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飞虫好像是凭空出现的,它们盘踞在家中各个角落:绿植周围、卫生间、厨房剩饭剩菜旁……它们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这些黑色的小飞虫是哪儿来的?
如何驱除这些小飞虫?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防虫驱虫?
一、黑色小飞虫
家中最常见的小飞虫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果蝇、蛾蠓和尖眼蕈蚊。
1、喜欢吃酵母的果蝇
果蝇属于小型蝇类,体长1.5-4毫米间。头部有一对大而多呈鲜红色的复眼,虫体以黄褐色者居多,也有些是黑色的。
切开的西瓜、吃一半的苹果……
这些食物放了没一会儿,果蝇就会出现,但吸引果蝇的并不仅限于水果,还包括腐烂的蔬菜、剩饭在内的各种厨余垃圾,还有啤酒、醋、豆腐乳等发酵产物。
因为果蝇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食品腐烂过程中产生的酵母,而并非某一种特定的食物。
果蝇大多是在无污染环境下长大的,很少带有病菌,所以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但食物中出现果蝇总归是不太美妙的,既然知道了果蝇喜欢吃腐烂或者发酵食品中的酵母,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些食品上下功夫来预防果蝇。
首先要保持水果蔬菜新鲜,买回来的食物尽早吃完,吃不完的要放入冰箱保鲜。
对于吃过的果皮或者剩菜,应当及时清理,保持垃圾桶周围的干净整洁,建议尽量买有盖的垃圾桶。
发酵食品比如豆腐乳、醋等,吃完记得盖上盖子,注意存放过程中的干净卫生。
2、生长在下水道的蛾蠓
蛾蠓又称蛾蚋、蛾蝇,幼虫多在下水道中繁殖,一般孳生于水池、浴池、潮湿的抹布、喷头或排水口,特别是那些很少使用或排水缓慢的排水口。
蛾蠓幼虫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中的管壁上,以污水沉淀物、腐烂植物和微生物为食,家中的大部分蛾蠓都是通过下水道或者马桶缝隙飞上来的。
大部分情况下蛾蠓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蛾蠓全身长满细毛,容易携带病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污染内衣,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生殖道引发感染,尤其是女性。
对于偶尔出没的蛾蠓,一般常见的杀虫剂或者电蚊拍都可以解决,但如果家里的蛾蠓怎么杀也杀不干净,想要根治它们还是要对它们的“老巢”下手。
蛾蠓喜欢潮湿的环境,保持卫生间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就可以抑制它们的繁殖。
可以经常打开卫生间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消除适合蛾蠓生长的空间。也可对卫生间定期消毒,对马桶、拖布、下水道进行清理。
如果蛾蠓数量多,说明下水道状况不佳,可以选用防虫防臭的地漏,阻止蛾蠓的幼虫沿着下水道爬到室内。情况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向物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让物业帮助及时清洁化粪池,阻止蛾蠓幼虫的大量繁殖。
3、绿植中的尖眼蕈蚊
喜欢在家里养些花草的人,会发现花盆周围有一些十分细小的黑色飞虫像影子一样围着花盆绕来绕去。
这些黑色飞虫是尖眼蕈蚊,也叫木蚋,虽然名字中有“蚊”,但它们和普通吸食人血的蚊子不一样。
这些小飞虫以潮湿和腐烂的有机质为食,一般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潮湿的土壤为尖眼蕈蚊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需要经常给家里的花草松土晒太阳,不让土壤过分潮湿。
及时清理花盆中的落叶和枯叶,保持花盆干净整洁,减少尖眼蕈蚊可以吃的食物。
用桔子皮泡水来浇洒花草,不仅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而且还能去除盆土因施用肥料带来的异味,小伙伴们不妨尝试一下。
二、居家除虫的5大妙招
冬季是一年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防虫时机,因为虫子活跃度、密度低,且集中隐匿,多数处于虫卵或“冬眠”状态。此时除虫,能减少大量的虫类繁殖。
1、经常打扫
蚂蚁、螨虫等贮藏害虫经常出没在衣柜、阁间等密闭环境中,要注意定期翻动,多晾晒,抖一抖。
卫生间中的储水死角要保持干燥,及时清理花盆、花瓶、地漏等处的积水。
打扫房间时,是空气中污染物最密集的时刻。因为清洁沙发、床垫或地毯时,隐藏的大量细菌、尘螨、皮屑也会漂浮在空中。此时最好戴上口罩,保持开窗通风。
2、高温蒸煮消毒
和人直接接触的物品,如抹布、餐具、厨具等可用高温蒸煮,以起到消毒杀菌、清除虫卵的作用。即便是一些不经常使用的碗筷,也要经常清洗,避免互相污染。
很久没有穿过的衣物、沙发罩、地毯、毛巾等经常接触的居室用品,建议至少1个月清洗一次。
3、低温冷冻
4、借助灭虫工具
当出现小虫后,可以用多种工具杀灭。蚊香、杀虫剂、电蚊拍、黏虫板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使用电蚊拍要远离杀虫剂、花露水、发胶、洗甲水等易燃物品。
而且冬季较少开窗,除虫时不建议大量用药。尽量把药剂喷在墙上、缝隙、角落里,不要喷在空中,减少对人体危害,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