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畜牧养殖行业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牛羊养殖户的养殖条件较差,防疫消毒不够完善,加上对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意识不强,使得牛羊寄生虫病的感染率较高而治愈率偏低,对牛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危害,轻则造成牛羊产品质量不达标,重则造成牛羊死亡,甚至还可能造成人畜共同患病,进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牛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的防治。又到了秋季,是牛羊驱虫的季节了,兽医老王告诉你怎样驱虫效果好。
牛羊常见寄生虫种类已经达到30多种,牛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及脑包虫及血吸虫等,甚至多种寄生虫往往会引起混合感染,部分寄生虫病甚至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病。牛羊寄生虫病出现后,一般出现消瘦、黄疸、营养不良等情况。
一、牛羊常见寄生虫病
1)、绦虫病
最常见的为莫尼茨绦虫。虫体长1―5米,白色,细长。主要寄生在小肠,严重者虫体堵塞肠管。感染绦虫病的山羊很快消瘦,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而饮欲增加,并出现腹泻、贫血和水肿,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
绦虫,
2)、肝片吸虫病
又称肝蛭虫,虫体扁平,很像树叶,比南瓜子略大,般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感染率20%―30%。患肝片吸虫病的山羊消瘦、贫血、颌下水肿,到后期出现泻,最后导致肝中毒而衰竭死亡。
肝片吸虫
3)、消化道线虫病
常见的有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等,感染率可达100%。症状表现为:机体消瘦,食欲下降,贫血,有时腹泻,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
捻转胃虫主要寄生在真胃。虫体长10―30厘米,主要危害真胃粘膜和腺体并分泌毒素。病羊精神不振,瘦弱贫血,生长发育停止,腹泻,常和前胃疾病并发死亡。
肠结节虫主要寄生在大肠。虫体长10―20厘米,在肠壁上形成米粒到蚕豆粒大小不等的无数结节。结节大量增生后,使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病羊的明显症状为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腹泻时粪稀带血,严重时可引起后肢瘫痪。
钩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内,以羊血为其营养,造成肠粘膜溃疡。发病羊极度贫血,消瘦,颌下水肿,长期腹泻,可引起羊只大量死亡。
鞭虫主要寄生于大肠和盲肠内。虫体长35―70毫米,羊体感染后,一般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引起腹泻,因吸收毒素而引起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
鞭虫
4)、肺丝虫病
又称网尾线虫病,是由网尾线虫寄生于肺支气管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连续不断咳嗽,消瘦无力,流鼻涕,喷嚏,呼吸困难,常因呼吸道被虫块阻塞而窒息死亡。
肺丝虫
5、疥癣
又称“螨病”,以脱毛、搔痒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冬季蔓延最快。病单奇痒无比,表现为到处擦痒,用嘴啃咬,引起皮肤发炎、脓肿,皮肤变厚并盖满大量痂片,羊毛大片脱落,尤以头部最为严重。病羊常因长期不安、贫血、消瘦死亡。
疥癣
6)、鼻蝇蛆病
病羊表现为上呼吸道发炎,有大量鼻涕、脓液,喷嚏,咳嗽,消瘦。侵入气管及肺部者呼吸困难,侵入鼻窦而累及脑膜者,可引起神经症状。此病可周期性重复出现,直至死亡。
鼻蝇蛆
7)、脑包虫病
又称“疯羊”、“转圈病”,以转圈为主的脑神经症状明显,较易诊断。
脑包虫
8)、血吸虫病
病羊出现腹泻,粪中带有黏液、血液,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日渐消瘦,生长发育受阻,可导致不孕或流产。主要表现为颌下、腹下水肿,贫血,黄疸,消瘦,发育障碍及影响受胎,发生流产等,如饲养管理不善,最终可导致死亡。
血吸虫
二、目前,牛羊寄生虫病呈现感染率越来越高、感染强度越来越大、不同年龄和性别均易感以及死亡率逐年升高的趋势。传统的驱虫方法缺点明显:效果差、易产生耐药性、毒副反应多发、驱虫工作量大等。
1该模式的药物组成
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
内虫净—碘醚柳胺混悬液
2,该模式的优点
(1)强强联合,驱虫谱广:同时驱杀胃肠道线虫、吸虫和体外寄生虫。
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对一切线虫、绦虫和吸虫、螨虫和寄生性昆虫有特效,内虫净—碘醚柳胺混悬液对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特效。
(2)液体剂型,用量精准:避免灌服片剂用量不精确和拌料、饮水摄入量不均的问题。
(3)驱杀彻底,杜绝耐药:直接杀死虫体,避免虫体复活,产生耐药性。
(4)可饮水可拌料,工作量小,规模小的场可灌服,应用方便。
3.推荐用法用量:
伊维菌素溶液按每30公斤体重牛羊用2ml公斤一次应用。
7天后再用一次阿苯达唑混悬液按每30公斤体重牛羊用4ml公斤一次应用。
隔一周后视情况应用内虫净—碘醚柳胺混悬液按30公斤体重用15ml牛羊一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