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先生在家庭聚会饱餐后,出现了一阵一阵的腹痛,家人将其送往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微创中心门诊就诊。B超结果显示:“考虑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在医生的建议下,刘先生决定入院治疗。
通过消炎镇痛等处理,刘先生症状明显缓解,但结石仍在胆囊,医生告知需要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刘先生思量后问医生:“胆囊摘除了,这没了“胆量”,我会被堂客拿捏的死死的,能不能帮我碎个石?”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刘先生顺利在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迅速,3天出院。
得了胆结石能不能保胆?能不能碎石?这几乎是每个胆囊结石患者的纠结之处。今天,专家就为我们科普一下有关胆囊结石的那些事儿。
胆囊结石为什么不能通过体外碎石治疗?
如果通过碎石把胆囊里的结石击碎后,石头势必会随着胆汁进入胆管中,而胆管通往肠道的开口很小,直径仅1-2mm,结石在胆总管里积聚,将诱发更为严重的胆管炎甚至胰腺炎。
而肾结石采取碎石是因为泌尿系统管径比较大,碎石头能够通过尿道口排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胆囊结石不能通过体外碎石治疗的原因所在。
胆囊结石一定要采取胆囊切除手术吗?能保胆取石吗?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有10%,对于胆囊全切,大家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和恐慌,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器官,术后胆管会代偿性的扩张,胆管的黏液腺分泌增多,一样也能起到胆囊储存胆汁的作用。
根据《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中强调胆囊切除术是胆囊良性疾病的唯一治愈性手段,并提出无症状胆囊结石也建议行手术切除。对于胆囊结石数量多、结石直径大于2-3cm,胆囊壁钙化明显增厚,伴有胆囊息肉及慢性胆囊炎等情况及反复发作的胆囊梗阻、胆绞痛,造成形态功能异常,或存在继发肝外胆道梗阻感染、胰腺炎、癌变的高风险时,应该及时行手术治疗。
而部分患者胆囊内仅有一枚或数枚结石,胆囊功能良好,处于无症状期或有症状的早期,可以采取保胆取石,但仍有结石复发的风险,甚至出现癌变的可能。
胆囊切除术后会有什么影响?切除病变的胆囊后,大多数患者与正常人一样,无明显差别,个别前期进食高脂或难消化的食物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不适的表现,此时只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一般术后3-6个月可以恢复正常。
据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中心三病区(微创中心)主任徐大勇介绍,目前胆囊切除手术几乎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器械通过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孔进入腹腔,一般在半个小时完成胆囊切除,并且从小孔中将切除的胆囊取出。胆囊切除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住院时长仅需4-5天。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徐大勇呼吁大家注意在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三餐规律,同时多饮水;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及豆制品等;食物中还需要保证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等;及时走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供稿:普外中心三病区曾恋恋、邓科平;审核:徐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