品添加剂

5.食品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

a)头痛

b)发热

c)呕吐和腹泻

d)迷迷糊糊

二、判断题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食品中的毒物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会产生。

2.(√)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食品中存在有害微生物或毒素。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影响。

4.(×)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绝对无害。

5.(√)食物中的毒素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等方式进行有效去除。

三、问答题

1.请简要介绍食品中毒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食品中毒的原因包括食物中存在有害微生物、食物中的毒素、食品污染以及食品加工不当等。为了预防食品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和杀菌处理。

-食用水、食材、食品容器等要保持清洁。

-注意食品的保存和保鲜,避免食品变质。

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哪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科学?

A.营养成分

B.毒素

C.微生物

D.以上都是

2.食品中最常见的毒素类型是什么?

A.重金属

B.农药残留

C.真菌毒素

D.细菌毒素

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A.防腐剂

B.着色剂

C.甜味剂

D.维生素C

4.食品中的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食物中毒?

A.微生物污染

C.食品添加剂过量

5.食品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指的是什么?

A.食品摄入量与健康风险的关系

B.食品价格与消费者购买力的关系

C.食品保质期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D.食品加工方法与食品口感的关系

二、填空题

6.食品毒理学中的“四步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风险描述。

7.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应该控制在______水平以下,以确保食品安全。

9.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0.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1.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12.描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3.解释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

14.论述食品毒理学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

15.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由食用受污染的海鲜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

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代谢和四个方面。

2、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亚慢性毒性实

验和三种。

3、化学毒物以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

不受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抑制影响。

4、靶器官是指就称为该物

质的靶器官。

5、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

有、和。

6、毒物吸收途径主要有、、和其他。

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

方式是。

8、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发生率之间的

关系。

9、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

为、和。

10、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

11、动物致畸试验,一般选用2种哺乳动物,首选为,此外可选用小

鼠或家兔。

二、选择题

1、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B.LD50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

C.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D.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3、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4、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直线型曲线

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A.LD100B.LD50C.LD01

D.LD0

11、.LOAEL指的是__B_____。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

适用专业:

1、毒性:

2、ADI:

3、蓄积

4、主动运输

5、多氯联苯

6、脂水分配系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1、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2、测定一种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多用。

3、急性毒性实验的主要目的:。

4、致突变实验一般首选,

即。

5、致畸实验包括两种试验即:和。

6、生物体内至少包括五种类型的Ⅱ相反应,即;

;;

和。

7、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目前一般公认的是。

8、膜动转运主要有两种即和。

9、毒物吸收后,经过和分布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称为分布。

10、衡量一个国家真菌毒素污染严重程度的标准有两个: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贯穿生物膜内外,组成生物膜的受体、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

A、表在蛋白

B、内在蛋白

C、表球蛋白

D、内球蛋白

2、()不是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伤作用的一种方式?

A、对膜通透性的影响

B、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C、对膜电荷的影响

D、对膜功能的影响

3、通过亚慢性毒性实验可确定某物质的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如过某物质的MNEL()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不对

4、安全系数在食品毒理学中一般确定为()

A、120

B、150

C、100

D、200

5、维生素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和脂肪中。

A、脂溶性维生素

B、水溶性维生素

C、脂水混溶的维生素

D、都不是

6、在大多数河豚鱼的品种中,毒素浓度最高的是()

A、卵巢

B、鱼卵

C、肝脏

7、生氰糖苷产生氰氢酸的反应是由两种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哪两种酶?()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

段。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

10、.MLD指的是___C____。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食品毒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烟台大学

第一章测试

1.毒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是()。

参考答案:

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机制毒理学

2.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

3.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体外试验;动物体内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4.食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感官性状良好;卫生安全、无毒无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5.对于食品中外源物质的毒性,通过动物试验和体外试验进行研究,并将结果

