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猪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概要描述】农村小型养猪场或散养户养殖效益低、猪成活率低、料肉比高,都与这部分养猪户的养殖观念存在的几个误区有很大关系,

农村养猪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农村小型养猪场或散养户养殖效益低、猪成活率低、料肉比高,都与这部分养猪户的养殖观念存在的几个误区有很大关系,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

一不重视防疫或过分依赖防疫的误区

1.不重视防疫部分养殖户认为,疫苗防不妨一样,有时猪防疫了也得病,不防疫反而不得病。当然这种现象有时也有,疫苗防的是某一种病或某几种病,并不能把所有的病都防住(况且防疫时或轻或重的会有一定应激反应);但只要防止了常发的危害严重的病,患点小病治疗起来也容易;而如果不防疫得了重大疾病就有可能给猪群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引发全军覆没的危险。当然不排除有时侥幸不防疫某批猪也可能不得病,但这种概率很小,不能冒着巨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的风险去碰这个概率很小的这个运气。科学的防疫方法应该是通过防疫使猪对常发的危害严重的病产生免疫力,再加强其它环节的管理就可最大限度的避免猪病的爆发。

2.过分依赖防疫部分养殖户认为防了猪瘟、口蹄疫、大肠杆菌病等主要疾病后就防止了所有病的发生。饲料中从不投预防药、保健药、抗应激药等。平时既不消毒也不打扫卫生,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误区。虽然防了猪瘟、口蹄疫、大肠杆菌病等几个主要病,但其他环节做不好,还有可能患肠炎、猪肺疫、感冒等病。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在防疫的基础上再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工作综合防治,以保证猪群健康。

二饲料营养认识的误区

有部分养殖户的眼光一直盯在全价配合饲料的价格上,认为贵料贱料一样喂,只要猪吃的料多就长得快,饲料单价越低养猪挣的钱越多。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忽视了饲料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猪的抗病能力,也忽视了一个影响生猪育肥效益的重要生产指标------料肉比。据调查认为搞生猪养殖还是用高档饲料好,其原因是:1.用高档饲料生猪抗病能力强,高档饲料配制的蛋白能量平衡、钙磷平衡、氨基酸平衡、酶制剂、保健剂、维生素等含量高,这都有利于猪的免疫机制的构建和猪抗病能力的增强;2.用高档饲料喂猪生猪生长料肉比低,高档饲料蛋白高、能量高,猪的采食量低生长还快,因此可降低料肉比;用高档饲料猪免疫力强,猪群健康不得病不耽搁长,因此可降低生猪生长料肉比,所以用高档饲料猪抗病能力强、料肉比低,既省心又能多挣钱;而用中低档饲料猪容易得病,得了病投药治疗花钱又费心还耽搁猪长,弄不好还伤猪。所以,养猪应正确认识全价饲料营养的重要性,把猪养好提高养猪效益。

三重治病而不重防病的误区

不少养殖户不重视防病,等猪病的厉害了再打针吃药,认为防病用的维生素、保健药、预防用药都是浪费;治疗花再多的钱也舍得,预防投一点药也舍不得。猪得病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猪自身抵抗力差是内因,饲养管理、环境应激因素是外因,卫生条件差,细菌、病毒猖獗是致病因素。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在防疫的基础上给猪提供高档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猪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应激,搞好卫生消毒消灭细菌病毒减少疾病的发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铺,防治结合的原则。

四对卫生消毒认识的误区

部分养殖户认为,脏点净点无所谓,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不及时打扫卫生、不及时清理垃圾,消毒意识淡薄或没有消毒意识。科学的认识应是卫生消毒是减少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通过卫生消毒以减少细菌、病毒含量及细菌、病毒的传播、蔓延,从而减少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农村养殖户(场)一定要增强卫生、消毒意识,特别是春秋冷暖交替季节应激反应多,更应该尽量减少空气环境的细菌病毒含量,防止疾病的流行。此外,为防止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消毒药物应经常更换交替使用。

五药物应用的误区

1.不按疗程用药有的养殖户应用拌料药或注射针剂,认为用上药应该马上就会有效果,不见效果就是不对症,于是就又马上换用别的药,今天用这种药明天又用那种药,结果是用的什么药都没有效果。药物作用要有一定的过程,药物逐渐吸收,药物浓度在猪体内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浓度才会有效果。所以,用药要根据药物要求按照疗程应用,一般用药每疗程3---5天。

3.不对症用药有的养殖户只凭经验治病,有时发现药物不太理想就加大剂量,再没效果就认为药效降低了、和原来的药不一样了等等。科学做法是:首先确定猪病种类,(是病毒类的病用抗病毒类药,是细菌类的病用抗细菌类的药)然后,根据疾病种类对症、对因治疗。必要时采取隔离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仔猪饲养技术

