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讲坛孩子用药家长的“三观”要正(附常见儿童禁用药物清单)

目前,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大多是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这给儿童健康埋下了隐患。家长的不良用药行为,如购买海淘药、迷信中成药无副作用等,都会让孩子“受伤”。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专家团队表示,家长在给儿童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牢记注意事项,切不可想当然,更不能随心所欲。

“第一观”

海淘要冷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找代购、海淘等越来越普遍。海淘药品这几年受到新潮宝爸宝妈们的热捧,但是海淘的药真的比国内的药来得更安全吗?有必要去购买传的神乎其神的海淘药物吗?下面就来跟读者好好聊一聊海淘药物的那些事。

六大风险很难避免

第一,语言不通,说明书成“天书”

海淘药无中文说明书,对于肝肾功能尚不完全、解毒能力差的儿童,很可能因为过量使用药物而造成药物中毒。如果发生问题,医院在处理上也存在许多困难。在国外,尤其是在日本,部分药品直接摆放在药妆店,周围可能充斥着各类生活用品或化妆品,因此大大降低了购买者对这类儿童药品的警惕性。

第二,剂量千差万别

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包装说明上的阿拉伯数字,而忽视了后面紧跟的剂量单位。国外使用的换算单位很可能和中国不一样。而且由于东西方人种的差异,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建议也存在差异。

第三,出问题维权难

很多药品对存储、运输、保存等有特殊的要求。在海淘过程中,普通物流和快递难以达到相应条件。而且面对众多的海淘商家,家长根本无法区分药品究竟是国外原购,还是假药、劣药。海淘属于跨境交易,同时物流环节也十分复杂。

第四,性价比不高

海淘药除了贴有“神药”的标签之外,价格昂贵也是它的一大特色。也正因为价格昂贵,抓住了消费者越贵越好的心态,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有些微商在利益的驱动下甚至随意更改日期,出售快要过期的药品,掺杂使假等,这使得儿童使用海淘药的风险难以预估。

第五,不宜海淘儿童药

儿童不是小大人,不能随意参照成人用药。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各项内容。对无中文标识的海淘版成人药品或保健品,坚决不能给孩子服用。对没有明确规定儿童禁用的药品,则需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用适宜的剂型和剂量,并注意观察,监测用药效果或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第六,不推荐海淘儿童保健品

盲目给儿童服用补品,有时不仅无益,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比如:某些保健品含有激素或类激素成分,长期服用会促使儿童性早熟。一些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保健品及补剂,往往含糖分太高,长期服用易导致儿童龋齿、厌食或肥胖及各种营养过量或不平衡等。

买海淘药物前先问三个问题

除此之外,有能力的家长最好将自己海淘药物的成分、剂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症状等翻译成中文,并且打印放在家里醒目处。这样就能进一步避免家里老人给孩子用错药,而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的话,拿这些资料前往医院,也能够帮助医生对孩子进行对症治疗。

“第二观”

不要想当然

儿童不是成人的微缩版,而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长发育尚处不完善阶段,因此家长不可把用药经验照搬到孩子身上。儿童不能随便使用成人药品,用药需遵医嘱,自行用药时需注意以下“五要诀”。

不要选用儿童不宜使用的药物

有些药物不适合儿童使用,家长拿捏不准时建议咨询药师或医师。限于篇幅,在此举例一二,比如抗生素中,四环素类的药物会造成儿童的四环素牙问题,8岁以下的儿童不推荐使用;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影响关节和软骨发育的药物,18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脏有一定的毒性,携带有耳聋基因的患儿使用后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失聪;镇咳药中,像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等中枢镇咳药也是不推荐的,其中前者禁用于2岁以下的患儿,同时也不推荐4岁以下的患儿使用,而后者则由于其成瘾性,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同时也不推荐12岁18岁儿童使用。