外推到人,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章测试

1.毒性作用的分类包括()。

变态反应;速发与迟发作用;功能形态损伤作用;特异体质反应

2.苏丹红是()。

化学染色剂

3.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

间接致癌物

4.在制定安全限值时最重要的毒性参数是()。

LOAEL和NOAEL

5.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

()

第三章测试

1.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以游离形式存在;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红细胞膜上某些成分结合;与血红蛋白结合

2.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性质;肠道菌群分布;胃肠道内容物的数量;胃肠道的蠕动速度

3.外源化学物的排泄途径有()。

汗腺排泄;肾脏排泄;肝胆排泄;呼吸道排泄

4.影响化学毒物分布的因素有()。

血脑屏障;组织器官的亲和力;器官的灌流率和扩散率;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一、单选题

1、某弱酸性外源物质的pKa为5.5,可以以简单扩散的形式在胃内吸收,假如血液pH为7.5,胃内pH为1.5,请问达到转运平衡时其胃内浓度约是血液浓度的()

A.1/100

B.相等

C.100倍

D.10倍

正确答案:A

2、幼儿胃肠道对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的颗粒型污染物比成人具有更好的吸收效率,这是由于通过()转运途径

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扩散

D.膜动转运

3、如果外源物质入血后能迅速而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并呈一致的消除过程,那该体内过程比较符合()模型的特点

A.二室模型

B.多室模型

C.一室模型

D.三室模型

正确答案:C

4、气态毒性分子在呼吸道的吸收受到血气分配系数的影响,血气分配系数较大时,其吸收效率受到主要受到()的影响

A.温度

B.呼吸频率

C.肺通气量

D.血流量

5、苯巴比妥和水杨酸中毒后可以采用小苏打解毒,主要是抑制了()

A.肾小管重吸收

B.首关消除

C.胃肠道吸收环节

D.肠肝循环

二、多选题

1、下列可能影响食品中外源物质简单扩散效率的因素有()

A.脂溶性

B.解离状态

C.膜两侧的浓度差

D.膜两侧的pH差异

正确答案:A、B、C、D

2、下列哪些属于易化扩散转运方式的特点

A.顺浓度梯度转运

B.消耗能量

C.具有饱和性和竞争抑制作用

D.需要载体参与

正确答案:A、C、D

3、毒物动力学模型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模拟化学毒物在体内的()过程而构建的模型

A.代谢

B.分布

C.吸收

D.排泄

4、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食物中外源物质的吸收()

A.胃肠道内容物

(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

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

毒性。

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

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

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

剂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

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

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

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

放弃。

(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

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

具有增毒和代谢活化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是化学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间产物或其代谢产物(1分),由于代谢转化连续性、系统性、复杂性,因此评价其毒理作用时必须了解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才能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毒作用,否则仅在某一时点、仅对化学物本身去研究和评价其毒作用,就可能得出错误或片面的结论(1分)

五、综合题

1、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将毒理学知识应用于卫生科学,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创

造性的劳动,因此不能以模式化对待,必须根据受试化学物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国内外现

(2)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毒理学试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是实现国际规范和实验室间数据比较的基础。化学

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否可靠,取于毒理学实验的科学性,它决定了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

和判断。如何进行毒理学科学的测试与研究,要求有严格规范的规定与评价标准。这些规范

与基准必须既符合毒理科学的原理,又是良好的毒理与卫生科学研究实践的总结。因此毒理

学评价中各项试验方法力求标准化、规范化,并应有质量控制。现行有代表性的实验设计与

操作规程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和标准操作程序。(3)熟悉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特点

对毒理学实验不仅要了解每项试验所能说明的问题,还应该了解试验的局限性或难以说

明的问题,以便为安全性评价作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4)评价结论的高度综合性

在考虑安全性评价结论时,对受试化学物的取舍或是否同意使用,不仅要根据毒理学试

验的数据和结果,还应同时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并考虑其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

源的影响,充分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评价,提出禁用、限用或安全接触和使用的条件以及

预防对策的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的最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有A、B、C三种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如下,试比较下列三种化学物的毒性的大小?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物A、B的LD50相同,均小于C的LD50相同,说明A、B毒性大于C(1分)。A的斜率要大于B斜率(1分),较小剂

量B化学物即可导致死亡,但达到一定的剂量时,A化学物的剂量的轻微变化,即可使死亡率迅速上升;而B与C的斜率相同,说明两种化学物的致死模式一致,只是剂量有差别。总体说明A﹥B﹥C。

1.什么是细胞内钙稳态?

