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云区某连锁药店内,店长介绍称,相较一个月前,近期藿香正气液、十滴水、金银花颗粒、清凉油等药物的销量出现明显涨幅,金银花颗粒、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药物的问询度、成交量都有所上升。“部分消费者会主动咨询药师,要常备哪些防暑药物;还有的则根据自身需求和生活经验自行选择药物。”其介绍称。
空调房警惕“干眼症”,眼药、驱虫药需求攀升
此外,记者了解得知,近期部分驱虫药的市场需求也在增长。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入夏比较适合用驱虫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对此,大参林药师何黎敏表示:如要服用儿童驱虫药,建议儿童定期到医院化验大便,确定体内是否有寄生虫以及所患肠道寄生虫的类型,如果有的话,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症驱虫药。“小儿肠道寄生虫病患病率较高,其中以蛔虫、蛲虫最为常见。目前市面销售的驱虫药有多款,功效有针对多种寄生虫和仅对某种寄生虫有效。如需治疗蛔虫、蛲虫感染,常用的儿童驱虫药有磷酸哌嗪宝塔糖、阿苯达唑。”何黎敏介绍称。
荔枝上市、看球熬夜,清热降火药走俏
夏至已至,尽管荔枝上市后价格居于高位,但不少人还是一不小心吃过量。伴随荔枝热卖,近期清热降火药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销景象。据了解,适当吃一些荔枝可以很好地起到开胃的作用,其还可以帮助止咳、养脾,但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专家表示,荔枝吃多了非常容易导致人体“上火”,有的会出现流鼻血症状,有的则引发口腔溃疡与牙龈出血发炎等,所以吃荔枝别贪多,吃多了可能导致“上火”。
此外,从中医角度来说,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荔枝,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者或有急性炎症者,这些人群不宜吃荔枝,吃了会加重病症,特别是儿童患者。
记者走访广州本地零售药店得知,近期包括白云山口炎清颗粒、花城抗病毒口服液等在内的清热降火药物出现了销售小高峰。“不仅仅是因为吃荔枝导致清热降火需求大,看欧洲杯熬夜等,也容易导致‘上火’。”一位执业药师这样告诉记者,口炎清颗粒药性温和,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等纯天然中药精心组方而成,适用于广大消费者,对于吃荔枝、熬夜导致的阴虚火旺、口腔炎症等问题,有一定疗效。夏季慢性咽炎容易复发,这也促使口腔咽喉类药物在市场上呈现出热销态势。
提醒:中暑由轻到重有渐进过程
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大量出汗且仅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如果出现了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等症状,可能就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热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樊晶光提到,热射病的典型症状就是急骤高热、皮肤干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中暑后如何采取急救措施?樊晶光称,如果是在高温天气下户外工作,或者活动时出现了中暑的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了肌肉痉挛,还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比如含有钠、钾、镁这些元素的饮料。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存在,而且不断加重,要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了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这些症状时,要即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