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鹩哥与八哥是国人较为喜爱的宠物鸟。之所以喜爱是因为鹩、八具有非常突出的宠物性,主要表现为:亲人,学语与放飞。所以每年才会涌现出大批的鹩、八饲养爱好者。然而饲养鹩、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摆在饲养者面前的问题还是不少的。为了方便初学者更好、更快地掌握鹩、八饲养的方法与要领,一、饲养前奏(三步曲)1、主题曲心态首先得明确养鸟的目的那就是快乐!如果喜欢钻研饲养技术,那你就以学习为快乐!如果只将鹩八当作伙伴,那你就以随意为快乐!如果喜见鹩八学语放飞,那你就以调教为快乐!总之因人而异,尽可能地“随时”变化你的快乐,因为随着饲养的阶段不同,你的快乐也有所不同。只要你时刻记住鹩、八是带给你快
2、乐就是真正的饲养爱好者!2、进行曲学习为什么我这么强调学习基础知识,因为鹩、八本身是饲养的核心,如果养不活鹩、八,还能给予你快乐吗?请大家在饲养之前务必要打好基础,新手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导致鹩、八死亡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我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一观点。学习是必需的,但学习同时也是快乐的,你如果是用心去学了就能体会到快乐!接着我来谈一下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习首先得耐得住寂寞,要通过不同的渠道用心地寻找有关于鹩、八的资料,细细地品读一些优秀的论文,品读后还得分析思考,这些过程都要耐得住寂寞。其次要学会摘录,有些饲养者不懂得怎样摘录才有利于自己。其实很简单,一般的无需摘录,一边看一边消化到脑子里记住了
3、,只有遇到一些争议较为激烈的或是通过学习还未能解惑的问题应该摘录,最好把各方的观点都摘录下来,然后在第二轮或第三轮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将问题明朗化,不一定就要找到答案,因为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准确的答案,而且有些问题不属于基础知识的范畴,可以在今后的饲养、学习过程中慢慢完善提高。大家不要忘了此时的学习是饲养前奏,关键是打好基础,不能急于求成!在此我还得重申一下我对如何成为一名高手的看法:学习基础知识先养活、总结实践所得再养精、天生个人悟性天造就。希望看过这部进行曲的朋友们能重视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总结,我将学习定义成进行曲的意思也正是表达学习是永不停止、不断固巩的,希望大家能明白!3、畅想曲笼具我
4、是一直提倡雏鸟应尽早入笼,特别是鹩哥雏鸟。因为鹩哥对周边的环境的变化较八哥更为敏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胆小。八哥在这方面也得注意,只是较鹩哥表现得不太突出。当雏鸟毛羽基本长齐后便可入笼并引导其上杠,如果天气尚寒可罩笼衣保温,注意温差。早入笼对雏鸟服笼有好处,服笼有什么好处呢?养过鹩哥的朋友应该有体会,我也时常听到有些朋友在抱怨小鹩入笼后闹笼很凶。伤了毛羽到是其次,因为都得换毛;破了皮肉也无大碍,伤口一般都会自行愈合;最担心的莫过于因为闹笼而养成一些坏习惯(也有说是神经性疾病),如仰头,钻杠等等。当然很多饲养者觉得这些对于鹩哥而言不重要,但我个人觉得重要,至少在品相上是有区别的。难道鸟主喜欢看着自
6、经久耐用、能摆能挂、四平八稳。2、适用空间充足、结构合理、便于清洗。3、美观材质优良、工艺精湛、简洁大方。注:简洁大方的意思就是养笼得简化笼子,突出笼中鸟的观赏性,尽可能地不让笼子本身挡住到人们观赏笼中鸟的视线,不然看清楚了笼,却看不清笼里的鸟,那样的笼子我认为并不合理。目前市面上的鹩八笼大体上可分为竹笼与金属笼。我们先来讲一下竹笼。竹笼的历史较为悠久,而且因为文化、风俗等差异,各地的竹笼都有着不同的特色,鹩、八笼也存在很多特色,根据我个人的认识与经验,以牢固、适用、美观作为评定标准,分别对几种鹩、八笼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1、北笼: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北派鹩、八竹笼。优点
