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注射剂有关的发热性物质研究可追溯到16世纪。
直到18世纪丹麦生理学家panum的研究中断定,“发热物质是一种对热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由活的细菌中来的一类物质,而且微量静注后就能引起高热反应”。
1923年,Seibert肯定地证实了所有注射剂的发热原因是通过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一种可滤过的高热稳定的热原污染结果。
随后Rademaker进一步证实了Seibert的发现,并进一步强调避免细菌污染的重要性。
之后的共同研究确立了使用家兔检测注射剂及水中致热物质的方法。
2热原与热原反应热原即发热性物质,目前普遍认为是由革兰氏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脂多糖),广义说,是所有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物质的总称。
除内毒素引起发热外,还包括病毒,干扰素以及其它种种发热物质。
热原反应是指临床输液反应,如果将携带超量热原物质的注射液静脉输入人体,通常在05-2h内引起机体严重的临床反应。
表现为:机体外周皮肤血管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发生冷感、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休克、死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体温通常可上升至40℃左右。
3热原的本质在自然界,热原分布很广,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于热原本质的研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存在二种观点。
另一种观点是:热原可能是一类能刺激哺乳动物巨噬细胞MQ所产生的细胞分裂素Cytokines的物质的总称。
所谓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内源性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TNF等)和干扰素类。
这些内源性的热原质可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体温中枢,最后使机体发热。
4、内毒素分子结构(略)5、细菌毒素(内毒素与外毒素)性质与特点一般细菌毒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外毒素Exotoxin)是一种毒性蛋白质,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G—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另一类为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他细胞时,才表现出毒性,内毒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类脂A成分。
其它各国药典也大都如此,据国外文献报导,当对细菌内毒素的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处理后进行检测,发现其内毒素活性在200℃1小时时还能检测出来。
而只有当加热到250℃1小时才能完全灭活,国内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耐热情况虽然未能考察,但可以认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玻璃用具等的除菌最好采用250℃1小时以上的干烤处理。
由于热原的种类繁多,耐热性不完全相同,一般含脂多糖结构的耐热性强,含蛋白质成份耐热差。
2滤过性体积小,1-50mu间,可通过滤器,但不能通过透析膜或过滤板。
3水溶性: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媒4不挥发性:不易挥发,但能随水汽雾头夹带入蒸馏水中5被吸附性:可被吸附剂吸附,如活性炭等。
8除去热原的方法:实验用具:250℃30分钟以上,1802hr以上。
JP250℃1h以上,其它药典也如此。
样品:湿热(高压蒸气流)处理,过滤:薄膜过滤后渗压法。
其他:酸碱破坏法9、检测热原的方法家兔法-热原检查法化学方法-BET法生物学方法—TL-Ⅰ,TL-Ⅱ等的测定其他方法-免疫测定方法ELISA法等常用的化学方法BET,是最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方法、BET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灵敏、经济、克服了生物测定的误差。
USP2000年24版,600多种,中国药典2000版69种,还在做工作,5年后估计200种左右。
10、中国药典热原检查法:中国药典98增补本、2000年版较1995年版以前,热原检查法有较大的修订。
供试用的家兔应健康无伤,体重17-30kg,雌兔应无孕。
预测体温前7日即应用同一饮料饲养,在此期间内,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有得有异常现象。
未经使用于热原检查的家兔;或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但组内升温达06℃家兔;或三周内未曾使用的家兔,均应在检查供试品前3-7天内预测体温,进行挑选。
挑选试验的条件与检查供试品时相同,仅不注射药液,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共测8次,8体温均在380-396℃的范围内,且最高最低体温的差数不超过04℃的家兔,方可供热原检查用。
