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需要按时吃蛔虫药,这样才能将肚子中的蛔虫尽快从体内祛除。
蛔虫药一般是在饭前服用,如饭前半小时或者是15分钟,胃里没有了食物,蛔虫药的药效可以直接作用到肠胃中的蛔虫上。
每个人每天都接触很多东西,俗话说,病从口入,在不经意间就很可能会将蛔虫卵吃到嘴里,所以蛔虫药需要按时吃才能起到较好的杀虫效果。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隔一年到一年半就需要吃一次蛔虫药;小孩子的话需要谨遵医嘱,因为小孩子的肠胃还处于发育阶段。
吃完蛔虫药之后,辛辣、油腻的食物就不能吃了,需要忌口几天,等到蛔虫药的药效起作用之后再吃。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对于蛔虫的驱逐当然就是服用蛔虫药。
蛔虫药不宜盲目的服用,必须要在判断是否有蛔虫病的情况下再服用,怎样判断是否有蛔虫病呢,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的情况,那就是蛔虫在做怪,此时就可服用蛔虫药:
1、阵发性脐周腹痛,常骤然发作,痛无定处,可自行缓解。
2、可有发热、咳嗽或哮喘,痰中带血,皮肤出现风团,寐中磨牙,流涎,鼻痒。病久面黄肌瘦,神情烦躁,吐出蛔虫或排出蛔虫。
3、巩膜可见蓝斑,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唇内侧有白色粟粒状小点,指甲花斑,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蛔虫团,时聚时散。
4、有饮食不洁及吐蛔、排蛔史。
5、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可出现蛔撅(胆道蛔虫)、肠结(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无论是成年人或是儿童,在确诊感染蛔虫之后,就应当进行杀虫治疗。
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防止蛔虫卵病从口入,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且洗手时尽量在流水下用肥皂认真清洗,如果用盆洗手仍会有部分细菌粘在手上。
地上细菌较多,父母应尽量避免宝宝在地上玩耍、爬行及打滚等,也应禁止宝宝玩弹球、拍三角或玩泥巴等容易污染手的游戏,宝宝不注意卫生用脏手擦脸或直接吃东西将直接将病菌带入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存放,避免苍蝇蟑螂等沾染食物,一旦发现不能让宝宝食入,因为昆虫会将蛔虫卵、病毒以及细菌等带到食物上,将很可能引发蛔虫病。
要常给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指甲长了会导致病菌隐匿其中不易清洗。此外,也不要让宝宝喝生水,生水中含有较多蛔虫病菌,宝宝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引发蛔虫病。
使用驱肠虫药应根据肠虫的种类,病情和患者的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驱蛔虫常选用甲苯达唑,噻嘧啶;驱蛲虫常选用哌嗪,噻嘧啶;驱鞭虫则选用甲苯达唑;对肠虫混合感染,宜选用广谱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