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效率最高。如仔猪养得好,成活头数多,母猪的年生产量就高。仔猪断奶时体重大,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就快,育肥期就会缩短,出拦率就会得到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成本就低。因此,养好仔猪至关重要。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

4.调节体温能力差,怕冷。(二)主要措施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最佳适宜哺乳仔猪温度: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2-3月龄22℃。

圈舍要温暖,讲卫生,注射猪痢停等(如喂乳猪料则不需再注射防贫血、防痢疾药物,因料内有防治这两种病的药物)。7.抓开食,过好补饲关。

生后7天,利用长牙牙床发痒、喜啃硬物特性,买点乳猪料喂,当时不吃,要教它吃,往嘴里喂。10—13天后一定会学会吃的。提早补料,是养好仔猪关键。乳猪料内除有铁铜防贫血外,还有防治仔猪白痢药物。开始学吃乳猪料,过了二周就没问题了。

8.抓防病,过好断奶关。

(1)预防疾病发生采取母猪打疫苗、初生仔猪内服促菌生、加强饲养管理、配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有3-8周和60日龄。即最短21天,最长60天,根据乳猪健康状况决定。断奶仔猪通常会减少采食量。近期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若正常采食,在断奶后1周内增重1kg,那么就比因采食不足而只能在断奶后1周内保持体重的猪提前15天达到屠宰体重。而采食量低原因,仍然是断奶应激造成的生理异常。因此,早期断奶的仔猪,对饲料有特殊的要求。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应该容易消化,具有高的消化率。断奶后7~10天内采食高消化率日粮可使每日总采食量保持较低,从而既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又不致使仔猪的胃肠道负担过重而引发下痢。因此,首先要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同时,由于豆粕中含有抗原性物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办法来缓解腹泻的发生率。在原料的选择上,可选用玉米、鱼粉、喷雾干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制品,使用柠檬酸等酸化剂也对帮助仔猪消化有好处。(二)断奶仔猪的饲养

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每天饲喂的次数比哺乳期多1~2次。这主要是加喂夜餐,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后,应供给清洁饮水,以免仔猪饮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3.饲养环境的过渡

断奶仔猪必须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清洁干燥。仔猪进入猪圈前应彻底打扫干净,全面消毒,铺上垫料,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2.有足够的占地面积和饲槽

如果仔猪群体过大或每头仔猪占地面积太小,若饲槽不多,较容易引起仔猪间的互相争斗,造成休息不足,采食量不够,从而影响仔猪的发育。断奶仔猪每头平均占地面积0.5~0.8平米较好,每群一般以10平米左右为宜。3.防寒保温

北方冬季与早春气候寒冷,仔猪又特别怕冷,常堆积在一起睡卧,互相挤压,容易压死、压伤仔猪,而且易患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有条件的可修建暖圈和塑料大棚来饲养断奶仔猪。4.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在50—60日龄,必要时在90—120日龄,每kg体重皮下注射1%的伊维菌素400μg。5.要打预防针

主要应预防猪瘟、口蹄疫、兰耳病等。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0~100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和胃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育肥前仔猪的体重:育肥前体重大、生长发育好的仔猪,要比体重小,生长发育差的,育肥效果要好,一般来说,断奶体重越大,肥育效果越好。

4.年龄:按单位体重的增重率计,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年公斤增重耗料越少。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增重率只有25%,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猪增重大,效益好。

5.猪只饲养密度:据试验,一栏养10头,每头占地面积1.2平方米,日增重610克,另一栏养15头,每头占地面积0.8平方米,日增重580克,适当宽度对增重是有利的。

此外,性别(公猪比母猪增重快)、阉割(阉割的比不阉割的增重快)、温度(秋天肥育比夏天、冬天快),以及饲养方法(不限料比限料快),饲喂餐数,驱虫与否等、对高产肥育都有影响。

三、肉猪育肥前的准备

肉猪育肥前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圈舍的消毒、去势、预防接种、驱虫等。

肉猪按其生长发育阶段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小猪阶段(体重20~35公斤的生长期),中猪阶段(体重36~60公斤的发育期),大猪阶段(体重61~90公斤以上的育肥期),其中小猪阶段是养好育肥猪的关键之一,为确保育肥的健康生长发育,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栏舍消毒。

目的是避免肉猪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侵袭。消毒前,搞好栏舍的维修、消除粪便、垫草等污物,用水冲洗地面,然后对栏、舍内地面、墙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①用3%的烧碱水喷洒。②用20%的石灰乳粉刷墙壁。

