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猫驱虫的正确方法一文说清

你知道吗,即便家养的猫咪也需要定期做一件事,那就是驱虫!可是家养猫不出门哪来的寄生虫尤其是以为只在户外出现的那些跳蚤、蜱虫。其实猫主在平时外出的时候,路面、草丛上的寄生虫很容易就附着鞋底和衣物上,回家接触猫咪之后,这些寄生虫就有可能会跑到猫咪身上,这也是家猫寄生虫的主要感染源。所以给猫咪驱虫非常有必要。所以为了不让新手铲屎官走弯路,我特意整理了一份驱虫笔记,这次幼猫驱虫的正确方法一文说清。

猫咪常感染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弓形虫及心丝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蜱虫、跳蚤、虱子、螨虫等。当猫咪出现皮肤瘙痒、红疹、掉毛等,皮肤上偶尔会发现黑色小点,同时出现精神和食欲不振等情况时,铲屎官就需要注意,猫咪可能感染了寄生虫,驱虫工作就得安排起来了。

一般3周龄以上的猫咪可以进行体内驱虫。常规驱虫药可以有效预防绦虫、蛔虫、线虫、钩虫等体内寄生虫(详见产品说明书)。一般大于2月龄的幼猫可进行首次体外驱虫(适用年龄详见产品说明书)。注意,如果幼猫体重小于1公斤,使用驱虫药时建议咨询兽医师。一般体内驱虫药都是口服的,可以直接混在猫粮里,给猫咪吃,也可以用宠物喂药器喂食。如果猫咪之前有感染过球虫、弓形虫等,常规驱虫药无法驱杀,可以用针对性驱虫药和常规驱虫药交替使用。而体外驱虫药大多都是滴剂,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需要滴在猫咪的后颈部皮肤上,避免猫咪舔舐到。那体外驱虫药该如何选择

贝卫多操作比较方便,不用移除滴管帽,旋转后滴管即打开,拨开猫咪后颈部的毛发,直接使用,简单方便。

幼猫驱虫的正确方法你学会了吗使用贝卫多,让驱虫变得简单,猫咪也能健康快乐地生活,非常推荐大家使用。

THE END
1.幼猫首次驱虫时间幼猫45天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驱虫了,如果宠主发现幼猫身上有感染寄生虫的症状,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温和的驱虫药给幼猫驱虫。如果只是常规的预防性驱虫,可以等到猫咪2个月大的时候再开始驱虫,避免驱虫药对猫咪的身体产生刺激。幼猫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宠主可以先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间隔一周之后再进行体内驱虫,或...https://www.isdpp.com/issue-14669.html
1.二个月的幼猫怎么驱虫(自己给猫咪驱虫攻略)二个月的幼猫怎么驱虫(自己给猫咪驱虫攻略) 宠物店和医院做驱虫真的很贵,还不如自己在网上买,怎么做驱虫都有教程。而且自己弄方便,毕竟消耗品,买有防伪码,国家兽药app可以查真伪的就可以了。 新手第一次做驱虫,也是在知乎做了好久的功课,最后选择的是幼猫阶段大宠爱和海乐妙。(目前最好的两款,一个是体外驱虫...https://www.welltone.com.cn/zqkj/24768.html
2.为什么非常不建议大家买2个月的小奶猫?“什么时候带小猫去打疫苗和驱虫?” “小猫感觉不太活跃,要不要带去医院看看?” …… 2月龄左右的幼猫接回家后,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新手铲屎官们,一时之间手忙脚乱的,容易加剧猫咪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看到2个月大的幼猫实在是太萌了,就忍不住买了下来,带回家后...https://www.douban.com/note/762617943/
3.两个月的幼猫怎么养?喵百科7、猫在7、8个月时候性成熟,可以算成年猫了,也可以发情了。但是发情主要根据猫猫体内激素的水平决定...https://moecats.com/question/26497.html
4.2个月的小猫用驱虫么2个月的猫咪完全可以驱虫,事实上我们建议猫咪在满40天就可以驱虫了,这样可以及时杜绝寄生虫对幼猫生长发育的干扰、预防寄生虫性肠炎的发生。驱虫药的选用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与人的驱虫药不完全相同、剂量也不一样,所以您要选择一家正规的宠物医院,别让“江湖郎中”影响宝贝的健康。驱虫应每年进行一次。每次三个月,...http://m.boqii.com/article/52034.html
5.幼猫驱虫多久一次?注意事项有哪些?凤凰网山东通常幼猫在2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驱虫了,为什么说是2个月呢?因为2个月大的幼猫已经开始逐渐断母乳,这个时候它们的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染寄生虫,所以这个时间给小猫驱虫最为合适。 第一次给幼猫驱虫建议带猫咪去宠物医院,医生会教你如何用药以及如何正确给猫咪驱虫,这样以免第一次驱虫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像我第...https://sd.ifeng.com/c/7zHP7EEIRNo
6.宠物猫的驱虫方法(以幼猫为例)养宠知识9.如何正确喂食驱虫食物? 喂食驱虫食物应当注意适量、均衡,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等问题。同时,在食物购买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天然食物,保证食品安全。 10.正确的驱虫周期是多久? 正常情况下,幼猫每个月需要进行一次驱虫,成年猫可适当延长驱虫周期。当幼猫出现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https://www.pettb.cn/article-24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