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疫苗预防接种常见知识都在这里

答:是指为了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2问:什么是免疫规划疫苗?

答: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3问:什么是非免疫规划疫苗?

答: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4问:什么叫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

答:是指依法取得疫苗药品注册证书和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5问:什么是免疫规划?

答: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

6问:国家实行怎样的免疫规划制度?

答: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7问:我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

答:目前我省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

8问:什么是常规接种?

9问:什么是群体性预防接种?

10问:什么是应急接种?

答:在传染病疫情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对目标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11问: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答: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12问: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答: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13问:不同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如选择不同时接种,应优先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灭活疫苗和口服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受限制。

15问:流动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答:我国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属地化(即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如果有≤6周岁的孩子迁入其他市(地区)、县(区),可直接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

15问: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哪种更好?

答: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所有的疫苗都会有一定水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不良反应发生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别。进口的疫苗与国产的疫苗相比,研发经费投入较高,加上关税、运费及营销成本等因素,价格与国产疫苗就有了一定的差距。选择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取决于个人对疫苗性能与价格这两个因素的重视程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自费接种进口疫苗,但如果考虑性价比,选择国产疫苗也不错,不要陷入价格越高就越好的误区。

17问: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

答: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18问: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19问: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后,是否还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答: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均不主张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完成并免疫成功者再进行加强免疫。这是因为:乙肝疫苗初免成功后,免疫持久性较好,根据国内观察,接种疫苗后15年保护率仍高达88.6%。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成功者在自然接触乙肝病毒(HBV)后,记忆性B淋巴细胞受到乙肝病毒(HBV)攻击后,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已证明即使在低抗体或无抗体的免疫者中,5年以后体液免疫记忆反应仍然存在。有细胞免疫存在,有人观察证实接种乙肝疫苗除有体液免疫回忆反应外,同样存在特异细胞免疫记忆。在乙肝疫苗的保护下,无需加强免疫,儿童可以安全度过HBV感染的高风险期(1~3岁),再加上免疫屏障的作用,免疫儿童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对高危人群(如血透析病人、医务人员等)应每6~12个月进行抗体检测,当抗-HBs<10mIU/ml,可进行加强接种。

20问:接种乙肝疫苗后多久能有抗体?可以保护多久?

21问: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答:对于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二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22问: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答:虽然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乳汁中可检出HBsAg和HBV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允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s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

23问:医务人员等意外暴露乙肝病毒者应如何处理?

答:(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0.9%NaCl溶液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2)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

24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答: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25问: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26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有哪些?

答:包括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27问:哪些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28问:为什么有些受种者接种疫苗后会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炎症?

答:红肿是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预防接种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机体对各种具有损伤刺激物的应答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接种疫苗时,多采用注射方法,其本身就能刺激人体造成轻微的创伤而引起炎症;同时,疫苗本身是一种异物,且有一定的毒性,疫苗的酸碱度、渗透压,以及所含的防腐剂,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另外,接种活疫苗实质上是引发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除能引起与该微生物毒力相似的轻度感染过程外,也可伴有炎症反应。

从免疫学角度看,炎症反应是由于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或激活血浆或组织液中的炎症介质所致。接种疫苗引起的炎症固然可能会对受种者造成损害,但它也有利于血液中的补体、抗体等渗出,加强防御作用。

29问: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答: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30问:有新生儿黄疸的儿童能不能接种疫苗?

答: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2种。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3天,先见于面部和颈部,然后遍及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轻度黄染,巩膜发黄,但手心、足底不黄,血胆红素<12mg/L,在出生后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多在生后7~10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儿童,除黄疸外,全身健康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颜色正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可以接种各种疫苗。

31问:过敏体质能不能接种疫苗?

答:所谓“过敏体质”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过敏反应有轻有重,真正因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罕见。相对于不接种的患病风险,接种的获益更大。所谓“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可加强观察,如果有过敏表现,可以及时对症治疗,一般不会对健康有影响(也不影响接种效果)。如对已知疫苗成分严重过敏或既往因接种疫苗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其他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禁忌继续接种同种疫苗。

32问:目前哪些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

答: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33问: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答:有必要。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34问:新冠病毒疫苗在人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有的疫苗还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疫苗产生的抗体、细胞免疫释放的细胞因子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5问:目前,我国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几种?

