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有一种磁场,我愿做一个做事不慌不忙把心静下来的人,去吸引影响同频中人。
——庞海东
VETERINAIR
遇见引领者第四十一期
本期嘉宾
庞海东
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硕士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中兽医医师
(点击头像查看医师学术贡献)
2001年本科毕业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工作至今。2011年开始跟随何静荣老师学习中兽医知识。2015年跟随闻久家老师学习中药在动物临床上的应用。2016年参加谢慧胜老师创办ChiInstitute学院,学习针灸知识,并取得证书。目前在临床上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小动物疾病。
学术及行业兼职:
北京小动物诊疗协会中兽医分会秘书长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理事
行业获奖情况:
2018年荣获第十届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优秀青年兽医奖。
2021年荣获中国兽医协会举办的“了不起的宠物医生”奖中获得“中兽医科临床杰出医生奖。”
代表性著作及译著:
2019年在《中国兽医杂志》上发表《自拟疗肝方对犬猫肝胆湿热型黄疸的临床应用探索》。
擅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兽医诊疗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涉及的领域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肿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充分利用中、西医的各自优势,进行标本兼治。
从医21年,由一名住院部医生到一名中西结合的中兽医医师,庞海东医生除了在医术上有着质的飞跃,在医道上也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古人常讲“悟道”一词,当一个人真的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悟”出些东西后,他的一生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让我们走进庞海东医生和动物医学间的不解之缘,看看他“悟”出了些什么,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中学到些什么呢?
01
命运使然
与动物医学结缘
庞海东医生籍贯是甘肃省镇原县人,他从小跟随家人在甘肃省张掖市长大,说起高考时选择动物医学专业的原因,归其一个字“缘”。
小时候的庞海东跟随父母和哥哥一起在戈壁滩上的煤矿边生活,农家的小院子里会饲养兔子、鸡、猪和狗等家养动物。幼时的他经常和哥哥一起给兔子和猪拔草,给鸡捉蚂蚱吃。
因为三岁左右庞海东不小心伤了脾胃,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吃素很少食肉。偶尔吃一点瘦肉,但是自家养的畜禽肉他从来不吃。
家里条件差他体质还不好,母亲希望他能多吃一点肉,身体强壮一点。有一次,母亲炖了一锅兔子肉,跟他说是买来的鸡肉,他吃了一块。
吃完后哥哥就告诉他是自家的兔子,那时候的他大哭了一场,伤心了很久。虽然也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但就是忍不住心里难过。
(儿时的庞海东医生和哥哥)
他喜欢家里的这些小家伙们,记得有一次,家里的一对兔子下了一窝小兔,兔子父母给小兔子在圈内的土墙上挖了一个洞,把刚生下来的小兔子放在里边。
等到小兔子慢慢睁开眼睛长出毛后,它们就会自己出来找妈妈吃奶。
一天晚上,庞海东和哥哥拿着手电筒偷偷去观察小兔子吃奶,一只只雪白的小兔子躺在妈妈的怀里,睁着红色的眼睛,仿佛白色的落雪上点缀着双双红宝石,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美好的画面烙印在脑海至今难忘。
家里的小猪也非常聪明,每次庞海东拿着给它挠痒痒的小耙子走过去,它都会主动的倒下去等着给挠。
小猪的嗅觉也非常好,有一次他和哥哥去山上摘了一些沙枣,怕父母责怪回家太晚就把沙枣都藏了起来。晚上吃完饭后他俩悄悄去拿,发现沙枣都被吃了,只留下一堆啃得干干净净的枣核,找了半天才知道是这只猪干的。
说起和小动物之间的缘分,庞海东医生又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的一次亲身经历。
在父亲十二岁时,有天下午独自挑着扁担把东西送到公社后,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他走在静悄悄的山路上,影子在圆月的淡光下清晰可见。
在距离村子不远的一个山坳处,瘦弱的父亲看着一只狼慢慢地朝他走来。他停了下来,手里紧握着扁担,做好了随时防御的动作。
可能是看到父亲手里有武器,狼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坐在了离父亲两米远的地上。
当时的父亲还是个男孩儿,哪经历过这种情况,心里害怕极了,他觉得狼来了之后,整个月亮都暗淡了,天顿时又黑了一些。
就在父亲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只比狼个头小很多的白色狗狗,直接冲向了狼厮杀在一起。
