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词解释

1.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因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而导致,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2.阿米巴肿amoeboma肠阿米巴病的慢性病变,因肠壁肉芽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局限性包块称为阿米巴肿,多见于盲肠,可引起肠梗阻,易误诊为肠癌。

3.阿米巴病amoebiasis阿米巴病指溶组织阿米巴侵入人体组织所形成的疾病,现在在全世界广为流行。

阿米巴原虫主要侵及肠形成阿米巴肠病,但亦可通过血流潜入肝、肺、脑、皮肤、眼及口腔等组织而感染致病。

还可通过直肠病变直接蔓延,造成阴道,宫颈,肛周皮肤等部位的病变。

4.变应原allergen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allergen)。

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药物和一些化学制剂)。

有时变性的自身成分作为自身抗原,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发生。

5.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体内的活成虫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因此成虫可继续存活,这种活动性感染和免疫力并存的现象即称为伴随免疫。

例如在血吸虫感染,活的成虫能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已存在的成虫不发生影响,成虫可继续存活,但可作用于侵入的早期童虫,因而可以防御再次感染。

6.包囊cyst原虫的滋养体在不良条件下,分泌外壁,进入不能运动、不能摄食、代谢相对缓慢的时期。

原虫的这段时期称为包囊。

7.胞咽cytopharynx原生动物特别是纤毛虫类取食的细胞器。

从围口部到细胞口的体表为陷凹部,从那里向体内伸入的管状部即胞咽。

8.胞口cytostome多种纤毛虫类的一种摄食细胞器,为体表或体表凹陷部的一个开口,称为胞口。

从胞口进入体内有一细长的管道,称为胞咽。

食物由胞口进入,通过胞咽,在胞咽末端形成食物泡。

9.鞭毛flagellum是原虫较长的运动细胞器,数量较少,位于虫体前端、侧面和后端。

从毛基体发出,是由胞质内的微管或微丝构成的,可帮助原虫做各种运动。

10.抱雌沟gynecophoralcanal血吸虫雄虫的身体自腹吸盘以后变宽变扁,两侧边向腹侧卷屈,形成抱雌沟,雌虫通常是处在这个抱雌沟内,形成雌雄合抱状态。

11.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metamorphosis有些昆虫完成生活史需要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而不经过蛹期,这类昆虫的变态称为不全变态。

不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相似,但体积较小,性器官尚未发育。

12.不育囊infertilecyst有的棘球蚴囊内没有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为不育囊。

13.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和本能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

14.胞饮pinocytosis是原虫摄取液体食物的过程。

15.保虫宿主reservoirhost指有些寄生虫的成虫(或原虫寄生于人的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以传染给人,在流行病学上,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6.蜱瘫痪tickparalysis有些蜱的唾液内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注入宿主体内后,能阻断宿主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递质的释放而导致传导阻滞,引起肌肉麻痹,出现瘫痪,称为蜱瘫痪。

17.虫媒病arbo-disease这种病原体由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18.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sBS进入肝细胞的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在发育繁殖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有的发育较快,有的发育较慢。

这部分发育较慢的子孢子就称为迟发型子孢子。

迟发性子孢子的存在是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的原因。

19.出芽生殖budding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亲代借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但是子代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

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

20.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ityDTH即IV型超敏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一种类型,该型反应均在接触抗原24小时反应出现反应,故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反应包括识别相、激活相和效应相三个连续的过程。

血吸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一种迟发型的超敏反应。

21.雌雄异体diecious雌雄生殖器官存在于不同虫体的现象。

22.成囊encystations原虫滋养体在遇到不利的环境后,形态逐渐变圆,并且分泌囊壁,进入包囊阶段的过程。

23.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amoebiasis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通过侵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在肠外的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形成肠外阿米巴病。