2.去势。

3.预防接种。

作为育肥用的猪在仔猪阶段一定要在转栏前做好两次猪瘟疫苗注射,在转栏时再进行其他疫(菌)苗注射,以后可根据疫病流行情况,由技术部门统一布置打上其他疫菌苗。以防止较严重的传染病感染,确保肉猪健康生长。

4.驱虫。

肉猪在进栏时,进行一次驱除体内寄生虫,以后间隔2个月驱虫一次。药物可用①盐酸左旋咪唑片按每3公斤活猪重口服1片混入少量的较好饲料在晚上投喂。②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注射5毫克。

体外寄生虫(疥螨、虱子等)可选用消灭清、百虫灵1.5%敌百虫溶液等外涂或喷洒。

5.选好育肥用的仔猪。

选猪要领:

①最好是选新长白公猪与本地东山母猪杂交的猪苗。若经济条件可能,选养长东二品级进杂猪或杜长东三品杂猪,最为理想。一般后二种杂猪比本地猪日增重提高20~30%,饲料利用率高10~15%,瘦肉率高8~11%,三品种杂交猪又比二品种杂交猪提高日增重10~15%,饲料利用率高8~10%,瘦肉率高6~8%。

②选仔猪走动灵活,眼睛明亮,尾常摆动,粪便成条状,被毛光亮,无皮肤病,打过猪瘟预防针(我县猪的预防针是以卡耳为标记的,第一次打猪瘟预防针在左耳下廓卡耳,第二次打猪瘟预防针在左耳上廓卡耳。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的预防是在仔猪上市时或体重达60公斤以上进行。打了预防针后,在猪右耳廓卡耳。凡卡了三次耳,说明已打了两次猪瘟预防针和一次五号病。)测量体温正常(38~39℃)。

③体重:在同窝断奶杂交仔猪中,体重较大,一般2月龄体重达10~15公斤,75~90日龄达20~30公斤以上。

④外型:体躯各部位发育均称,一般应选:头短宽、背腰平、宽、长、体型高大、前后躯发达,肚腹充实不下垂,四脚高,尾根粗大。

四、肉猪的饲养管理综合技术

(一)合理分栏

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吃料快慢进行分群合栏,同栏猪只,小猪阶段的体重大小不宜超过10斤,中猪不宜超过20斤,分栏合群时应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等方法,分群合栏后要保持相对稳定,否则,任意变动猪群,都会引起猪骚动不安、咬架,影响猪的采食、睡觉乃至生长。

(二)耐心调解

(三)合理地配合肥育猪的饲料,保证营养水平

肥育猪的饲粮必须营养全面平衡,不仅要能满足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还能提供较多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增重)的需要。一头体重20公斤的幼猪,维持需要1.42兆卡消化能,折成配合饲料约需0.5公斤(含3.0兆卡/公斤),而每增重1公斤活重平均约需1.3~2公斤配合料。当猪的体重达到40~60公斤时,每增重1公斤约需3.0公斤配合料,说明猪的饲料粮应随体重的不同而变化。猪在幼龄时。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应比体重大的猪高。

1.饲料的能量水平由于生长肥育猪对能量的利用是在满足维持需要以后,多余的才用来生长脂肪和肌肉等,所以饲料中能量水平的高低,可影响其增重速度,也就是说,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高时增重速度快,反之增重速度慢甚至不增重,不仅增重速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饲料利用率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故肥育猪饲料的能量水平以每公斤含消化能3.0~3.1兆卡为宜,最低限度也需2.8~2.9兆卡。

2.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育肥猪的合理蛋白质水平要看是什么杂种猪而言,因不同杂交猪的瘦肉率是不同的,如用我国的地方猪与国外瘦肉猪杂交的二元杂种猪,瘦肉率大约为46~50%。三元杂的瘦肉率平均在50~55%,说明瘦肉率越高的杂种猪,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当高一些。此外,猪在幼龄期,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也要高一些。虽然蛋白质水平与瘦肉率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越高越好,当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差异较大时可以提高瘦肉率1~3%,当蛋白质水平达到25%时,瘦肉率几乎无明显提高,所以若用高价蛋白饲料仅多增到1~3%的瘦肉率,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算的。在考虑蛋白质水平时,还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作用,如果饲料的蛋白质水平降低些,而氨基酸达到平衡,特别是赖氨酸得天独厚到满足,其效果比提高蛋白质水平还好。根据我县杂种猪及饲料情况,提出如下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表一、高瘦肉率杂猪饲料的营养水平生长阶段(公斤)10~3535~6565~90可消化能(兆卡/公斤)3.303.103.00粗蛋白质(%)201614表二:中等瘦肉率杂种猪饲料的营养水平的生长阶段(公斤)10~3535~6565~90可消化能(兆卡/公斤)3.303.002.90粗蛋白质(%)1815133、饲料中的矿物质与维生素、钙磷的补充以骨粉最好,猪所需要的铁、铜、锰、锌、钴、碘和硒等微量元素都用它的化合物配制添加剂,每公斤饲料可配入400毫克硫酸亚铁、50~150毫克硫酸铜,370~400毫克的硫酸锌,8毫克硫酸锰、2毫克的硫酸钴,0.5毫克的亚硒酸钠。在配制饲料时,将这些化合物混合均匀,再用玉米细粉10公斤加以稀释,按0.05%的比例混入1吨配合饲料中。注意一定要配合均匀,以免猪中毒。如果农户配制困难可以购买商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的补给量可使用猪用复合维生素。每100公斤饲料加入15克。

