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印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任务来了!

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三个方面,详细列出了15个专项行动计划。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1

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健康知识。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2

实施合理膳食行动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

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

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3

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4

实施控烟行动

吸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

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

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5

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6

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7

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孕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是生命的起点。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8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

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9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

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10

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

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防控重大疾病

11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

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

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12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

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中西部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科技攻关。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审评审批。

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13

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

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

14

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

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15

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传染病和地方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

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

到2022年和2030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附:健康中国行动文件解读及主要指标

关于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政策解读

健康中国行动主要指标

领域

序号

指标

基期水平

2022年目标值

2030年目标值

性质

(一)

结果性指标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4.18

≥22

≥30

预期性

说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

倡导性

个人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

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说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管被异物堵塞的患者,通过向其上腹部施压,促进异物排出)等。

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主动提供健康指导。

政府工作指标

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实现

约束性

说明: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建立并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机制。

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

90

100

(二)合

成人肥胖增长率(%)

2002—2012年平均每年增长约5.3%

持续减缓

说明:体重指数(BMI)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体重指数≥28kg/㎡即为肥胖。成人肥胖增长率是指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2012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比2019年提高10%

比2022年提高10%

计算方法:具备基本营养健康知识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孕妇贫血率(%)

2013年为17.2

<14

<10

说明:孕妇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贫血,此指标是衡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监测孕妇贫血人数/监测孕妇总人数×100%。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2013年为8.1

<7

<5

说明:儿童生长迟缓是指儿童年龄别身高低于标准身高中位数两个标准差。

计算方法: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中位数﹣2个标准差)人数/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体重检查人数×100%。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g)

2012年为10.5

≤5

说明: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g)

2012年为42.1

25~30

说明:监测人群的每日食用油总消耗量与监测人群总人数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

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g)

30

≤25

说明: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具有甜味特征的糖类,以及单独食用的糖,常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

计算方法:监测人群的每日添加糖总消耗量/监测人群总人数。

16

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g)

2012年为296

≥500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17

每日摄入食物种类(种)

≥12

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18

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

2012年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

18.5≤BMI<24

说明:体重指数(BMI),2012年成人健康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

19

每万人营养指导员(名)

(三)

20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2014年为89.6

≥90.86

≥92.17

说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11个部门在2003年发布。

2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2014年为33.9

≥37

≥40

22

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操

23

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

24

鼓励医疗机构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场所等地方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25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多更好地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

26

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的人均长度(m/万人)

持续提升

27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

1.6

1.9

2.3

28

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

88

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

29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2015年为27.7

<24.5

<20

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

10左右

≥80

说明: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是指通过无烟立法而受到保护,避免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遭受烟草烟雾危害的人群数量。

计算方法: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群总人数/全国人口人数×100%。

31

个人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

32

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在控烟方面的引领作用

33

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政策,为员工营造无烟工作环境,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

34

建设成无烟党政机关

基本实现

持续保持

说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

(五)

35

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说明: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居民对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认可程度、行为改变等。

36

失眠现患率(%)

2016年为15

上升趋势减缓

37

焦虑障碍患病率(%)

2014年为4.98

说明:焦虑障碍是以焦虑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焦虑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两个方面。精神症状指提心吊胆、恐惧和忧郁的内心体验,常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指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焦虑障碍患病率美国为18.2%(2003年)、澳大利亚为14.4%(2007年)、巴西为19.9%(2007年)。专家预测,我国焦虑障碍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38

抑郁症患病率(%)

2014年为2.1

说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指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2周以上,有显著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并在发作间歇期症状缓解。抑郁症患病率美国2003年为6.6%、法国2002年为5.9%、巴西2007年为9.4%、澳大利亚2007年为4.1%。专家预测,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

39

6.5

7~8

说明: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损害认知功能、记忆力和免疫系统。

40

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41

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42

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名/10万人)

2.55

3.3

4.5

说明:2015年,中高收入国家精神科医师6.6名/10万。

计算方法: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人口总数×10万。

(六)

43

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

明显改善

持续

改善

说明:指当地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达标情况,包括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达标状况。

44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为12.5

≥15

≥25

说明:环境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的人数占监测人群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具备该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

45

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固体废弃物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

46

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倡简约绿色装饰,做好室内油烟排风,提高家居环境水平

47

学校、医院、车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定期开展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48

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化学品安全标签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七)妇

49

婴儿死亡率(‰)

6.8

≤7.5

5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1

≤9.5

≤6

51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19.6

≤18

≤12

说明:从国内外经验和发展规律看,我国妇幼健康主要指标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下降速率趋缓并进入平台期。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将呈现基本平稳态势,省以下范围内可能会出现小幅波动。

