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随食用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比如鱼生)或虾感染人类,并寄生在人体肝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1.提高公众对肝吸虫病传播途径的认识,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
2.饮食习惯:改进烹调方法,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不用生鱼喂养宠物;
3.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粪便,避免新鲜粪便直接用于施肥,提倡堆肥或建立化粪池;
4.杀灭中间宿主:在重点疫区,利用冬天塘干时,用生石灰或杀螺药灭螺,减少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类;
5.普查普治:在流行区应经常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
1.避免食用可能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食物,如生鱼片或未煮熟的海鲜。
2.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通过粪便常规查看有无虫卵,CT和超声的肝胆影像学检查以及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肝吸虫抗体,基本上可以确诊是否患有肝吸虫病。
驱虫治疗后通常3个月需要复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的虫卵状况。
一些人认为吃鱼生哪怕有寄生虫也没关系,每年打虫就行了,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吃鱼生造成的损害在肝吸虫死亡后还会延续,虫子死后留下的尸体、排泄物等依然对身体造成持续损伤。因此,还是尽量少吃或不吃鱼生为好。
网站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宣传科设计维护广东省卫生厅批准函:粤卫函[2002]590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