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商情报网预测,2022年中国宠物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4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5亿元。宠物药品成为了宠物行业中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市场,吸引资本市场的加码,促使国内药企加快研发的脚步。
8月,宠物疫苗市场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款猫三联灭活疫苗产品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国产猫三联疫苗上市进入倒计时。这一技术突破展示出了国内宠物药企业的研发实力。
技术创新的背后,除了企业的努力,还有行业的滋养、政策的扶持以及观念的更新,那么进一步促进宠物药品行业发展,目前仍需面对什么问题,未来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1国际药企垄断国内市场
全球宠物药市场龙头份额高度集中,前四公司占了全球动保(动物保健)市场近4成的市场份额。与国际市场类似,我国宠物药销售额Top10的进口药基本都来自于硕腾、拜尔、勃林格以及梅里亚等国际老牌动保巨头,他们在宠物医疗赛道深耕数十年。
图:2022全球动保企业前五强
而反观我国的宠物药品企业,正呈现出兽药传统企业与宠物新药企业各占半壁江山的现状。在宠物药品起步阶段,大多是兽药企业依托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拓展生产线或重组宠物药品生产部门来生产宠物用药,近年来,在政策法规的鼓励下,催生了一大批以新兴技术为底层驱动力的创新宠物药企,构成了如今各占一半的格局。
而药企们的生产不足以满足连年增长的宠物市场需求,根据《2022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宠物药的医药产值在整个兽药产值中仅占据不足20%。传统药企来没有专门的宠物药品管线,所以其生产规模偏小,药物品种单一;而对于布局宠物行业的新兴药企,由于药物的研发周期较长,目前其管线大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产品还无法触及市场,面临的资金压力也比较大。
2药品研发投入与产出不对等
3宠主医疗意识薄弱阻碍市场潜力释放
由于消费者还未被充分开发,上市后面临销售的风险,药企不得不考虑:行业的火热是否真正体现了消费者的需求?出于谨慎的目的,企业的研发动力显得不足。数据上,国内70%的宠物药来自国外,另外30%的国产宠物药大多出自兽药企业,后者主要生产畜禽用药,宠物医药仅作为一个业务分支。
4摸索中前进的宠物药品行业
宠物医疗作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仍是在探索中前进。
研发宠物药品不仅能降低进口药的价格,减轻宠物医疗压力,还能完善宠物产业链条,填补技术空白,增强我国宠物医疗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在宠物药领域的政策法规日益健全,出台了多条宠物药标准,确定宠物用兽药专用标识,促进宠物药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同时为解决宠物药的需求短缺,国家大力推动并鼓励药企研制新药,放宽宠物药临床注册要求,加速人药转兽用、人药转宠用的研发生产。
资本市场也表现出了对于宠物用药行业的热情。晨兴创投、高榕资本、联想之星等知名投资机构入局,药企朗博特、智宠制药、北京伟杰信等获得新一轮融资,认为宠物药品行业前景可期。
国产宠物用药的发展之路道阻且长,伴随着一个个技术的突破以及人们科学养宠意识的提升,未来期待有更多新的国产宠物药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