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那么火药是如何发明的呢?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中国火药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实它的起源是跟丹药有关,由于古人流行炼制丹药,在长期炼制丹药的过程中,丹药师发现木炭、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从而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世界上最早关于火药的文字记载是在公元808年的“伏火矾法”,出自于唐代清虚子所著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因此,火药被广泛认为发明于公元808年前。但古人是如何获取火药的原料的呢?他们又是在什么地方炼制的?
研究人员认为木炭是人们在新石器时代烧制陶器时就用其做燃料了。而硫磺在自然界中存在,如温泉中便有硫磺味,由于古人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硫磺,所以他们就学会了开采并得到广泛应用。那么硝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有学者认为,古人最早可能是屋根下和墙角的土硝里发现硝石的。由于硝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且其颜色难辨,古人很可能在一些实践中搞混导致硝石被人们掌握了记认和识别的方法。而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根据南北朝时的陶弘景《草木经集注》记载的:“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可知古人对其鉴别的方法。
专家们分析,由于道教在四川得到广泛推崇,而道教炼丹术在汉代前后盛行。且火药是由道教的发明,而在宋代,有4座道观修建在老君山的深山树林里,也许跟火药的发明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老君山是中国发明火药的地方,只是其是目前被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
火药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既能造福人类同时也能毁灭人类,尽管它的发明是伟大的,但人类应当对其合理应用。最后,每天一谜也希望俄乌之争得到和平解决,乌克兰百姓早日脱离战争回归平静。
枪杀安倍男子供述自制枪支火药过程:“我是从网上查的”
图为山上徹也枪击安倍晋三时使用的自制枪支。
中国网7月14日讯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街头演讲时遭一男子用自制枪支枪杀,享年67岁。嫌疑人山上徹也当场被警方逮捕。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报道,山上徹也在接受当地警方调查时供述了自己自制枪支、火药的过程。
警方还表示,硝酸铵是制作火药的重要材料,肥料中含有硝酸铵,很容易从中获取,因此除了可以制作火药外,作为炸药的原料,在海外发生的恐怖活动中也经常被使用过。(王月博编译)
民间传说火药起源于黄帝战蚩尤,黄帝妃子嫫母发明火药技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意屠苏。有到了过年放鞭炮的时候了。说到鞭炮,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火药的发明让古代的中国人有了鞭炮,也有了火药武器。现在一般都把火药的发明归功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炼丹师,不过个人发现,其实还可以推到更久远的时代,推到远古的黄帝时代,是嫫母把技术带给中原。
陕西民间和苗族传说静竟然异口同声说黄帝时代竟然已经发明了火药?咋一听很不靠谱,但黄帝时代的火药,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火药的雏形,威力很小。在传说里,黄帝把它叫做“明火”。并且汉族陕西民间传说和贵州苗族女祭司说的传说一致,在贵州黔东南山里的苗族女祭司连汉族书籍都难以看到,更别说陕西民间传说了,因此剧情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我们可以透过具体情节,看看原始的所谓火药到底如何发明,配方是什么,又有多大的威力呢?
在苗族传说里,掌握火药的叫“幺妹”,故事里没有说明她是黄帝的老婆。苗族传说讲,因为蚩尤发明了青铜武器,所以黄帝打不过他。于是黄帝只有另想办法,他到了幺妹那里,骗来了蓝色的粉,这个粉叫金银碳粉(雄黄黄色,硝石白色,所指金银粉可能是这个,碳是木炭粉)。黄帝假装与蚩尤讲和,请大舅爷来吃饭(苗族传说黄帝,蚩尤互为姻亲),结果趁其不防备,点燃了金银碳粉,火药爆炸,把来吃饭的蚩尤及其族人炸伤,蚩尤伤重而死。
硫磺粉
白硝粉
黄帝时代发明的是火药的雏形从正史的记载和这两则民间传说的记载看,其实也有它的合理性。陕西民间传说已经把火药的配方写明白了,这几种矿物天然可得,无需提炼,一些偶然因素就会导致火药的发明。远古时代有火药的雏形,完全没有问题。火药的技术性在比例,后世的火药成熟而威力巨大,主要是比例和其他材料的变化。传统火药被称为黄火药,后来又有了黑火药,不同时代的火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同样有火器,清朝末年的清军,在外国人的火枪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春秋战国比较明确记载有了火药之后,到宋朝火药才大规模运用于军事,这中间隔了一千多年。从春秋战国到黄帝时代有两千年左右,那之前火药有一个雏形有什么不可以呢?