(四)改革饲喂方式

1.改熟料喂为生喂:青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含有维生素和有助于猪消化的酶,这些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维生素和酶,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赖氨酸的利用率,有人总结26个系统试验的结果,谷实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耗损和营养物质的破坏,利用率比生喂的降低了10%。同时熟喂还增加设备、增加投资、增加劳动强度、耗损燃料。所以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

2.改稀喂为干湿喂:有些人以为稀喂料,可以节约饲料。其实并非如此。猪快不快长,不是以猪肚子胀不胀为标准的,而是以猪吃了多少饲料,又主要是这些饲料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能量及其它们利用率为标准的。

稀料喂猪有如下缺点:

第一、水份多,营养干物质少,特别是煮熟的饲料再加水,干物质更少,影响猪对营养的采食量,造成营养的缺乏,必然长得慢。

第三、影响饲料营养的消化率。我们知道饲料的消化,依赖口腔、胃、肠、胰分泌的各种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系统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喂的饲料太稀,猪来不及嘴嚼,连水带料进入胃、肠,影响消化也影响胃、肠消化酶的活性,酶与饲料没有充分接触,即使接触,由于水把消化液冲淡,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必然降低。

第四、喂料过稀,易造成肚大下垂,屠宰率必然下降。采用干湿喂是改善饲料饲养效果的重要措施,应先喂干湿料,后喂青料,自由饮水。这样既可增加猪对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屙尿多造成的能量损耗。

3.改先拖后攻为先攻后限或直线育肥的育肥方式:我们知道猪前期生长快,需要的蛋白质饲料多,后期主要是长脂肪,需要的能量饲料多,故采用先拖架子后催肥的饲养方法。由于前期蛋白质饲料少,营养水平低,不能满足猪需要,必然影响生长,长得就慢,到后期是长脂肪的时候,用木薯、大麦等能量饲料猛攻充分满足脂肪的生长,必须脂肪多,板油厚、猪价高。我们要改先拖后攻为先攻后限或直线育肥。既在猪的前期喂给营养价值高而全价的饲料,让肌肉充分生长。到后期就限制能量饲料的用量起抑制脂肪的目的,达到猪快长,肥肉少、瘦肉多、卖价高的目的。

(五)科学的饲养方法

1.直线育肥法就是从20~100公斤均给予丰富营养,中期不减料,使之充分生长,以获得较高的日增重,要求在4个月龄体重达到90~100公斤。

直线育肥法的要求及措施:

第一、肥育小猪一定是选择二品种或三品种杂交仔猪,要求发育正常,60~70日龄转群体重达到15~20公斤以上,身体健康、无病。

第二、肥育开始前7~10天,按品种、体重、强弱分栏、阉割、驱虫、防疫。

第三、正式肥育期3~4个月,要求日增重达1.2~1.4公斤。

第四、日粮营养水平,要求前期(20~60公斤),每公斤饲粮含粗蛋白质16~18%,消化能3.1~3.2兆卡,后期(61~100公斤),粗蛋白质13~14%,消化能3~3.1兆卡,同时注意饲料多种搭配和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

第五、每天喂2~3餐,自由采食,前期每天喂料1.2~2.0公斤,后期2.1~3.0公斤。精料采用干湿喂,青料生喂,自由饮水,保持猪栏干燥、清洁,夏天要防署、降温、驱蚊,冬天要关好门窗保暖,保持猪舍安静。

2.前攻后限育肥法过去养肉猪,多在出栏前1~2个月进行加料猛攻,结果使猪生产大量脂肪。这种育肥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瘦肉的需要。必须采用前攻后限的育肥法,以增加瘦肉生产。

前攻后限的饲喂方法:

