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方剂汇www.fane8.com],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火罐种类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现临床常用广口罐头瓶代替。1.操作方法(1)投火法:将酒精棉
一、功贵得传古今求道者众,而得道者累世不一见。非道不可仰企也,由渡水不知津,登山不识径,欲臻彼岸,跻绝顶难矣。是欲求其道,当先明其法。欲明其法,必先得其传。何也,图中庄严法相,固显而易见,而其中之体势
一、利水渗湿药功能有偏于利水渗湿、利水消肿、利水通淋以及利湿退黄之不同,应跟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二、水湿病症,有兼热兼寒之分,应用时需配合清热药与祛寒药同用。如兼有脾虚不足,肾阳亏损者又应配合健脾、补
一、祛风湿药有偏于祛风,有偏于散寒,有偏于胜湿,有偏于补肝肾强筋骨,需根据病情选用。二、对于风寒湿邪偏胜之症,应适当配合其它药物,如风胜者,可选解表药中具祛风作用者;寒胜者可选配祛寒药;湿胜者可选配利
一、应用理气药时,须根据气滞病证的不同部位及程度,选择相应的药物。二、气滞之证,病因各异,兼夹之邪亦不相同,故临床应用理气药时宜作适当的配伍。如肺气壅滞,因外邪袭肺者,当配合宣肺化止咳之品;如痰热郁肺
一、应用驱虫药,首先又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肠寄生虫种类,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二、服用驱虫药一般宜配泻下药,促使麻痹虫体迅速排出,以免虫体在被驱出身体之前复苏。同时还需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症情缓急,兼症不同
芳香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暑湿蕴结,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治口疳,喉痛。
滋阴补气,填精益髓。用于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记忆衰退,头晕耳鸣,四肢无力。
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以致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赤眼肿痛。
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
生肌收敛。用于疮疡溃烂,腐肉将尽,疮口不收。
回阳软坚,温化痰湿。治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及一切表皮不变,肿硬聚结之阴疽。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
百会位于巅顶,为诸阳脉之会,入络脑,该穴又是督脉的要穴,督脉总络诸阳与肝、肾联系密切,针刺有调节全身气机、安神镇静的作用。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针刺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宽中、理气镇痛之效。太冲穴为肝经原穴,针刺泻法可调畅气机、平肝熄风、疏肝解郁。
坐药疗法,是将药物塞入阴道或肛门内,或直接坐到药物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拨罐疗法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杯、筒、罐等器具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使其吸附于体表疼痛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国民间流行一句话:“扎针拔罐子,病不好也去一半子。”这说明拨罐疗法在民间深入人心。拨罐疗法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杯、筒、罐等器具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使其吸附于体表疼痛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异常增高而出现的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异常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过敏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常因气温变化、化学气体、刺激性气味、烟尘花粉、药物反应等引发。临床特征有鼻黏膜潮湿、水肿、鼻炎、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嗅觉减退等。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脾肾亏虚两型。
传统医学减肥的方法是今人在经络脏腑学说上加以推理的临床运用,多采用泻法则寓意于抑制摄食功能,或调节脾胃亢进状态以达到减肥目的
钟某,男,67岁。2018年3月31日初诊。患者不寐2月余,加重1周。1月17日突发中风,之后因难以接受病情,心中郁闷,出现夜间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症状。刻诊:白日嗜睡,头昏体重,夜间心中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