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都的士雷锋车队队长王凤进,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邢云文,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农民林秀贞,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葛遥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雷锋精神人人可学”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以下是林秀贞的发言: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的一名农民,今天来参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
说起雷锋精神,我首先想到的这个人就是我妈妈,我妈在我小时候就教导我们说:“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母亲还说“千千治家,万万治邻”。意思是说用一千次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用一万份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母亲把治理邻里关系要比治理自己的家更重要。母亲还经常伸出三个手指头,她说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一辈子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在母亲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说着说着,我就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了。当然,我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家做了好吃的,就给这家那家去送去,别的邻居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我们老是及时地帮助。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是1963年初中毕业,在1962年的时候,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里,是学着雷锋精神长大的,唱着雷锋的歌长大的。也可以说,这几十年来,我是在母亲的影响下,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度过了这多半生。所以,我个人认为,母亲就是我心中的活雷锋。
接着我在30岁的时候,赡养了我们村和外村的六个孤寡老人,到去年5月10号最后一个孤寡老人去世。我为这些孤寡老人不但要让他晚年幸福,而且给他养老送终,给这些老人穿白戴孝,打番摔瓦,并且到现在,我还给他们上坟,也就是让这些孤寡老人就像有儿有女,在活着的时候那么幸福,在去世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打番摔瓦,就是在这些老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就让这些老人像有儿有女那么风光。
当然,我在30岁的时候就赡养孤寡老人,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几十年前,生活非常困难,环境也是比较恶劣,在这几十年当中,我还资助了20名大学生,去年最后毕业的大学生也已经毕业了,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们工资也升到2800块钱。我办了一个小型的企业,在我的企业里面,还招收了13名残疾人,其中一名残疾人已经退休,现在还有12名残疾人,我还收养了一名弃婴,这名弃婴现在上高一了。
总之,近40年来,我做了一些公益事业,还为我们村里打井、修路,为学生修缮校舍,买桌子、凳子等等,还做了一些公益事业。这几十年来,为什么我能做这些事,第一是受母亲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在学生时期,就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我认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并且雷锋精神天天可学。
可以这样说,雷锋精神主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雷锋的这种精神,艰苦朴素、节约,这一切一切,我也不怕大家笑话,像我的内衣一般情况都是缝补再穿,比如说我这件衣服,是2006年参加一次报告会的时候买的,到今年已经近八个年头了。我的生活一直是节俭的,从来不浪费。比如今天早晨吃的粥,剩下了一碗,我还要把它放到冰箱里,等中午热热再吃,尽管是现在,咱们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富裕了,但是,咱们绝不能从穿、吃、喝、戴,都不要浪费,还要坚持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
这近40年来,我做了一些事,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做更多更好的好事。
据了解,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人民网承办的“弘扬雷锋精神网上系列访谈”今日起将定期举办,本场座谈会是此次网上系列访谈的首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