尤其经肠系膜静脉、门静脉而到达肝,形成的肝脓肿最常见,国内临床资料统计,阿米巴痢疾合并阿米巴肝脓肿者为1.8%~10%。

阿米巴肝脓肿可为单个或多个,但以单个者为多见,且多位于肝右叶(80%)。

肠外阿米巴病还见于肺、脑和皮肤等处。

24.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在同一寄生虫体内同时存在雌雄生殖器官的现象。

25.长期寄生虫permanentparasite指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如蛔虫、鞭虫及钩虫等的成虫永久地寄生于宿主的肠道内。

26.棘球蚴病hydatiddisease,echinococcosis棘球蚴病由棘球绦虫属的幼虫(棘球蚴,俗称包虫)寄生人体脏器而引起的疾病。

又称包虫病。

中国常见的有两种。

①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

最常见的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

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内,其虫卵为中间宿主牛、羊或人吞食后,六钩蚴在小肠内脱出,钻入肠壁随血流至肝脏或肺、肾、脑及骨骼内发育为棘球蚴,但发育缓慢,常在感染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为压迫局部组织或邻近器官而出现的症状。

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以及B超对诊断很有价值。

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可辅以化疗,无法手术者可以长疗程丙硫苯咪唑治疗。

②多房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

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

成虫寄生在狐、狼及犬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鼠类,人并非其最适宜宿主,其囊蚴发育较慢,且无或甚少头节。

它与细粒棘球蚴的不同在于生发层外无囊壁,以芽孢样向外突出,产生多个新囊泡,并向周围肝实质浸润,也可转移到其他器官,肝脏以外的病变多为转移灶。

患者大多有打猎或与皮毛接触史。

临床上有肝脏肿大、表面呈结节状、质硬等症状,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

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治疗以早期手术切除病变为主,也曾有以丙硫苯咪唑治愈的病例报告。

27.棘球蚴砂hydatidsand棘球蚴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28.长期寄生虫permanentparasite指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29.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

作为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其体内必须存在有或者从其体内排出并能在外界或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的寄生虫的某个阶段,例如疟疾病人或带虫者血中存在的成熟疟原虫配子体、丝虫病人血中的微丝蚴、血吸虫病人或保虫宿主从粪便中排出的血吸虫卵、滴虫性阴道炎病人白带中的滋养体等。

注:有些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人,如疟疾;有些是人和家畜或野生动物,如日本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有些是家养动物,如包虫病。

因此,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因虫种的不同,可以是人,或者动物,或者是人和动物。

以人或/和家畜作为传染源的寄生虫病,在其它条件具备时,易于在人群中构成流行;而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寄生虫病,则因人们进入原发性自然疫源地而感染。

从广义上说,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不仅指体内有寄生虫的宿主,而且也指那些有寄生虫感染期存在的外界环境,例如,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有感染性蛔虫卵的土壤以及有寄生虫感染期寄生的中间宿主或昆虫媒介等。

30.传播途径modeofinfection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者体内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通常经过食物、水、土壤及接触等途径传播。

注:根据寄生虫生活史的不同,有些虫种可从传染源直接传染给人体,如阴道毛滴虫;有些虫种从传染源排出后需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再感染人体,如钩虫和蛔虫;有些虫种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到感染期才能感染人体,如吸虫、绦虫等;有些虫种需要媒介节肢动物叮刺吸血,将寄生虫的某一阶段吸入媒介体内继续发育或/和繁殖到感染期,才能再传染给人体,如丝虫和疟原虫。

31.成虫adult在此阶段虫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可产生交配。

32.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3.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以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者。

由于带虫者没有临床表现常被忽视,因此在流行病学上常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34.带虫免疫premonition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对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而是维持在低密度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残存的寄生虫,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

例如在人体疟原虫感染,当未经治疗但临床发作停止以后,体内疟原虫的数量维持在低水平,但未被完全清除,对相同虫种的重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35.动合子ookinete在疟原虫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后,合子逐渐变长,可游动,成为动合子。

动合子能穿过蚊胃壁,在蚊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卵囊。

.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是指人体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的现象。

在消化器官内,两种以上寄生虫的同时寄生并非少见,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或猪带绦虫等。

