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疾病比较多,对一些传染疾病一定要进行预防,这样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常见就是乙肝、艾滋病,这些传染疾病比较复杂,治疗上都是有很多方法,同时这样疾病不能彻底消除,因此对它要进行预防,弓形虫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对弓形虫的传播途径都有什么呢
1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由一种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弓形虫属于形体最小、结构简单的一类叫作原虫的寄生虫。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约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大多数猫的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少数猫表现为腹泻或萎靡不振,偶尔可引起肺炎或眼部炎症。
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很轻,以致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的,这种感染称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的原发性感染(即第一次或初次的感染)有临床症状,如淋巴结肿大、发热、疲乏、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而自愈。再次感染不再有这些临床表现。但是,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艾滋病人等,弓形虫感染可以非常严重,常表现为脑炎,引起死亡。
弓形虫的重要意义在于,妇女怀孕期间感染可以传染胎儿,造成流产、死胎和先天性感染。
2弓形虫的传播途径都有什么
狗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迟钝、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些都是缺乏根据的。
在对弓形虫的传播途径认识后,在平时饮食上一定要做熟,尤其是肉类食物更是要注意这点,同时对一些脏乱地方,都是要减少去的,避免身体传染上疾病,对一些体质不好的人群,更是要注意这点,使得身体不会受到影响。
3养好生活习惯防弓形虫感染
人怎么会得弓形虫病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病,作为人类宠物之一的猫及猫科动物是主要传染源。被感染的猫科动物从粪便中排出的卵囊具有感染力,且它的感染力在外界环境中可能保存数年。狗也可能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感染。
多数病人无症状
人感染弓形虫后,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带虫者,只有少数人发病,其中轻型为隐性感染,重者可表现为多器官损害的严重症状。
怀孕妇女感染弓形虫,可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并会增加妊娠合并症。患上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孩子有的出生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如心脏病、耳聋、智力低下等。患儿的异常以脑和眼为最多,如脑积水、小眼球畸形等。
获得性弓形虫病的轻型多为隐性感染,以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眼病以脉络膜视网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会用手抓眼,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的会出现斜视等。
管好家中的宠物
对于家中养宠物的人来说,要预防弓形虫病,首先要注意宠物的饮食,不要让它们在外捕食,免得因为吃了污染的食物而把弓形虫带回家。其次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定期清理宠物用品,经常给宠物洗澡,不要与宠物过于密切接触,尤其不要让宠物舔人的脸。当宠物有生病迹象时应该立即医治。
准妈妈最好不要养猫,不要抱猫玩耍。要进行弓形虫常规检查,以防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肉类食物要充分煮熟再吃,处理食物的器物要全部生熟分开,避免生肉污染熟食。不喝未消毒的牛奶和其他奶制品。吃涮锅时要熟透再吃。
4孕期弓形虫感染的危害
孕妇弓形虫病可威胁胎儿。主要由血行播散而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感染等。孕妇感染时的孕龄越大则越易传染给胎儿。
如果在早孕期受感染,因弓形虫难以通过胎盘,所以仅有15%的新生儿会出现先天感染,但由于这时胎儿抵抗力差,基本上都是致命性的,多表现为流产或胚胎停止发育。
孕中期感染,25%左右的新生儿会受到感染,多表现为妊娠晚期流产或胎死宫内,成活胎儿多伴有先天性出生缺陷。
孕晚期感染,胎儿受累的危险高达60%,表现为胎死宫内、早产。侥幸存活的胎儿,绝大多数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障碍和其他出生缺陷。
胎儿宫内感染后的畸形多种多样,最多见于神经系统和眼部。典型表现是Subin's四联症,包括脑积水或小头畸形、视网膜脉络炎、惊厥和脑钙化。感染还可引起多器官坏死性损害,如肝脾大、黄疸、淋巴腺病、心肌炎、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小眼畸形等。由于严重的脑膜炎及脑皮质浅层进行性钙化,以致到儿童期才引起脑积水、智力发育受限和癫痫。在美国约占智力发育迟缓原因的2%。
5女性感染弓形虫或会增加自杀几率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女性感染了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我们经常提及的弓形虫的大名)会增加自杀几率,这种寄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虫,能通过接触猫粪、食用生肉或不干净蔬菜传播。共有超过4.5万名丹麦女性参与该项调查,研究报告于7月2日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文献》(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波斯特兰奇(TeodorT.Postolache)是研究情绪和焦虑课题的资深专家,他说,虽然还不敢断言女性自杀就是弓形虫导致的,但正如预测结果所示,我们发现弓形虫感染与自杀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我们计划进一步研究这其中的关联。
弓形虫会潜伏于脑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却常常不引发任何症状,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这种寄生虫。感染弓形虫已被证实与一些精神疾病有关,如精神分裂症等,并改变宿主的行为举止。弓形虫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人尚未意识到他们已被感染。自杀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每年有将近100万人自杀,另有1000万例试图自杀。科学家希望通过这类研究找到制止自杀的方法并挽救生命。
该研究由波斯特兰奇与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莫滕森(PrebenMortensen)合作开展,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弓形虫研究。波斯特兰奇研究小组2009年曾第一次提出弓形虫与自杀行为关联的报告。如今他正在与丹麦、德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这二者关联的机理。
很多猫体内带有弓形虫,猫的排泄物是弓形虫传播的一大途径。所有恒温动物摄入弓形虫卵囊都有可能感染上弓形虫,弓形虫以其包囊结构从而可以避过免疫系统的反应,随后蔓延到宿主的大脑和肌肉。清理猫窝、食用不干净蔬菜、饮用受感染的水或吃了带有卵囊的生肉,都将导致人们被感染。处理生肉后不清洗刀具直接再使用也将导致感染。孕妇会把寄生虫直接遗传给胎儿,因此为了避免感染,建议孕妇不要清理猫窝。
研究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女性自杀几率是普通女性的1.5倍,自杀几率似乎随着弓形虫抗体水平上升而增高。
波斯特兰奇强调说更多关于弓形虫和自杀之间的联系需进一步研究。尽管全国性的综合数据已表明这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没有个体研究确认弓形虫与自杀间的关系。研究下一步将用足够样本重复实验,旨在分析自杀死亡率以预防自杀。
该研究调整了多个因素,包括精神病病史(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除调查对象外还涉及其父母。研究者从丹麦多个注册中心和卫生保健系统获取大量信息,并近乎完整的跟踪调查了长达14年之久。
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不能确定自杀行为的缘由。弓形虫感染很可能并不是偶然的,精神紊乱的人感染弓形虫的可能性更高。该研究不包括男性和未生育的女性,也没有捕捉到许多自杀事件,特别是那些未被记录的自杀未遂事件。
波斯特兰奇称,自杀行为是由于寄生虫对脑功能的直接影响还是寄生虫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对大脑造成影响,这一点尚不清楚。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排除存在相反的因果关系,即有自杀倾向的人更容易感染弓形虫。如果我们能确定因果关系,或许就能够预知那些自杀几率较高的人,并予以阻止或提供治疗。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弓形虫、自杀风险因素和自杀行为之间关系的分子和行为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