常见病用药要谨慎

去医院排队看病是一件令家长头痛的事,因此家长学会常见病的用药很重要,在家就能把儿童的常见病处理了。下面以常见的感冒和腹泻为例,感冒发烧用退热药,退热药一般就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或布洛芬口服液;感冒、咳嗽、咳痰选止咳化痰药;止咳化痰药一般就选氨溴索口服液、丙卡特罗口服液、氨溴特罗口服液和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这些药物作用温和、促排痰,可起到平喘止咳的作用。如果3天5天仍未好转或持续加重,还是建议去医院处理,以免耽误病情。再比如,腹泻不严重可以观察1天2天,未好转可以选用蒙脱石散,也可以加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如果水样泄严重,每次腹泻后需要适当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如果3天仍未好转应考虑感染性腹泻或其他诱因,家长需要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感染性腹泻需要根据粪便培养结果和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择抗菌药物,家长不可自行选药。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尽量不要选用复方制剂,尤其是4岁以下的儿童。复方制剂容易导致重复用药。

选对适合的药物剂型

家长最头疼的一个难题喂药,尤其是婴幼儿,不仅要求剂量准确,还要求喂起来方便,因此在药物剂型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儿童尽量选用适合的剂型,比如口服液、滴剂、颗粒剂、咀嚼片、泡腾片和分散片等。这些剂型的最大好处就是分剂量方便,尤其是口服液和滴剂。用药剂量都可以根据体积来量取,不仅剂量准确,而且比掰片方便。另外,由于这些剂型都添加了儿童易于接受的矫味剂,因此口感易被儿童接受,不容易对用药产生抵触情绪。

不要迷信中成药无副作用

家长都希望给孩子用的药既有效又没有副作用,但很遗憾,这只是家长的美好愿望而已,现实中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家长一定不要走进中成药比西药安全的误区。现实的情况是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本就没有得到过临床试验的验证,有的药物连副作用是什么都还没搞明白,安全问题就更无从谈起了。而在生活中,关于中药或中成药的肾损害、肝损害,重金属超标等报道也屡见报端,所以千万不要迷信中药或中成药。此外,中成药一般都有口感差、儿童不易接受的缺点,容易使患儿对用药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治疗。

优选口服给药

推荐的剂型多为口服剂型,因为口服给药是优选给药途径。临床上选择给药途径的正确顺序为口服、外用、肌注、静脉给药,因此能口服就不要静脉给药。但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静脉给药起效快、效果好,这样孩子病也好得快,少遭罪。但实际上,药到病除的愿望很难实现。不管哪种途径给药,只要选对了药,病情都会好转的,所以效果跟给药途径关系不大,而且静脉给药风险大。临床上报道的绝大部分药品不良反应都由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因此口服用药最安全。

所有药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一旦误服可能致死。

宝宝的小药箱要如何保管?

“第三观”

别大惊小怪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发布通告,修订部分药品说明书中有关栏目内容。其中,就涉及儿童这个特殊人群的用药,多个药品新增加了“儿童慎用”、“儿童禁用”等注意事项内容。有的家长望文生义,看到“禁用、慎用”这几个字就认为这个药品有危险,担心给儿童带来损伤。其实,大可不必谈虎色变,害怕给儿童用药。

宝宝用药禁用,慎用和忌用有啥区别?

家长不必“谈药色变”

其次,药品“禁用”与“慎用”是基于对药品治疗过程中潜在风险大小的评估,是对我们整个群体对某个药品的治疗获益和治疗风险权衡之后得出的结论。“慎用”、“禁用”只是这个药品在特定情况下的风险比较大而已。之所以强调群体,是因为这些结论是基于临床研究或者临床观察的总体数据得出的。获得这个总体数据的人群从概率学角度,绝大部分是普通人,难以包括许多罕见的情况。但是,临床大规模应用过程中,总归会遇到某些的罕见情况,有些特殊体质的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会与常人不同。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药品不良反应,有些还比较严重,即所谓的“毒性”。这是人和人的个体差异造成的。