有时一个患者亦可同时感染有消化道寄生虫和组织内寄生虫,如蛔虫和脑囊虫,猪带绦虫和旋毛虫等。

37.顶突rostellum亦称额、小喙。

系绦虫类固着器之一,为可从头节前端出入的结构。

有的种类(有钩绦虫)其顶端具向后方的倒钩(hook)列。

通常有4个吸盘。

收缩至头节中时,其外侧的鞘状部称为顶突囊。

38.动基体kinetoplast是杜氏利什曼原虫胞质内的一种细胞器,呈腊肠状,内含由DNA组成的纤丝,在虫体发育过程中能分化出新的线粒体。

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线粒体。

39.二分裂增殖binaryfission二分裂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横裂,如草履虫;或者是斜分裂,如角藻。

40.二名制binominalsystem寄生虫的拉丁文命名采用了二名制,前为属名,后为种名,如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

41.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疟疾进入潜隐期。

此后,由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大量增殖引起疟疾再次发作,即称为疟疾复发。

42.肛门拭子法analswab肛门拭子检查法主要用于蛲虫病的检出,因雌性蛲虫在夜间到肛门外四周产卵,故用肛门拭子检查法易于找到蛲虫卵,而用粪便涂片则很难检出蛲虫卵。

另外,猪带绦虫及牛带绦虫病时也可用此法查到相应的虫卵。

43.根丝体axoneme根丝体是在>鞭毛虫类连结鞭毛基部的基体和核之间的纤维状结构。

但并非所有鞭毛虫都有此结构。

44.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45.感染阶段infectivestage是指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能够使人体感染的阶段,也叫感染期。

46.寒冷型疟疾algidmalaria寒冷型疟疾是以低热、虚弱、厥冷、呕吐、呼吸加快和严重腹泻为特征的疟疾类型。

这种疟疾可因肾上腺危象或内毒素经胃肠吸收而造成严重后果。

47.缓殖子bradyzoite弓形虫包囊内的滋养体称为缓殖子。

其形态与速殖子相似,但虫体较小核稍偏后。

包囊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在一定条件下可破裂,缓殖子进入新的细胞。

缓殖子是弓形虫慢性感染的主要形式。

48.环蚴沉淀试验circumlarvalprecipitintestCPT用于旋毛虫病诊断的一种免疫学实验方法,对诊断早期旋毛虫病非常有用,但对慢性感染则无诊断价值。

49.环卵沉淀试验circumovalprecipitintestCOPT是诊断血吸虫病的一种免疫学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抗血吸虫的特异性抗体,如果阳性说明近期感染血吸虫。

阳性率在90%以上与粪检阳性符合率达95%以上,对血吸虫的感染有早期诊断价值。

经过系统治疗的血吸虫病人3~4年后该试验可为阴性。

50.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cycle疟原虫在干细胞中增殖的大量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它们首先发育为中央有一空泡、核偏在一侧的环状滋养体(环状体),进一步发育为可伸出伪足的大滋养体,其体内不断沉积出无法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颗粒沉积在红细胞中,称为疟色素。

成熟的大滋养体几乎占满了红细胞,原虫再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成熟后,红细胞膜破裂,每个裂殖子则侵入其他红细胞。

由于大量红细胞破裂以及裂殖子的代谢产物释放到血液中,引起人生理上的一系列反应,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交替出现的症状,俗称“打摆子”。

由于每个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又形成新的裂殖子的周期为48小时,故称之为间日疟原虫。

5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cycle也有称作红细胞前期(pro-erythrocyticcycle),当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叮人时,原虫将子孢子随唾液注入人体。

子孢子随血流首先侵入肝细胞,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为滋养体,然后进行裂体生殖,核经过多次分裂,形成裂殖体,细胞质和细胞膜再分割并包围每个核,从而产生大量裂殖子,裂殖子使肝细胞破裂,逸出后将进入血液。

这一时期约需8—9天,即为该病的潜伏期。

52.黑热病kala-azar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内脏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引起的一种疾病。