父亲并不认识这只狗狗,只知道心里害怕极了,在他们打斗的时候赶紧跑回了家,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总之从小到大有很多有趣又美好的回忆是这些小动物带给庞海东的,再加上救了父亲生命的狗狗,他觉得小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
1996年庞海东参加高考,那一年他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家人建议他再复读一年,考一个更好的学校。
没想到报考后他直接被调剂到了动物医学专业,在一个落后又偏远的山区,能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去北京就读已然不易。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后,父亲对他说,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
(庞海东医生(左3)大学时与老师同学合照)
“我现在领悟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么多年工作下来,看过各种各样的病例,也看到很多主人和宠物之间的情感和牵绊。
自从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心里的想法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当下的工作做好。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也越来越觉得这份职业可能本就是我该有的使命,我应该去把它做好。
尤其自从进入中医领域以后,感觉自己像是开了窍,在职业的路上就更加努力了。医德在前,医术在后,用自己的良心和悲悯之心及所学医术,为动物的健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02
踏实工作
筹建大陆第一个宠物住院部
庞海东在中国农业大学就读时是四年学制,大四的时候他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跟诊实习及前往一家奶牛场实习。
2001年本科毕业后他想去南方工作试试看,体验一下不同地区的生活。他去到江苏省张家港市一家奶牛场工作了四个月左右,因为体质不能适应南方气候,他决定继续回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工作。
(2001年庞海东医生在苏州留影)
2001年12月,庞海东正式入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入职后跟随施振声老师共同筹建了医院的住院部,这也是国内大陆地区第一家动物医院的住院部。
此后他便一直留在住院部,负责住院部的运营工作。最开始的时候住院部只有他一个人,笼子都没有。
“我还记得第一个住院病例是一只急性肾衰竭的猫,当时猫咪状态非常糟糕,膀胱感染,血尿严重,已经虚弱的无法走路。
我当时用纸箱给它做了一个窝,给它做好保暖,晚上我就陪着它睡在住院部。
通过给它输液、消炎等,过了几天它自己从窝里走了出来,我想总算把它救活了,开心了很久。”
工作十年后,庞海东医生决定继续深造考研,当时他做的课题是鼻腔的真菌病,叫“烟曲霉感染”。当时这个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一旦医生遇见会比较麻烦。
常见的鼻腔疾病有狗鼻漏、鼻腔肿瘤,很多鼻腔的烟曲霉感染会被误诊为鼻腔肿瘤或口鼻漏。
烟曲霉感染的后果非常严重,有的病例会引发癫痫或者死亡,而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当时医院还没有可以鉴别诊断出烟曲霉感染的条件,庞海东医生和金老师从狗狗的鼻腔取出一些分泌物,前往北大医院的皮肤科做了真菌的培养,最后分离出了真菌烟曲霉,确诊之后,经过精心诊治和照顾,狗狗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当然目前动物医院的条件已经非常完善,完全可以进行真菌培养了。但是医学进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每个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付出的每一小步努力。这次研究后做出论文发表出来后,帮助了很多医生更好的鉴别诊断。
当然这段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对庞海东医生工作上的提升帮助也很大,让他可以潜心研究一个领域,2014年庞海东医生取得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学位。
读研期间庞海东医生的导师是林德贵老师,“我觉得林老师是一个特别和蔼可亲,值得尊敬的老师。
他在和主人沟通的过程中极具同理心和怜悯心,而且很有魅力。很多主人在和他沟通之后,因为宠物严重的疾病产生的焦虑和痛苦情绪都会有所缓解。
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很多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值得我去学习。”
03
中西结合
深入研究中兽医学
庞海东医生在住院部工作期间,大多数都是复杂的危重病例。2011年医院返聘何静荣老师来医院看诊。
庞海东医生亲眼见证了何老师通过中医的治疗办法,解决了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治愈或缓解了很多宠物的痛苦。