儿童用药家长须谨慎

“某某药规定儿童慎用了,前两天刚服用过,怎么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目前所有新的药品上市前,都要按照国际公认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临床应用过程中还会发现新的潜在危险,经过专家评估风险之后,警示医务工作者禁用、慎用。也有些药品主要是治疗成年人的疾病,儿童群体几乎不会用到,譬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对儿童来说,没有临床研究数据或者没有使用的必要,评估结果自然是相对潜在风险高,治疗获益小,规定了儿童禁用、慎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药品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家长既要慎重对待药品,不宜自作主张用药品,但也不必草木皆兵,谈“药”色变,理性对待,听从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意见为宜。

禁用与慎用有什么区别

儿童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对药物耐受性差,部分药物在成人身上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在儿童身上却会放大成严重的毒副反应。一些常见的儿童药品也不是都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小儿。家长们在给宝宝用药前一定要注意阅读说明书禁忌和注意事项部分。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告以及药品说明书整理了两种儿童禁用药物清单,详见文中左侧表格。这些儿童药物有明确的禁用年龄,家长一定要牢记常见。

常见儿童禁用药物清单

药品类别

药品名称

禁用年龄

禁用原因

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等

禁用于小于18岁的患者

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等

8岁以下儿童禁用

学龄前儿童用药可致牙齿黄染,抑制胎儿及幼儿骨骼生长

复方磺胺甲噁唑

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

由于本品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可增加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

呋喃妥因

1月以内新生儿禁用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氨金黄敏颗粒

1岁以内婴儿禁用

因缺乏新生儿和一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要求一岁以下婴儿禁用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

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

2岁以下儿童禁用,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因含有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成分,2岁以下孩子的支气管比成人和较大孩子的都会细很多,尤其是毛细支气管,镇咳后特别容易被痰液堵塞

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12岁以下儿童禁用,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可待因有呼吸抑制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药

赖氨匹林

一般12岁以下小儿慎用;3个月以下小儿禁用。

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可发生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急性感染症状,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与昏迷等。少见但有生命危险

萘普生

2岁以下儿童禁用

2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应禁用;

尼美舒利

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中药注射剂

柴胡注射液

儿童禁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过敏性休克风险

痰热清注射液

24个月以下婴幼儿禁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双黄连注射液

4岁以下儿童禁用

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包括过敏性休克)

止泻药

洛哌丁胺

2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药

本药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如木僵、协调功能紊乱、嗜睡、缩瞳、肌张力过高、呼吸抑制)、尿潴留、肠梗阻。儿童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反应可能较成人敏感。

泻药

比沙可啶

6岁以下儿童禁用

本品为刺激性泻药,刺激性较强,可能妨碍儿童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

驱虫药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可导致脑炎综合征、急性脱髓鞘脑炎、迟发性脑病等

流感高发季药吃对了是关键

并不是所有人得了流感后均需要抗病毒治疗。用于治疗流感时,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最有效,但只有以下并发症高风险的流感人群才需要使用,主要包括: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哮喘),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孕妇及围产期妇女,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19岁的人群,极度肥胖的人以及长期住院(含养老院)的人群。

奥司他韦也可用于预防流感,但也不适合所有人,仅用于可能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如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且在密切接触传染期病人后的48小时内。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仅在用药期间发挥流感预防作用,故而不能取代流感疫苗。

奥司他韦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耳痛和结膜炎等,呕吐最常见,一般只吐一次,继续服药也可缓解,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停止治疗。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可以和食物一起服用。曾有偶发短暂的神经精神事件的报道,在使用该药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

除奥司他韦,流感可选用的抗病毒药还有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扎那米韦,7岁以上孩子才能使用,并且因其可导致气管痉挛,对于部分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的孩子不能使用,吸入时也比较难操作,所以目前使用较少。帕拉米韦,静脉使用,在重症患者及无法口服的儿童患者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