52

主动学习掌握出生缺陷防治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

说明: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对家庭带来很大影响。根据2016年调查,全球每33个婴儿就有1个有出生缺陷。学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同时,学习科学育儿和儿童早期发展知识,有助于提高养育照护能力,充分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53

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54

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为6个月以上婴儿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55

产前筛查率(%)

61.1

≥70

56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97.5

≥98

57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90

58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

52.6

说明:覆盖率以县为单位统计。

(八)中

59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31.8

≥50

≥60

说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实施这一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计算方法:学年体质综合评定总分80分及以上学生数/参加评定学生总人数×100%。

60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61

62

63

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64

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65

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

66

≥1

67

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

接近100

68

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69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

80

(九)职

70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2018年为2.36

稳步提升

实现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

说明: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职工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职工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

71

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比例(%)

明显下降

持续下降

说明:该指标提及的尘肺病是指经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诊断的职业性尘肺病。

72

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

73

鼓励各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评选“健康达人”,国家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应支持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并给予奖励

74

75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作压力

76

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

说明:《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健全职业病防治服务网络,显著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服务水平。该指标指设区的市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内职业病诊断工作,县级行政区域原则上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实现“地市能诊断,县区能体检”。

(十)老

77

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

2015年为18.3

有所下降

说明:降低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的发生尽可能延迟至生命的终末期,维持老年人的功能发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目标之一。

计算方法:65~74岁失能老年人数/65~74岁老年总人数×100%。

78

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

5.56

增速下降

说明:据预测,随着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绝对数量将呈上升趋势,我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将略有上升。美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2012年为11.6%,日本2001年为8.8%,韩国2008年为8.1%。

计算方法: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人群中,过去一年符合老年期痴呆诊断标准的人数/调查人群总人数×100%。

79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

不断提高

说明:引导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自我保健和促进健康的基本技能,增强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意识,可以强化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

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81

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

82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83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

说明: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

计算方法: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数×100%。

84

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

93

说明: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

计算方法: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数/养老机构数×100%。

85

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

(十一)

(十四)

尿

86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10万)

2015年为238.4

≤209.7

≤190.7

87

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

2015年为40.5

≥43.3

≥46.6

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10万)

2015年为10.2

≤9.0

≤8.1

89

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

2015年为18.5

≤15.9

≤13.0

说明:指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概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统计数据,美国为14.3%,英国为12%,俄罗斯为29.9%,印度为26.2%。

人群健康体检率(%)

持续提高

91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

说明:血压正常高值在医学上是指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的情况。

92

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基本实现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说明: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指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群,血糖轻微升高,无明显症状,但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的人群。

94

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95

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次

96

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

2012年为47

≥55

≥65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30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在测量血压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97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2015年为50

说明: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占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的比例。

98

高血压治疗率(%)

2012年为41.1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99

高血压控制率(%)

2012年为13.8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通过治疗将血压水平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者所占的比例。

静脉溶栓技术开展情况

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卒中中心均开展

101

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

2012年为19.4

≥27

≥35

说明:该指标是指35岁及以上居民中每年对自身血液中所含脂类进行定量测定的人群比例。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等。

102

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

2012年为36.1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在测量血糖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103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说明: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占年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比例。

104

糖尿病治疗率(%)

2012年为33.4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所占的比例。

计算方法:采取控制和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或)药物)者/调查确定的糖尿病人群患者数×100%。

105

糖尿病控制率(%)

2012年为30.6

说明:调查的18岁及以上糖尿病人群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及以下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及以下者所占的比例。

106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66.4

107

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

2015年为48

提高

说明:高发地区主要指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项目地区;重点癌种是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该指标是指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比例。

计算方法:高发地区所有重点癌症筛查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患早期癌的例数/筛查发现的患者总人数×100%。

108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

109

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取得培训证书的居民比例(%)

≥3

说明:依托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110

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

2012年为2.6

说明:该指标是指调查确定的40岁及以上慢阻肺人群中,在测量肺功能之前即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经过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诊断)所占比例。

(十五)

111

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

2018年<0.1

<0.15

<0.2

计算方法: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数/全国人口数×100%。

112

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

<1

<0.5

说明:指5岁以下儿童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比例。

计算方法:5岁以下儿童中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5岁以下儿童总数×100%。

113

肺结核发病率(1/10万)

<55

有效

控制

说明:有效控制是指我国肺结核疫情呈稳定下降趋势。

114

达到基本控制要求的包虫病流行县比例(%)

≥70#

说明:基本控制包虫病是指流行县人群患病率小于1%,犬及家畜感染率小于5%。

115

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数(例)