而自己的母亲有一次生病,也是通过中药和针灸疗法让疾病得到改善的。
无论是医院的住院病例还是母亲的亲身经历,都让庞海东医生深受触动,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开始钻研中兽医学科。
当时在大陆地区,用中兽医的方法治疗动物疾病的医生还不多,当时何静荣老师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以针灸为主,中药治疗为辅。
最开始庞海东医生因为中医知识浅薄,主要是跟着何老师看,学习她的针灸技术,到后来何老师会逐渐让他上手去拔针。
跟诊学习是一方面,自己也会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中医方面的书籍。
“最开始看中医方面的书也是没有头绪,看着看着很容易睡着。但是自己就想着无论如何要做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我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还怎么往前走。
因为很多中医书籍都是古文,所以我手里常备一本《康熙字典》,一点点的抠每个词句的含义,很多书籍里面的内容都很深奥。那时候就想着多看,先有个印象,慢慢地再结合一些病例一点点去理解、推演、品味。”
庞海东医生说,最开始学中兽医学的时候,主要学习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但这么多年工作下来,他觉得像《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等书籍都应该去看。
中医学是奥妙无穷的,医术的学习只是一方面,学中医的医生必须要学习《易经》,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而庞东海医生表示自己现在资质还比较愚钝,希望自己勤能补拙。
(2013年庞海东医生
在台湾中兴大学兽医院学习)
中医看病需要望闻问切,“望”——人医会观察病人的口色、面色等;“闻”——听病人说话的声音是否高昂,中气足不足,是否有口臭、体臭等;“问”——问病人自身的感受,有哪些症状等;“切”——为病人切脉或者触诊按压等。
人的中医医生往往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再通过八纲辩证,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辩证到底是什么病症。
疾病确诊之后,古人已经给出了治疗方式,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等等。
西医的诊断主要借助于化验、影像等工具。对于中兽医来讲,难点就在“望闻问切”四步诊断之上。
望——多数犬猫身上都长满了毛发,很难望诊。而古人流传下来的中兽医医书主要以牛、马、骡子、驴、羊、骆驼为主。
在犬猫方面留下的资料非常少,而面对犬猫的舌色等能观察的部分,庞海东医生也一直在探索当中。
闻——庞海东医生表示,可以通过听犬猫的叫声、喘息或咳嗽来判断病情。
比如有的狗狗最开始铿锵有力的咳嗽了一阵子,但之后咳嗽声变得越来越小,有气无力,主人会误以为狗狗的症状减轻了。
实际上,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这是狗狗气不足的表现。往往这时通过拍片检查,会证实医生的判断。
另外有些动物疾病是会影响动物散发的体味的,比如很多严重肾衰的动物,会散发出一种类似于小便池的膻味。
问——给动物看病,它们无法告知医生自己的感觉,问诊主要是在问主人。
而主人因为并不懂得医学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去描述,不知道医生想要获取的轻重点在哪里,有时候还会夹杂一些情感进去把问题放大,所以告知医生的信息是不够准确的。
庞东海医生表示,主人描述的信息准确率约为30%~60%之间。
切——犬和猫大部分都是摸股动脉,马和牛一般摸颈动脉。但是犬猫看诊过程中很容易紧张,尤其是猫咪,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会影响医生的判断,所以这也是庞海东医生在不断探索的地方。
无论如何,面对一个病例,四诊合参的基础方式是不能少的。尤其是面对一个新病例时,这几步会做的特别细致。
虽然中兽医学科难点很多,但是现在很多国内的宠主已经接受并非常认可这种治疗方式。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每天中兽医诊室的病例都非常多。
“我为什么要去看一些人医的中医书籍呢?因为人的中医书籍更全面,这些书会把人的感受写出来,比如针灸的针感如何,这让我能明确宠物在针灸时的一些感受。
另外我会把一些人医中医上的治疗方法,去尝试能否用在宠物身上。”
庞海东医生每次去尝试新的治疗方法时,会先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
比如有一次他自己制作了一种新的膏药,他就先给自己贴,去观察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等。然后再根据人和宠物的皮肤排汗等差异情况,去调整膏药的稀稠度。
再比如,他曾自己就诊于中医医院,医生给他使用了中药离子导入的治疗方法,后来面对一些不配合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的宠物,他也开始尝试这种治疗方式。
另外,在面对不同类型不同体型的宠物时,他开始思考针灸疗法的针的粗细是否合适,庞海东医生在自己身上试用过多种不同粗细的针,然后比较它们扎进去后自身的感受。
