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虫清又叫做肠虫清,顾名思义就是清理肠道蛔虫、蛲虫的药品。官方点说,肠虫清是驱肠虫药类非处方药药品,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在成分配方上,肠虫清有效成分为阿苯达唑,主要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粪类园线虫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以及绦虫与上述肠虫引起的混合感染,另外,它还具有杀灭人体内的虫卵和幼虫的功效。
肠虫清驱虫原理:
具体而言,肠虫清是通过阻断虫体对肠道中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达到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的目的。另外,肠虫清还可引起虫体肠细胞胞浆微管变性,并与其微管蛋白结合,造成细胞内运输堵塞,致使高尔基体内分泌颗粒积聚,胞浆逐渐溶解,吸收细胞完全变性,引起虫体死亡。
总结而言,肠虫清有完全杀死钩虫卵和鞭虫卵及部分杀死蛔虫卵的作用。此外,它除了可杀死驱除寄生于动物体内的各种线虫外,对绦虫及囊尾蚴亦有明显的杀死及驱除作用。
阿苯达唑片怎么吃,或者是什么时候吃,一次要吃多少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对阿苯达唑片做一个基础的了解。阿苯达唑片是一类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出白色或类白色。该药不溶于水,所以在肠道内吸收比较缓慢,但原药会在肝脏内转化为杀虫成分丙硫苯咪唑-亚砜与丙硫苯咪唑-砜,起到驱虫目的。
阿苯达唑片一般来说是口服,在口服后2.5~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它及其代谢产物在24小时内87%从尿排出,13%从粪便排出,在体内无积蓄作用。
成人阿苯达唑片口服方法:
1、成人常用量蛔虫及蛲虫病,一次400mg顿服;
2、钩虫病,鞭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3日;
3、旋毛虫病,一次400mg,一日2次,连服7日;
4、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疗程间隔视病情而定,多为3个月;
5、包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1个月,一般需5个疗程以上,疗程间隔为7~10日。
儿童阿苯达唑片口服方法: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肠虫清副作用、不良反应
1、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时,主要因囊虫死亡释出异性蛋白有关,多于服药后2~7天发生,出现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等,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3、治疗蛔虫病时,偶见口吐蛔虫的现象。
4、治疗囊虫病和包虫病,因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多于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服用肠虫清的注意事项:
1、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2、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各种急性传染病以及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品。
3、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1.可引起脑炎综合征,多为迟发性反应。
2.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3.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害;可出现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4.治疗猪囊尾蚴病时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反应一般出现在服药后2~7天,有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与囊虫死亡释放异性蛋白等因素有关,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禁忌证
1.过敏体质,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3.2岁以下儿童禁用。4.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给药说明
1.适应证内的各种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部位不同,本药口服后在肠道与组织中的浓度有很大差异,加之各种虫体皮层厚薄不一,因此临床上不同虫种所采用的剂量疗程相差悬殊。
2.与噻嘧啶合用,可消除因虫体移动造成的不良反应(例如:呕吐、腹痛、胆道蛔虫、口吐蛔虫等),同时可增强驱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