THE END
1.小孩打虫药多久吃一次问答频道小孩打虫药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左右吃一次,具体的时间需要遵医嘱,不可以私自购买口服避免让孩子身体出现不...https://www.bohe.cn/ask/view/4weudtkjj3kmoye.html
2.请问小孩十二岁多久吃一次打虫药合适有问必答指导意见:如果是城里的,一年一次就可以了,再就是要根据卫生来,平时要尽可能的注意卫生,不乱吃生...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47914857.htm
3.儿童多久吃一次打虫的药物儿科儿童多久吃一次打虫的药物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腹痛磨牙,考虑是寄生虫感染的原因导致的。腹痛磨牙,考虑是寄生虫感染的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不能排除是寄生虫感染的原因导致的,最好去医院检查便常规,孩子驱虫一般来说一年可以进行治疗一次,等以后大了就减少次数了。意见建议:平时要让孩子...https://m.fh21.com.cn/iask/dzmip/59854517.html
4.大人蛔虫药多久吃一次大人蛔虫药一般一年吃两次,主要是定期的服用蛔虫药可以帮助身体驱虫,驱虫是可以提高肠胃的消化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所以成年人定期的服用蛔虫药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成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以及注意个人的卫生问题,降低寄生虫进入肠道,特别是不能吃生肉。 成年人吃打虫药的话,一般一年吃两次就可以了,秋天吃...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261585
5.7岁和9岁的两个孩子可能有蛔虫感染,需要打虫,大的小时候吃过一次...主诉: 患者 余萍医生 根据您的描述,孩子们可能有蛔虫感染。一般来说,7-9岁的孩子可以服用10粒的驱虫药,连续服用2天,9-12岁的孩子可以服用12粒的驱虫药,同样连续服用2天。请在睡前服用,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 患者 需要吃多久呢?腹痛的时候可以服用吗?https://cont.jd.com/mqa/809163527055052
1.驱虫利器——阿苯达唑(2)治疗2周岁以上小儿单纯蛲虫、单纯蛔虫感染,0.2g(1片),仅服一次即可。 (3)治疗囊虫病:每天15~20mg/kg,分2次服用。10天为1疗程。停药15~20天后,可进行第2疗程治疗。一般为2~3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4)其它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等,每天服0.4g,连服6天。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12岁以下小儿用量...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17367.htm
2.人用驱虫药有几种人吃的驱虫药有哪些→MAIGOO知识人吃的驱虫药有哪些 1、甲苯达唑,是广谱驱虫药,对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绦虫和粪类圆线虫均有效;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3-4日,4岁以下小儿减半量应用。 2、阿苯达唑,是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可用于多种线虫的混合感染,疗效优于甲苯达唑;每次2片,每日2次,连服3日,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https://m.maigoo.com/goomai/238560.html
3.吃2片就可治愈的驱虫药只卖10片装,市民投诉太浪费当天,记者探访三镇10多家药店。市面上销售的主流驱虫药有两种,一是“宝塔糖”,全名“磷酸哌嗪宝塔糖”,主要用于1-12岁儿童驱肠虫;二是“史克肠虫清”,可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适用范围更广,但都只有10片装,没有找到2片装。 洪山区康福路金国泰大药房,店员表示只有10片装的史克肠虫清。雄楚大道与楚康路交岔...http://www.cjrbapp.cjn.cn/wuhan/p/29279.html
4.小孩子有蛔虫吃什么药小孩子有蛔虫可以吃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片、枸橼酸哌嗪片和甲苯咪唑片。然而,家长需要带小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小儿消化科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子服用驱虫药物。禁止自行选择或更换药物,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以下是针对每种药物的详细介绍: 1、枸橼酸哌嗪片:这种药物可用于治疗蛔虫和蛲虫感染。其有效成分哌嗪具有...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cdbcc2d4991d6e47d930c93974483911.html
5.包虫病答案(通用10篇)(二)复查对继续治疗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并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四、停药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停止服药。 (一)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 (二)用药后出现重度不良反应者。 篇10: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我国对包虫病的预防控制对策应包括:①采取以家犬管理和药物驱虫为中心的综合预防措施;②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qmp1o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