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主人没有发现幼犬体内有寄生虫,正常的驱虫周期是体外驱虫一个月一次,体内驱虫三个月一次。如果发现幼犬身上有跳蚤,虱子或者在幼犬粪便中发现有寄生虫的情况下,需要一周驱一次,至少三次。寄生虫寄生在幼犬身上会引起它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或者一些消化道疾病,因此一定要定期做好给幼犬的驱虫工作。
幼犬建议一个月一次,成年狗狗可以3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但夏季的时候要一个月做一次,因为夏季草丛中的寄生虫比较多。怀孕的狗狗要在孕前做一次,防止传染给小狗狗。如果在狗狗身上发现跳蚤或者虱子,可以用宠物专用的快速杀虫剂,同时狗狗生活的环境也要杀虫。如果在狗狗身上发现大量蜱虫,交给专业医生拔虫。
执业兽医师
狗狗建议每月一次体外驱虫,每1-3月一次体内驱虫。首先,给狗狗体外驱虫时,前后三天不能洗澡,避免影响药物效果,可以选择含有非泼罗尼、甲氧普希等成分的体外驱虫药。此外,狗狗6月龄之前需要每月一次体内驱虫,6月龄之后可以每三月一次体内驱虫。给狗狗使用驱虫药需要严格按照狗狗的体重进行选择,建议及时咨询宠物医生。
狗狗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进行驱虫:第一、6月龄以下,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体外驱虫。第二、6月龄以上的狗狗如果经常外出那么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和体内驱虫。如果狗狗不经常外出则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
通常狗狗体内驱虫在幼犬满月时最好就做第一次驱虫,半岁以前的小狗每个月做一次驱虫,到狗狗六月龄以后可以三个月一次。半岁以后的狗狗两三个月做一次即可,成年的狗狗每半年驱一次虫。体外驱虫一般会选择在幼犬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进行,成年的狗狗每半年驱虫一次。
幼犬:建议一个月一次。成年狗狗:可以3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但夏季的时候要一个月做一次,因为夏季草丛中的寄生虫比较多。怀孕的狗狗:要在孕前做一次,防止传染给小狗狗。另外要注意幼犬可以从吃母乳时被寄生虫感
当狗狗年龄在1岁以下时,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当狗狗年龄在1岁以上时,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但如果狗狗经常吃生肉,那么也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内驱虫药具有毒性,那么需要严格根据狗狗的体重给予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狗狗出现中毒的情况。
狗狗在6月龄以前建议每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6月龄之后建议每三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首先,给狗狗进行体内驱虫需要根据狗狗的体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剂量。此外,日常建议定期给狗狗进行体内驱虫预防,实际驱虫的频率可根据季节、喂食习惯、生活环境等做出适当调整。最后,可在狗狗饭后2-3小时再进行体内驱虫,减轻胃肠负荷。
成年狗狗体外驱虫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在进行体外驱虫的时候,需要按照药物说明书要求和狗狗体重确定使用剂量,如果狗狗出现不适,可以喂食适量的益生菌调理。在进行体外驱虫的时候,将药物滴在皮肤上面,通过皮脂腺扩散到全身发挥作用,因此用药前后不要洗澡。
通常成年狗狗做体内驱虫建议三个月进行一次,幼龄狗狗在六个月以前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如果已经发现狗狗有体内寄生虫感染,需要在喂食第一次体内驱虫药后间隔半个月左右再喂一次。选择体内驱虫药时尽量选择适口性好的药物,预防药物刺激对狗狗造成的影响。
对于狗狗的驱虫一般是建议三个月一次体内驱虫,一个月一次体外驱虫。但要是对于居住于高层楼房的狗给来说可以适当延长1-3个月进行驱虫也可以,如果是对于金毛、拉布拉多这类经常遛弯,跑草丛的狗狗来说则要严格按
赵一强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4130038
狗狗的驱虫又分为体外驱虫和体内驱虫,一般来说,成年犬应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3-6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建议最好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狗狗在驱虫时,如果患有其它疾病,建议主人最好先治疗再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