仔猪在60公斤前,采用高能量、高蛋白日粮,每公斤混合料粗蛋白质16~18%,消化能3.1~3.2兆卡,日喂2~3餐,每餐自由采食,以饱为度,尽量发挥小猪早期生长快的优势,要求日增重达1~1.2公斤以上。

在60~100公斤阶段,采用中能量,中蛋白,每公斤饲料含粗蛋白约13~14%,消化能3~2.9兆卡,日喂二餐,采用限量饲喂,每天只吃80%的营养量,以减少脂肪沉积,要求日增重1.2~1.4斤。为了不使猪挨饿,在饲料中可增加粗料比例,使猪既能吃饱,又不会过肥。

(六)喂法及餐数

1.肉猪的喂法:主要是定时喂、定质喂、定量喂,使猪养成习惯,这样有利于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喂料前可调一调猪的口味,方法就是让猪听到、嗅到有关吃喝的声音,都跑到食槽边吵着要吃,但不急着喂,调调口味,过几分钟再喂,这样能促进胃液分泌,饲料消化较完全,喂时要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精料干湿喂青料生喂,同时做好少给勤添。水让猪自由饮用,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稀喂为干湿喂。

2.喂的餐数:小猪阶段3~4餐,中、大猪3餐为好。还应该注意: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不要喂霉坏变质的饲料或过粗、过细的饲料:小猪阶段统糠的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15%。

(七)改建栏舍,保持洗洁。

肉猪生长快慢不但与饲料、品质有关,还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栏舍的清洁、干燥与否及氨气含量多少有关。

小猪阶段适宜的温度是20~23℃,大猪是17~22℃,温度高时,猪采食量减少,散热增加。温度低时,能量用于维持体热增多,两者的结果都影响增重。我县农家猪栏多数是在栏内垫草积粪的,这种做法对猪的增重影响较大。栏内粪尿、垫草腐败、分解,常产生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的存在不利于猪的增重,严重时导致猪发病。栏舍不清洁和潮湿,是导致猪患皮肤病,寄生虫病和其它疾病的根源。给猪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必须改建猪栏,达到既清洁、干燥、有利于猪的增重,又可积肥的目的。改建猪舍就是把猪栏隔分成两部分(可用砖砌,也可用泥冲成墙,隔墙高度80~90公分为宜)。隔墙前面大部分作为猪采食、睡觉的场所,后面小部分是猪排粪、尿的地方。地面可比猪睡觉的地面低20公分左右。尿、水才不会倒流,若需积肥,垫上草就行了。如果拾粪,这个地方是猪很好的运动场所。猪与粪尿隔开,栏舍干燥,易于清洁,又可积肥。为给猪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天,每天可用水冲洗栏内地面和给猪洗浴1~2次,冲洗时,要避免突然冲洗头部,以免头部血管剧烈收缩而引起休克、死亡;冬天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厚垫草,关窗塞洞,防止冷风侵袭。

(八)猪的神态、食欲、粪便观察技术。

(九)防病措施

猪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体内、体外不良剌激,常易导致猪发病,甚至死亡。防止猪发病,除搞好栏舍定期消毒、环境卫生、打好预防针、驱除猪体内外的寄生虫,满足猪的饲料营养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1.尽量避免外人和无关人员进入栏舍内,必要时,需用石灰或2%烧碱消毒鞋底后才进入。

2.运输的车辆和猪笼一定要消毒,才能装猪,最好在栏舍外装。

3.洗肉水不能喂猪。

4.病猪不能放出栏外,以免传染。

5.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6.不要到他人病猪栏内看病猪。若看后,一定要先消毒后,才能进入自家猪栏喂猪。

(十)饮足清洁饮水

水是猪体所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新陈代谢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满足饮水,是保证猪的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喂干湿料的猪,对水特别重要。猪的饮水量随环境温度、体重的饲料采食量而变化,一般说来,在春秋季正常饮水量是体重的16%左右,夏季约饮体重的23%左右,冬季约饮体重的10%左右。把饮水倒在食槽不好,这样,饮水易被猪弄脏,弄湿地面,最好是在猪屙屎尿的附近建一个能装4斤水的小池。池高10公分。猪伸嘴就能喝到水。想洗脚、洗澡都不能了。这样的饮水卫生,不易被弄脏和弄湿猪栏。也可在小池上面1.5米高处挂一只桶,通过单车气嘴滴入小池保证小池有水。

