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献血588次,献血总量达264800毫升,足以救治1100人。武汉市民刘明明自90年代以来就陪同父母献血。
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刘明明仍坚持定期参加无偿献血。刘明明表示,献血能帮助到他人,也能监督自己注意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以下为九派新闻与刘明明的对话。
刘明明正在献血
【1】母亲从担忧到加入
九派新闻:能否介绍下父母和自己的情况?
刘明明:我的父母都是50年代生人,在武汉工作至退休。我曾参军入伍,现在在武汉一家市属国企工作。
九派新闻:家里人首次献血是什么时候?还有印象吗?
刘明明: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天父亲带回了一袋饼干和一罐牛奶,我和母亲感到很奇怪。后来看到父亲手臂包扎的痕迹,才晓得父亲去献血了,这些都是献血后赠送的。那是印象中我们家第一次献血。
首次献血,我的母亲很担忧,时常说我爸不注意身体,抱怨他为什么要去。我母亲当时不了解,后来在父亲的带动下,她也加入献血的行列。
九派新闻:父母参与献血,你是怎么想的?
刘明明:90年代不比今日,那时的血液供应非常短缺,做手术都需要排队等待,等待血液供应。虽然我们一家很少生病,我的父母也没住过院、用过血,但看到血液短缺的状况,想着献血能够帮助他人,也是件善事。
一家三人共同献血
【2】曾在部队中多次献血
九派新闻:提到参军入伍,献血与你的部队经历有关吗?
刘明明:有关系。我98年参军入伍,部队在广东的一个县。我在新兵连时,部队提倡献血,当地医院血液库来到部队时,我就报名了。当时是无偿献血,我献完血后,收到当地县医院的一张凭证。我给父亲写信,父亲在信中得知我在部队无偿献血,不停地夸我,说我做得好。
也就是那时起,无偿献血在国内逐渐流行,我的父母和我一样,开始定期无偿献血。2002年的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同时献血,而后我们养成了定期献血的习惯。直到我的父母年满60岁,不适合继续献血。
【3】定期献血,有助于保持健康生活状态
九派新闻:除了父母,家里人支持你献血吗?
九派新闻:参与了200多次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刘明明:懂医学的朋友们可能都清楚,当血液中的血小板献出去后,不需要特别的补充营养,身体机能可以快速恢复。就我亲身经历来说,献血对日常生活没有不好的影响。
九派新闻:对于想要参与献血的市民有什么建议?
刘明明:建议有意的市民积极参与,因为血液是不可人为制造的,又是治病救人的必需品,且有着严格的保存时限。献血就是帮助他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