答: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有3个灭活疫苗和1个腺病毒载体疫苗;此外,还有1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获批紧急使用。

36问:获批的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企业有哪些?

答:附条件批准上市的3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产品分别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

附条件批准上市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为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产。

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亚单位疫苗为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龙科马)生产。

37问: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适用对象是指哪些人群?

答: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

38问:目前,我国获批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分别需要接种几剂次?间隔多久?

答: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腺病毒载体疫苗需要接种1剂。

重组亚单位疫苗需要接种3剂;首剂和第2剂的间隔、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建议要在4周及以上。第2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首剂后6个月内完成。

39问:新冠病毒疫苗去哪儿打?

答: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如果接种涉及到一些重点对象比较集中的部门或企业,当地也会根据情况设立一些临时接种单位。

40问:接种新冠疫苗都有哪些禁忌?

答: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妊娠期妇女。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41问:如何发现、把握接种疫苗禁忌?

答:在操作实施过程中,如果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要了解疫苗成分,对疫苗成分既往有过敏者不能给予接种。

接种时,受种者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史、过敏史等;接种医生将会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既往过敏史。

42问: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

答: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灭活疫苗完成接种。

43问: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

答:目前已获批的5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均为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为肌内注射。

44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

45问:为什么接种完疫苗后要留观半个小时?

答:接种疫苗后,可能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晕厥等情况。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如发生急性过敏反应,可以在现场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晕厥也大多出现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如接种后立即离开留观现场,可能会因晕厥给受种者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指定区域留观半小时。

46问:为什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剂次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隔?

47问: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接种者如何进行补种?需要重新开始吗?

答:对全程免疫为两或三剂次程序的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未完成剂次,无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开始接种。

48问:两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间隔小于3周的对象需要补种吗?

答:对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49问:现阶段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还需要加强免疫吗?

答: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

答: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别可能出现的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目前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包括HPV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不是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不能接种其他疫苗了,只是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两周以上接种。必须注意的是,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51问: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52问:60岁及以上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重组亚单位疫苗Ⅲ期试验尚在进行中,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上述疫苗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53问:慢性病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54问: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55问: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是否还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答: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56问: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多久才能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答: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57问:接种前后是否有必要检测抗体?

答:在疫苗接种前无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接种后也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58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59问: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还有作用吗?