8、于清理是其主要优点。缺点:使用后我也觉得有些细节可以改进,就是隔粪丝与大圈的固定不是很合理,包括托粪盘的拆卸不是很合理。改进的建议是隔粪丝、托粪盘与大圈可用竹钉固定。我认为竹笼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一定哪一款公认为最好的就听之任之,目前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川笼还是比较受欢迎的。至于金属笼,我个人不太提倡,主要是因为国产的金属笼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即便是一些进口的金属笼,在结构上也不利于鹩、八的饲养,当然如果成对饲养或群养鹩、八还是用金属笼比较合适。现今市面上的圆形不锈钢鹩、八笼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的,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功都存在问题。还有栖杠、水杯、食缸的选择我就简要地说一下:栖杠的材质有
11、鸟的前提下定义的。品种的优良是另外一个话题。问:那么鹩、八是否有品种之分?哪个品种好一些?答:是有品种之分,有不同的亚种。准确地说是分布地域不同,或是栖息地不同。至于哪个品种好些我就不知道了,再说目前我还没有见过较为权威的有关于鹩哥不同亚种在外形上存在哪些差异的料资,更不要说不同品种在学语能力上的差别了。而且鹩哥的栖息地分布非常广,国内的广西、云南、海南都有鹩哥。国外的就更多了,我分不出鹩哥有哪些亚种,也没养遍所有的亚种,即便是养遍了也只能是代表一两只的情况,所以关于鹩哥亚种的优劣我只能说抱歉,我不知道。八哥的分布更广,更说不清楚喽!问:你是如何挑选鹩、八雏鸟的?答:刚才提过头窝雏鸟学
13、足、呼吸通畅、鼻孔清洁、毛收身紧、腿爪有力、胸腹丰满、皮呈粉色、肛门洁净、讫食积极;健全的雏表现为:双翅平行紧收、扇动有力、腿正爪全、行动灵活。综述:选择鹩、八雏鸟注重三方面:健康健全、品相优质、灵气逼人。我个人在选雏时是集中精神,凭着自己的感觉,一眼望去最吸引我的那只就是我的初选,如果经检查确定健康健全后,我就认定它了。问:你认为鹩、八是公的好还是母的好?雏鸟时如何分辩呢?答:说心里话,我喜欢公鸟。原因很简单:我养过的鸟有很多种,除了鹩、八、鹦鹉之外还喜欢鸣鸟类。鸣鸟类中公鸟善鸣,而母鸟叫口单一,哪怕是四喜这种鸟,母鸟也有花腔,但不及公鸟悦耳,所以养过鸣鸟的人可能多多少少会带有公鸟情
14、结。另外一般公鸟无论在毛羽还是形态上都优于母鸟,这才让我偏爱公鸟。至于鹩、八的公母有何区别我也说不清楚,而且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一般的说法是公鸟善鸣,母鸟善语,但我认为学语只是鸟儿学到的一种叫口,所以我认为公鸟综合性比母鸟要好,但就鹩、八而言不是特别明显。至于如何分辩不好说,分公、母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就是经验,讲不出所以然。总之分公母就是件烦人的事儿,我在挑选雏鸟时只是感觉是公鸟就选了,其实选了自己喜欢的还分什么公母呢?又不像鸣鸟类,选了母鸟听不得欢唱,那才难受。选雏不在教,在于自己领悟,悟得几分是几分!选好了鸟就不要左右摇摆了,第一映像是最直观最真实的,选中了就是最好的,多去发
15、现它的优点。接着就开始进入饲养的过程了。我将饲养分为“雏鸟喂养”与“成鸟饲养”分别论述。三、雏鸟喂养保温:拿到手的鹩、八雏鸟一般的情况是毛羽初长成或是更小,需准备一个经太阳暴晒(消毒)过的保温箱,纸箱即可。大小可根据雏鸟的数量决定。保温箱设有出气孔,以卫生纸条铺底,每天需更改卫生纸条保持箱体内清洁,适当地晒晒太阳杀菌除湿,因为湿气太高很容易造成雏鸟得病。如果气温较低可于盒外包上旧毛衣保温,毛衣即能保温又利于空气流通。在保温这项工作上鹩哥雏鸟较八哥雏鸟更需注意,因为鹩哥雏出生较早,气温尚寒,而且抗寒能力不及八哥,一般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就可以了,有些食欲不佳的雏鸟有可能就是保温没有做好造成,
