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的体内驱虫药种类繁多,其成分主要有阿苯达唑、吡喹酮、伊维菌素等,不同品牌的体内驱虫药成分有所差异,主人在购买时,最好选择口碑比较好的驱虫药,并按照说明书或者医生的建议给猫咪饲喂药物。作为预防给猫咪饲喂时,一般每三个月饲喂一次;作为驱虫给猫咪饲喂时,一般需连续服用3-5天。
问题没解决?咨询苏鹏医生
猫咪体内驱虫药如果是液态的口服药,可以使用一次性针筒吸进药物,然后给猫咪进行喂食。需要一手托着猫咪的头安抚它的情绪,慢慢喂到猫咪的嘴里。如果是药片性的体内驱虫药,可以先把药物碾成粉,然后与猫粮混合搅拌喂食,或者直接打开猫咪嘴巴放入口中进行饲喂。
猫咪体内驱虫药一般可以直接给猫咪食用。有些猫咪不吃的,也可以把驱虫药掺合到猫咪爱吃的食物中一起食入。但猫咪的驱虫药是按照猫咪的体重来计算用量的,所以具体的用量根据猫咪的体重以及驱虫药的种类来决定。一般
首先,猫咪体外驱虫药含有非泼罗尼成分,或者阿维菌素成分的药物都比较好。其次,猫咪体内驱虫药含有双羟萘酸噻嘧啶吡喹酮成分的药物比较好。如果猫咪比较抗拒吃体内驱虫药,主人也可以选择含有塞拉菌素成分的药物进行体内外一体驱虫处理。在猫咪体外驱虫过程中,主人需要给猫咪佩戴伊丽莎白圈。
猫咪感染滴虫后可以使用含有甲硝唑、芬苯达唑等成分的驱虫药。猫咪一般通过食物、饮水等方面感染滴虫,感染后滴虫主要寄生于大肠,通常患病猫咪的粪便成为传染源。猫咪感染滴虫后会出现稀便中带有黏液和血、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顽固性腹泻是猫咪感染滴虫的典型症状。此外,预防主要注意猫咪的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猫咪舔驱虫药中毒之后,视中毒程度的轻重,会出现精神不振、拉稀、呕吐、厌食、抽搐、大小便失禁、瞳孔放大、低温、无意识等症状,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太大,情况会非常危险,猫咪很容易发生死亡。如果猫咪在驱虫后有这些不良反应,主人要引起警惕,立即带猫咪去医院输液和注射解毒针。
猫咪外驱药应该滴在全身皮肤。体外驱虫药比较常见,主要是利用祛除皮肤表面的寄生虫,但是本药物是一种外用药物,不可以口服,需要将药物滴在全身皮肤上,并且还需要给猫咪佩戴伊利白沙圈,能够预防舔食毛发上的药物残留,减轻对身体的损害。但是此药物不可以盲目使用,需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者是医嘱用药,不可以私自增加药物剂量,否则容易对局部皮肤造成损害,影响驱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