60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61问: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以后,我们的防控措施会不会调整?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THE END
1.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陈敏曾经在北京的农村做过一项调查。问:你们村有多少家庭暴力?答:我们村没有家庭暴力。问:那你们村有多少人打老婆?答:家家都打。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觉得:打老婆仅仅是打老婆,怎么了?谁家不打?还家庭暴力?上纲上线,信不信我杀了你全家?另外,如果你认为家庭暴力只是发生在偏远落后的农村,你就错了。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2.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活动期间参与佛山市健康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红包活动,通过成功关注【佛山健康教育】官方微信号并点击菜单栏【健康体检】-【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进入活动页面参与答题(以下有小编整理的所有答案),全部答对后再进行抽奖,均可有机会抽取到一份1-10元微信红包奖励,抽到红包的话是秒推的,红包非必中,也可多关注下放水消息。活...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3.植物化学保护电子书籍植物化学保护讲义doc大学课件预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滴滴涕在防治卫生害虫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使人们看到了有机化合物作为农药的巨大潜力。1945年米勒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后人们相继开发出了高效六六六、西维因及有机硫杀菌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士拉德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磷化合物,但法西斯德国有着不可告人的...http://read.cucdc.com/cw/3725/29775.html
4.杀虫剂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杀寄生虫组合物,它包括0.1-99wt%的根据 权利要求1的通式(I)的化合物和99.9-1wt%的固体或液体,生理学上可 耐受的载体,其中包括0-25wt%的无毒分散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的杀寄生虫组合物,它是倾倒型 或点滴型配制剂。 16.一种用于控制温血动物身上寄生虫的组合制剂,它除了...https://www.iprdb.com/patent-312-CN1326442A.html
5.杀虫剂的制作方法(=丽蝇),角蝇(=hornfly)和蚊子,以及吸血害虫,例如跳蚤,如猫蚤和犬栉首蚤(猫和狗的跳蚤),印鼠客蚤,人蚤,潜蚤(Dermatophiluspenetrans),虱子,如绵羊畜虱,体虱,厩蝇和马蝇,如厩螫蝇,高额麻虻,Tabanus nigroyittatus,盲斑虻,虻,采采蝇,如Glossinia数种,和叮咬害虫,更尤其蟑螂,如德国小蠊或东方蜚蠊,美洲...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99813317.html
6.2023年08月福建福州福清市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上岸笔试...2023年08月福建福州福清市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docx,(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3年08月福建福州福清市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435题) 1.下列选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01/8115112064005126.shtm
1.《卫生害虫宝典①?蚊子/白蚁/苍蝇等等》中国疾病...1.胃毒剂: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等。 2.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溴氰菊酯等。 3.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等。 4.驱避剂:本身基本没有毒杀能力,但可驱散和使害虫忌避,以保护人、畜不受侵害的药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9/11/75312666_1120829035.shtml
2.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与我国的木材安全战略另据日本学者实验表明:日本柳杉、美洲松、扁柏、雪松等木材均具有抑制螨虫繁殖的作用。我国学者研究侧柏的木材,发现也有同样效果,还有驱赶蟑螂的作用。前十几年,海南的一些地方还在用降香黄檀心材,即黄花梨,点燃以驱避蚊虫。效果十分显著。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做了。https://liyunkun.blog.caixin.com/archives/160178
3.公民科学素质知识120道题库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4.在周围人群普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少数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患传染病的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答题解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可以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发机体产生抗体...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193147
4.安全50问(通用8篇)(3)有关事故案例; (4)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13、员工的安全职责是什么? 1、学习和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是本岗位安全工作的直接 责任者。 2、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检查设备、工具及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安全可靠。 3、钻研业务和安全技术,提高工作技能、判断和处理事故能力及自我防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6d5sxgi.html
5.联想与创新尽管前述研究为进化工程提供了一种可控进化新方法,但是,转基因微生物的抗性机制,特别是在分离子流速特征上的改变,不失为从基因组学研究深入至活体代谢组学研究的新思路。目前,国内学者利用NMT在微生物胁迫抗性机制领域的研究已卓有成效,欢迎您联系旭月公司,索取相关文献资料。 http://xuyue.net/wiki/index.php?title=%E8%81%94%E6%83%B3%E4%B8%8E%E5%88%9B%E6%96%B0&oldid=1020
6.糖友更招蚊子?家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爱国卫生运动“四害”防控90...养猫真能保证没有鼠害吗? 爱喝酒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招蚊子? 为什么苍蝇很难打中? 传说中家里见到一只蟑螂,说明家里已经有成千上万它的同伴,是真的吗? ... 谈起“四害”(鼠、蚊、蝇、蟑),很多人闻之色变。它们不仅可以通过污染食品、传播疾病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还可能通过啃咬电缆、...http://wenhui.whb.cn/third/baidu/202006/05/352893.html
7.FLKC法律快餐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百问34、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致人损害,由谁来承担责任? 35、建筑物及其设施的倒塌、坠落造成的损害,谁来承担民事责任? 36、饲养动物致使他人损害的,谁来承担民事责任? 37、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时间限制吗? 38、怎样订立书面合同? 39、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和撤销合同? http://sft.shaanxi.gov.cn/zt/ncsyflzsbw/15970.htm
8.5月2019人民论坛社阵的失利有许多原因,包括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正常的竞选活动(几乎不到9天的时间),而李光耀却在几个月前就已开始他的51个选区的步行访问;替社阵印制竞选宣传品的印刷厂受到干扰;不允许被拘留的社阵领导人代表党参选;王永元的人民统一党在超过一半的选区派出候选人参选所造成选票分散;以及人民行动党指联邦政府对社...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