16、这个可以注意一下。填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鹩、八饲料和水揉成团状软食填喂。软食最好现做现喂,虽然也有朋友一次性做好软食存于冰箱内保鲜,但我个人不提倡,如果存于冰箱,取出后必须待软食转为常温后方可填喂。也有朋友在软食中加入一些别的成份,如果新手悟性高,能把握添加成份的尺度我不反对,我自己也会在软食中添加一些别的成份,在此我申明不提倡大家添加药类成份。软食的成份应注意三大元素:蛋白质、钙质与维生素,有利于雏鸟的综合发育。制作软食须注意饲料得充分软化,雏鸟太小时软食水份应充足,雏鸟稍大后软食硬度可适量增加。软食可以手指粗细为参考,截2厘米长左右填喂,直到雏鸟不再进食。填喂软食前最好用手指占水润喉,以
18、少些,先让鹩、八雏鸟熟悉水浴。最好在有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可强行洗澡,如果吓到雏鸟以后再引导其洗澡就难了。一般能自行水浴后其规律为:秋冬每隔三四天一洗,春季两天一洗,夏天每天一洗。另外得提一下,鹩、八对水盆也较为敏感,如果用惯了一种水盆,突然换成别的可能会出现出拒绝洗澡的行为,得慢慢引导。转食:由填喂软食转换成鹩、八自己进食的过程叫转食。当雏鸟羽翼丰满,表现出拒绝填喂或啄咬软食与啄笼的现象时便可转食。很多初级饲养者无法准确地撑握转食的要领,以至于为转食而烦恼。现将几种我所知道的转食手法罗列如下:1、在每次喂软食前,先进行转食训练。坚持手喂颗粒饲料,刚开始雏鸟只会啄咬不食入,咬了就丢掉,这是必
19、然的,多喂几天雏鸟就会慢慢学会将饲料吞入。然后再将饲料放于手掌中,让雏鸟自行取食,最后再引导雏鸟从食缸中自行取食,转食完成。2、先让雏鸟学会自行啄食软食后,将软食与颗粒饲料一同放于食缸中任雏鸟啄食,刚开始雏鸟可能只吃软食,慢慢地就能适应颗粒饲料。其实还有很多转食的手法,因人而异,我记得有一位朋友用圆珠笔帮助鹩八转食,方法是将笔芯去掉,再将颗粒料倒入笔中,然后将笔口对准雏鸟,雏鸟咬住笔口时就将颗粒料倒入雏鸟口中。所以这些只是手法不同,手法是得靠自己去摸索。这时,经验与悟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无论怎样,转食是个必然的过程,饲养者无需太过烦恼。另外要提醒一下,当鹩、八雏转食后仍应填喂软食,次数可减
20、为每日一次。好处有三方面:其一、软食易吸收,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其二、转食后的鹩、八未必能完全吃饱,所以加喂软食有利于发育;其三、转食后雏鸟便表现出反生躁动,填喂软食在稳定鸟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谈完了以上的内容也就结束了雏鸟的喂养过程,饲养者从此进入了成鸟的饲养阶段。四、成鸟饲养如果说雏鸟的喂养是一种责任,那么成鸟的饲养就是这份责任最大的回报养鸟的乐趣。我认为成鸟的饲养不外乎三点,和我们平常人一样,讲究:吃、住、行。所以关于成鸟饲养的要点我将围绕这三点展开。喂食:民以食为天,鸟亦如此,我认为食物得注重三大元素:蛋白质、钙质与维生素,在雏鸟填喂中我已提过。饲料对鹩、八的健康非常重要,所以
21、饲养者对饲料的选择也是煞费苦心。有在市面上或是网上选购的,也有找配方自己做的。但无论是哪种饲料,首先得保证新鲜。饲料的优劣可以通观其色、闻其味来初步辩识。好的饲料色泽自然,略带谷香。然后再查看其营养成份是否符合鹩八的生理需求。所以在此我想大胆地提出一个观点:专业饲料厂家所生产的饲料在成份的配比上应该优于民间自制饲料。为什么?我的分析是:虽然专业饲料厂家的配方也源于民间,但专业厂家至少具备实验设备,对于成份的配比比较科学合理,用数据说话。当然这并不代表自制饲料就差,自制饲料也是一种乐趣,我只是就成份的配比进行比较,谨代表个人看法。选定饲料后就得观察鹩、八食用后粪便的状况。较精的饲料吃得少拉得也少