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2日方可供第2次检查用。
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
每一家兔的使用次数,用于一般药品的检查,不应超过10次。
试验前的准备在作热原检查前1-2日,供试用家兔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的环境中,实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相差不得大于5℃,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7-28℃,在试验全部过程中,应注意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应避免噪音干扰。
家兔在试验前至少1小时开始停止给食并置于适宜的装置中,直至试验完毕。
当日使用家兔,正常体温应在380-396℃的范围内,且各兔正常体温之差不得超过1℃。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一切和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应置烘箱中用250℃加热30分钟或用180℃加热2小时,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除去热原。
检查法取适用的家兔3只,测定其正常体温后15分钟以内,自耳静脉缓缓注入规定剂量并温热至约38℃的供试品溶液,然后每隔30分钟按前法测量其体温1次,共测6次,以6次体温中最高的一次减去正常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数。
如3只家兔中有1只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或3只家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但升高的总数达14℃或14℃以上,应另取5只家兔复试,检查方法同上。
结果判断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数低于14℃;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仅有1只,并且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为35℃或35℃以下,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符合规定。
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超过1只;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06℃或06℃以上的兔数超过1只;或在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数超过35℃,均认为供试品的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主要修订内容:1、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
2、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一次,共6次。
而且存在依赖性,体温下降等情况,温度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由于狗有稳定体温调节,其发热反应敏感性比家兔低,而且有白细胞减少、呕吐、拉稀等细菌内毒素特有的毒性反应。
所以认为家兔最适合于作为检查:①家兔与人类的所引起的发热反应的最小内毒素量几乎相当(01ng/kg)②家兔有繁殖容易、使用、注射方便等优点。
但热原检查法作为一种经典方法,几十年来为保证药品安全检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现在各国药典还保留着。
临床输液反应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1注射剂中热原值过量或混合后超过限值(热原有累加性)2输液用具的污染3个体差异以上以混合后情况最为复杂。
16药品的降温问题及处理引起家兔降温的原因:1药品本身具有降温作用或药品生产过程中带入能引起降温的物质,如喹诺酮类、能引起普遍降温。
如含Ca的制剂,有时也降温(所以药典规定缓慢注射),又如乳糖酸红霉素也能引起降温反应。
2家兔体质不佳,腹泻,肛门松弛,体重较小或有外伤。
3实验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室温或温度变化较大。
4注射速度快,药液的温度较低(尤其冬季影响更大)在中国药典1985年版附录生测部分草稿审定会上,对降温问题作了重点讨论,处理意见是:(1)如果是药的问题,注射速度减慢。
(2)如果环境问题,兔子问题,则控制环境温度,挑选健康无伤的兔子,再试。
(USP降温以“0”计),17、影响热原试验结果的因素:药品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家兔体温降低的样品:乳酸钙Ca、喹诺酮类等剂量、浓度、速度的影响剂量大、浓度大、速度快易引起家兔体温下降或异常。
大剂量的高渗药物,可引起红细胞干瘪、缩小,失去正常的携氧功能。
大剂量低渗药物,可引起红细胞充胀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同时,使排泄增加,使家兔短时内降温。
体积大的等渗水也可使体内血液循环量突增,大大超过生理负荷,严重时可使心脏破裂而死亡。
(仍以一般药品规定最大体积10ml/kg)(剂量设置要综合考虑,根据该药的药理作用、理化特性、临床用药剂量、在不影响家兔体质的前提下,可考虑按临床一次量的3-5倍,最低不低于2倍)。
速度过快:会引起血压下降,休克、死亡。
如氯化钙、氯化钾、枸橼酸钠、ATP、硫酸镁、碳酸氢钠)等。