(庞海东医生在给宠物针灸治疗)
猫咪相对狗狗来说会更敏感一些,在面对很多猫咪病例的时候,他都会选用一些细小的针,用自己熟练的手法又快又准的为猫咪针灸,多数时候猫咪趴在那里,扎完针都没有什么不适反应。
为了提高自己中兽医医术,2015年庞海东医生跟随闻久家老师学习中药在动物临床上的应用。2016年又参加谢慧胜老师创办的ChiInstitute学院,学习针灸知识,并取得证书。
(2015年庞海东医生跟闻久家老师
在纽约合照)
“2015年国内的中兽医发展的还不怎么好,主人的认可度也不高。当时在夏兆飞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前往纽约跟随闻久家老师学习了三个月。
闻老师有自己的医院,我白天跟他一起去医院跟诊学习,晚上就住在他家里。那时候他每天的病例量都非常大,有很多从专科医生那里转诊过来的肿瘤、心脏病等病例。
那时候美国人对中医的认同度就已经非常高了,闻老师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给不同的病例出具处方,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是非常完美的。
后来闻老师回到大陆讲课,也把他很多可以广泛适用的处方,传授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医生们。”
2016年谢慧胜老师创办的ChiInstitute学院首次在大陆招生,庞海东医生参加了针灸课程的培训,经过一年的网课和实操课的学习,最终通过几次考试和最终的考核,获取了证书并被学院聘为针灸指导老师。
(2016年庞海东医生和谢慧胜老师在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兽医院合照)
“这两次进修学习都让我收获很大,也算没有辜负当初夏兆飞老师的托付,把医院的中兽医专科越做越好。
从这些老师和先辈身上我意识到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性,将来我也希望努力把自己所学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动物受益。”
04
至深的爱
让自己医术更精湛
2017年底,有一只已经18岁名叫旺旺的狗狗,因为瘫痪来到庞海东医生这里就诊。经过检查,狗狗确诊患有腰椎瘫痪、颈椎病和骨关节炎等疾病。
经过庞海东医生治疗后,狗狗能够正常行走,其他疾病也都控制的很好。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的老化,疾病也越来越多,脑萎缩、胰腺炎、肾病……近几年主人一直带着狗狗来庞海东医生这里复查,庞海东医生也一直在努力减少狗狗的痛苦。
2021年,狗狗先后因为口鼻漏和急性胆囊炎做了两次手术,已经22岁的狗狗,如果不是不得已,医生也是不考虑给它做手术的。
如果口鼻漏的手术不做,狗狗就无法正常进食,还好这次手术还算比较顺利。
在做胆囊炎手术的时候,虽然手术成功完成了,但是狗狗在术后昏迷了五天五夜,主人每天在医院开门后就来到住院部陪狗狗,很晚才离开回家睡觉。
狗狗一直无法醒来,主人找到了庞海东医生,问他在中医方面有没有其他办法。
庞海东医生跟他说,狗狗现在是气不足,古时候有一处方叫“独参汤”,既可以补气又可以补津液,可以试试。
主人买了人参,听从医生的用药方式给狗狗用了药,狗狗逐渐苏醒了过来。
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主人为了让狗狗继续进食,今年经常来到医院给它做一些治疗。
狗狗因为脑萎缩意识出现了问题,经常在夜晚吠叫,主人为了不打扰邻居,常在夜里抱着狗狗在小区楼下溜达。
白天跑医院,晚上抱着狗狗下楼转圈,这种至深的感情让庞海东医生非常感动。但是无论再怎么保养,生命总有尽头。
狗狗今年23岁,走的时候主人给它做了火化,后来庞海东医生见到主人,发现他因为对狗狗的思念,脖子上起了很大一个包,是上火了。
(庞海东医生在给狗狗电针治疗)
庞海东医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中兽医诊疗在宠物临床上的应用,涉及的领域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肿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充分利用中、西医的各自优势,进行标本兼治。
庞海东医生表示,很多疾病的诊治都是在边摸索边治疗的。因为治愈了一些病例,这些主人会介绍其他病例过来诊治。这么多年来,逐渐接诊了各种各样的病例。
“很多疾病都是一开始没有中医方面的临床治愈病例的,但是主人在西医治疗这块实在没办法了,会带着宠物来找我,我就只能硬着头皮看书查资料,慢慢的去摸索。
现在有很多的疾病,比如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溶血、淋巴瘤、脂肪肝、炎性肠病、黄疸、胆囊结石等,通过我不断地摸索,已经有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和疗效。
很多宠物都已经完全停了激素,在中药的调理下,病情都控制的很好,指标非常稳定。”
(狗狗咖喱后肢瘫痪经庞海东医生
治疗康复后合照)
庞海东医生认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几千年都是在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各种疾病。
历史悠久的中医学博大精深,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实用性强也绝对有效。这也是为何虽然中医由于种种原因被一些人士诟病,却不曾淘汰的原因。
