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病的临床诊疗现状并不使人满意。首先是医生的难处。皮肤病病种繁多,仅书本记载的皮肤病种就近2000种,疾病的诊断可谓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患者方面执迷偏方、盲目就医、网络陷阱是最大的诊疗痛点。另外医改后,分级诊疗执行度不够,资源分配仍不平衡,基层医疗难以开展。如何化繁为简、走出困境,这一直是医疗机构、企业、政府等各界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对于我国皮肤病的临床诊疗现状的解决方案,尹博士给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辅助医生,易化医疗。让诊疗变得更容易。
第三,辅助基层,帮扶提高。帮扶基层的医疗水平实力的提高,真正实现分级诊疗。
中国首个皮肤病诊疗AI成果如何?
在合作过程中,三方各自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最早期的成果是2017年颁布的针对于红斑狼疮的疾病临床类型的诊断。
而今年4月的智能皮肤发布会上三方宣布再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经过图片分析测试,智能皮肤可以做到对85种皮肤病达到整体85%以上的准确度,其中34种疾病的诊断准确度达到95%以上,可识别病种数和准确率居行业之首。
AI系统与医生在141个真实的皮肤病病例诊断实验中,医生面对患者,而AI系统只有图片的情况下,医生和AI系统的平均诊断准确率是76.6%、73.8%。医生的准确率稍高于AI系统。
皮肤病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同期正式成立,联盟内来自全国多中心的专家团队,拥有大量的临床皮损图片,并为皮肤病疾病特征的归纳和疾病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权威的专业支持。联盟将聚合力量,把智能系统扩展到更多的病种,同时也将系统平台打造得更加全面。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临床应用团队也走进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宁夏固原彭阳县人民医院,为基层医生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对接全国顶级皮肤病诊疗资源,开展精准医疗扶贫计划。同时团队还确定了另外8家目标帮扶医院作为持续的跟踪和帮扶对象,为每家医院提供了包括硬件设备、专业学习和进修机会等在内的「帮扶方案」,以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在谈到智能皮肤目前取得的成绩时,尹博士自豪地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究竟创造了很多价值?对于医生来说,辅助了诊疗,助力了医生的临床工作,创建了医生学习的软件,提供了图像管理的工具,包括专家资源,将医疗保险介入以及医患的管理。对于患者,得了皮肤病扫一扫就可以知道病情的轻重缓急,减少患者对一般疾病的恐慌感。对于基层,我希望该平台能推广到更贫困、更偏远的地方去,让皮肤病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夯实基层医疗的诊疗水平。
演讲最后,尹博士坦诚初心,希望连接多方力量,助力皮肤病诊疗。他说:「在这一路径中存在着很多合作机会,需要合作伙伴来参与共同完善,比如医药企业、药妆/化妆品企业、医疗器械、移动支付、保险等等,希望大家都能加入进来,共同为中国皮肤病事业和老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场互动-
1.智能皮肤以后会面向大众吗?
我们现在仅面向医生开放,智能皮肤能辅助诊断的病种大概是85种,未来1-2年之内会扩大到300种,基本上覆盖一些常见疾病。
当智能皮肤的准确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面向大众面向所有的用户端开放。我们的目的就是辅助皮肤病患者更加方便就医。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方向。
2.如果通过AI技术出现医疗差错怎么办?
AI目前来说是不会取代医生诊疗的。因为AI给到的是一种诊断的提示,疾病的确诊是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AI初诊的结果,最终做出判断和决策。目前来说不会让它来替代我们的医生。
另外,也有人谈到AI不能替代医生,那我们做它干什么?我想说的是,如果医生不使用AI作为辅助,那很有可能会被使用AI工具的医生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