答:细胞内的钙有结合钙和离子钙两种形式。

只有离子钙才具有生理活性。离子钙又分为细

胞内Ca2+和细胞外Ca2+。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

钙浓度较低(10-8~10-7mol/L),细胞外浓度较高

(10-3mol/L),内外浓度相差103~104倍。在细

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Ca2+仅为

10-7moL/L,而细胞外液Ca2+则达10-3moL/L。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游离Ca2+迅速增多可达10-5mol/L,此后再降低至

10-7mol/L,完成信息传递循环。故将Ca2+称为体内第二信使。Ca2+浓度的这种稳态状的变化过程称为细胞钙稳态。

2.何谓慢性毒性及慢性毒性研究的目的?

慢性毒性试验是外来化学物一般毒性评价程

序中最后阶段的观察,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动物长期接触某受试物后可能出现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以确定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学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最终评价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为进行该化学物的危险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量提

供毒理学依据,如最高允许浓度和每日允许摄入量等。

3.简述影响外来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

答:1)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季节或昼夜节律,动物笼养。

3)机体因素,包括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机体其

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毒物是如何在体内贮存的

答:毒物在体内贮存: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另一方面贮存库中的毒物与血浆中游离型毒物间存在平衡,具有潜在的危

害。

在体内贮存的部位是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主要贮存在以下部位

①血浆蛋白质作为贮存库

②肝和肾作为贮藏库

③脂肪组织作为贮藏库

④骨骼组织作为贮藏库

五.综合题

简述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主要内容?

答:

(一)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

(2)动物皮肤、黏膜试验(3)吸入刺激阈浓度试验。

(二)第二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

(1)30d亚急性毒性试验或20d蓄积试验(2)致突变试验。

(三)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1)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d亚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繁殖试验。