因患者皮肤常有色素沉着以及发热,所以称为黑热病(kala-azar)。

53.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受益,互相依赖。

54.化蛹pupation昆虫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

55.环状体ringform疟原虫早期滋养体的胞质较少,中间出现大空泡,胞质呈环状,细胞核位于虫体一侧,颇似戒指的宝石,故疟原虫早期滋养体又称环状体。

56.核周染质peripheralchromatin指附着在细胞核核膜内壁上的一部分染色质,可在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结肠内阿米巴的原虫见到。

核周染质的分布可用来区分虫种。

57.棘球蚴病hydatiddisease,echinococcosis棘球蚴病由棘球绦虫属的幼虫(棘球蚴,俗称包虫)寄生人体脏器而引起的疾病。

58.棘球蚴砂hydatidsand棘球蚴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59.假头capitulum蜱螨亚纲节肢动物虫体前端的颚体,又称假头。

60.接合生殖conjugation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结合在一起,交换核质后分开各自分裂。

这种有性生殖方式称为结合生殖。

61.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parasite指既可营自由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如粪类圆线虫。

62.间接型生活史indirectlifecycle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道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这样的生活史类型就是间接生活史。

63.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transmission节肢动物在传播病原体的过程中,病原体的形态和数量没有发生改变,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机械性传播。

64.机会致病性寄生虫opportunisticparasite一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如卡氏肺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等,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性寄生虫。

65.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现象中,受益的一方叫寄生物,属于动物的寄生物则称为寄生虫,即永久或暂时地生活在其它动物的体表或体内获得营养并使对方受害的无脊椎动物和原生生物。

66.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具体讲,寄生是指一种生物永久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获得营养,并给对方带来损害的现象。

例如,蚊虫叮刺人体吸血是属于暂时的体表寄生现象,蛔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是属于长期的体内寄生现象。

68.寄生虫病parasitosis如果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寄生虫病。

69.假包囊pseudocyst弓形虫速殖子在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进行分裂繁殖,形成被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称为假包囊。

假包囊缺乏包囊的囊壁。

70.疥疮scabies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人皮肤表皮层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

通过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染。

71.极丝polarfilaments从微小膜壳绦虫的胚膜两极发出的丝状结构。

72.口囊buccalcapsule线虫中连接口孔和咽部的腔室结构,通常可用作鉴别钩虫的标志。

73.利杜体Leishman-Donovanbody,LDbody利杜体就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是黑热病的病原体,裂殖子merozoite:某些原生动物无性生殖过程中的产物。

如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成长为晚期滋养体,随即核分裂为若干个,而细胞质不分裂,称裂殖体(schizont)。

最后细胞质分裂,每个新核各被一部分细胞质包裹成为许多新的个体,称裂殖子。

裂殖子释放出来后,重新进入另一红细胞,再发育为裂殖体和裂殖子。

74.卵囊oocyst是在原虫生活史中有性生殖阶段由其滋养体转化而来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其本身可作为原虫的感染阶段,如隐孢子虫,或经增殖形成大量的感染期虫体,如疟原虫。

75.卵胎生ovoviviparity是指虫卵在雌虫虫体中已经孵出而直接产出幼虫的一种生殖方式,例如旋毛虫和丝虫。

76.龄期instar昆虫幼体发育过程中需蜕皮数次,两次蜕皮之间的时期,称为龄期。

77.毛基体blepharoplast鞭毛虫胞质中的粒状结构,根丝体从毛基体发出形成鞭毛。

78.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寄生虫在急性或隐性感染后,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并经常或间断的排出体外,这类寄生虫感染病程进展缓慢,称为慢性感染,是寄生虫病的临床特征之一。

79.免疫逃避immuneevasion寄生虫在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能够生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80.拟染色体Chromatoidbody在阿米巴包囊中深染的、呈棒状或柴捆状类似于染色质的结构,与营养储存有关。

81.脑型疟cerebralmalaria凶险型疟疾之一,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引起。

