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只观赏的鸟类而言,患上寄生虫病无疑是让它们感觉非常苦恼的事情。这其中,鹦鹉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观赏鸟类,无疑成为了寄生虫最大的目标。本期《遇见小宠》,我们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那些依附在鹦鹉身上的寄生虫们,让所有家长和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一起有效地呵护鹦鹉的健康。
寄生虫作为鹦鹉最常见的危害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就如我们常见的,肉眼可辨的如虱、臭虫、蚤等;肉眼不可分辨的如螨类等。这些寄生虫虽然在短期内不足以致命,但是如果各位家长不细心呵护,也会给鹦鹉带来很大的痛苦!
体外寄生虫大盘点
1.虱
虱又称羽虱、毛虱,它是属于无翅昆虫类,属于食毛目。一般鹦鹉身上鸟虱数量的多少都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在一年四季中,秋冬两个较为干燥的季节鸟虱的数量最多,因为在这个时候,鸟类的羽毛较为丰盈茂密,十分有利于鸟虱的繁殖。虱类会藏于鸟类的羽毛中,通过叮咬其皮肤和羽毛生存。它们会使得鹦鹉的羽毛脱落、干枯、外观不整齐等。由于它们也会叮咬鹦鹉的皮肤,还会使其皮肤受损导致感染、体型消瘦、严重的贫血及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死亡的出现。所以,如果发现鹦鹉有以上种种迹象,建议您直接去医院检查并治疗,不要置之不理使病情恶化(一般在治疗虱类寄生虫的时候多采用外用药的方法,在治疗时尽量避免鹦鹉的嘴部接触到药物,以防不小心中毒)。
2.蚤
3.螨
在鹦鹉身上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寄生虫,那便是螨类。它们可以在宿主的皮肤以及羽毛上快速的游走,并靠吸食宿主的血液来生存。但是,在寄生虫的分类中,寄生于鹦鹉身上的并不是单一的品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便是鸡刺皮螨、痒螨以及鳞足螨。其名字不同,所产生的主要症状也是不尽相同。
鸡刺皮螨:一般体型较小,呈灰色或者是褐色。以吸食鸟类的血液为主,在吸食血液后身体会逐渐变大并呈现出红色,所以一般也称作红螨。这种螨有着昼伏夜出的生活状态,它们一般白天隐藏在鸟类的身体和笼具的缝隙中,夜晚出来活动,会对鸟类造成较大的影响。
痒螨:顾名思义,和其名字一样,痒螨通过吸血会使鹦鹉局部发痒,并伴随着脓包的出现而使鹦鹉不得不用爪子去抓挠患处,用嘴巴去撕咬,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甚至引发死亡的危险。
鳞足螨:这种螨类也是鹦鹉寄生虫中的常见危害。在鸟体上,只要寄居着这种螨虫,其部位便会发炎肿胀,表皮开裂并且粗糙不堪。大量的鳞片状皮屑脱落不仅影响其美观,更使发病部位瘙痒,鸟儿不受控制将其啄破出血,导致病情恶化。
体内寄生虫大盘点
相较于体外寄生虫来说,鸟类的体内寄生虫对于鸟类本身有着更大的危害。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蛔虫、绦虫以及球虫等对宠物都有相当大的危害!
蛔虫病
分布较为广泛,种类也是非常之多的。这种虫子主要是寄生在鸟类的消化道中,虫卵会随着鸟类排便而出并成长为侵袭性虫卵,在被鸟吞食了以后发病,鹦鹉类是高发病群体。大量蛔虫寄生时,可阻塞肠道,导致病鸟突然死亡。
绦虫病
绦虫是寄生在鸟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型寄生虫体!它们会以自己头节上的附着器而吸附在肠粘膜上,绦虫的长久寄居会使得鹦鹉羽毛干枯毛躁,营养不良甚至产生异食癖,导致身体机能不断下降,身体越来越虚弱。
球虫病
说起这种病,相信很多养鸟的家长一点都不陌生。几乎所有的鸟类都可以感染这种疾病,而且发病率非常高,成为了人们的重点防御对象。由于这种疾病发病条件非常简单,潮湿的垫料和温暖的环境就可以引发,所以,这就提醒各位家长应该时刻保持鸟类干燥通风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