THE END
1.α鹅膏毒素2310905别名:α-鹅膏毒素;α-毒伞肽; Alpha-毒伞肽; α-鹅膏菌素; α-鹅膏覃碱; alpha-鹅膏毒素; α-蝇蕈素; α-鹅膏素; CAS:23109-05-9 分子式:CHNOS 分子量:918.97 MDL:MFCD00215842 A57420 CAS:23109-05-9 α-Amanitin, 90%, Acmec 价格库存 收藏产品 猜...https://www.acmec-e.com/cas/23109-05-9/
2.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方法和组合物与流程如本文所用的,术语“鹅膏毒素”是指由鬼笔鹅膏(amanita phalloides)蘑菇产生的肽的鹅膏毒素家族成员或其衍生物,如其能够抑制rna聚合酶ii活性的变体或衍生物。可与本文所述的组合物和方法联合使用的鹅膏毒素包括本文所述的化合物,例如,α-鹅膏蕈碱、β-鹅膏蕈碱、γ-鹅膏蕈碱、ε-鹅膏蕈碱、鹅膏素、鹅膏酰胺、鹅...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2080055620.html/
3.alphaAmanitinα鹅膏菌素品牌:EnzoCASNo.:2310905* 干冰运输、大包装及大批量的产品需酌情添加运输费用 * 零售价、促销产品折扣、运输费用、库存情况、产品及包装规格可能因各种原因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确切详情请联系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客服。 产品描述相关资料下载相关产品浏览记录 产品别名:α-鹅膏蕈碱、、α-鹅膏毒素、α-毒伞肽、蝇蕈素 此...http://www.gewhatman.cn/?p=85862
4.αα-鹅膏蕈碱(环状八肽)是毒蘑菇中常见的一种毒素,能够与人体细胞内的RNA聚合酶紧密结合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但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对其均不敏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α-鹅膏蕈碱与RNA聚合酶结合后可能影响转录过程 B. α-鹅膏蕈碱是通过胞吞进入人体细胞内的 C. 一条DNA分...https://www.shuashuati.com/ti/32347851d6f545a9b296c4e4613c425c.html?fm=bdeaaf334943e93e4949fddc896b0c216d
5.鹅膏蕈碱,α结论:鹅膏蕈毒素可引起氧化损伤作用,白藜芦醇可减轻这种损害程度。6) α-amanitin 鹅膏碱补充资料:鹅膏蕈碱 分子式:CAS号:性质:又称鹅膏蕈碱或蝇蕈素。早期又称鬼笔溶血(毒)环肽(phallin)。典型的鹅膏毒素类物质之一,是具有刷毒的环状八肽物质。主要有α-鹅膏碱和β-鹅膏碱。α-鹅膏碱从甲醇中系出针状结晶...http://dictall.com/indu/363/3626033215D.htm
6.微博正文霉菌毒素 黄曲毒素毒伞肽 α-鹅膏蕈碱beta-amanitingamma-amanitinepsilon-amanitinβ-硝基丙酸桔霉素细胞松弛素麦角胺伏马菌素 Fumonisin B1Fumonisin B2曲霉毒素鹅膏蕈氨酸黑麦震颤素B蝇蕈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鬼笔环肽杂色曲霉毒素Trichothecene呕吐毒素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酮植物毒素 扁桃苷日本莽草素弩箭子甙马钱子碱卡...https://m.weibo.cn/status/Jnb8mDvbF
7.alpha鹅膏毒肽鹅膏菌素鹅膏蕈碱alpha-鹅膏毒肽 鹅膏 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 A免责声明 :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 alpha-鹅膏毒肽 鹅膏菌素 鹅膏蕈碱 ,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该信息的发布方: 北京普华仁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完全负责。生化分析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 :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 北京普华...http://www.yiqiwu.com/sell/show-68147.html
1.alpha鹅膏毒素23109059MedChemExpress生物活性:α-Amanitin 是几种致命毒蘑菇的主要毒素,通过抑制 RNA-聚合酶 II 发挥其毒性作用。 IC50 和靶点:ADC 细胞毒素、RNA 聚合酶 II[1] 体外:α-鹅膏蕈碱降低 MKN45 中的 TAF15 mRNA 和 TAF15 蛋白水平细胞, 并抑制 RNAPII 对 TAF15 mRNA[2] 的活性。 alpha-Amanitin 在浓度为 100、10、1、0.1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77892726&efid=o7j8jzxWFaampFrUnILA3A
2.Nature:毒蘑菇不“毒”,帮助抗癌有时候癌症研究者们会考虑将来自"死亡之帽"毒蘑菇衍生的毒性α-鹅膏蕈碱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疗法药物,然而由于α-鹅膏蕈碱会存在引发肝脏毒性的可能,因此其作为有效的疗法往往被认为存在很多限制。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得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着眼于开发一种以α-鹅膏蕈碱为...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SWCX201519055.html
