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2.27四川
拼音:KULIANPI
拉丁:CortexMeliae
别名: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
药用部位:根皮及树皮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黄色;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无臭,味苦。
产地:楝:全国各地川楝:四川湖北贵州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剥取根皮及树皮。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功能主治: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及久服。体质虚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慎服;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⑤治顽固性湿癣:苦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油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医药》1959,(2),43)
【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蛔虫,利大肠。”
3.《滇南本草》:“根皮以杀小儿寸白。”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川楝素,苦楝酮,苦楝萜酮内酯,苦楝萜醇内酯,苦楝萜酸甲酯,苦楝子三醇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蛔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主要成分为川楝素,能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本品对小鼠蛲虫有麻痹作用,并能抗血吸虫。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有治疗作用,使兔肠肌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抑制大鼠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