(十一)适宜地选择屠宰期

肥育以何时结束进行屠宰比较适宜,要取决于多种因素。屠宰太早,猪的生长尚未充分,肉质不香,也不经济;屠宰太晚,饲料消耗多且背膘增厚,消费者不欢迎。适宜的屠宰期应当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此外,应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出栏体重。饲养肥育猪经济效益的好坏,与肥育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与屠宰率等因素有关。一般猪的年龄和体重越小,饲料利用率越高,随着体重的增长,饲料消耗相应增多,所以肥育猪养得愈大,消耗的饲料也愈多,从经济上不合算。相反,若没有达到屠宰体重,虽然饲料利用率高一些,但肥育不够,肉质欠佳,屠宰率低,也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应重为适宜屠宰体重,此时出栏符合生产者的利益,但是,商品肥育猪主要应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都要求瘦肉多,所以育肥猪的屠宰体重可在90公斤左右。

母猪的饲养技术要点

饲养母猪的主要作用是让其产生大量的、健康的仔猪。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百一后备母猪的管理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欲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首先应及时搞好母猪的更新淘汰,保持基础母猪群体结构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实践证明,合理的繁殖猪群结构是青年母猪17%,3~6产母猪占60%,7产以上母猪不超过10%。这种群体结构是保持母猪最佳繁殖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母猪配种准备期

对于种母猪首先要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成年母猪实际繁殖力和潜在繁殖力之间相差很大,要想多胎高产,必须切实加强母猪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以便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卵子,为高产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在准备期应供给全面的、必需的营养物质,使之保持适度的膘情。如果母猪太瘦会出现不发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易造成空怀;如果母猪太肥,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特别要重视蛋白质的供给,不但要考虑数量,而且要考虑质量。一般要求每千克日粮蛋白质占12%,在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补充。如果蛋白质供应不足或品质不完善时,会影响卵子的发育,并使排卵数减少,降低受胎率。母猪对钙的供给不足极为敏感,会造成不易受胎,产仔数减少。在日粮中应供给1.5g钙、10g磷、15g食盐。维生素A、D、E对母猪的繁殖意义很大,日粮中维生素A不足,会降低性机能的活力,影响卵泡成熟,引起不孕,使哺乳期母猪断奶后延迟发情。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磷吸收和造成代谢紊乱。缺乏维生素E会造成不育。所以应按每千克日粮供给维生素A4000IU、维生素D280IU、维生素E11mg。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

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前提下,按照各种妊娠母猪的特点,归纳起来可分三类:

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断乳后体瘦的经产母猪。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之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了使它担负起下一个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它迅速恢复繁殖体况。这个时期连配种前10天共计1个月左右,这时应加喂精料,特别是含高蛋白的饲料,待体况恢复后,以青粗饲料为主,并按饲养标准饲养,直到妊娠80d后,再加喂精料,以加强营养的需要。这种饲养方式,形成了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妊娠前期。

2.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前者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后者生产任务繁重,营养需要量较大。因此,在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体质量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分娩前1个月达到最高峰。饲喂方式,一般在妊娠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以后渐加精料比例,并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到产前3~5d,日粮应减少10%~20%。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对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可采用此方式。因为妊娠初期胎儿很小,加之母猪膘情良好,这时按照配种前的营养需要在日粮中可以多喂给青粗饲料,以满足其营养水平。这种水平基本上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营养的需要,到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增快,再加喂精料。

喂给妊娠母猪的饲料,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发霉、腐烂、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不可用来喂养妊娠母猪,否则容易引起流产。饲料变换频繁对妊娠母猪的机能也不适宜,需加以注意。

母猪在妊娠的第1个月,主要是恢复体力,要使母猪吃好、睡好、少运动,过1个月之后让母猪应有充分的运动,一般每天运动1—2h。夏季气候炎热,应注意防暑,冬季严寒要注意保暖。

(三)分娩母猪的管理

1.产前准备

根据推算的母猪预产期,在母猪产前5—10d准备好产房,要求干燥、保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产圈要严格消毒,干燥后垫上切短的垫草。准备接生用具、分娩登记表、毛巾、剪刀、消毒液、手秤、电筒等。临产母猪入圈前要将猪的腹部、乳房及阴户附近的污泥清除,然后用2%~5%的来苏儿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擦干。

安静的环境对正常的分娩是重要的。一般母猪分娩多在夜间。在整个接产过程中要求保持安静,动作迅速和准确。仔猪产出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口、鼻的黏液掏除并擦净,再用抹布将全身擦净,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腹部3~5cm处把脐带剪断。手术前应以碘酊消毒脐部。对假死仔猪要紧急救护,若超过3h仍未产出,应认为是难产,应立即注射“催产素”。若母猪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应立即进行人工助产。仔猪出生后要立即送到母猪身边吃奶,有个别仔猪出生后不会吃奶,需进行人工辅助。寒冷季节圈舍要生火保温,否则仔猪会因受冻而不张嘴吃奶。