正史对黄帝使用火药一事完全没有记载,书籍惜字如金,不重要的事情它是不会记的。虽然黄帝时代已经发明了文字,但是字十分有限,记载的东西很概括。所以可以猜想,火药在战争中的作用,起码在正面战争中的作用不大。我们可以再看苗族传说,蚩尤的失败是中了黄帝的计谋,一群人被骗来喝酒,说明火药是精准打击了九黎的领袖人物,而不是黄帝有大规模的火药。
火药的偶然发现到运用,需要经验积累,临时性的发明难以运用。多半是嫫母娘娘的娘家,广东的百越人先发明了火药。黄帝与嫫母联姻之后就把技术带走了。彝族有葫芦飞雷,壮族狼兵善火器,安南人(越南人)主导神机营不是没有原因的。苗族把火药叫金银碳粉,说是黄帝从幺妹那里借的,幺妹被黄帝骗了,听口气好像他们也认识幺妹一样。史书记载蚩尤从南方而来,曾经蚩尤也几乎占了整个天下,黄帝蚩尤交战的河北涿鹿在北方,河北以南可能一度都是蚩尤的领地。广东这边的百越人可能当过蚩尤的盟友,看到嫫母把火药给黄帝了气到吐血,觉得百越被骗。
嫫母和黄帝的爱情接下来我们再洒点狗粮。陕西民间传说,嫫母为黄帝做火药,夜以继日,经常熬一个通宵。有一天她又熬了一个通宵之后,把做好的火药端给黄帝。没想到她刚走出去几步,就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手里的火药掉在了火里,一瞬间就爆炸了!黄帝看见山洞冒出黑烟来,忙跑上山去。当他把嫫母抱出来的时候,嫫母已经人事不省。万幸的是,嫫母性命无碍,但是她的脸上留下了疤痕。于是她发誓再也不见黄帝,一个人住在山洞缝制衣服。黄帝平定天下后,亲自到山洞去接嫫母,嫫母感动地靠在轩辕的胸膛上,留下了两行热泪。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嫫母娘娘在洞中缝衣时,听到背后传来那个熟悉的声音,那个她熟悉的天天思念的丈夫的声音,该是多么地感动!他已经平地了天下,成为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还亲自来洞中接自己,可见是真心实意,感情深厚。嫫母娘娘虽然天生丑陋,还被火药毁容,但是她被黄帝宠上天,真的可以说是神仙爱情了。
火药有韭菜味儿的?中国古人发明火药不是为打仗,而是开发超能力
黑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传统观点看来,火药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天生带有武器的属性。然而,我们回顾火药的发明史,却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现代人看来,火药的最大用途是军事,主要作用方式是爆炸或燃烧。不过,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看来,火药却有更厉害的用途——赋予人类各种超能力!