脑型疟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诸妄、急性神经紊乱、高热、昏睡或昏迷、惊厥。

因为含有成熟红内期疟原虫的红细胞多在深部血管中聚集,且以脑部为主,所以患者常有昏迷症状。

昏迷并发感染或呕吐和惊厥是常见的死因。

儿童脑型疟的死亡率为6%~5%。

脑型疟疾的发病机制尚停留在各种学说阶段,主要有机械阻塞学说、炎症学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说等。

大多数学者支持机械学说。

此学说认为脑型疟是由于脑部微血管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PRBC)阻塞,导致脑缺氧、脑细胞坏死有关。

82.内质endoplasm内质和外质不同,呈溶胶状,内有细胞核、细胞器和内含物。

有代谢、营养储存、生殖等功能。

83.疟疾malaria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在人体寄生而引起的疾病,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出现寒颤、发热、出汗,俗称‘打摆子’。

长期的疟疾患者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表现(扩展世界卫生组织)。

84.疟色素malarialpigment在阿米巴包囊中深染的、呈棒状或柴捆状类似于染色质的结构,与营养储存有关。

85.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larvamigrans幼虫在内脏器官中移行,引起各有关脏器的损害或全身症状,其中以肺部损害为多见。

有些蠕虫幼虫还可以从内脏移行到皮下组织,产生嗜酸性肉芽肿而形成皮下结节或包块。

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有猪蛔虫、犬弓蛔虫、猫弓蛔虫、动物丝虫(如犬恶丝虫等)、棘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海异尖线虫的幼虫,斯氏狸殖吸虫和肝片形吸虫的童虫以及曼氏裂头蚴等。

注:有些蠕虫幼虫既可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也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等,可同时引起皮肤及内脏的病变。

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蠕虫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均具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明显的变态反应现象。

由于幼虫移行症的病原学检查比较困难,常不易获得阳性结果,故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86.偶然性寄生虫accidental或incidentalparasite指某些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的寄生虫。

87.配子体gametocyte疟原虫经过数轮裂体增殖之后,部分侵入红细胞的裂殖子不再进入增殖,胞质增多而不产生伪足,最终发育成圆形、卵圆形或新月形的个体,称为配子体。