(四)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五)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措施

1.科学喂养

2.初配年龄

母猪配种过早,不仅产仔少,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初配母猪的年龄为8-9个月,体重为60-70千克;杂种母猪为10-11个月,体重为80-90千克;引进的良种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千克以上。

3.适时配种

4.季节配种

母猪配种一般在11月份、5月份进行,3月、9月份产仔,此时可避开酷夏与寒冬。这样不仅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还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5.重复配种

在母猪发情期间,第一次配种后间隔6-8个小时再配种一次,可增加母猪的受胎机会,提高产仔数。

6.养好公猪

7.加强保胎

8.做好接生

9.及时淘汰

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和产仔少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10.提早断奶

仔猪5日龄开始认料,7日龄开始补料,27日龄断奶,仔猪早断奶,母猪早发情,早配种,分娩次数多,产仔多。

11.生料喂猪

据资料报道,生料喂猪比熟料喂猪平均窝产仔猪增加2.4头,提高产仔数30%;成活率提高12%;平均每头断奶体重增加2.5千克;日增重提高14%。

(六)母猪难产原因

1)产道狭窄性难产:多见于初产母猪,由于母猪配种怀孕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盆口太小,虽然母猪经强烈的子宫收缩,但胎儿排不出子宫口造成难产。2)产力虚弱性难产:多见于体弱、疾病、高胎次或产仔多的母猪。由于疲劳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无法将胎儿排出产道,引起难产。3)膀胱积尿性难产:多见于体弱、疾病等原因引起膀胱麻痹,尿液不能及时排出,膀胱积聚大量尿液,挤压产道引起的难产。4)外界刺激引起的应激性难产:多见于初产、胆小的母猪,由于受到突然惊吓或分娩环境不安静等外界强烈的刺激,起卧不安,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引起难产。