消除#

说明: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以按蚊为媒介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

116

血吸虫病防治

3.76万患者

有效控制和消除危害#

消除

说明: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73个国家。血吸虫病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2017年感染人数2.3亿人。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即现症晚期血吸虫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救治,防治措施全面落实,防控体系得到稳固加强。消除血吸虫病,指达到传播阻断要求后,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

117

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

保持基本消除#

说明:保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危害指全国95%以上的病区县达到控制或消除水平。

118

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

有效控制#

说明: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是指90%以上氟(砷)超标村饮用水氟(砷)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7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氟中毒达到控制水平,90%以上的病区县饮水型砷中毒达到消除水平。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是指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大力推广氟含量合格的砖茶,逐步降低人群砖茶氟摄入水平。有效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是指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95%以上的县居民户无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水源性高碘病区落实改水措施。

119

提倡负责任和安全的性行为,鼓励使用安全套

120

咳嗽、打喷嚏时用胳膊或纸巾掩口鼻,正确、文明吐痰

121

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积极接种疫苗

122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0

说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免疫规划内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计算方法:免疫规划内接种疫苗适龄儿童数/适龄儿童数×100%。

健康

水平

123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7

77.7

79.0

说明: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时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根据寿命表法计算所得;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75岁,高收入国家平均为80岁。

124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

2016年为68.7

显著

说明:是一个相对数据,估算的是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这一数据是基于现在人口的死亡率和普遍的健康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统计2018》数据,2016年中国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高于美国的68.5岁。

注:(1)本文件中的有关调查数据,未特别说明的,主要为官方抽样调查统计数据;(2)本主要指标表中,未写明年份的基线水平值,均为2017年数值;(3)#为2020年目标值。

THE END
1.结核病项目绩效自评报告按照《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__年卫生健康资金(重大传染病防控、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社指〔20__〕44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20__年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疾病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卫疾控字〔20__〕25号)、《济南市财政局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731899139.html
1.学校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方案(精选13篇)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那么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方案(精选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方案1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354312.html
2.学校除四害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除四害工作总结精选5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橱窗对全校师生进行除四害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四害”的危害及除四害的意义和 *** ,人人动手,个个参加,经常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大力清除校园内“四害”孽生地和孽生物,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除四害活动,把除害防病宣传教育纳入创建健康学校的重要内容。 http://www.blxiazai.com/post/18752.html
3.陕西职院召开传染病防控及食品安全工作会议12月2日下午,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庆主持召开了传染病防控及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后勤保障部、校医院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会。 会上,后勤保障部刘维奇、南昂分别从校园公共区域消杀、垃圾及时清运及垃圾台消杀、食堂安全检查及食品安全检查督查、学校饮水安全、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等几个方面作了汇报,重点汇报了目前工...https://www.spvec.com.cn/info/1049/25225.htm
4.宣传工作实施方案6篇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切实加强学校包虫病防治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州预防包虫病规范犬只管理办法》的通知,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拟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https://www.liuxue86.com/a/4942628.html
5.关于印发《昌吉市2020年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第二阶段:(2020年4月-7月)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中小学中开展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犬感染检测,对全市各级医院进行回顾性调查 3、第三阶段:(2020年8月-9月)利用各类培训班、学习班以及专干例会,对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关人员以及各学校师生进行健康教育。 http://www.cjs.gov.cn/gk/wj/890571.htm
6.学校疾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11篇)落实突发事件专项资金,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治物资供应和保障,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七、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上级有关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 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文件同时废止。 学校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3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4939.html
7.学校宣传工作方案(通用16篇)为切实组织好相关宣传活动,制定了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这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坚持“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思想,按照“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师生生活”的原则,以宣传教育进学校为要求,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途径,广泛动员我校全体师生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3101888.html
8.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资料汇编(五)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燎原计划、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http://www.ahzyygz.edu.cn/show/18359/site/2544
9.防治地方病工作方案(通用11篇)旦八中心小学地方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现依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与目标: (一)任务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5jq58a1.html
10.学校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16篇(全文)传染病是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一类疾病,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场所,传染病一旦传入学校极易造成传播流行。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校长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主管校长、保健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学校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eyjxxvr.html
11.学校工作计划(精选13篇)3.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防范管理体系,强化“一岗双责、全员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岗位管理实名制,创新安全隐患前置处理办法,实施学校安全管理问责制,推进安全制度有效落实,确保安全措施不空转。 4.推进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建设。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要求,确保课程、课时、教师、教材,增强师生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提...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152096.html
12.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印发《全区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是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三是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四是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38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