22、,较粗的饲料吃得多拉得也多。但精料未必好,粗料也未必差。较理想的饲料食用后粪便色泽自然,不干不湿不臭,成条状型,外包一些白色粘膜。这里得提醒一下饲养者,如果更换了饲料,可能会造成暂时性稀便,这与病症的拉稀是有区别的,是一种正常现象,饲养者不必惊慌。只要精神好,适应几天就没事了,所以建议饲养者不要频繁更换饲料。关于饲料的保存我想简单提一下,现在有些饲料厂家开始重视饲料的包装,最理想的是罐装,便于保存。如果是袋装的,茶叶筒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在存放饲料前都会将饲料中粉末清除干净,这样做的好处是改善食缸积粉的问题,积粉太多容易变质,对鹩、八的健康不利。最后我想谈谈关于加喂食物的选择。除了饲料,一
23、般饲养者会加喂一些别食物,我推崇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加喂就不该天天喂,只是一种适当的补充,现在的人吃出来的毛病比饿出来的多,鸟亦如此。专业饲料基本能够满足鹩、八的需求,所以加喂食物讲究随心不随意。随心就是家中有时就喂点,家中无时不刻意;什么是不随意呢?就是确保加喂的食物无害、无毒、无副作用。我回想了一下我曾经加喂过的食物有:猪肉、米饭、馒头、苹果、梨、桃子、木瓜、葡萄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另外提醒大家加工后的副食品不要喂,带盐的食品不要喂,总体来说鹩、八食物的选择要贴近自然。环境:以笼具为主,周边环境以及自然气候为附组成了鹩、八的居住环境。家养鸟,笼具与鸟是密不可分的,在饲养前奏中我提到过
24、笼子的选择,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笼子的保养。金属笼的保养较为简单,一方面是清洗后应及时将笼子擦干,以防生锈;另一方面是随时检查与提高笼子的安全性能。而竹笼的保养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喜欢笼子文化的饲养者或许不认为复杂,而且乐在其中。竹笼的保养有以下几种:1、上漆: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给竹笼表面刷上漆,漆大至也分两种,一种是清漆,一种叫生漆(也叫国漆、大漆、土漆)。清漆一般用于普通的竹笼,上过一道清漆待干后用细砂纸轻拂打磨后再上几道,直至笼子表面包满;而生漆却是一门古老的技术,讲究工艺,所以一般用于较高档的竹笼。2、上油:把竹笼当成一种文玩的朋友喜欢上油。一般的做法就是将竹笼刷几道油,待
25、竹笼将油吃透后再进行擦拭,有的用布擦,有的用手擦,最终使竹材表面形成镜面效果,此之谓包浆。用什么油呢?一般有两大类:植物油与非植物油。植物油如:辣椒油、核桃油、橄榄油等;非植物油如:机油、硅油、婴儿润肤油等。植物油不适用于南方潮暖地区,容易发霉。上油的笼子得经常擦拭,即便使用过程中也得不定期地上油进行维护,但不建议伏夏之时上油,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笼子保养得更好。3、泡尿:一种产于贵州当地比较传统的做法,将竹笼浸于尿中,浸泡天数还是有讲究的,取出阴干后再上生漆或油漆。这种做法普遍面不广,也就不详细说明了。关于竹笼的保养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打蜡,选择一种较为合理并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才是关键。无论
29、不如天命,即便你做足了功课,花尽了心思,可能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病症,甚至随着鹩、八雏不断地成长会出现不同的病症,而且一些相同的病症却有着很多不同的病因,让饲养者大为苦恼。这便引出了饲养者该如何对待鹩、八的病症。1、应急措施:当发现病症后最忌讳急病乱投医,要冷静思考,细心观察。思考病因,观察动态。首先得先分清鹩、八是否真的得病,不要动不动就乱下药方,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饲料更换后几天会出现稀便的现象,结果很多人当作是拉稀,马上就喂药。所以确诊病因才是最首要的问题,无论是自己判断还是询问他人,都得确诊。然后再对症下药,有些病是不能拖的,需用药时还是得干脆一点。2、询医求方:很多饲养者知道自己