THE END
1.猪病防治给猪驱虫时要注意什么? 1.选药要恰当。目前效果较好的驱虫药有齐全打虫星、驱蛔灵、肠虫清、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应注意用药不能过量或者不足,以免影响效果。 2.时间要准确。体外驱虫,每半个月用2%敌百虫+2%来苏儿喷洒猪体全身。体内驱虫:(1)**驱虫,猪45~60日龄(体重30公斤左右)时进行,隔60...https://www.meipian.cn/3czqqtph
2.饲养怀孕母猪,做好这4点,保管母猪高产又好养体内驱虫:母猪产前2周对母猪进行体内寄生虫的驱除,可服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左旋咪唑等驱虫剂。 体外驱虫:母猪每2个月进行一次体表驱虫,选择1~1.5精制敌百虫、双甲脒、辛硫磷、伊维菌素皮透剂等。 注意:使用时一定要阅读说明书,并且体表和体内驱虫避开哺乳期。 https://znt.com.cn/postdetail?id=1400925&tracking_code=pc_znt_quanzi
3.全面了解猪驱虫:教你怎样合理制定猪场驱虫计划?种母猪配种前一个月左右,再进行一次净化。种公猪及母猪怀孕后,即不宜再使用依维菌素。 不使用青绿饲料、净化保持工作好的猪场,选择母猪空怀阶段每年驱虫一次即可。选择的药物最好是:体外驱虫选用双甲胺脒,体内以杀线虫效果好且毒性较低的盐酸左旋咪唑,如可疑有弓形体,用三氮脒。 http://www.pigscience.com/index.php?a=show&catid=42&id=10924
1.掌握5个要点轻松给猪驱虫养猪户不用愁2、认为一次大剂量用驱虫药比多次小剂量添加要好。目前实际应用的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往往是多次小剂量添加比一次大剂量使用效果要好。 3、重视育肥猪驱虫而不重视母猪的驱虫。母猪是猪场寄生虫的带虫者和传播源,重视母猪驱虫尤其是母猪产前驱虫能更好地阻断寄生虫由母猪向子猪的传播。 那么如何正确的给猪驱虫...https://www.rdnbq3552.cn/te-zhong-yang-zhi-ji-shu/551292.html
2....孕畜可用母猪驱虫药打虫药全驱净蛔虫药跳蚤螨虫灵牛羊驱虫药...很好用,,, 卖家回复:感谢山东潍坊王先生的精彩点评,宜生源【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国标兽药,10.2%大含量,孕畜可用,品质保证。广谱驱虫药:对体内蛔虫、线虫,体外疥螨、蜱虫跳蚤等,对家禽鸡虱都有很好的效果,产品以及养殖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及时联系在线兽医师,祝您生活愉快! 全部评价 购物咨询(5) 问 请问羊可以用...https://www.zhue.cn/mobile/goods-11203.html
3.鲁西龙浴阿维菌素透皮溶液四季驱虫药体外给药体内外寄生虫同驱...四季驱虫的金牌产品: 鲁西龙浴(阿维菌素透皮溶液) 透皮技术,体外给药,驱体内外寄生虫。 包装专利,往猪,牛身上轻轻一浇。不打针不吃药,螨虫、蛔虫、肺丝虫等常见寄生虫通通杀灭。公猪,育肥猪,怀孕母猪,牛,家兔,爱犬使用均安全。 价格:一。220元/瓶。 1000毫升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11694601&efid=t-g5CFWRMTZHqWHtfIxU2Q
4.妊娠母猪可以驱虫吗?莫昔克丁浇泼溶液驱虫效果好吗?那究竟有没有一款产品既可以有效驱虫,又不用担心妊娠母猪中毒的问题呢?当然有,莫昔克丁浇泼溶液就是您的选择之一。 03 莫昔克丁浇泼溶液有什么优势 1.内外兼驱,广谱驱虫:对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猪毛首线虫、后圆线虫等都有良好的驱杀效果;而其对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蜱、虱、蚤类等也有非常理想...https://www.yangzhu360.com/gongqiu/20240614/769017.html
5.猪一般什么时候吃打虫药猪寄生虫病是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很大,其感染后产生的危害都是隐蔽性的,所以,给猪定期驱虫就非常重要,那么猪普通什么时候吃打虫药**好?猪驱虫的精确?时光和正确办法? 猪驱虫药要喂几天为好 猪驱虫药普通喂5-7天为宜,驱虫药要挑选用广谱、高效、平安的驱虫药物,目前...https://m.renrendoc.com/paper/230930615.html
6.当前猪用驱虫药的选择及驱虫方案的制定当前猪用驱虫药的选择及驱虫方案的制定 猪寄生虫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小猪场危害严重,即是在管理良好、设备先进的大型猪场也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存在,但是因它在大多数猪场或猪群没有造成明显大量的死亡,所以对它所造成的不明显损失往往忽视,这种间接损失可能会占据经济效益的很大一部分,正如所说:“传染...http://nync.gansu.gov.cn/nync/c118561/202408/173970005.shtml
7.牛羊专用驱虫药嘉康“6.25%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驰骋嘉康的技术特点——载体全部为花椒的驱虫药 1、嘉康的主要成份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丙硫咪唑、槟榔碱,除了对蛔虫等线虫有明显驱虫效果外,同时加强了对绦虫、吸虫的驱虫作用。 2、嘉康内含K3、复合B,具有止血,修复肠粘膜溃疡的作用。 3、嘉康的载体全部为花椒,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有以下作用: ...http://www.jyebfz.com/news/show-12162.aspx
8.驱虫药靠疗效火爆“出圈”,养猪人必须知道!曾在CCTV一档农业节目中记者对贵州铁骑力士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采访时,该公司的场长在介绍母猪驱虫这个环节的时候提到,寄生虫病会导致母猪瘙痒、睡眠下降、食欲下降、饲料浪费(轻微感染会产生3%耗食量),严重感染会导致背膘降低0.5-1mm/周;对抗体内体外寄生虫,公司使用海达宁,涂抹7天,停药7天,再涂抹一次驱虫。海达宁上市以来...http://www.hebxmw.com/view.asp?nid=25300
9.畜牧兽医实习个人总结(精选5篇)2.驱虫法:这类腹泻主要表现患猪呈现慢性腹泻,体瘦,被毛粗乱,精神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泻粪渣粗,有时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症状。取粪便镜检,有大量的虫卵存在。治疗时,应选用驱虫法,虫驱掉腹泻即止。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阿福丁等。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5079106.html
10.服务支持科学养猪3 小结 营养和药的采用均可导致猪皮肤泛红,但如果仅为追求皮肤泛红或猪排黑粪,从营养角度上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对消费者及环境都没有好处。另外还容易造成饲料的氧化酸败等。 全期母猪营养饲养重点 生长阶段 生产目标 饲喂量(体重90-130公斤) 营养标准(NRC) 注意 ...https://sdmxsl.com/about_28_0.html
11.回盛多拉菌素注射液:可以肌肉注射,对蜱螨有效的驱虫药爱猪网多拉菌素是第三代阿维菌素类驱虫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其作用机理与伊维菌素相同,均是通过增加虫体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离子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使神经麻痹、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导致虫体死亡。 目前兽医临床...http://52swine.com/column_show/F9F31876D7ED9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