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是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吡虫啉杀虫谱
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
吡虫啉杀虫机制
70%吡虫啉的用法:
2、噻虫嗪
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传导性强,毒性低等特点。
噻虫嗪杀虫谱
噻虫嗪适用于多种果树,对许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和潜叶害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目前果树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控:柑橘树的蚧壳虫(矢尖蚧、红蜡蚧、红圆蚧、康片蚧等)、潜叶蛾、蚜虫类、柑橘木虱、黑刺粉虱、白粉虱,葡萄的蚧壳虫(康氏粉蚧、东方奎蚧等),桃李、杏树的桑白蚧、球坚蚧,苹果树绣线菊蚜,梨树梨木虱等。
噻虫嗪杀虫机制
害虫吸食药剂后,通过干扰虫体内神经信息的传导而起作用,使昆虫迅速停止取食,活动受抑制,并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直到死亡。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潜叶害虫施药后死亡高峰在2~3天,持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具有防效高、持效期长、用药量低等特点。
与其他烟碱类杀虫剂相比,噻虫嗪活性更高,安全性更好,杀虫谱更广,且无交互抗性。
30%噻虫嗪悬浮剂用法:
3、呋虫胺
呋虫胺属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
呋虫胺杀虫谱
主要用于防治各种飞虱、蝽象、粉虱、叶蝉、潜叶蝇、蓟马、跳甲、粉蚧、蚜虫以及潜叶蛾、桃小食心虫、水稻螟虫、小菜蛾、菜青虫等,并对跳蚤、蟑螂、白蚁、家蝇、蚊等卫生害虫有高效。
呋虫胺杀虫机制
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使害虫引起麻痹从而发挥杀虫作用。杀虫谱广,具有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
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相比第一、二代杀虫剂,杀虫谱更广,使用更方便,能够克服一二代杀虫剂带来的抗性风险;
20%呋虫胺的用法:
以上三种药轮换用药,可以轻松缓解抗性,对果园杀虫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