火药用于战争
从现有记载看,至少在南北朝时候,火药的大概配方“硫磺+硝石+木炭”组合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隋唐时期成为特定丹药配方。然而整个唐朝时期,火药都是作为这种食用丹药或“添加剂”存在,从来都没派上军事用途。
火药最早的战场使用记录,据称是唐哀宗初年(904-905年),郑璠攻打豫章“发机飞火”烧了豫章城门。但这个记载很有争议,“飞火”可以是任何燃烧物质,武断认定是火药很不严谨。但学界一般认为,火药作为武器使用大概从五代时期开始。
北宋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多种火药武器,可以认为是对五代时期火药发展的一个总结。
北宋《武经总要》
要韭菜味儿?还是大葱味儿?唐朝火药的花式吃法我们再回到唐朝,这时候的火药多数都只有食用价值。但是,“硫磺+硝石+木炭”组合再加上其他材料,却能变化出无数的花式吃法,令人大开眼界。
韭菜
比如,桑叶叫做“宝砂龙芽”,益母叫做“对节龙芽”,甘草叫做“甘露龙芽”,柳絮叫做“玉英龙芽”,马齿菜叫做“五叶龙芽”,皂角叫做“悬豆龙芽”,芍药叫做“异华龙芽”,牡丹叫做“龙宝龙芽”,波菜叫做“赤爪龙芽”,大葱叫做“银发龙芽”,韭菜叫做“仙力龙芽”,茄子叫做“玄球龙芽”,紫苏叫做“香炉龙芽”……(唐代《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存性歌》唱曰:“凡烧龙芽制其姻,姻去精华力便坚。慢火五斤难擒制,却道仙家法不玄。”
这种炼制法造出来的丹药,实实在在都是“硫磺+硝石+木炭+神秘物质”的组合。但这种原始火药,有大葱味儿的,有韭菜味儿的,有甘草味儿的,有茄子味儿的,用于炼金银的还好,假如直接用来吃,现实场面就非常有喜感了。
炼丹
唐朝火药:“可赋予”人类各种超能力我们从唐代《轩辕兼帝水经药法》里,还可以看到这些原始火药的神奇作用:
第一神砂石水
神砂一斤,研如粉细,以井花水飞三次,晒乾。锦彩龙芽四两,苦酒一升……飞去锦彩龙芽草末,日乾为度。后以胆石、硝石各四两,同研细。……又如人服之一蛤盏,能则时尽,退水泽秽,立可长生……服之三盏,百日自然天真之道,脱离尸骸,直超三界,可作上仙之体,证无为物外之身也。
锦彩龙芽是芍药、牡丹等龙芽的统称,加上神砂(朱砂)、苦酒、硫磺、硝石等一起炮制,吃下去能长生不老,再多吃一些能直接成仙,还是高级上仙!
蛇麻草
第七阳起石水
阳起石一斤,研细如粉,以井花水飞三次。用不灰木二两为细末……飞去不灰木末,以胆硝石各四两,研细匀……别无他效,可离地百尺,而可延年三百岁。
不灰木(石棉),加上阳起石、苦酒、硫磺、硝石等一起炮制,吃下去可离地升空百尺,还可延年三百岁!
第二十二磁乌石水
磁乌石一斤,研如粉细,以井花水飞三次。用蛇麻叶二两为末,苦酒三升,……以胆硝石各四两,研细匀…………只可百刃交加之中,其刃不能伤害也。兼可破一切顽硬之物,坚柔手到自然碎拆也。
蛇麻叶(啤酒花的叶子),加磁乌石、苦酒、硝石、硫磺等物一起炮制,吃下去就能刀枪不入,一掌下去无坚不摧。
降真香
第三十空青石水
空青石一斤,研如粉细,以井花水飞三次。以降真香二两为末,苦酒三升……胆硝石各四两,研细…………如人服之一蛤盏,以安息香擦於人中,遇有危难,亦在方位而去,不复回顾,使万人之中,皆不能见其体,乃隐形之道也。
降真香(鸡骨香,某豆科藤本植物),加空青石、苦酒、硝石、硫磺等物一起炮制,吃下去后,再以安息香擦人中,就能隐身!
在西方人眼中,火药不过是一种爆燃物质,只能用于战争。然而,我们古代祖先开发出来的火药用途却更广泛,甚至可以通过吃下火药,来“掌握各种超能力”!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炼丹术“点歪了科技树”的结果,火药的军事用途其实是后来的意外发现。我们回顾这些历史细节,才能体会到古代科学发展的曲折艰辛。很多伟大发明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发明目的都南辕北辙。(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