30、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别人,但唯独询问病鸟的治疗是最难的。为什么这样说,大家想想,人看病还得去医院由专家当面诊断,有些病还得求助设备确诊。病人会说话,能表达自己的不适,但病鸟呢?能说话吗?所以询问者在询问时应该将病前病后的情况表达清楚,尽可能地还原于现场的真实情况。当然最好是当面求医,这样能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因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3、如何下药:明确地说不建议使用人用药物,除非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饲养者。很多饲养者不懂得下药的轻重,更不解药物反应的作用,用药过猛反而加重病情。另外像土霉素之类的药品最早是供人使用,因为其安全性不高才降为鸡、鸭等动物使用,这类药副作用大,需慎用。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鸽子药
31、,至少目前国内对鸽子药的获取较为方便,而且鸽子药比较适用于鹩、八,如何使用,使用多少份量可按说明,也可根据体型的差异增减。4、恢复护理:注重两方面,体力的维持与温度的控制。得病的鹩、八体质也随之下降,适当地服用些电解质或葡萄糖续命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而且病鸟受不得风吹,得注意保温避风。只有做好恢复护理,病鸟才能彻底恢复。5、内外驱虫:最好能“不战而驱人之兵”,也就是说如果注意平时的饲养卫生,不必刻意使用药物驱虫。然而鹩、八雏多为野外掏取,可能在雏鸟本身都带有一些寄生虫,而且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鹩、八也极有可能在平时的饮食与活动中沾染寄生虫,所以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家的鸟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方法
34、但男的教语气自然有些生硬,所以我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学着那种和小朋友交流的语气教小鹩。虽然有点不自在,但说惯了也就习惯了。感觉用这种语气对着小鹩说话容易引起它的注意。所以提醒大家在教语时注重自己的语气!2、语调:指的是你说话的音调,有些朋友发音高,有些朋友发音低,这些都无妨。而最让人担人的就是语调忽高忽低,一句“你好”每次教都以不同的声调说出,这样就容易浪费资源。为什么呢?因为小鹩学语就像鸣鸟学声一样,把语言当作叫口来学,因此,小鹩很有可能将两种不同语调的“你好”当成两句话来学。试想:要是每次教语都以不同的语调发音,会不会增加了小鹩学语的负担呢,而且直接影响了学习新词汇的进度。所以提醒大
36、放在光线明亮处或是听到一些音乐时会激动一些,有利于学语。我觉得不完全对,准确地说是有利于练习所学词汇。一个是学,一个是练,得分清楚。只有在前期用心教语后,小鹩才会在兴奋时试着发出所学的词汇。我的方法是,前几个月先于安静处教语,尽量不要用光线和音乐来刺激小鹩,关键是听,不要管他站着、趴着还是跳着,只管教就行了;然后等你觉得教得差不多了,就放在窗口或光线好一些的地方,这样受光线刺激小鹩必然想发出声音,这时它最为熟悉的就是主人的语言,所以小鹩会以本能驱使自己尽快发出所学的词汇。所以学语的环境所指的就是“学”与“练”这两种环境的区分,学语时安静,练习时兴奋!不能混在一起,更不要认为放音乐能刺激转喉这样的观点,至少我不这么认为。还没学好就刺激小鹩只会起到使其学习其它声音或加深本口等反作用。放飞的要点:之前我也提过不精于放飞,而且放飞这门技术靠得是悟性,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