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药物,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是
以下药物哪项是小建中汤的君药
马钱子类中药一次服用即可致死的剂量为
股肿,症见下肢粗肿,局部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腻。宜服用
胖大海味甘、淡,性凉,入肺、大肠经。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而对于外感引起的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只是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至于有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闭合不全、烟酒刺激过度等引发的音哑,用胖大海是无效的。
珍珠的养颜美容功效确实值得推崇,不过它属于凉性药物,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珍珠粉,擅自服用不但起不到美容抗衰老的效果,还可能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
人参大补,但人参也是药。人参吃好了治病补身体,吃的不好要人命。人参的吃法有很多,比如炖、嚼、冲、泡等多种方法,对身体的治疗功效也很大,人参对身体各个部位都有调理的效果,但人参毕竟是药,也有不适合的人,比如身体发热、胸闷、腹胀等症状的人都要禁用人参。所以要想食用人参,首先要看自己是否适合服用人参。专家提醒,以下这几类人群就不适合服用人参。1、胸闷、腹胀者这类人服用人参后,常使胸闷、腹胀等气滞现象
硫黄1两(研),陈皮半两(去白),五灵脂1分。老人气虚满闷,大便秘涩,连日不通,不敢服下药者宜服此。
附子1两(炮,去皮脐),神曲3两,干姜3两(炮),大枣30枚(去皮核),桂心(肉桂)1两,五味子1两,菟丝子(酒浸1宿,晒干,为末)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粗皮,炙干),蜀椒半两(去目及合口者
灵芝切片150克;丹参25克;三七25克;白酒2500毫升调理气血,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黑眼圈等。也可用于养颜美容,宜长期服用。
白花蛇1条(去头尾),黑蛇1条(去头),僵蚕1两(炒),川乌1两,白芷1两,生熟地黄1两,玄参1两,白术1两,苦参5两,荆芥1两,防风1两,石菖蒲1两,细辛1两,天麻1两,浮萍3两,当归3两,秦艽3两
大柴胡24~30g,黄芩9~12g,草果4.5g,半夏9g,陈皮9g,枳壳9g,川厚朴9g,甘草9g,生姜9g。和解少阳、除湿辟秽而退热。主治外感热病。症见①寒热往来,全身酸楚,倦怠无力,胸胁苦满,食
紫草1两,大黄5钱,归身5钱,红花(1作银花)3钱,甘草3钱,麻油4两(浸上药1宿,熬10沸,去渣,入黄蜡5钱、白蜡5钱收胶,候稍冷入下药),血竭2钱,乳香1钱,没药(2味去油)1钱,珍珠1钱,硼砂1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制)3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2钱,干姜(火炮裂)1两2钱,良姜(锉)1两2钱,青皮(去白)8钱,陈皮(去白)8钱,五灵脂8钱,干蝎8钱,桂(去皮)8钱,肉豆蔻4个,草豆蔻4个,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十二地支作代表,一个地支代表一个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现代历法一天有二十四小时,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
伤寒之病,莫先于分表里;治表里之法,莫先于分汗、下。汗、下一差,变症百出,是以前人论治伤寒,有曰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二语虽云大纲,亦紧要法也。然曰宜早者,谓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即当速为发表,即仲景所谓
服用法,就是中草药的内服和外用方法。外用的,一般用于外科、伤科、针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应用方法很多,如灸法、敷药法、洗浴法、吹喉法、点眼法、温烫法、坐药法等。内服法,有汤、丸、散、膏、露、酒等,
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此外,攻下药在临床应用上还用于下几个方面: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
《太素经》云∶歧伯曰∶衣服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汁。《养生要集》云∶青牛道士曰∶春天天气虽阳暖,勿薄衣也。常令身辄辄微汗乃快耳。《千金方》云∶衣服器械,勿用珠玉金宝增长过失。又云∶春天不可薄衣,
本类药多为植物种子或种仁,含丰富油脂,能润燥滑肠,使大便软化而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产后等所致的血虚、阴虚肠燥便秘者。使用润下药时,应根据病情配伍其它药,以增强疗效。如热盛津伤的便秘,可配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