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类防治主要针对孳生地、蝇蛆和成蝇三方面实施综合防治。
一蝇类防治要点
1.搞好环境卫生,密闭储存垃圾粪便
垃圾、粪便是蝇类的主要孳生物。要对每一处孳生地进行调查登记,并提出改选方案。尽可能使垃圾、粪便的保存密闭化,从而减少蝇类孳生繁殖。
2.杀灭蝇蛆
用杀幼虫的方法防治蝇类有缺点,由于孳生蝇类的介质常常是变动的,因而不论使用生物还是化学杀幼虫药剂,都需要定期施药。幼虫接触低剂量的杀虫剂,还会诱导抗性产生,杀幼虫药剂还可能伤害幼虫的自然捕食者。在使用药物灭蛆时,药液量至少每平方米500ml以上,使药物充分渗入孳生物表层10-15cm;药液量不足,则药物不能渗入里层杀灭深部的蝇蛆。
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敌百虫,倍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均可用于灭蛆。
3.采用多种方法杀灭成蝇
杀灭成蝇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非药物的捕蝇笼诱捕十分有效,每周更换新鲜诱饵。还有粘蝇纸粘捕。药物灭蝇可选用毒饵法、滞留喷洒方法以及空间处理方法。利用蝇类喜欢停歇在绳索上的生物习性,可将长效滞留型杀虫剂浸泡、涂刷在绳索上制成毒蝇绳用来灭蝇。此方法比一般表面滞留喷洒的灭蝇效率更高。
二滞留喷洒
滞留喷洒比其他处理方法更易造成抗性产生,一般不推荐大量使用长效拟除虫菊酯作滞留喷洒。但是在蝇类经常停歇的地方如垃圾、厕所、畜舍等局部地方,可以重点使用。
喷药量要根据物体表面的吸水性、粗糙度而定,一般为150ml/平方米,不易吸水的物表每平方米要减少50-100ml,易吸水的要增加50-100ml。处理周期视杀虫剂持效期、剂量、当地蝇类抗性而定。适于滞留喷洒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般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效期。
施药时不可污染水源、食物,不要喷到动物身上,不要让动物舔食。非卫生杀虫剂如敌敌畏、有机磷类等不能在室内使用。
三毒蝇绳
将具有持效的杀虫剂、食物(或蜂蜜)以一定比例混匀,浸泡绳索后晾干,悬挂在蝇类易停歇的地方,可有效杀灭蝇类。此方法利用了蝇类的生活习性,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滞留喷洒方式。悬挂毒蝇绳的数量视现场条件而定。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有些地方悬挂毒蝇绳有碍观瞻。
四毒饵
将胃毒作用强的杀虫剂与蝇类喜食的糖、鱼杂、发酵粉等诱饵混合制成毒饵,放在蝇类聚集较多的地方,例如家禽饲养场、奶牛场、食品加工厂周围,可有效杀灭成蝇。
0.2%-0.5%敌百虫、0.1%敌敌畏、0.05%倍硫磷等均可选用。必须3-5天更换一次毒饵放置地点。要注意防止儿童误食,防止污染食物和饮水。
五空间喷洒
空间喷洒是迅速降低室外蝇密度最有效的方法。轻小剂量气雾杀虫剂,可杀死接触雾滴的成蝇。但这种方式没有残效和长效型,而且幼虫和蛹都不会受到影响。
1.靶区域
室内直接处理住房、厨房、旅馆、商店、养禽场、养猪场及其它动物舍。室外处理蝇类夜间栖息地、垃圾堆、娱乐场、市场、食品工业区、垃圾容器及垃圾车。
2.杀虫剂
室内喷洒推荐使用水剂或脱臭煤油剂型等危险性比较小的杀虫剂。在某些国家,室内空间喷洒不允许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由于抗性的发展,一些国家禁止使用光稳定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用增效醚增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超低容量喷雾及热烟雾喷洒,在室外灭蝇非常有效。
3.施药程序
4.处理周期
5.注意事项
室内处理时必须保护水和食物,要避免对人群和动物直接喷洒。
6.防蝇措施
认识蝇类危害,了解蝇类生活习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蝇类侵害。室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安装灭蝇灯或防蝇罩,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和宣传。强化城镇公共厕所卫生管理,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甚至消除蝇类孳生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