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雌配子体较大,胞质致密,雄配子体较小,胞质稀薄。

88.配子生殖gametogony原虫先分化成雌雄配子,而后结合为合子,再进行无性增殖。

THE END
1.肝包虫病潜伏期能检查出来吗?有问必答包虫病潜伏期也可以检查出来,一般是做全身化验,比如x线,超声,CT,放射,等等。包虫是寄生虫病,它的...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85471482.htm
2.肝包虫病潜伏期能检查出来吗?肝胆外科问题描述:肝包虫病潜伏期能检查出来吗? 医生回答(1)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指导意见:包虫病潜伏期也可以检查出来,一般是做全身化验,比如x线,超声,CT,放射,等等。包虫是寄生虫病,它的表现为瘙痒,皮疹,水疱等症状建议您及时到医院,根据您的情况,明确诊断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22-07-18 10:...https://m.bohe.cn/iask/mip/xfxfc22vk2fnfv4.html
3.包虫病的检查方法你可能对包虫病了解不多。事实上,包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潜伏期长,发病缓慢,症状不明显。因此,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疾病。那么,如果你患有包虫病,我们应该去医院做哪些检查呢?让我们介绍一些检查方法。 1、临床诊断: 生活史或旅游史在流行地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时在诊断的建立中起着关键作用。包虫病患者早...https://dise.fh21.com.cn/article/347066.html
4.寄生虫5、3实验室检查在各种病料中,检查病原体(虫卵、幼虫和成虫),这是诊断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5、4治疗性诊断在初步怀疑的基础上,采用针对一些寄生虫的特效药进行驱虫试验,然后观察疾病是否好转。若临床症状渐轻或消失,或患畜体内有虫体排出,进行检查鉴定,从而达到确诊目的。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20317829_436089352.html
5.包虫病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包虫病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必答题 每队每人两题,每题5分,均为单选题,答题时间不得超过20秒,其他队员不得代为作答或提示,否则扣5分。 1.什么是包虫病?( ) A.包虫病是棘球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传染病 B.包虫病是草原上蚊虫叮咬引起的疾病 C.肝包虫病是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D.肺包虫病是结核杆菌感染...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05/8023035114005010.shtm
6.肝包虫病的潜伏期是多久病情描述: 肝包虫病的潜伏期大概是有多久?医生回答(1) 陈德轩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肝包虫病的潜伏期可长达5~30年,因为早期症状常常不能被观察到,经常不会被发现,直到死亡解剖时才发现。并且包虫囊体积太小,可小如葡萄,不易被观察到。当包虫囊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大至囊内容达20000ml,...https://mip.pingguolv.com/ask/dj3sijc.html
7.包虫病中文名:包虫病。 英文名称:hydatidosis, hydatid disease。 别名:棘球蚴病。。 病原学:细粒棘球绦虫。 主要症状:腹痛,黄疸。 主要病因:寄生虫感染。 传染性:有传染性 季节分布:四季。 传播途径:与狗密切接触,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指后经口感染。 潜伏期:数年至数十年不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0/14/18452_952509715.shtml
1.包虫能不能在潜伏期内检查出来?能治好吗?有问必答问题描述:包虫病能不能在潜伏期内检查抗体出来?能治好吗?能不能在潜伏期内检查出来?能治好吗? 医生回答(1) 李俊香 主治医师 三河市高楼中心医院 指导意见:如果感染包虫病一般潜伏期是可以检查出包虫的,包虫是寄生虫病,做全身化验可以明确诊断,可表现为瘙痒皮疹水泡等症状 2017-05-28...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70528/128584164.htm
2.包虫病不能吃什么喝什么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蚴虫感染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也称棘球蚴病。本病分布于全球广大牧区,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本病主要是由于人感染了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包虫病可潜伏在人体内数年至数十年不等,临床症状根据其寄生部位...https://www.jd.com/pccontent/11750808?hy_entry=SEO_DPAsk&seoRedirectFlag=true
3.包虫病答案(通用10篇)2.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查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等。3.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肝、肺等器官的占位性疾病。 八、如何预防和控制包虫病?(20分) 1、加强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qmp1otc.html
4.包虫病潜伏期权威文章包虫病潜伏期大多数在1~30年之间,会存在个体差异情况,属于是正常。 包虫病多数是指急求绦虫幼虫寄生于人体从而导致一种寄生虫病,大多数包括伏氏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等多种,感染以后出去一般并不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明显症状,通常会存在一定潜伏期,随着病情发展有可能会引起肝包虫病情况,会使患者身体出现腹部疼痛等...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292952.html
5.养猫猫的主人是不是也该驱虫?看了包虫病睡不着了。有没有专供养宠物的人吃的驱虫药?或者预防疫苗。。那些奇怪的病潜伏期还几十年,看得我毛都立起来了。。或者说给她驱过虫就会没事求治愈!!!还有,你们的猫厕所都在哪?因为猫和我一个屋,同吃同睡。。猫厕所也在我屋里。。会不会呼吸的都是细菌……我是不是心理变态了。。。但是真的怕。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341704
6.科普知识包虫病你了解吗?值得强调城市养犬者、密切接触动物毛皮的工人都是高危人群,而草原地区人畜共饮同一水源的居民感染率甚高。患者就诊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但由于包虫病的潜伏期很长,可达10-30年,由此推断,包虫病一般的潜伏期为儿童和青少年期。 13 肝包虫病表现是怎样的?会并发哪些疾病?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53948
7.包虫病潜伏期长包虫病包虫病潜伏期长 包虫病又叫棘球蚴病,是中国西北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虫多寄生在狗、牛、羊等动物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草场、水源等。人如果接触这类动物,或者误食入含有虫卵的水或其他食品,就可能会沾染动物身上携带的包虫虫卵。 包虫病又叫棘球蚴病,是中国西北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虫多寄生在狗、牛、羊...https://www.zhzyw.com/crb/bcb/12710177H7E1077EJK62D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