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啃手指,是不是肚子里有虫?”
“孩子不爱吃饭偏瘦,家里老人怀疑肚子里有虫子,想给孩子吃打虫药,被我阻止了”
“别人都说每年要吃一次打虫药,我家孩子刚满一岁,需要吃吗?”
类似的情况,相信不少家长身边也都遇到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驱虫的那些事!
“宝塔糖”为什么不见了?
说到“打虫”,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里都有“宝塔糖”的身影,最近好像不见了?
事实上,我们我们小时候吃的“宝塔糖”,它的主要作用是麻痹蛔虫,让蛔虫跟着便便一起排出,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因此不建议擅自服用。
同时,打虫药多经肝脏代谢,孩子肝脏发育并不成熟,擅自服用很有可能造成肝损害。现在,常见的打虫药为多咪唑类,常用的包括四咪唑、左旋咪唑、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驱虫呢?
首先要纠正一种思想,并不是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就立刻吃,需要观察孩子的便便里有没有虫卵。
亲眼看见虫卵
每次孩子便便之后,如果能在便便当中明确看到虫卵,说明孩子肚子里是有虫的。
或者孩子出现肛周瘙痒的情况,经常挠屁股,爸爸妈妈可以在凌晨的时候看下肛门周边,能不能看见蠕动的虫卵。
粪便检查有虫卵
还可以用干净的塑料袋或者保鲜袋/膜,取孩子2个小时内的大便,送到医院化验看看,是否有虫卵。
一般来说,秋季是驱虫的最佳季节。这是由于夏天吃生冷果蔬,喝生水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导致感染虫卵的几率增加。虫卵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60~70天。因此,秋季驱虫可将成虫和虫卵一举歼灭,是最为理想的季节。
如果确定有虫卵的话,如何治疗?
目前首选阿苯达唑(因此药服用后,会有一定程度的肝损伤,所以2岁以下儿童如果必须服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是一种广谱驱虫药,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
建议最好在晚上睡觉前或是空腹时服用,而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是非常高的,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杀虫的效果。
另外,在服用驱虫药之后,家长应该给宝宝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的食物,比如如芹菜、粗粮、白菜、苹果、香蕉、火龙果、梨等,有助于虫体的排出。
一般驱虫药在服药后的2~4天才会有虫体排出。
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少吃或不吃生的食物,如半熟的肉类、生鱼片等这类的食物,是极少会感染上寄生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