3.分子生物学期末答案2023秋437.RNA聚合酶I和RNA聚合酶Ⅱ对鹅膏蕈碱不敏感,RNA聚合酶Ⅲ只被高浓度α-鹅膏蕈碱所抑制。() A:正确 B:错误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438.组蛋白甲基化发生在组蛋白的Lys和Arg残基上。()A:错误 B:正确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439.表观遗传是DNA序列不变的前提下的遗传。()A:正确 B:错误...https://www.wkebb.com/c/bb8236e9b0b056af95e45affffd33a3a.html
4.剧毒鹅膏等温扩增检测及鹅膏毒素基因多样性研究α-鹅膏蕈碱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2).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5.02.009. 1 2 3 12 引证文献 (4)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1] 王湘,梁进军,成艳华,等.2015-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毒蘑菇中毒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10)...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1794726
5.α鹅膏蕈碱「CAS号:2310905别名:伪-Amanitin;alpha-毒伞肽;Α-毒伞肽;α-鹅膏毒肽;α-鹅膏蕈碱;鹅膏覃碱;α-鹅膏毒素;鹅膏素α-Amanitin;蝇蕈素;alpha-鹅膏覃碱 EINECS:245-432-2 价格行情:α-鹅膏蕈碱价格 供应商:41家 基本信息 简介 了解化合物详情 LogP-2.25720PSA400.09000Merck13,370 ...https://m.chem960.com/chanpin/125369490/
6.鹅膏氨酸~95%,solidSigmaSigma-Aldrich M6532 (+)-氯化毒蕈碱 查看价格及是否有存货 Sigma-Aldrich T5648 泰莫西芬 查看价格...鹅膏蕈氨酸作为神经毒素用于大鼠[1]。也可用于诱导猴大脑皮层M1神经元发生原发永久性病变。[2] 鹅膏https://www.sigmaaldrich.cn/CN/zh/product/sigma/i2765
7.第182卷论文目录概述:分别建立α-鹅膏蕈碱暴露的小鼠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阐述大麻二酚可通过激活Nrf2和抗氧化酶缓解α-鹅膏蕈碱诱导的肝损伤。 53.酒精通过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和钙稳态失衡诱导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 概述:本研究构建体外细胞模型证明酒精可通过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和钙稳态失衡诱导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为酒精...https://www.chntox.org/home/xhqk/xhqk_detail/id/774.html
8.致命天使剧毒鹅膏居然能用来治疗癌症生物科技蘑菇毒鹅膏又称"致命鹅膏毒蕈",被用于谋杀和自杀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古罗马时代。 这种学名为Amanita phalloides的真菌能产生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α-鹅膏蕈碱。 现在科研人员们居然热切地想要合成这种毒素,这虽然乍看起来象是胡闹,但其实是因为研究已表明它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 科学家们在美国化学学会...https://www.vodjk.com/news/180423/1472448.shtml
9.α鹅膏毒素(Cas23109059)交易价格/报价/2024年10月最新行情产品>盖德行情>α-鹅膏毒素2024年10月交易价格 共找到6条 交易价格 α-鹅膏毒素(CAS No.23109-05-9) 中文别名:Α-毒伞肽; Α-鹅膏菌素; Α-鹅膏毒肽; Α-鹅膏蕈碱; ...英文名称:Α-AMANITIN; A-AMANITIN; AMANITIN,A; Aids004473; A...查看词典信息 ...https://china.guidechem.com/price/205951p1.html
10.蘑菇中α检测方法与α-鹅膏毒肽类似,可以使用ELISA、HPLC等方法进行检测。是鬼笔毒肽,存在于鬼笔属蘑菇中。检测鬼笔毒肽的方法有质谱法、荧光法等。是毒伞肽,存在于毒伞属蘑菇中。毒伞肽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层析法等。还有两种常见的毒素,分别是秋生碱和鹅膏蕈碱,它们分别存在于秋生属蘑菇和鹅膏蕈属蘑菇中。https://suzhou.11467.com/info/23739324.htm
11.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有效载荷靶向DNA/RNA的有效载荷鹅膏毒肽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α-鹅膏蕈碱(α-amanitin),这种毒素具有突破耐药性、破坏沉默期肿瘤细胞的潜力,可以有效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对α-鹅膏蕈碱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抑制剂的位置与桥螺旋(bridge helix)相邻,启动环主要处于远离加成位点的稳定构象中(图9)。α-鹅膏蕈碱环肽骨架形成一个口袋,允许与RNAPⅡ亚...https://www.detaibio.com/topics/recent-advances-in-payloads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