浓度大的药物需稀释后注射。
家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品种:一般用大耳白、新西兰兔,不能用安哥那长毛兔(2)环境:应符合要求湿度,通风排水设备,空气中消毒粒子,安静舒适环境很重要。
T:17-28,氨气:20PPM以下,湿度40-80,光照150-300lx,噪音70分贝以下。
(3)饲养管理:实验室与饲养间分开,专用的固定设施。
(4)疾病:问题动物及时处理(5)兔龄与体重:一般认为:较轻的不恒定,较大不敏感,不超过30kg,各国药典要求最低15kg以上。
复试时严格些,20-24kg。
也有实验证明体重不影响温度。
(6)原始体温高低的影响:高→不敏感低→易升温,使复检率上升,应注意,规定每次实验中各兔体温之差不超过1℃。
(7)进食同体温的关系95版规定,试验前至少1小时停止进食。
2000版规定,试验前至少1小时停止进食。
BP(1988,1993)隔夜禁食,实验期禁水。
USP22版禁食不禁水(实验过程)。
JP(XI)实验前数小时开始禁食。
一般认为:试验前不禁食,体温上升有报道:当日不禁食,温度稳定,但饥饿过久,血糖下降,产热量下降,体温下降。
所以实验前喂食1次较合适。
(8)对热原的敏感性兔子对热原的反应较敏感,但体温调节机构不稳定,正常体温幅度变化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对热原的耐受性增高,复试时,挑选试验次数少的进行试验。
一般规定不超过10次。
18其他注意1、固定方式2、血液制品3、动物购买4、复试问题异常毒性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ⅪC: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
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颈部上提,手掌和小拇指夹位臀和尾部。
将左后肢夹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之间。
动物的全身,特别是从颈部到胸部笔直地伸展开来。
给药完毕,拨出针头,放入盒中,观察即时反应5只,正常饲养。
当同样的药物再次进入机体内、抗原与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导致组织细胞损伤、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起局部水肿、抓鼻、竖毛、呼吸困难、窒息、痉挛、死亡等。
产地:欧洲,属于哺乳GANG分短毛、长毛、刚毛三种2性情温顺、胆小、不咬人不抓人听觉和嗅觉发达出生后片刻能活动:2-5天离笼饲养寿命:6-8年成熟:4-5月♀5-6月♂孕期:62-72天产仔:3-5胎/年,1-6只/胎3豚鼠体重与年龄的关系体重g年龄雄雌初生55801日1001202月1502003月2002804月3003505月3504001年750800常用品系:1近亲系目前世界上有12个2短毛英国种:我国较多单位使用:英国种豚鼠杂交形成被毛颜色多样的非纯种短毛豚鼠。
3安哥拉种、秘鲁种、北西厄亚种-抵抗力差-易污染疾病,不宜用做实验。
饲养管理1喜欢生活在清洁,凉爽和安静的环境中。
2白天活动,夜间少食少动。
3易在寒冷环境中发生肺炎。
4食草动物。
体内不能合成维C,必须给新鲜蔬菜或混合饲料或者从水中加入维C。
∷过敏反应的四种类型1、速发型2、细胞毒型3、免疫复合型4、迟发型∷易引起过敏的药品∷已报道的中药过敏品种∷过敏反应应注意的问题降压物质检查法(附录ⅪG)本法系比较组胺对照品S与供试晶T引起麻醉猫或狗血压下降的程度,以判定供试晶中所含降压物质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组胺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磷酸组胺对照品适量,按组胺计算,加水溶解使成每lml中含10mg的溶液,分装于适宜的容器内,4—8℃贮存,如无沉淀析出,可在3个月内使用。
对照品稀释液的配制临用前,精密量取组胺对照品溶液适量,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成每lml中含组胺05μg的稀释液。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按正文规定的剂量,配成适当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试验时,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稀释液的注入体积应相等。
检查法取健康合格、体重2kg以上的猫或体重5kg以上的狗,雌者无孕.用适宜的麻醉剂如巴比妥类麻醉后,固定于保温手术台上,分离气管并插入插管以使呼吸畅通.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在一侧颈动脉插入连接测压计的动脉套管,管内充满适宜的抗凝剂溶液,以记录血压,也可用其他适当仪器记录血压。
在一侧股静脉内插入静脉插管,供注射药液用。
试验中应住意保持动物体温。
自静脉轮流注入上述对照晶稀释液,剂量按动物体重每lkg注射组胺005μg、01μg及015μg,每个剂量应各重复2~3次,如01μg剂量所致的血压下降值均不小267kPa,同时相应各剂量所致反应的平均值有差别,可认为该动物的灵敏度符合规定。
取对照品稀释液按动物体重每lkg注射组胺o1μg的剂量ds,供试品溶液按正文中规定的剂量dr,照下列次序注射一组4个剂量:ds、dT、dT、ds,。
然后以第一与第三、第二与第四剂量所致的反应分别比较;如dT所致的反应值均不大于ds所致反应值的一半,即认为供试品的降压物质检查符合规定。
否则应按上述次序继续注射一组4个剂量,并按相同方法分别比较两组内各对ds、dT剂量所致的反应值;如dT所致的反应值均不大于ds所致的反应值,仍认为供试品的降压物质检查符合规定;如dT所致的反应值均大于ds所致的反应值,即认为供试晶的降压物质检查不符合规定;否则应另取动物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