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的、发光的,会跑的、会飞的,电动的、机械的,带糖豆的……街边的摊位上、小超市里,各式各样、鲜艳夺目的塑料玩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家长们也乐得花个5元10元的,哄孩子高兴。殊不知,这些“三无”劣质塑料玩具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健康隐患。如果家长们看到废弃的塑料制品甚至医疗垃圾,在经过简单的回收处理之后,就变成了孩子们手里玩的、嘴里咬的各种二料玩具(二料是玩具行业术语,是指回收废塑料加工的玩具。法律规定,生活玩具应清洁干净,无污染,并且规定玩具所使用的材料应是新的,或者经过处理后有毒污染水平不应超过新的污染水平),还敢买给孩子们玩儿吗?
燕赵都市报驻衡水记者李海菊报道
现象:劣质塑料玩具泛滥
8月11日,在衡水市区胜利路上,记者看到路边的玩具摊生意很好,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过去,然后孩子抱着个彩色的塑料玩具喜笑颜开在离开了。手心里抛来抛去的塑胶皮球,色彩艳丽、会跑、会叫、会发光的塑料“水泥搅拌车”,会发光、会发声的塑料“大刀”……几十种塑料玩具应有尽有,翻看了半天,记者没看到一个塑料玩具有国家强制的3C认证。
8月13日晚,衡水市区人民路夜市上,一位摊主拿着一个发光的彩色塑料鱼说,玩具就是给小孩拿来玩的,这种会跑又发光的小鱼才5元钱一个,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过几天玩腻了,扔了也不可惜。他是从网上进的货,没听说过玩具还有合格不合格的,玩具肯定会玩儿坏,玩儿坏了就扔呗,哪个孩子从小到大不玩坏很多玩具?
8月14日,在衡水市和平西路的一个小超市里,记者拿起一个15元一套的塑料汽车模型查看,发现没有任何标识,靠近闻还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底座摸上去还有些毛边,看上去粗糙不堪,甚至还有些刺人,玩具表面的绚烂颜料也不均匀,就像是旧玩具回染加工成的。
连日来,记者在衡水市区路边摊、夜市、小超市里看到,电动汽车、水枪、塑料陀螺等等价格都在5元、10元和15元不等,有的甚至喊出“10元3件套”,这些玩具们大多简单装在一个透明塑料袋里,还有的连包装也没有,此外,不论是玩具上还是包装上都没有标明生产厂家。
目前,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玩具与“玩具安全新国标”对比属不合格产品。因此,“玩具安全新国标”将有利于让不达标的玩具尽快退出市场,使儿童玩具无毒、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5月3日深夜,蚌埠市出租车司机刘师傅送乘客途中,坐在后排的乘客突然持“枪”抢劫,喝令刘师傅“别动”。突然,一支“枪”抵住了刘师傅的头,青年说他要打劫,并喝令刘师傅“别动”。
承德工商部门对标识不合格,无厂名厂址的2673件存在问题儿童玩具和儿童服装,依法责令下架停止销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交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暴雨之后,“井盖爷”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切身的温暖。