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一个哲学谜语。无论他们的样貌多么多样,狗单凭肉眼就能认出彼此。
导言:法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对九只狗做了一系列训练和测试,探究他们是否能辨别狗的图片和其他动物的图片。结果显示,尽管狗的外形高度多样化,但是他们确实能单凭外貌认出同类。
关键词:狗,物种识别
研究对象
实验装置有够简单:九个受试者面对一左一右两个屏幕,中间一个隔板隔开。在每个试验中,两张图片同时出现在两个屏幕上,通过咔擦声来刺激狗,并奖励那些接近“正确的”屏幕的狗——详情见下文。下图是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
为了探究狗是否能仅通过长相来辨别其他狗,研究人员首先得创造一种和他们的受试狗的通用语言。他们借助了三个培训课程,狗只有在接近有狗脸的图片时才能得到奖励。重要的是,整个培训课程中会用到相同的狗图片。在训练期间,另一个屏幕要么全黑全蓝要么是一张显示牛脸的图片。如果走近任何其他不是狗的图片,受试狗就不会得到奖励。这就创造了一个通用语言:“接近‘狗’图片你就会得到奖励,否则就不会。”为了进行试验,狗必须在连续的两次培训中,12次机会里面有10次要接近狗图片,而不是靠运气接近“狗”。所有九只狗都能做到。通用语言有保证了!
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后开始测试。各种各样以前从没看过的狗脸和非狗脸成对的呈现在受试狗面前。像之前那样,狗必须接近狗图片并避开其他图片才能得到奖励。这不再那么容易做到,因为狗图片现在包含了大量狗的不同形态特征,包括体形、颜色、大小、头的形状、耳朵位置,凡是你能想到的,无一不有。另外,和狗图片成对出现的其他脸的图片范围包括了人脸和家养及野生哺乳动物的脸,比如猫、绵羊、沙鼠、牛、兔子,还有爬行动物和鸟类。图片呈现正面(全脸)或侧面照。下图是狗在研究中所看到的脸的例子:
研究刺激物的示例。上排:狗的图片,下排:非狗的图片
狗狗们大获全胜!九只受试者成功地辨别出了“狗”和“非狗”的脸。一些狗,如Babel、Bag、Cyane和Vodka能非常快地做到,几轮下来就能完成要求的12张狗图片中选中10张。其他狗,如Bahia和Cusco选的慢一些,并需要更多轮培训才能辨别“狗”和“非狗”任务(受试狗需要大概2到13轮测试才能达到标准)。这当然不是说Bahia和Cusco认不出狗。研究人员强调说其中包含很多因素,比如狗的个性、学习方式和策略,以及积极性都会影响狗的行为和表现,特别是就这种任务而言。虽然如此,研究认为不管他们外表如何古怪,狗能单凭肉眼认出其他狗来。狗似乎能感觉到谁(或者至少哪张图片)属于“狗”类,而谁不属于。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没有表明狗到底是用什么特征分辨出“狗”类的。不过研究人员自然会将此作为下一个研究课题。
(翻译:郭晓;审校:海带丝)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