而对于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经络等说法,只能说科学还没办法解释而已。
05
学无止境
医学路远与君共勉
庞海东医生想把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著作中的几段话送给兽医同行们,也送给他自己。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译文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名医治病,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努力去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人的生命是高贵的,但是从爱惜生命的角度出发,人和畜牲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首先要很严谨,用心去为病人看诊。问诊的时候要详细全面,不能因为粗心或缺乏耐心遗漏每一个影响最终确诊结果的症状。
一旦遗失某些重要信息,结果就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延误了病人最佳治疗时机。有些疾病一旦延误,就相当于间接杀人了。
只要你最终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在治疗方法上如何选择那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无论是滋阴派还是扶阳派,道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能把病治好才是终极目的。
举个例子,如果目的地是上海,有的医生选择开车,有的选择坐飞机,有的选择高铁……
有很多种达到目的地的方法,没关系,只要方向和目标是正确的,如何选择治疗方案都是医生的个人选择。
另外不要被外在的名誉或利益所诱惑,在碰到疑难病例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如果治不好的后果是怎样的,会不会影响我的名声,主人会不会责怪我等等。
这些想法在面对危急病例时都要放在一边,先挽救生命再说。
(庞海东医生2021年荣获
“中兽医科临床杰出医生奖”)
无论面对怎样的宠物主人,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他是权贵还是平民,不管这个小动物是否名贵,都要用一颗平等的心,一视同仁的去看待自己的病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庞海东医生表示,他想努力成为“苍生大医”,而非“含灵巨贼”。
他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自己的道理。不管是哪种方法,能先保住生命,就当下的病情是最有效的,就选择它。
对自己而言,两者目前都还在不断学习,对于西医而言已经有了多年经验,在中医的学习上自己会付出更多的精力。
他希望在今后的医生职业生涯中,把中医和西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更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疗。努力减少动物的痛苦,让它们能更健康、更长久的陪伴在主人身边。
庞海东医生表示,自从自己学中医以后,看了很多的古圣先贤的故事,他越发觉得医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领域。
而在中医领域,除了一些显性治疗方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隐性的“悟道”。
书上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就摆在那里,只要你愿意看,愿意学就能掌握治疗方法,但是为什么很多中医就是没办法把病看好呢?
关键点就在这一个“悟”字之上,这是一种精神和心灵方面的传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许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多听、多看、多做,然后去“悟”,相信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把中医做好,终有一天,大家会“悟”出属于自己的“道”。
庞海东医生也愿和各位兽医同仁们结伴而行,共同在宠物医学之路上不断探索,携手互助向前,为宠物医疗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沃克情报局
多宠家庭应该如何驱虫,驱虫药可以共用吗?
不可以。驱虫药一定是一宠一驱的,特别是体外滴剂类的驱虫产品。会有宠主陷入买大容量的驱虫药可以给家中多只爱宠一起驱虫的误区。这样其实很容易出现使用量不准确,给药不均匀的问题。毕竟单支驱虫药只有几毫升,光凭手感是无法给到准确的剂量,所以在购买驱虫药时,应该根据自家宠物的体重选择规格合适、温和高效的驱虫药。
值得注意的是,在犬猫混养的家庭中,驱虫药千万不可混用,因为有些犬用驱虫药成分对猫咪是有害的,使用时要尤其注意,以免误用伤害到猫咪的健康。另外,多宠家庭在使用滴剂驱虫后要注意避免爱宠出现相互舔舐的情况。
每个养宠家庭都应该对驱虫工作重视起来,只有按时驱虫,才能让爱宠免受寄生虫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