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药狭义上专指给药于宠物的药品,广义上泛指给药并诊治于宠物的药品及服务。在使用目的方面,宠物药使用主体以犬猫为主,通过药物预防及治疗宠物疾病,提高宠物疾病治愈率,保证宠物生理及心理健康,提升宠物生活质量。在临床意义方面,宠物药应用可为宠物新药研发提供临床数据,促进宠物新药更迭升级。宠物药按疾病部位或作用部位主要分为心脑血管药、眼药、肝脏药、消化道药及肾脏药等;按药物疗效或给药部位主要分为皮肤药、呼吸药、驱虫药、清洁药、关节药及保健药等,在实际生活中多按药物疗效或给药部位分类。
皮肤药治疗宠物各皮肤病(如过敏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体外寄生虫皮肤病)。临床上给药方式以外用涂抹为主,给药间隔2-3个月。呼吸药治疗宠物呼吸系统(如犬咳、猫鼻气管炎)疾病,临床给药方式以内服为主,给药频次不定期,视病情及疗程而定。驱虫药驱除宠物体内外寄生虫(如弓形虫、跳蚤、啤虫等),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给药方式为内服外用结合,驱虫药药效稳定,使用简捷容易掌握。给药间隔有季节规律,春夏季1个月,秋冬季3个月。清洁药清洁宠物毛发、皮肤及耳道等,应用于术后护理、日常清洁等,多配合皮肤药使用。给药方式为外用涂抹或喷洒,给药间隔2个月。关节药治疗宠物骨折、关节炎、髋关节脱位等关节疾病,药效多为外部消肿及骨骼促进,临床以外用为主,辅以保健药使用,给药间隔不定期,用药疗程长。保健药预防或辅助治疗宠物疾病助其恢复,主要为根据宠物生理状况调制的营养品。给药方式为内服,给药频次不定期。
02
宠物药品行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2000年及以前)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15年)
2001年,中国宠物数量开始强势增长,为宠物药需求奠定基础。2003年前后,中国出现宠物产品生产制造工广,规模化生产宠物产品,为宠物药生产研发提供思路。2006年,中国出现宠物医疗机构、宠物养殖机构等商业化机构场所,带动宠物药行业发展。2006年,互联网快速增长,期间涌现了一批宠物医疗线上服务平台,促进宠物药行业在互联网潮流中交互。2009年前后,中国人口结构逐渐转变,并且人均GDP持续上升,老龄化、消费升级增加居民养宠需求,拉动宠物药行业需求。2015年,更多资本涌入宠物行业,开始布局宠物行业各细分领域,向宠物药行业注入活力。
·可持续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2016-2017年,瑞鹏股份、佩蒂股份及中宠股份等宠物食品、医疗企业厚积薄发,集中挂牌上市,带动包括宠物药行业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宠物经济趋于成熟。同时,宠物平台上共享经济兴起,新型商业服务模式“云养宠”赢得非养宠人群青睐,扩大宠物消费人群,利好宠物药行业。2019年,宠物药“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显现,持续发酵,主导市场向好。宠物药在宠物健康领域作用凸显,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种类不断丰富,品种扩充及服务领域广泛有利于宠物药行业可持续发展。
03
宠物药品行业产业链
·宠物药品行业产业链上游
上游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负责供应原料药至中游生产研发企业,为宠物药生产研发企业提供基础服务。上游整体议价水平低,有专利技术及市场供给两方面因素:
(1)专利及技术方面:市面上宠物药分为专利药与非专利药。专利药指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物,由研发生产专利药企业生产。为保护专利产权及技术知识,供应于专利药的原料药多为企业自主制作储备,该部分原料药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非专利药指专利保护期过后,由其余企业生产研发的专利药仿制药,供应于非专利药的原料药多从上游原料药供应商处获得。在上游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中,30%为外国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70%为中国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主要供应非专利药原料药。专利过期后,专利药失去垄断市场,中游宠物药研产企业可生产及销售对应仿制药,加大非专利药原料药供应需求,为上游非专利药原料药供应商创造市场需求。但市场为完全竞争,竞争激烈,并且非专利药原料药生产成本低、技术含量小,造成上游非专利药原料药供应商议价能力差。
(2)市场供给方面:宠物药行业市场缺口大,除驱虫药等特殊领域被外资企业垄断外,其余领域市场竞争尚未饱和。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与宠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关系紧密,伴随宠物药新药研发趋势显现,为上游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带来机遇,有符合规范市场要求的高质量宠物药原料药供应商将脱颖而出,助于宠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并获其认可,提升自身议价能力。
·宠物药品行业产业链中游
宠物药品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宠物药品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宠物药品行业产业链下游
中国宠物药行业产业链下游包括消费场所及消费终端。消费场所分为线下渠道(宠物医疗机构,如宠物医院、宠物店)及线上渠道(网络消费平台,如京东、天猫、波奇商城)。消费终端指购买宠物药的养宠人群。
(1)消费场所
①线下渠道:宠物医疗机构截至2018年,宠物医疗机构总数已突破11,000家,并保持连锁化发展趋势。宠物医疗机构主要从需求侧驱动中游宠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发展。在养宠人群产生宠物诊疗需求后,宠物医疗机构开具药品,带动宠物药研发生产企业药品供给。医疗机构使用的宠物药价位不同造成议价能力不同。高端宠物药品多为专利药,技术含量高且制作工艺复杂,对药品质量、疗效及毒副作用标准均有极高要求,因而成本高且售价高,宠物医疗机构议价能力低。低端宠物药品多为非专利药,品牌众多且种类多样,技术含量低且制作工艺简单,药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因而成本低售价低,宠物医疗机构议价能力高。此外,宠物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同造成兽医专业性差距大,选择正规宠物医疗机构合作将利于宠物药研发生产企业积累用户口碑。
(2)消费终端
04
宠物药品行业政策环境
《兽药注册评审工作程序》:加强兽药评审力度,并组织专家对受理申报材料开展技术评审,增强对兽药质量标准技术检验工作。
《兽药注册现场核查工作规范》:加强兽药注册工作监督,并保证现场兽药注册核查规范性及科学性,提高了宠物药生产加工企业的综合能力。
《宠物用兽药说明书范本》:规范宠物用兽药标签及说明书内容标准,以适配宠物内容,为满足宠物用药需求,提高宠物用兽药质量。
《兽医处方格式应用规范》:加强对兽医执业行为管理,规范兽药使用信息记录,保障用药的可追溯性以及安全合法性,保障宠物药使用更合理化。
05
宠物药品行业前景趋势
·行业面临洗牌
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各行各业都面临资源重新洗牌,因此宠物药品行业也进入洗牌期。下游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投资融资主要集中于行业主流企业,对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标准化趋势融合
宠物药品行业标准化与定制化界限被打破,未来趋于鬲虫合。标准化加微定制的产品战略,有效平衡企业操作层面与消费者需求层面的矛盾让消费者既拥有足够的确定性,也有足够的弹性。
·行业平台职能转化
宠物药品行业大数据应用使得实际操作和施工赋能方式深入介入,使得平台从简单的流量供给入口转变为工具供给、技术供给、工人供给的模式。
·注重用户体验
中国消费升级倒逼宠物药品行业提高服务质量,用户需求从获取公司信息并与公司对接畅通转变为更加注重体验注重实际的效果,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宠物药品行业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