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挠腮”只能暂时缓解瘙痒,但是换来的后果是皮肤损伤更加严重,继发细菌、真菌的感染。
皮肤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差异悬殊,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螨虫感染。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痒螨、疥螨、蠕形螨,它们的寄生位置有什么不同?看这张图:
疥螨会钻进宿主表皮,挖掘隧道,这隧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小孔与外界相通,作为空气交换、幼虫出入的孔道。
疥螨雌虫在隧道内发育、繁殖,每只雌虫一生可产40-50个卵。
孵出的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在毛间的皮肤上开凿小穴,在里面蜕化为若虫,若虫再钻入皮肤,形成狭而浅的穴道,并在里面蜕化为成虫。
雄虫交配后就死亡,雌虫寿命约4-5周。
疥螨的整个发育过程为8-22天,平均15天,发育速度与外界环境有关。
痒螨终身寄生于动物体的皮肤表面,但不在表皮内挖隧道。体表恶劣的生存环境,让痒螨具备了坚韧的角质表皮、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对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远超疥螨。
痒螨椭圆形,足体凸出。雄虫第4对足不发达,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其发育经过卵、幼螨、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均在耳壳表面完成。寄生于动物耳壳皮肤表面,采食脱落的上皮细胞。生活史33周。
夏天,阳光强烈、环境干燥,痒螨会转移到隐蔽部位,如皮肤皱褶、耳廓、眼窝、尾根下、会阴、阴囊及趾间等,变为潜伏型的痒螨病。蛰伏到秋冬季,再活跃起来。
蠕形螨寄生于宿主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皮肤病。
蠕形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一般体长约0.25~0.3mm,宽约0.04mm。外形可区分头、胸、腹三部分。雄虫的雄茎自胸部的背面突出,雌虫的阴门则在腹面。卵呈棱形,长约0.07~0.09mm。
犬蠕形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身体内进行,其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犬蠕形螨能生活在宿主组织和淋巴结内,并在此完成生活史,共需24d。
它们多半先寄生于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而后移至毛囊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内。正常幼犬身上有蠕形螨存在,但不发病。当皮肤破损时,即侵入获取营养,并大量繁殖,引起皮肤病。本病发生于5~6月龄幼犬。
对不同宿主,有专一的蠕形螨寄生,如:犬蠕形螨、牛蠕形螨、猪蠕形螨、马蠕形螨、人蠕形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